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修文看著兩人 點頭,“前幾日程才俊在書院出了些事情,被夫子訓斥了。”
程霜一聽是說程才俊,頓時沒興趣了,端起茶杯默默喝茶。
魏青琅也疑惑,趙修文很討厭程才俊嗎,竟然特地跑來跟他們說。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梁山的話本。” 趙修文繼續道“程才俊一個多月前將所購的話本帶到書院中,通過無償借閱和書院的貧寒學子交好,結成一黨和那些紈絝公子對立,可謂是風頭無兩。”
“不過前幾日,有人向夫子舉報了他購買盜版假書籍帶到書院傳閱,他被書院山長狠狠責罵了一番,說他敗壞書院名聲。”
程霜聽到這兒想起來七夕那天在茶攤遇到程才俊拿著梁山話本,原來是買的盜版啊。
“然後呢?”她好奇問了句。
“然後他在寫檢討書的時候,結尾附贈了一首詩。” 趙修文說著伸手從懷裏掏東西,“夫子看完在課堂上誇了他,替他去跟山長求情了。”
掏出來一張紙,趙修文遞給程霜,“魏娘子看看這首詩可還記得。”
程霜疑惑的接過去打開,紙上是一首名為《謙修》的詩,她開口念道:“學海尋真思進取,自審方能路正長.....”
念了兩句,程霜突然停住抬頭看趙修文,趙修文輕點頭,“正是魏娘子之前隨口吟誦的詩句。”
程霜不敢置信,“所以他盜用了我的詩,取了個名字說是自己寫的?”
讀書人不都注重名聲和臉麵嗎?這個程才俊不是村裏最年輕的童生嗎?
這麽不要臉的嗎?
趙修文歎氣,“我也沒想到他能做出這種事,當時想反駁,可苦於沒有證據,之後我去找程萬鵬他竟然說不記得曾經聽過這首詩。
想來無憑無據的,即使對峙他也不會承認,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告訴你們一聲。”
魏青琅將紙拿過去看完,沉聲道“他敢做這種事,就是料定了你們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剽竊吧,何況你要說這首詩出自一個普通農女之口,誰會信呢?”
趙修文點頭,“我也是想到這方麵,說出去,定然是不會有人信的。若是魏娘子之前有寫下來過,倒是可以通過墨跡特征和紙張判斷出大概的時間。”
程霜攤手,“沒有,我又不是書生,那天他們一口一個無知村婦,我也就是想諷刺他們一下才做了那首詩。”
說著無所謂的聳了聳肩,“算了,盜就盜吧我也沒什麽損失,暫且讓他僥幸去吧,這種心性品德,早晚摔個大的。”
趙修文也知道會是這種結果,就是有點怒其不爭,畢竟是同一個村從小一起長大的人。
程霜又拿起那張紙,看著上麵的字,“趙童生,這上麵的字極好,筆走龍蛇剛柔並濟,是誰的字?”
趙修文道:“是我們書院的夫子所寫,這位夫子是專教書法的,在書法上頗有造詣。”
“那這份墨寶可以給我嗎?”
趙修文笑著點頭,“當然可以,魏娘子喜歡便留著吧。”
他有些意外程霜竟然不覺得膈應人,還願意留下這首詩。
之後又坐了一會兒,趙修文便出言告辭了。
程霜回房找了本書將那張紙夾了進去,魏青琅跟進去看到不解的問,“你留著它做什麽?”
“不知道,就是覺得留著以後說不定有用。” 程霜將書放好,叉著腰輕哼道,“這個程才俊敢剽竊我的詩,這事我記下了。”
魏青琅失笑,剛剛麵對趙修文時那副無所畏的樣子,他還以為她真的一點兒也不在意呢。
晚上吃的是番茄雞蛋麵,吃完飯輪到程霜給弟妹們上課,程穀秋讓兩個女兒回房間別打擾,程霜卻把人叫住,讓她們以後都跟著一起上課。
轉眼四五日過去了,村裏人看著程穀秋和兩個女兒一直沒回去,這才相信了李氏說的那些話。
這天,程霜剛午睡醒來,坐在院子裏吃西瓜,裏正就來了,上門詢問程穀秋和女兒一直沒回去是怎麽回事。
程霜便將事情前因後果告知,當然她沒有說是她讓盧茵茵把人買下的,隻說湊巧是盧府買了這三人,才得以將人帶回來。
程裏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他也是見過一次盧茵茵的,知道程霜和盧府關係不錯,倒是沒有一點兒懷疑,還囑咐程穀秋安心在村裏住下,以後消了奴籍,他會想辦法安置她們。
程穀秋帶著兩個女兒自然是一番千恩萬謝,就在這時,村口一隊官差進村,縣衙又來人了。
領頭的林師爺帶著幾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年輕官差,身上穿著的官服是黑色,繡著繁複的花紋,腰間帶著佩刀,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衙差。
身後還跟著一隊衙役整齊跑步跟著,排場氣勢十足,直奔著竹屋去了。
在菜園子裏摘南瓜的魏青琅聽到馬蹄聲走出來,手上還提著個臉盆大小的南瓜,就看到一隊人馬朝這邊來,後麵還跟著大批的村民。
等人到了近前,沒見到鄭縣令,魏青琅滿臉疑惑,“林師爺,你們這是?”
林師爺立刻翻身下馬,“魏郎君,這兩位是府城來的官差,祝知府派人給你們送賞賜來了,快快讓家裏人都出來聽令。”
魏青琅大概猜到是什麽情況,連忙將手裏東西放在籬笆下,推開院門時和聽到動靜來開門的程霜差點兒撞上。
很快全家人都被叫了出來,看到這麽多官差都懵了,特別是程穀秋腿都嚇軟了到,不是兩個女兒扶著差點沒站住。
馬上的官差見人到齊,舉起手上的折子高聲道,“知府大人有令,跪聽 。”
魏家一家和程裏正,包括跑來看熱鬧的村民,都齊刷刷跪下,匍匐在地。
官差輕咳一聲,打開折子大聲道:“渠山縣程家村魏青琅,雖身處鄉野卻心懷民生,憑借智慧造出扇車,穀礱等利民之物,本府君心甚慰,特賞賜紋銀三百兩,錦緞十匹,絲綢十匹,望魏郎君繼續秉持創新,為鄉鄰謀福祉,為社稷添光輝,本府亦會大力支持,讓利民之器廣傳四方,惠澤萬民。”
念完合上折子,官差抬手往後示意,就有衙役抬著一個箱子和一個托盤上來,紅布揭開,露出裏麵白花花的銀錠,十兩一錠共三百兩。
不遠處跪著的村民聽到都倒吸一口涼氣,知府大人好大方竟然賞賜三百兩,魏家之前采到靈芝就賣了一千兩,後麵又是賣西瓜又是賣菜給酒樓的也賺了不少錢,現在又得了知府賞賜的三百兩,這輩子都不愁吃喝了。
魏青琅直起身,伸手接過衙役遞來的托盤,“草民謝知府大人賞。”
其他人也陸續直起身,小心翼翼的去看那些賞賜之物。
程霜在後麵偷偷將手墊在膝蓋下麵,依舊低著頭,心道沒想到那位祝知府還挺大方,這樣一來魏青琅也算是在知府那裏留下姓名了。
正想著不知道能不能憑著這個功勞,以後換個好點的地方落戶,就聽到頭頂的聲音再次開口了。
程霜一聽是說程才俊,頓時沒興趣了,端起茶杯默默喝茶。
魏青琅也疑惑,趙修文很討厭程才俊嗎,竟然特地跑來跟他們說。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梁山的話本。” 趙修文繼續道“程才俊一個多月前將所購的話本帶到書院中,通過無償借閱和書院的貧寒學子交好,結成一黨和那些紈絝公子對立,可謂是風頭無兩。”
“不過前幾日,有人向夫子舉報了他購買盜版假書籍帶到書院傳閱,他被書院山長狠狠責罵了一番,說他敗壞書院名聲。”
程霜聽到這兒想起來七夕那天在茶攤遇到程才俊拿著梁山話本,原來是買的盜版啊。
“然後呢?”她好奇問了句。
“然後他在寫檢討書的時候,結尾附贈了一首詩。” 趙修文說著伸手從懷裏掏東西,“夫子看完在課堂上誇了他,替他去跟山長求情了。”
掏出來一張紙,趙修文遞給程霜,“魏娘子看看這首詩可還記得。”
程霜疑惑的接過去打開,紙上是一首名為《謙修》的詩,她開口念道:“學海尋真思進取,自審方能路正長.....”
念了兩句,程霜突然停住抬頭看趙修文,趙修文輕點頭,“正是魏娘子之前隨口吟誦的詩句。”
程霜不敢置信,“所以他盜用了我的詩,取了個名字說是自己寫的?”
讀書人不都注重名聲和臉麵嗎?這個程才俊不是村裏最年輕的童生嗎?
這麽不要臉的嗎?
趙修文歎氣,“我也沒想到他能做出這種事,當時想反駁,可苦於沒有證據,之後我去找程萬鵬他竟然說不記得曾經聽過這首詩。
想來無憑無據的,即使對峙他也不會承認,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告訴你們一聲。”
魏青琅將紙拿過去看完,沉聲道“他敢做這種事,就是料定了你們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剽竊吧,何況你要說這首詩出自一個普通農女之口,誰會信呢?”
趙修文點頭,“我也是想到這方麵,說出去,定然是不會有人信的。若是魏娘子之前有寫下來過,倒是可以通過墨跡特征和紙張判斷出大概的時間。”
程霜攤手,“沒有,我又不是書生,那天他們一口一個無知村婦,我也就是想諷刺他們一下才做了那首詩。”
說著無所謂的聳了聳肩,“算了,盜就盜吧我也沒什麽損失,暫且讓他僥幸去吧,這種心性品德,早晚摔個大的。”
趙修文也知道會是這種結果,就是有點怒其不爭,畢竟是同一個村從小一起長大的人。
程霜又拿起那張紙,看著上麵的字,“趙童生,這上麵的字極好,筆走龍蛇剛柔並濟,是誰的字?”
趙修文道:“是我們書院的夫子所寫,這位夫子是專教書法的,在書法上頗有造詣。”
“那這份墨寶可以給我嗎?”
趙修文笑著點頭,“當然可以,魏娘子喜歡便留著吧。”
他有些意外程霜竟然不覺得膈應人,還願意留下這首詩。
之後又坐了一會兒,趙修文便出言告辭了。
程霜回房找了本書將那張紙夾了進去,魏青琅跟進去看到不解的問,“你留著它做什麽?”
“不知道,就是覺得留著以後說不定有用。” 程霜將書放好,叉著腰輕哼道,“這個程才俊敢剽竊我的詩,這事我記下了。”
魏青琅失笑,剛剛麵對趙修文時那副無所畏的樣子,他還以為她真的一點兒也不在意呢。
晚上吃的是番茄雞蛋麵,吃完飯輪到程霜給弟妹們上課,程穀秋讓兩個女兒回房間別打擾,程霜卻把人叫住,讓她們以後都跟著一起上課。
轉眼四五日過去了,村裏人看著程穀秋和兩個女兒一直沒回去,這才相信了李氏說的那些話。
這天,程霜剛午睡醒來,坐在院子裏吃西瓜,裏正就來了,上門詢問程穀秋和女兒一直沒回去是怎麽回事。
程霜便將事情前因後果告知,當然她沒有說是她讓盧茵茵把人買下的,隻說湊巧是盧府買了這三人,才得以將人帶回來。
程裏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他也是見過一次盧茵茵的,知道程霜和盧府關係不錯,倒是沒有一點兒懷疑,還囑咐程穀秋安心在村裏住下,以後消了奴籍,他會想辦法安置她們。
程穀秋帶著兩個女兒自然是一番千恩萬謝,就在這時,村口一隊官差進村,縣衙又來人了。
領頭的林師爺帶著幾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年輕官差,身上穿著的官服是黑色,繡著繁複的花紋,腰間帶著佩刀,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衙差。
身後還跟著一隊衙役整齊跑步跟著,排場氣勢十足,直奔著竹屋去了。
在菜園子裏摘南瓜的魏青琅聽到馬蹄聲走出來,手上還提著個臉盆大小的南瓜,就看到一隊人馬朝這邊來,後麵還跟著大批的村民。
等人到了近前,沒見到鄭縣令,魏青琅滿臉疑惑,“林師爺,你們這是?”
林師爺立刻翻身下馬,“魏郎君,這兩位是府城來的官差,祝知府派人給你們送賞賜來了,快快讓家裏人都出來聽令。”
魏青琅大概猜到是什麽情況,連忙將手裏東西放在籬笆下,推開院門時和聽到動靜來開門的程霜差點兒撞上。
很快全家人都被叫了出來,看到這麽多官差都懵了,特別是程穀秋腿都嚇軟了到,不是兩個女兒扶著差點沒站住。
馬上的官差見人到齊,舉起手上的折子高聲道,“知府大人有令,跪聽 。”
魏家一家和程裏正,包括跑來看熱鬧的村民,都齊刷刷跪下,匍匐在地。
官差輕咳一聲,打開折子大聲道:“渠山縣程家村魏青琅,雖身處鄉野卻心懷民生,憑借智慧造出扇車,穀礱等利民之物,本府君心甚慰,特賞賜紋銀三百兩,錦緞十匹,絲綢十匹,望魏郎君繼續秉持創新,為鄉鄰謀福祉,為社稷添光輝,本府亦會大力支持,讓利民之器廣傳四方,惠澤萬民。”
念完合上折子,官差抬手往後示意,就有衙役抬著一個箱子和一個托盤上來,紅布揭開,露出裏麵白花花的銀錠,十兩一錠共三百兩。
不遠處跪著的村民聽到都倒吸一口涼氣,知府大人好大方竟然賞賜三百兩,魏家之前采到靈芝就賣了一千兩,後麵又是賣西瓜又是賣菜給酒樓的也賺了不少錢,現在又得了知府賞賜的三百兩,這輩子都不愁吃喝了。
魏青琅直起身,伸手接過衙役遞來的托盤,“草民謝知府大人賞。”
其他人也陸續直起身,小心翼翼的去看那些賞賜之物。
程霜在後麵偷偷將手墊在膝蓋下麵,依舊低著頭,心道沒想到那位祝知府還挺大方,這樣一來魏青琅也算是在知府那裏留下姓名了。
正想著不知道能不能憑著這個功勞,以後換個好點的地方落戶,就聽到頭頂的聲音再次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