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好一個宸王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慈寧宮,日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殿內華毯上。
薛太後與慕無離、慕無雙分坐三處,茶盞中熱氣嫋嫋。
一旁,慕無鑒正蹲在地毯上,專注擺弄著幾個色彩鮮豔的琉璃珠子。
他時而將珠子在手中來回滾動,時而又一個個整齊排列,嘴裏還念念有詞,時不時發出幾聲不明所以的笑鬧。
澄澈的眼眸中滿是孩童般的天真,與殿內略顯壓抑的氛圍格格不入。
薛太後凝望慕無離,眼中滿是憂慮,輕聲歎道:“離兒,如今上皇歸來,錚兒又失了記憶,已記不得你了…… 上皇斷不可能同意你與陛下之間的事。錚兒是靜殊唯一的孩子,而你又是哀家與那廢帝之子,這般情形,上皇豈會輕易應允。”
慕無離神色平靜,輕聲安撫:“母後放心,在錚兒恢複記憶前,兒臣不會驚擾上皇。”
慕無雙在一旁心急如焚,秀眉緊蹙,終是忍不住道:“哥,你為陛下出生入死、殫精竭慮,險些還把命搭進去,可如今呢,他一門心思奪你兵權,不過是失憶了……這般薄情翻臉不認,你何苦還為他和上皇操心?不如直言相告,讓他自己掂量如何對上皇交代 。”
慕無離輕輕搖了搖頭,神色間透著幾分思量,緩聲道:“不妥,眼下情形尚未到毫無轉圜的境地。”
薛太後聞言微微皺眉,語氣裏帶著一絲嗔怪:“雙兒,你還是未能明白你哥哥對陛下的心意。他這是不忍讓陛下陷入兩難之境啊……”
慕無雙撇了撇嘴,無奈歎道:“罷了,哥哥的事哥哥自己拿主意。隻是陛下已非從前,哥哥行事務必小心,莫再讓自己涉險 。”
慕無離望著慕無雙緩緩開口:“無雙,自為兄歸來後,發覺你與定國侯世子趙及月走得愈近了。從前你不是整日隻圍著府中幕僚轉麽,何時與趙世子冰釋前嫌了?”
慕無雙聞言,不禁冷哼一聲,嗔道:“還不是那趙及月,整日裏非要粘著我,怎麽都甩不開。”
慕無離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笑意,並未多言,隻是神情裏透著幾分洞悉。
薛太後見狀,溫聲勸道:“無雙,有你兄長的事在前,若有人真心待你,莫要辜負。”
慕無雙小聲嘟囔:“知道啦,兒臣又不是小孩子。”
說罷,微微低下頭,手指輕輕擺弄著衣角,似是思索著什麽。
——
自那日從宸王府歸來,慕無錚便陷入苦思。
宸王究竟所求何物?
他當即下令,命所有金鑾衛傾巢而出,去打探宸王過往經曆。
尤其是他當初與宸王黨爭的相關細節,連同宸王喜好,都要一一查明。
數日後,金鑾衛整齊列隊,踏入殿中,為首的統領單膝跪地,抱拳朗聲道:“陛下,臣等已將宸王慕無離過往之事及喜好查明。”
“講。”
慕無錚目光如炬,緊緊盯著下方。
“宸王慕無離身為廢帝太子,十餘年曆經風雨。初時十年,他一心籌備北征。彼時蠻夷侵占二十六城後仍肆意犯境,百姓苦不堪言,太子慕無離四處奔走,親自挑選良將,鑽研排兵布陣之法,不辭萬裏奔赴各地,為籌備軍餉與糧草費盡心思。”
“而後三年,他與權傾朝野的母族薛氏周旋。薛氏在朝堂結黨營私致使朝綱混亂。太子慕無離暗中收集罪證,經多次與母族明爭暗鬥,終扳倒薛氏。”
“此後朝堂局勢漸穩,宸王與剛入宮的陛下在朝堂中黨爭激烈,宸王發妻薛氏不幸早逝。當時民間流言四起,稱宸王克妻子父母,隻不過此流言乃是陛下當時命我等暗衛親手所為。”
慕無錚滿臉納悶,喃喃自語道:“朕讓你們做的?不應如此啊……朕當時手段竟這般懷柔?”
“局勢複雜之際,陛下與宸王也曾短暫合盟。當時廢帝麾下吏部謝度一黨,不僅買賣殿閣名額,致使賣官鬻爵之風盛行,還在科舉一事上大做文章,縱容世家子弟舞弊。陛下與宸王聯手徹查此事,還嚴懲參與其中的官員。”
“其後陛下決意鏟除京城世族,這些世家大族在京中根基盤根錯節,把控眾多要職,且多行不法之事。陛下手段頗為過激,先金鑾殿前連斬不少出身世家的言官,而後又與晉將軍一同,遣十八營大肆緝拿參與刺殺廢帝的京城世族,並將其坑殺……再之後,您為分化宸王手中兵權,主動提出南下靖叛。出人意料的是,宸王竟慨然應允。至於陛下與宸王在此期間,是否另有私下交易……臣等實難洞悉,不敢妄言。
慕無錚聽聞此言,心中鬱悶更甚,歎道:“朕在尚未扳倒廢帝之時,不該韜光養晦麽?竟還殺了言官……古往今來,殺言官者青史多留暴虐之名,朕當時怎會如此行事?實在費解……”
“而後便是宸王私自出關北征。關外環境惡劣,蠻兵又狡猾多變,可宸王還是率軍一路殺到玉龍關,就在人人皆以為宸王要大展宏圖之時,他卻突然退步,支持遠在京城的陛下重掌金鑾,接受親王冊封。後來的事......陛下就都知道了。誰都沒想到,玉龍關一役,宸王遭親信背叛,親信暗中與敵軍勾結,致使宸王腹背受敵,麾下將士死傷慘重,宸王也身負重傷,落得那般淒慘下場。”
慕無錚愈發不解,蹙眉問道:“如此說來,若玉龍關不出意外,原本宸王亦可先收複二十六城,再回師將京城納入囊中……可他卻並未這般做?”
金鑾衛眾人麵麵相覷,紛紛低頭斂目,噤若寒蟬,為首統領微微顫抖,跪地的身子愈發壓低,抱拳的手不自覺收緊。
待金鑾衛詳述完畢,慕無錚心中仍一片茫然,遂開口問道:“那宸王的喜好又是如何?細細道來。”
一金鑾衛恭敬稟道:“陛下,關於宸王喜好,臣等查明,宸王平日喜好看書、飲酒、練槍,除此之外,並無更多特殊癖好。再者,宸王對女色興致寥寥,從前大多在皇宮與太子府之間往來,甚少在民間逗留。唯一一次在民間經曆,還是與陛下一同前往岱縣巡壩,不巧遇上水患。再深入查探,確實難有更多收獲了。”
聽到金鑾衛說宸王不好女色,慕無錚微微一怔,不禁蹙眉,開口道:“民間對於從前身為太子的宸王與其發妻之間的情分,可探得什麽消息?”
金鑾衛俯身恭稟:“太子妃薛氏未出閣時嚴守閨閣規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嫁入太子府後,也甚少外出。不過……”
“不過何事?”
“那薛氏似不得當時身為太子的宸王寵愛。薛氏早有嫁與宸王之意,然宸王起初無意,後不知為何又應允了這門親事。”
慕無錚眉頭輕皺,想起與慕無離相見時,對方所說: “世間芸芸,本王心中唯此一人”。
若宸王當真如此鍾情於發妻,緣何拖至多年後才與薛氏成婚?
此事與他自己所言明顯相悖,莫非,宸王心中所屬另有其人?
慕無錚問金鑾衛:“關於宸王親近之人,尤其是紅顏知己,難道再無其他消息?”
一金鑾衛答曰:“民間諸多流言皆可佐證,當時宸王身邊,除太子妃外,並無旁人。”
慕無錚暗自琢磨,既無紅顏知己,難不成......宸王喜好男子?
念及此處,慕無錚陡然一驚,急忙問道:“宸王身旁,最為親近者是哪幾人?”
金鑾衛回稟:“多年來,除兵部一些往來頻繁的武將及宸王親眷,稱得上親近的,便隻有晉將軍,還有於玉龍關隘亡故的紀氏幼子紀殊珩。”
慕無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微微睜大雙眼:“可是文淵輔國公的公子?”
“正是。此人曾為宸王身為太子時的伴讀,後又在太子府擔任管事,考取功名後,以編修之職與林修撰、趙編修一同參與重修《氏族誌》一事。”
慕無錚略作思忖,道:“相伴十餘年,情誼深厚,又曾在太子府為管事,主仆之情逾越亦屬正常,而後又在戰場並肩,生死與共,最終卻唯有宸王獨自歸來…… 如此看來,宸王心中之人,或許並非已逝的太子妃,而是紀氏幼子紀殊珩。”
金鑾衛應道:“陛下所言極是。從前朝中皆稱那紀氏幼子對太子慕無離心意了如指掌,堪稱解語花亦不為過……”
慕無錚微微皺眉,他自覺與此人有過不少接觸,可每每回想,記憶卻雜亂無章,唯有幾個身著青衣、言笑晏晏的畫麵留存。
他又問金鑾衛:“那紀殊珩…… 是怎樣一個人?”
金鑾衛沉思片刻,道:“此人飽讀詩書,深藏不露,行事極為周全,且…… 生有一雙上挑的狐狸眼。”
慕無錚挑了挑眉,輕聲嘟囔,似有不解:“原來他喜歡這般模樣的人?”
金鑾衛垂首不語。
慕無錚暗自思量,宸王心中所盼,或許唯有已逝的紀殊珩能歸來。
可自己隻是皇帝,又不是閻王,怎會起死回生之術?
他到哪裏去為慕無離再尋來一個紀殊珩?
慕無錚自從知道宸王慕無離心中最念之人,是那已故的紀氏幼子紀殊珩,便在心底暗自籌謀起來。
他想從慕無離手中拿回兵權,須得滿足慕無離所求。
慕無錚喚來心腹太監,湊近耳畔,低聲吩咐道:“速去尋些男子來,需飽讀詩書,行事持重,且生就一雙狐狸眼。莫論出身貴賤,但凡符合這般條件,皆帶進宮來。”
那近侍領了命,腳步匆匆,片刻便沒了蹤影。
此後數日,慕無錚滿心期許,在宮中設下盛宴,將尋來的男子安置在偏殿中,細細精心布置一番,暗自想著,或可借此舉滿足宸王所求。
待一切妥當之後,慕無錚便遣人去請慕無離前來。
華燈初上,絲竹悠揚,殿內一片和樂。
隻見慕無離一襲白衣宛若仙人,不明就裏踏入這宮殿之中,瞬間吸引眾人目光。
身旁兩名侍從亦步亦趨,青衣侍從在前貼心領路,黑衣侍從在後守護。
慕無錚望著那道白色身影,目光凝滯,竟一時失了神。
待慕無離入座,慕無錚輕咳一聲,穩了穩心神,開口道:“宸王,近日可安好?”
話一出口,他便暗自懊惱,如此尋常之語毫無深意,實在有失帝王風範。
慕無離微微頷首,神色平靜:“多謝陛下掛念,臣一切尚好。”
聲音淡淡的,聽不出什麽情緒。
慕無錚眸光微轉,瞥見慕無離執盞的手指,修長骨感,瞧著賞心悅目極了。
一時間,他暗自思忖,宸王平日在府中,便是日日以這雙手執盞飲酒的麽?
不知怎的,他鬼使神差脫口道:“宸王近來還是……少飲些酒為好,宸王身子不好,酒性本烈,別再傷了自己。”
話落,他便後悔不迭,這話說得太過唐突,豈非暴露了自己派金鑾衛暗查宸王府之事!
慕無錚暗自埋怨自己,為何一碰上宸王,便總是這般慌亂,言行舉止皆漏洞百出。
慕無離似是微微一怔,旋即輕笑一聲:“多謝陛下關懷,臣自會留意。”
慕無錚暗覺失言,忙不迭補救道:“朕近日常聽身邊人說起宸王之事。宸王昔日風采舉國皆知,朕實是欽佩不已……想來宸王一路走來,必定飽經坎坷,曆經無數艱難。”
言罷,他一邊瞧著慕無離神色,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惹得對方不快。
慕無離麵色平靜如初,淡淡道:“過往之事不必再提。如今臣已遠離朝堂,隻願安度餘生。”
慕無錚心中陡然一緊,本想借此番言語拉近與慕無離的關係,沒想到卻被這般堵了回來。
他神色微微一滯,猶豫須臾,再度開口道:“宸王如此豁達灑脫,朕深感欣慰。隻是……朕心底總覺著,以宸王才略就此隱退著實可惜,朝堂想必仍有可供宸王施展抱負之處。”
慕無離搖了搖頭,語氣疏離:“陛下,臣已無心朝堂,還望陛下莫再提及。”
慕無錚望著慕無離那清冷麵容,心中竟無端慌亂起來,似有什麽東西在心底悄然滋生,他卻渾然未覺,隻下意識地盼著對方能與自己再多說幾句話。
恰在此時,一道身影匆匆闖入,打破了這份尷尬,慕無錚目光投去,竟是趙賦不請而至。
他幾步便踏入殿中,徑直走到慕無離麵前,恭敬行禮,沉聲道:“老師,別來無恙。”
語氣中滿含敬重。
慕無錚一怔,麵露訝色,不禁問道:“趙賦,你怎麽來了?”
趙賦神色溫和,微微欠身,輕聲道:“臣聽聞陛下宴請老師,宮中上下,無人比臣更知老師飲食喜好,故而特來侍奉,萬望陛下與老師勿怪。”
言辭懇切,態度恭謹。
慕無錚微微皺眉,道:“朕知你近日為修史之事已十分操勞,為宸王挑人賜婚一事,是朕的意思。你若精力不支,切莫強撐,早些回去安歇。此處諸事繁雜,還需些時候才能處理完畢,你不必在此久耗精力。”
趙賦輕聲應道:“老師與陛下皆在此,臣不覺辛勞。”
慕無錚微微點頭,道:“既如此,你便落座吧。朕今日為宸王擇選良配,你也一同參謀,來,坐到朕身旁。”
趙賦垂眸,輕聲應道:“是”。
一旁,慕無離聽著慕無錚與趙賦交談,心中酸澀漸起,他下意識緊握手中酒杯,指節泛白,幾乎要將其捏碎。
終於,他忍不住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陛下與趙賦,如今倒是極為親近。”
慕無錚渾然未覺慕無離話中深意,麵上笑意晏晏,緩聲道:“朕與趙賦相識於宸王府,說來,還得多謝宸王從中牽線。”
語氣間滿是感慨,顯然對這段機緣頗為珍視。
“哦?竟是在本王府中結識?” 慕無離挑眉,語氣淡淡。
趙賦聞言,心裏猛地一緊,下意識攥緊袖袍,指節泛白。
他低頭不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神色。
慕無離麵色清冷,雙眼因覆著鮫紗,教人愈發難以捉摸情緒,隻覺他周身神秘疏離,喜怒難測。
慕無錚抬手拍了拍趙賦肩膀,眼中滿是信任與親昵,溫聲道:“宸王門下能出此俊才是朕之幸…… 趙賦才情卓絕,有他隨侍朕側,朕如得肱股。諸多繁難經他之手皆能迎刃而解。且自他伴於朕身畔,朕宿疾漸愈,幾近不再發作。”
趙賦微微低頭,麵上浮現一抹溫柔笑意。
慕無離卻麵寒如霜,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此時,慕無錚抬手,示意太監帶上來十餘名生著狐狸眼的男子。
他踱步到眾人麵前,先是向一麵容清秀的狐狸眼男子發問:“《詩經?關雎》裏‘參差荇菜,左右采之’,這‘荇菜’有何寓意?”
男子稍作鎮定,拱手答道:“回陛下,此句以荇菜起興,暗喻君子追求淑女求之不易。”
慕無錚微微點頭。
隨後,他目光灼灼,又問道:“若見同僚以權謀私,你會怎麽做?”
男子目光閃爍,思索後回應:“應先暗中取證,再稟明聖上,既能維護公正,也可避免貿然行事。”
慕無離麵色冷峻,安靜地坐著,對周遭一切充耳不聞。
慕無錚逐一發問,時而考究那些男子的詩書學問,時而試探這些男子的品性如何。
待慕無錚終於細細挑選完畢,留下三名男子,他這才輕聲詢問慕無離:“宸王,方才這些人之中…… 可有你中意的?”
慕無離麵色僵冷至極,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陛下以為…… 臣所求是這個?”
慕無錚一頭霧水,滿臉盡是茫然之色,輕聲道:“宸王如今孤身一人,朕願傾盡全力為宸王尋一知心人,難道不合宸王心意?”
趙賦在一旁趕忙道:“陛下此番用心,皆是為老師著想,縱有思慮欠妥之處,還望老師莫要動怒。”
慕無離本就因慕無錚欲為他賜婚之舉鬱氣在胸,此刻聽趙賦這番話,他已盛怒至極,逸出幾聲冷笑。
慕無錚瞥見慕無離麵色愈發難看,刹那間反應過來自己怕是搞錯了什麽,心中 “咯噔” 一下,準備好聲好氣解釋幾句。
豈料,慕無離猛地站起身來,周身氣息冰冷刺骨,寒聲道:“陛下此舉當真貼心,隻可惜本王無福消受此恩,還請陛下將人好生送出宮去,臣告退。”
說罷,袍袖一甩,大有要即刻離去之勢。
慕無錚見狀,刹那間雙目圓睜,龍顏大怒,喝道:“宸王!你竟敢如此離去?放肆至極!朕乃天子,一番好心為你精心挑人,你卻在此給朕臉色瞧?”
慕無離腳步猛地頓住,緩緩轉過身來。他的臉上浮起一抹似有若無、略帶嘲諷的冷笑,聲音低沉卻字字刺骨:“陛下貴為天子,乾坤獨斷。然,陛下似乎並未明白臣究竟想要什麽,若陛下以為僅憑帝王之威,便可強壓於臣,逼臣就範,恕臣難以領情。還望陛下回宮後細細思量。”
趙賦見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上前一步急聲喊道:“老師!”
那一直隨侍在慕無離身側的青衣侍從與黑衣侍從目光交匯,神色間似有幾分無奈,短暫對視後,二人又齊齊望向慕無錚,眸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卻未作停留,旋即轉身,腳下步子加快,跟上慕無離。
慕無錚氣得渾身發顫,直呼其名:“慕無離!你給朕站住!”
好一個宸王!
慕無離已走到殿門旁,隻原地停頓一瞬,似是強壓心中情緒,最終還是一拂袖大步離去,頭也不回。
背影帶著幾分決然與落寞,轉瞬便消失在殿門之外 。
慕無錚望著那決然背影,心中怒火熊熊卻又無處宣泄。
趙賦心急如焚,快步追上慕無離,神色焦急,言辭懇切勸道:“老師,陛下乃萬乘之尊,您此番直言頂撞,恐招大禍!”
慕無離嘴角一勾,扯出一抹冷笑,眸中寒意盡顯,語氣冰冷道:“你又有何資格在本王跟前開口?”
他疾步向前,“撲通” 一聲,直直跪在宮道上,伸手死死拽住慕無離袍角,聲中滿是悔意與愧疚,悲聲道:“老師,學生罪孽深重,罪無可恕!”
慕無離周身寒意四溢,卻緊抿雙唇,未發一言。
恰在此時,慕無離身畔的仇刃劍眉緊蹙,冷冷道:“趙編修,還請鬆開殿下!你這般行事,與那背主求榮的劉伯仁相較,又有何分別?”
趙賦咬了咬下唇,似是鼓足勇氣,續道:“老師死訊傳至京城後......陛下病發,錯將學生認作老師,學生一時鬼迷心竅,竟未澄清。此後與陛下相處,更是忘卻師生情誼,生出愛慕之意,與陛下愈發親近。學生實在糊塗……有負師恩,罪該萬死,還望老師嚴懲,學生絕無怨言。”
慕無離聞言,猛地甩開趙賦的手,怒聲喝道:“住口!你我何來師生一說!你當初拜師,不過是江南趙氏與本王做的一場交易,如今又何必惺惺作態!”
趙賦被這一甩,身形踉蹌,險些撲倒在地,卻又強自穩住,依舊長跪不起,抬頭望向慕無離,眼中滿是痛苦之色,哀求道:“老師……即便如此,學生對您的敬重絲毫未曾減少,是學生的錯,求老師莫要如此決絕。”
慕無離冷哼一聲,寒聲道:“決絕?既已擇此途,便當義無反顧,直至窮途末路,方知最終結局。自今日起,休要再以師生之名,來擾本王清靜 。”
趙賦心中一陣刺痛,哽咽喚道:“老師……”
慕無離卻不再看他,轉身便欲離去。
趙賦見此情形,心中大急,高聲道:“老師,學生辜負了您的教誨與期許,實在罪無可恕。但如今學生已深陷其中,隻得將錯就錯再無轉圜之機。學生鬥膽向老師言明......學生對陛下一片情意日月可鑒,絕無半分虛假。”
慕無離腳步頓住,沉默良久,冷冷道:“你好自為之!”
青鬆追上前去扶住慕無離手臂,目光複雜地盯著趙賦,微微歎氣。
慕無離不再遲疑,由著青鬆領路大步離去,隻留下趙賦跪在原地,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背影,久久未曾動彈,臉上神色複雜難辨,不知在思量些什麽。
薛太後與慕無離、慕無雙分坐三處,茶盞中熱氣嫋嫋。
一旁,慕無鑒正蹲在地毯上,專注擺弄著幾個色彩鮮豔的琉璃珠子。
他時而將珠子在手中來回滾動,時而又一個個整齊排列,嘴裏還念念有詞,時不時發出幾聲不明所以的笑鬧。
澄澈的眼眸中滿是孩童般的天真,與殿內略顯壓抑的氛圍格格不入。
薛太後凝望慕無離,眼中滿是憂慮,輕聲歎道:“離兒,如今上皇歸來,錚兒又失了記憶,已記不得你了…… 上皇斷不可能同意你與陛下之間的事。錚兒是靜殊唯一的孩子,而你又是哀家與那廢帝之子,這般情形,上皇豈會輕易應允。”
慕無離神色平靜,輕聲安撫:“母後放心,在錚兒恢複記憶前,兒臣不會驚擾上皇。”
慕無雙在一旁心急如焚,秀眉緊蹙,終是忍不住道:“哥,你為陛下出生入死、殫精竭慮,險些還把命搭進去,可如今呢,他一門心思奪你兵權,不過是失憶了……這般薄情翻臉不認,你何苦還為他和上皇操心?不如直言相告,讓他自己掂量如何對上皇交代 。”
慕無離輕輕搖了搖頭,神色間透著幾分思量,緩聲道:“不妥,眼下情形尚未到毫無轉圜的境地。”
薛太後聞言微微皺眉,語氣裏帶著一絲嗔怪:“雙兒,你還是未能明白你哥哥對陛下的心意。他這是不忍讓陛下陷入兩難之境啊……”
慕無雙撇了撇嘴,無奈歎道:“罷了,哥哥的事哥哥自己拿主意。隻是陛下已非從前,哥哥行事務必小心,莫再讓自己涉險 。”
慕無離望著慕無雙緩緩開口:“無雙,自為兄歸來後,發覺你與定國侯世子趙及月走得愈近了。從前你不是整日隻圍著府中幕僚轉麽,何時與趙世子冰釋前嫌了?”
慕無雙聞言,不禁冷哼一聲,嗔道:“還不是那趙及月,整日裏非要粘著我,怎麽都甩不開。”
慕無離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笑意,並未多言,隻是神情裏透著幾分洞悉。
薛太後見狀,溫聲勸道:“無雙,有你兄長的事在前,若有人真心待你,莫要辜負。”
慕無雙小聲嘟囔:“知道啦,兒臣又不是小孩子。”
說罷,微微低下頭,手指輕輕擺弄著衣角,似是思索著什麽。
——
自那日從宸王府歸來,慕無錚便陷入苦思。
宸王究竟所求何物?
他當即下令,命所有金鑾衛傾巢而出,去打探宸王過往經曆。
尤其是他當初與宸王黨爭的相關細節,連同宸王喜好,都要一一查明。
數日後,金鑾衛整齊列隊,踏入殿中,為首的統領單膝跪地,抱拳朗聲道:“陛下,臣等已將宸王慕無離過往之事及喜好查明。”
“講。”
慕無錚目光如炬,緊緊盯著下方。
“宸王慕無離身為廢帝太子,十餘年曆經風雨。初時十年,他一心籌備北征。彼時蠻夷侵占二十六城後仍肆意犯境,百姓苦不堪言,太子慕無離四處奔走,親自挑選良將,鑽研排兵布陣之法,不辭萬裏奔赴各地,為籌備軍餉與糧草費盡心思。”
“而後三年,他與權傾朝野的母族薛氏周旋。薛氏在朝堂結黨營私致使朝綱混亂。太子慕無離暗中收集罪證,經多次與母族明爭暗鬥,終扳倒薛氏。”
“此後朝堂局勢漸穩,宸王與剛入宮的陛下在朝堂中黨爭激烈,宸王發妻薛氏不幸早逝。當時民間流言四起,稱宸王克妻子父母,隻不過此流言乃是陛下當時命我等暗衛親手所為。”
慕無錚滿臉納悶,喃喃自語道:“朕讓你們做的?不應如此啊……朕當時手段竟這般懷柔?”
“局勢複雜之際,陛下與宸王也曾短暫合盟。當時廢帝麾下吏部謝度一黨,不僅買賣殿閣名額,致使賣官鬻爵之風盛行,還在科舉一事上大做文章,縱容世家子弟舞弊。陛下與宸王聯手徹查此事,還嚴懲參與其中的官員。”
“其後陛下決意鏟除京城世族,這些世家大族在京中根基盤根錯節,把控眾多要職,且多行不法之事。陛下手段頗為過激,先金鑾殿前連斬不少出身世家的言官,而後又與晉將軍一同,遣十八營大肆緝拿參與刺殺廢帝的京城世族,並將其坑殺……再之後,您為分化宸王手中兵權,主動提出南下靖叛。出人意料的是,宸王竟慨然應允。至於陛下與宸王在此期間,是否另有私下交易……臣等實難洞悉,不敢妄言。
慕無錚聽聞此言,心中鬱悶更甚,歎道:“朕在尚未扳倒廢帝之時,不該韜光養晦麽?竟還殺了言官……古往今來,殺言官者青史多留暴虐之名,朕當時怎會如此行事?實在費解……”
“而後便是宸王私自出關北征。關外環境惡劣,蠻兵又狡猾多變,可宸王還是率軍一路殺到玉龍關,就在人人皆以為宸王要大展宏圖之時,他卻突然退步,支持遠在京城的陛下重掌金鑾,接受親王冊封。後來的事......陛下就都知道了。誰都沒想到,玉龍關一役,宸王遭親信背叛,親信暗中與敵軍勾結,致使宸王腹背受敵,麾下將士死傷慘重,宸王也身負重傷,落得那般淒慘下場。”
慕無錚愈發不解,蹙眉問道:“如此說來,若玉龍關不出意外,原本宸王亦可先收複二十六城,再回師將京城納入囊中……可他卻並未這般做?”
金鑾衛眾人麵麵相覷,紛紛低頭斂目,噤若寒蟬,為首統領微微顫抖,跪地的身子愈發壓低,抱拳的手不自覺收緊。
待金鑾衛詳述完畢,慕無錚心中仍一片茫然,遂開口問道:“那宸王的喜好又是如何?細細道來。”
一金鑾衛恭敬稟道:“陛下,關於宸王喜好,臣等查明,宸王平日喜好看書、飲酒、練槍,除此之外,並無更多特殊癖好。再者,宸王對女色興致寥寥,從前大多在皇宮與太子府之間往來,甚少在民間逗留。唯一一次在民間經曆,還是與陛下一同前往岱縣巡壩,不巧遇上水患。再深入查探,確實難有更多收獲了。”
聽到金鑾衛說宸王不好女色,慕無錚微微一怔,不禁蹙眉,開口道:“民間對於從前身為太子的宸王與其發妻之間的情分,可探得什麽消息?”
金鑾衛俯身恭稟:“太子妃薛氏未出閣時嚴守閨閣規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嫁入太子府後,也甚少外出。不過……”
“不過何事?”
“那薛氏似不得當時身為太子的宸王寵愛。薛氏早有嫁與宸王之意,然宸王起初無意,後不知為何又應允了這門親事。”
慕無錚眉頭輕皺,想起與慕無離相見時,對方所說: “世間芸芸,本王心中唯此一人”。
若宸王當真如此鍾情於發妻,緣何拖至多年後才與薛氏成婚?
此事與他自己所言明顯相悖,莫非,宸王心中所屬另有其人?
慕無錚問金鑾衛:“關於宸王親近之人,尤其是紅顏知己,難道再無其他消息?”
一金鑾衛答曰:“民間諸多流言皆可佐證,當時宸王身邊,除太子妃外,並無旁人。”
慕無錚暗自琢磨,既無紅顏知己,難不成......宸王喜好男子?
念及此處,慕無錚陡然一驚,急忙問道:“宸王身旁,最為親近者是哪幾人?”
金鑾衛回稟:“多年來,除兵部一些往來頻繁的武將及宸王親眷,稱得上親近的,便隻有晉將軍,還有於玉龍關隘亡故的紀氏幼子紀殊珩。”
慕無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微微睜大雙眼:“可是文淵輔國公的公子?”
“正是。此人曾為宸王身為太子時的伴讀,後又在太子府擔任管事,考取功名後,以編修之職與林修撰、趙編修一同參與重修《氏族誌》一事。”
慕無錚略作思忖,道:“相伴十餘年,情誼深厚,又曾在太子府為管事,主仆之情逾越亦屬正常,而後又在戰場並肩,生死與共,最終卻唯有宸王獨自歸來…… 如此看來,宸王心中之人,或許並非已逝的太子妃,而是紀氏幼子紀殊珩。”
金鑾衛應道:“陛下所言極是。從前朝中皆稱那紀氏幼子對太子慕無離心意了如指掌,堪稱解語花亦不為過……”
慕無錚微微皺眉,他自覺與此人有過不少接觸,可每每回想,記憶卻雜亂無章,唯有幾個身著青衣、言笑晏晏的畫麵留存。
他又問金鑾衛:“那紀殊珩…… 是怎樣一個人?”
金鑾衛沉思片刻,道:“此人飽讀詩書,深藏不露,行事極為周全,且…… 生有一雙上挑的狐狸眼。”
慕無錚挑了挑眉,輕聲嘟囔,似有不解:“原來他喜歡這般模樣的人?”
金鑾衛垂首不語。
慕無錚暗自思量,宸王心中所盼,或許唯有已逝的紀殊珩能歸來。
可自己隻是皇帝,又不是閻王,怎會起死回生之術?
他到哪裏去為慕無離再尋來一個紀殊珩?
慕無錚自從知道宸王慕無離心中最念之人,是那已故的紀氏幼子紀殊珩,便在心底暗自籌謀起來。
他想從慕無離手中拿回兵權,須得滿足慕無離所求。
慕無錚喚來心腹太監,湊近耳畔,低聲吩咐道:“速去尋些男子來,需飽讀詩書,行事持重,且生就一雙狐狸眼。莫論出身貴賤,但凡符合這般條件,皆帶進宮來。”
那近侍領了命,腳步匆匆,片刻便沒了蹤影。
此後數日,慕無錚滿心期許,在宮中設下盛宴,將尋來的男子安置在偏殿中,細細精心布置一番,暗自想著,或可借此舉滿足宸王所求。
待一切妥當之後,慕無錚便遣人去請慕無離前來。
華燈初上,絲竹悠揚,殿內一片和樂。
隻見慕無離一襲白衣宛若仙人,不明就裏踏入這宮殿之中,瞬間吸引眾人目光。
身旁兩名侍從亦步亦趨,青衣侍從在前貼心領路,黑衣侍從在後守護。
慕無錚望著那道白色身影,目光凝滯,竟一時失了神。
待慕無離入座,慕無錚輕咳一聲,穩了穩心神,開口道:“宸王,近日可安好?”
話一出口,他便暗自懊惱,如此尋常之語毫無深意,實在有失帝王風範。
慕無離微微頷首,神色平靜:“多謝陛下掛念,臣一切尚好。”
聲音淡淡的,聽不出什麽情緒。
慕無錚眸光微轉,瞥見慕無離執盞的手指,修長骨感,瞧著賞心悅目極了。
一時間,他暗自思忖,宸王平日在府中,便是日日以這雙手執盞飲酒的麽?
不知怎的,他鬼使神差脫口道:“宸王近來還是……少飲些酒為好,宸王身子不好,酒性本烈,別再傷了自己。”
話落,他便後悔不迭,這話說得太過唐突,豈非暴露了自己派金鑾衛暗查宸王府之事!
慕無錚暗自埋怨自己,為何一碰上宸王,便總是這般慌亂,言行舉止皆漏洞百出。
慕無離似是微微一怔,旋即輕笑一聲:“多謝陛下關懷,臣自會留意。”
慕無錚暗覺失言,忙不迭補救道:“朕近日常聽身邊人說起宸王之事。宸王昔日風采舉國皆知,朕實是欽佩不已……想來宸王一路走來,必定飽經坎坷,曆經無數艱難。”
言罷,他一邊瞧著慕無離神色,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惹得對方不快。
慕無離麵色平靜如初,淡淡道:“過往之事不必再提。如今臣已遠離朝堂,隻願安度餘生。”
慕無錚心中陡然一緊,本想借此番言語拉近與慕無離的關係,沒想到卻被這般堵了回來。
他神色微微一滯,猶豫須臾,再度開口道:“宸王如此豁達灑脫,朕深感欣慰。隻是……朕心底總覺著,以宸王才略就此隱退著實可惜,朝堂想必仍有可供宸王施展抱負之處。”
慕無離搖了搖頭,語氣疏離:“陛下,臣已無心朝堂,還望陛下莫再提及。”
慕無錚望著慕無離那清冷麵容,心中竟無端慌亂起來,似有什麽東西在心底悄然滋生,他卻渾然未覺,隻下意識地盼著對方能與自己再多說幾句話。
恰在此時,一道身影匆匆闖入,打破了這份尷尬,慕無錚目光投去,竟是趙賦不請而至。
他幾步便踏入殿中,徑直走到慕無離麵前,恭敬行禮,沉聲道:“老師,別來無恙。”
語氣中滿含敬重。
慕無錚一怔,麵露訝色,不禁問道:“趙賦,你怎麽來了?”
趙賦神色溫和,微微欠身,輕聲道:“臣聽聞陛下宴請老師,宮中上下,無人比臣更知老師飲食喜好,故而特來侍奉,萬望陛下與老師勿怪。”
言辭懇切,態度恭謹。
慕無錚微微皺眉,道:“朕知你近日為修史之事已十分操勞,為宸王挑人賜婚一事,是朕的意思。你若精力不支,切莫強撐,早些回去安歇。此處諸事繁雜,還需些時候才能處理完畢,你不必在此久耗精力。”
趙賦輕聲應道:“老師與陛下皆在此,臣不覺辛勞。”
慕無錚微微點頭,道:“既如此,你便落座吧。朕今日為宸王擇選良配,你也一同參謀,來,坐到朕身旁。”
趙賦垂眸,輕聲應道:“是”。
一旁,慕無離聽著慕無錚與趙賦交談,心中酸澀漸起,他下意識緊握手中酒杯,指節泛白,幾乎要將其捏碎。
終於,他忍不住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陛下與趙賦,如今倒是極為親近。”
慕無錚渾然未覺慕無離話中深意,麵上笑意晏晏,緩聲道:“朕與趙賦相識於宸王府,說來,還得多謝宸王從中牽線。”
語氣間滿是感慨,顯然對這段機緣頗為珍視。
“哦?竟是在本王府中結識?” 慕無離挑眉,語氣淡淡。
趙賦聞言,心裏猛地一緊,下意識攥緊袖袍,指節泛白。
他低頭不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神色。
慕無離麵色清冷,雙眼因覆著鮫紗,教人愈發難以捉摸情緒,隻覺他周身神秘疏離,喜怒難測。
慕無錚抬手拍了拍趙賦肩膀,眼中滿是信任與親昵,溫聲道:“宸王門下能出此俊才是朕之幸…… 趙賦才情卓絕,有他隨侍朕側,朕如得肱股。諸多繁難經他之手皆能迎刃而解。且自他伴於朕身畔,朕宿疾漸愈,幾近不再發作。”
趙賦微微低頭,麵上浮現一抹溫柔笑意。
慕無離卻麵寒如霜,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此時,慕無錚抬手,示意太監帶上來十餘名生著狐狸眼的男子。
他踱步到眾人麵前,先是向一麵容清秀的狐狸眼男子發問:“《詩經?關雎》裏‘參差荇菜,左右采之’,這‘荇菜’有何寓意?”
男子稍作鎮定,拱手答道:“回陛下,此句以荇菜起興,暗喻君子追求淑女求之不易。”
慕無錚微微點頭。
隨後,他目光灼灼,又問道:“若見同僚以權謀私,你會怎麽做?”
男子目光閃爍,思索後回應:“應先暗中取證,再稟明聖上,既能維護公正,也可避免貿然行事。”
慕無離麵色冷峻,安靜地坐著,對周遭一切充耳不聞。
慕無錚逐一發問,時而考究那些男子的詩書學問,時而試探這些男子的品性如何。
待慕無錚終於細細挑選完畢,留下三名男子,他這才輕聲詢問慕無離:“宸王,方才這些人之中…… 可有你中意的?”
慕無離麵色僵冷至極,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陛下以為…… 臣所求是這個?”
慕無錚一頭霧水,滿臉盡是茫然之色,輕聲道:“宸王如今孤身一人,朕願傾盡全力為宸王尋一知心人,難道不合宸王心意?”
趙賦在一旁趕忙道:“陛下此番用心,皆是為老師著想,縱有思慮欠妥之處,還望老師莫要動怒。”
慕無離本就因慕無錚欲為他賜婚之舉鬱氣在胸,此刻聽趙賦這番話,他已盛怒至極,逸出幾聲冷笑。
慕無錚瞥見慕無離麵色愈發難看,刹那間反應過來自己怕是搞錯了什麽,心中 “咯噔” 一下,準備好聲好氣解釋幾句。
豈料,慕無離猛地站起身來,周身氣息冰冷刺骨,寒聲道:“陛下此舉當真貼心,隻可惜本王無福消受此恩,還請陛下將人好生送出宮去,臣告退。”
說罷,袍袖一甩,大有要即刻離去之勢。
慕無錚見狀,刹那間雙目圓睜,龍顏大怒,喝道:“宸王!你竟敢如此離去?放肆至極!朕乃天子,一番好心為你精心挑人,你卻在此給朕臉色瞧?”
慕無離腳步猛地頓住,緩緩轉過身來。他的臉上浮起一抹似有若無、略帶嘲諷的冷笑,聲音低沉卻字字刺骨:“陛下貴為天子,乾坤獨斷。然,陛下似乎並未明白臣究竟想要什麽,若陛下以為僅憑帝王之威,便可強壓於臣,逼臣就範,恕臣難以領情。還望陛下回宮後細細思量。”
趙賦見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上前一步急聲喊道:“老師!”
那一直隨侍在慕無離身側的青衣侍從與黑衣侍從目光交匯,神色間似有幾分無奈,短暫對視後,二人又齊齊望向慕無錚,眸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卻未作停留,旋即轉身,腳下步子加快,跟上慕無離。
慕無錚氣得渾身發顫,直呼其名:“慕無離!你給朕站住!”
好一個宸王!
慕無離已走到殿門旁,隻原地停頓一瞬,似是強壓心中情緒,最終還是一拂袖大步離去,頭也不回。
背影帶著幾分決然與落寞,轉瞬便消失在殿門之外 。
慕無錚望著那決然背影,心中怒火熊熊卻又無處宣泄。
趙賦心急如焚,快步追上慕無離,神色焦急,言辭懇切勸道:“老師,陛下乃萬乘之尊,您此番直言頂撞,恐招大禍!”
慕無離嘴角一勾,扯出一抹冷笑,眸中寒意盡顯,語氣冰冷道:“你又有何資格在本王跟前開口?”
他疾步向前,“撲通” 一聲,直直跪在宮道上,伸手死死拽住慕無離袍角,聲中滿是悔意與愧疚,悲聲道:“老師,學生罪孽深重,罪無可恕!”
慕無離周身寒意四溢,卻緊抿雙唇,未發一言。
恰在此時,慕無離身畔的仇刃劍眉緊蹙,冷冷道:“趙編修,還請鬆開殿下!你這般行事,與那背主求榮的劉伯仁相較,又有何分別?”
趙賦咬了咬下唇,似是鼓足勇氣,續道:“老師死訊傳至京城後......陛下病發,錯將學生認作老師,學生一時鬼迷心竅,竟未澄清。此後與陛下相處,更是忘卻師生情誼,生出愛慕之意,與陛下愈發親近。學生實在糊塗……有負師恩,罪該萬死,還望老師嚴懲,學生絕無怨言。”
慕無離聞言,猛地甩開趙賦的手,怒聲喝道:“住口!你我何來師生一說!你當初拜師,不過是江南趙氏與本王做的一場交易,如今又何必惺惺作態!”
趙賦被這一甩,身形踉蹌,險些撲倒在地,卻又強自穩住,依舊長跪不起,抬頭望向慕無離,眼中滿是痛苦之色,哀求道:“老師……即便如此,學生對您的敬重絲毫未曾減少,是學生的錯,求老師莫要如此決絕。”
慕無離冷哼一聲,寒聲道:“決絕?既已擇此途,便當義無反顧,直至窮途末路,方知最終結局。自今日起,休要再以師生之名,來擾本王清靜 。”
趙賦心中一陣刺痛,哽咽喚道:“老師……”
慕無離卻不再看他,轉身便欲離去。
趙賦見此情形,心中大急,高聲道:“老師,學生辜負了您的教誨與期許,實在罪無可恕。但如今學生已深陷其中,隻得將錯就錯再無轉圜之機。學生鬥膽向老師言明......學生對陛下一片情意日月可鑒,絕無半分虛假。”
慕無離腳步頓住,沉默良久,冷冷道:“你好自為之!”
青鬆追上前去扶住慕無離手臂,目光複雜地盯著趙賦,微微歎氣。
慕無離不再遲疑,由著青鬆領路大步離去,隻留下趙賦跪在原地,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背影,久久未曾動彈,臉上神色複雜難辨,不知在思量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