基因儲存技術突破了,以後就不用考慮數據儲存的問題,隻是眼前的基因片段鏈就足夠他用很長的時間了,現在他需要做的是研究數據傳輸速度的問題。


    普通的數據線連接,就算是大量的並聯也隻做到每秒10gb的傳輸速度,又不能換成光纖,畢竟現在的傳輸技術是在生物電的基礎上實驗,光和電之間變換需要轉換器。


    花了一個月時間,整個玻璃瓶被一個巨大的轉換器包裹起來,十條拇指大小的光纖線纜連接到服務器,這才將兩者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達到了每秒50tb的速度。


    然後開始封裝,隻留下電源接口,數據接口以及營養液和基因片段修複口,因為是基因片段鏈,就算有李覓調配的營養液,也隻能存世五年時間左右,時間一到要麽重新添加基因片段鏈代替,要麽嚐試修複。


    修複的方式隻不過延長可用時間兩年,重新添加逐一更換又可以用五年,隻是在更換時需要數據進行同步傳輸,然後逐一更換。


    封裝好的基因儲存器有人頭大小,外觀就一個人頭大小的正方體,表麵到處是各種接口。


    最後進行了各種測試,特別是穩定性,還有外設的測試,顯示器方麵加了一個拇指大小的數據轉換器,方便將光纖數據轉,鍵盤也一樣,鼠標幾乎可以不用,不過最後用一個設備轉換器換成藍牙連接。


    其它外設都如此,方便光纖數據轉換。


    到了這一步,小白的數據在李覓的授權下開始轉移到了基因儲存器裏,原來的主服務器和服務器群成了小白的算力和外界交流的外設。


    數據轉移成功後,經測試一切正常,唯一不同的是,數據儲存容量巨大。


    技術的突破,李覓也不能放著不用,可是生產放到市場目前又不合適,最後經過考慮,他想到了一個技術,雲技術。


    目前發展不起來,還不是因為硬盤儲存容量還達不到發展雲技術的條件,而李覓他可以做到。


    花了一個月時間,在辦公樓五樓新建了一個數據機房。


    用來儲存數據的是五個基因儲存器,和三個服務器群組成,由小白管理,通知了蒙經理開始投放市場。


    雲儲存目前隻提供儲存數據技術,服務係統和算力提供基本的運行。


    這樣一來,雲技術還可以讓小白調用客戶閑餘算力。


    這個技術麵世,網絡中熱鬧不已。


    每一個用戶注冊後可以免費獲得1gb免費用一年的時間,想要擴大儲存容量也可以,個人10塊錢1gb大小。


    企業版每個月1000塊提供1tb,也可以按年購買,打九折。


    隻要網絡速度夠快,一台電腦就可以做普通的網站服務器。


    因為地區問題,李覓以公司總部的名義指示,在全國建立五個雲技術數據儲存中心,國外條件允許的都開始建立。


    成本不是問題,一個服務器群就可以提供基本的算力,因為現在的網速還沒有那麽快,主要是儲存技術。


    生產廠房那邊開始建立新的硬盤生產線,畢竟一個基因片段儲存容量就比現在市場上的硬盤大得多。


    一個基因片段,十毫升的營養液,封裝後硬盤也隻有內存條大小,甚至可以做的更小。


    營養液開始大量生產,因為不用考慮光纖轉換器的問題,普通的數據傳輸技術就可以,二指大小,隻有市麵上內存條的厚度,儲存容量就有1tb。


    隨著新的基因儲存硬盤生產銷售,各大廠商不斷謀求合作,這個問題李覓也考慮到了,畢竟他是唯一的技術研究人員,肯定有人盯上了,他不得不考慮雇傭專業的保鏢。


    沒辦法,發展到一定地步,這個問題是沒辦法避免的。


    蒙經理現在是忙得腳不沾地。


    各種勢力開始調查公司,還好的是當初李覓在海外就投資有一些研究室,也建立有不同的研究室。


    一時之間,他們調查到的隻是表麵資料,因為到了離岸公司那裏就沒法調查下去,各種離岸公司交叉執股,主要的是這些公司都有投資。


    技術來源不知道出自哪裏。


    因為是外資公司,李覓又沒多少人際關係,在學校表現平平,到公司後兩年多也沒多大成功,給外人的感官更像是公司總部用來調試生產設備,維護實驗室的普通技術人員,國內整個公司的研究人員就李覓一個人,更像是一個執行技術應用生產的員工。


    外界風起雲湧,李覓開始了新的研究,並且讓小白開始監控著公司。


    下一個階段,李覓打算往芯片提升算力為主,算力起來了,研究會更快。


    算力的提升,方向就多了,目前市場上所有芯片以矽基技術為主,想提升算力,就提升工藝製程,上一世那樣往24納米,10納米,5納米。


    繼續提高芯片製程工藝,另一個就是量子計算機,最後還有生物芯片。


    量子芯片太難,李覓現在一個人研究,需要的時間太久,生物芯片可以考慮,因為他解決了基因儲存技術,儲存和計算技術關聯很大,很多相關技術都可以拿來現用。


    老板,雲儲存技術,上市一個月,營收,硬盤方麵剛調試好生產線,下個月可以上線銷售。


    “以後銷售額可以取整數後一位進行匯報,調用可以調用算力進行推演計算,基因儲存技術和基因芯片技術相同技術列出,並且進行推演計算實現生物芯片的發展方向。”


    李覓等了幾個小時後,小白給出了方向,以基因片段鏈組成神經網絡,不過這個可能需要大量實驗去驗證,講一個就是,將目前基因儲存技術進行更改,以基因編輯技術,將儲存邏輯改成二進製的計算單元達到計算的目的。


    神經網絡,不知道後果,會不會讓小白產生意識,成為人工智能生命,二進製類型的邏輯編碼可以用基因編輯技術實現,就是不知道算力能達到多少。


    李覓之所以將生物基因技術的研究放在最前,一是基因技術最有可能讓人延壽,二就是能夠將他的知識最大化利用,生物技術可以發展生物計算機,算力提升,其它研究也隨之加快,一舉多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真靈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北的半妖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北的半妖世界並收藏諸天真靈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