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與之相反的,空氣中卻彌漫著一種興奮熱切的味道,街上路燈柱上已經掛上了鮮豔的彩旗和燈籠;小區進出口的大門上,鮮紅的橫幅上的標語已經從歡迎回家變成了新春快樂快樂闔家幸福。在這座偌大的城市裏各自漂泊人們,最近彼此的談話裏關於過年返鄉的含量更是直線上升。
“晚木,你今年回老家嗎?”
宋晚木端著餐盤剛坐下,就聽見科室的同事湊過來詢問。
宋晚木點了點頭:“回的,我大概會提前幾天回去。”
“這樣啊。”詢問的同事一臉失望:“我本來還期待著和你換班呢。”
“哦?是搭你那個姓傅的朋友的車一起回去嗎?”不知道什麽時候坐在旁邊的顧嘉看了一眼身邊的柳時緒,然後轉過頭滿臉八卦地問道。
“哦,那倒不是,我自己回去。”
其實本來是約好了一起回去的,反正也是順路,隻是沒想到過了幾天,宋晚木就接到了傅西涼滿含歉意的電話,對方的聲音在電話裏聽起來很是為難。
“晚木,對不起,之前說好的坐我車一起回老家那件事,我恐怕要食言了,我母親她…”,傅西涼停頓了一下,低沉的嗓音裏夾雜了幾分無奈,“我母親她身體有些不適,恐怕沒辦法坐那麽長時間的車,對不起。”
傅西涼是真的感到很尷尬,明明是自己反複約她的時間,敲定了一起回老家的日程,結果因為自己家庭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原因,不得不放了對方的鴿子。想到這裏,已經在金融行業把臉皮鍛煉得很厚實的傅西涼臉上忍不住泛上一層紅意,他小心翼翼地說道:“作為賠罪,我到時候請你多吃幾頓飯,可以嗎?”
宋晚木倒沒有生氣,畢竟人家帶你隻是情分,又不是本分,沒有這個義務一定要做這個人情,她不在意地笑了笑:“沒事,你母親身體最重要,多大點兒事,不用放在心上。”
不用放在心上嗎?傅西涼聽了這句話,心裏反而泛起星星點點的失落。但現在的他也沒有立場和身份說什麽,隻好懷著鬱氣,矜持地掛了電話。
因為是時隔幾年的回家,有些麵子工程還是需要做一下的,宋晚木取了一些現金,裝在新春大吉的紅包裏,又在網上給全家買了幾件保暖羽絨服,下單了一些年貨寄到家裏。在離除夕還有兩天的時候,她本人背著一個雙肩包,坐飛機飛到了省裏。
宋晚木現在不差錢,所以不像上輩子一樣,為了省錢,買的都是半夜到的票,她落地的時候,剛好還能從機場到達廳的玻璃窗上看到漫天的晚霞伴隨著火紅的夕陽,慢慢與雲層融為一體。
很美麗平和的風景,讓宋晚木這個在外漂泊的遊子內心深處也感受到了一絲回到故土的寧靜和安定,心緒慢慢放鬆下來。
宋晚木深深呼吸了一口氣,走出機場的大門,在外麵黑壓壓的一群等待的人群中努力尋找宋新國的身影。
“晚木!這裏!”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宋晚木定睛一看,才找到了穿著一身藏青色夾克棉服的宋新國。
宋新國老了很多,頭發也掉了不少,發頂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地中海走向,兩側為數不多的頭發貼在頭上,下巴長著一層青中泛白的胡茬,背也駝了不少,顯得他本來就不高的個子更是矮了不少,他此刻正拚命朝宋晚木揮著手,臉上倒是帶著熱切的笑意。
“爸。”
“晚木。”
父女兩人生疏地打完招呼,宋新國伸手想幫宋晚木拎雙肩包,被她側身躲了過去:“沒事,不重。”
“哦,好。”宋新國的手頗有些尷尬地停在半空中,隨後轉而扶著宋晚木的肩膀,開始詢問宋晚木一路上累不累。
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宋晚木繃緊了肌肉,頗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下意識地往旁邊走了一小步,隨後又幹巴巴地回答起宋新國的問題:“不累。”
兩人沉默著走到了停車的地方,一打開車門,“double kill”的遊戲音效便傳入宋晚木的耳朵,她抬頭一看,原來副駕駛還坐著宋朝暘,小夥子雙腿叉開慢悠悠地晃著,“the north face”的羽絨服和皮質的坐墊摩擦著,發出“唽嘩唽嘩”的響聲,此刻正專心致誌地看著最新款的果機,顯然全身心都沉浸在遊戲裏麵。
“暘暘,你姐回來了,你不是成天念叨著你姐什麽時候回來嗎?”宋新國坐在駕駛位上,試圖引起宋朝暘的注意力。
宋朝暘頭也不抬,依舊盯著屏幕,嘴裏發出一聲敷衍的聲音:“哦。”
宋新國大概是感到了尷尬,語氣帶了幾分惱怒:“好了,遊戲給你玩到現在,也該滿意了吧,趕緊把手機收起來,省得待會兒暈車。”
見兒子沒有絲毫反應,他沉下語氣,“聽見了沒有?!”
宋朝暘沒說什麽話,把橫放的手機收了起來。
然後,從口袋裏掏出了airpods耳機,塞進耳朵裏,晃著腿,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宋新國睜隻眼閉隻眼,也不再說什麽,發動車向前駛去。
宋晚木看著這一幕,差點笑出來,當然是幸災樂禍的笑(噓~)
原以為這一世在宋新國和王麗珠身邊長大的宋朝暘會如這對夫妻倆期盼的那樣,長成他們心目中懂事孝順、品學兼優的光宗耀祖模樣,沒想到兜兜轉轉還是這副熟悉的死樣子,如果沒記錯的話,她這位好弟弟之所以會跟著宋新國出來接她,是為了光明正大地逃避寫作業,並且順道買點肯德基、雞排之類的解饞。
“記得走市裏的那條路,我點了肯德基要去拿。”處於變聲期的低沉男聲在狹小的車廂裏響起,充滿了理直氣壯。
宋新國照例嘮叨抱怨了幾句“怎麽不早點說?”“少吃點這種垃圾食品。”,握著方向盤的手卻很誠實地轉了個彎,有些年頭的老舊汽車顛簸了幾下,忠實地朝著市區的路線駛去。
坐在後座的宋晚木趴在車窗上,專注地看著麵前飛快駛過的風景。每一次回來,她都會覺得眼前的建築、景象變得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對比她上一次回家時的記憶:修了幾年的橋終於通行了;兩側的馬路又加寬了不少;迎麵駛來了新增開的城鄉公交車,從家門口就可以直接乘公交車到市裏,以前苦哈哈地坐宋新國的摩托車先到鎮上,等半小時左右的公交車才能到市裏的顛簸麻煩已經成為永遠的回憶…
而熟悉是因為現在的一切離她上一世看見的現代化農村越來越接近,村委會的紅色立牌已經豎起來了,顏色是嶄新的鮮紅,不同於上一世她看見時已經褪色的暗紅;公交車站現在還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柱子,不是後市那種帶了篷頂可以供人躲雨的不鏽鋼車站;十字路口“夕陽紅養老院”的指路牌還沒有豎起來…
宋晚木像是一個掉入時間縫隙的旅人,貪婪地、好奇地看著眼前這一切,她從包裏拿出照相機,快速地拍著,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在已經知道最終答案的前提下,能夠帶著觀察的目光,記錄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駛過自家原來種著油菜、玉米、花生,現在已經變成四車道大馬路一部分的柏油路,拐過熟悉的十字路口,牆壁貼著白色瓷磚的二層小樓便映入眼簾。
院子裏站著矮小的、習慣性佝僂著背的奶奶陳亞芳以及翹首以盼瘦得像根長竹竿的爺爺宋啟風,二樓小平台上的煙囪冒著灰煙,空氣裏是說不上來的記憶深處熟悉的味道,宋晚木知道,自己又回到了久違的家。
隻是不知道,她這隻幸運的小蝴蝶,最終迎來的會是什麽樣的結局呢?會是她剛重生回來時期盼的那種闔家歡樂的he嗎?
“晚木,你今年回老家嗎?”
宋晚木端著餐盤剛坐下,就聽見科室的同事湊過來詢問。
宋晚木點了點頭:“回的,我大概會提前幾天回去。”
“這樣啊。”詢問的同事一臉失望:“我本來還期待著和你換班呢。”
“哦?是搭你那個姓傅的朋友的車一起回去嗎?”不知道什麽時候坐在旁邊的顧嘉看了一眼身邊的柳時緒,然後轉過頭滿臉八卦地問道。
“哦,那倒不是,我自己回去。”
其實本來是約好了一起回去的,反正也是順路,隻是沒想到過了幾天,宋晚木就接到了傅西涼滿含歉意的電話,對方的聲音在電話裏聽起來很是為難。
“晚木,對不起,之前說好的坐我車一起回老家那件事,我恐怕要食言了,我母親她…”,傅西涼停頓了一下,低沉的嗓音裏夾雜了幾分無奈,“我母親她身體有些不適,恐怕沒辦法坐那麽長時間的車,對不起。”
傅西涼是真的感到很尷尬,明明是自己反複約她的時間,敲定了一起回老家的日程,結果因為自己家庭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原因,不得不放了對方的鴿子。想到這裏,已經在金融行業把臉皮鍛煉得很厚實的傅西涼臉上忍不住泛上一層紅意,他小心翼翼地說道:“作為賠罪,我到時候請你多吃幾頓飯,可以嗎?”
宋晚木倒沒有生氣,畢竟人家帶你隻是情分,又不是本分,沒有這個義務一定要做這個人情,她不在意地笑了笑:“沒事,你母親身體最重要,多大點兒事,不用放在心上。”
不用放在心上嗎?傅西涼聽了這句話,心裏反而泛起星星點點的失落。但現在的他也沒有立場和身份說什麽,隻好懷著鬱氣,矜持地掛了電話。
因為是時隔幾年的回家,有些麵子工程還是需要做一下的,宋晚木取了一些現金,裝在新春大吉的紅包裏,又在網上給全家買了幾件保暖羽絨服,下單了一些年貨寄到家裏。在離除夕還有兩天的時候,她本人背著一個雙肩包,坐飛機飛到了省裏。
宋晚木現在不差錢,所以不像上輩子一樣,為了省錢,買的都是半夜到的票,她落地的時候,剛好還能從機場到達廳的玻璃窗上看到漫天的晚霞伴隨著火紅的夕陽,慢慢與雲層融為一體。
很美麗平和的風景,讓宋晚木這個在外漂泊的遊子內心深處也感受到了一絲回到故土的寧靜和安定,心緒慢慢放鬆下來。
宋晚木深深呼吸了一口氣,走出機場的大門,在外麵黑壓壓的一群等待的人群中努力尋找宋新國的身影。
“晚木!這裏!”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宋晚木定睛一看,才找到了穿著一身藏青色夾克棉服的宋新國。
宋新國老了很多,頭發也掉了不少,發頂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地中海走向,兩側為數不多的頭發貼在頭上,下巴長著一層青中泛白的胡茬,背也駝了不少,顯得他本來就不高的個子更是矮了不少,他此刻正拚命朝宋晚木揮著手,臉上倒是帶著熱切的笑意。
“爸。”
“晚木。”
父女兩人生疏地打完招呼,宋新國伸手想幫宋晚木拎雙肩包,被她側身躲了過去:“沒事,不重。”
“哦,好。”宋新國的手頗有些尷尬地停在半空中,隨後轉而扶著宋晚木的肩膀,開始詢問宋晚木一路上累不累。
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宋晚木繃緊了肌肉,頗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下意識地往旁邊走了一小步,隨後又幹巴巴地回答起宋新國的問題:“不累。”
兩人沉默著走到了停車的地方,一打開車門,“double kill”的遊戲音效便傳入宋晚木的耳朵,她抬頭一看,原來副駕駛還坐著宋朝暘,小夥子雙腿叉開慢悠悠地晃著,“the north face”的羽絨服和皮質的坐墊摩擦著,發出“唽嘩唽嘩”的響聲,此刻正專心致誌地看著最新款的果機,顯然全身心都沉浸在遊戲裏麵。
“暘暘,你姐回來了,你不是成天念叨著你姐什麽時候回來嗎?”宋新國坐在駕駛位上,試圖引起宋朝暘的注意力。
宋朝暘頭也不抬,依舊盯著屏幕,嘴裏發出一聲敷衍的聲音:“哦。”
宋新國大概是感到了尷尬,語氣帶了幾分惱怒:“好了,遊戲給你玩到現在,也該滿意了吧,趕緊把手機收起來,省得待會兒暈車。”
見兒子沒有絲毫反應,他沉下語氣,“聽見了沒有?!”
宋朝暘沒說什麽話,把橫放的手機收了起來。
然後,從口袋裏掏出了airpods耳機,塞進耳朵裏,晃著腿,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宋新國睜隻眼閉隻眼,也不再說什麽,發動車向前駛去。
宋晚木看著這一幕,差點笑出來,當然是幸災樂禍的笑(噓~)
原以為這一世在宋新國和王麗珠身邊長大的宋朝暘會如這對夫妻倆期盼的那樣,長成他們心目中懂事孝順、品學兼優的光宗耀祖模樣,沒想到兜兜轉轉還是這副熟悉的死樣子,如果沒記錯的話,她這位好弟弟之所以會跟著宋新國出來接她,是為了光明正大地逃避寫作業,並且順道買點肯德基、雞排之類的解饞。
“記得走市裏的那條路,我點了肯德基要去拿。”處於變聲期的低沉男聲在狹小的車廂裏響起,充滿了理直氣壯。
宋新國照例嘮叨抱怨了幾句“怎麽不早點說?”“少吃點這種垃圾食品。”,握著方向盤的手卻很誠實地轉了個彎,有些年頭的老舊汽車顛簸了幾下,忠實地朝著市區的路線駛去。
坐在後座的宋晚木趴在車窗上,專注地看著麵前飛快駛過的風景。每一次回來,她都會覺得眼前的建築、景象變得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對比她上一次回家時的記憶:修了幾年的橋終於通行了;兩側的馬路又加寬了不少;迎麵駛來了新增開的城鄉公交車,從家門口就可以直接乘公交車到市裏,以前苦哈哈地坐宋新國的摩托車先到鎮上,等半小時左右的公交車才能到市裏的顛簸麻煩已經成為永遠的回憶…
而熟悉是因為現在的一切離她上一世看見的現代化農村越來越接近,村委會的紅色立牌已經豎起來了,顏色是嶄新的鮮紅,不同於上一世她看見時已經褪色的暗紅;公交車站現在還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柱子,不是後市那種帶了篷頂可以供人躲雨的不鏽鋼車站;十字路口“夕陽紅養老院”的指路牌還沒有豎起來…
宋晚木像是一個掉入時間縫隙的旅人,貪婪地、好奇地看著眼前這一切,她從包裏拿出照相機,快速地拍著,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在已經知道最終答案的前提下,能夠帶著觀察的目光,記錄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駛過自家原來種著油菜、玉米、花生,現在已經變成四車道大馬路一部分的柏油路,拐過熟悉的十字路口,牆壁貼著白色瓷磚的二層小樓便映入眼簾。
院子裏站著矮小的、習慣性佝僂著背的奶奶陳亞芳以及翹首以盼瘦得像根長竹竿的爺爺宋啟風,二樓小平台上的煙囪冒著灰煙,空氣裏是說不上來的記憶深處熟悉的味道,宋晚木知道,自己又回到了久違的家。
隻是不知道,她這隻幸運的小蝴蝶,最終迎來的會是什麽樣的結局呢?會是她剛重生回來時期盼的那種闔家歡樂的he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