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兵部改製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沉沉,明月高懸,春日的晚風不燥,皇帝被宦官攙扶著從宴席回到朝清殿,三五宦官忙前忙後地伺候皇帝解酒。
“護芝,你覺得老六和太子之間,是什麽情況?”皇帝半躺在榻上,手隨意地搭在膝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身邊的掌事太監曹護芝閑聊。
“陛下是說,今日迎六殿下回宮的家宴上,太子殿下對六殿下說的那一番話?”
皇帝悠悠地“嗯”了一聲,似乎琢磨不透,“錚兒才回宮,太子為何與錚兒如此針鋒相對?”
“朕從前如此重用老三,也不見離兒如此於眾人麵前出言不遜。”
慕無離方才在家宴之上說的那番話,幾乎在場的所有皇親,都以為太子在給剛回宮的六皇子下馬威,不然好端端地為何把堂堂皇親貴胄和一個家仆做比較?
曹護芝道:“陛下不必在意,哪怕是尋常人家亦有嫡庶之間的較量,兩位殿下同為嫡子,卻非一母所出......”
曹護芝這話,顯而易見指向太子因為擔心六皇子會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才針對六皇子。
皇帝緩緩點頭,似覺得言之有理,“離兒在那個位子上坐了太久,錚兒回來他自然不安。”又問曹護芝,“你覺得錚兒今日的表現如何?”
“六殿下一回來就能從容應對太子殿下的刁難,已非常人。”
皇帝似也滿意地點點頭,“這孩子是不錯。”眼中似帶著幾分滿意,“倒是與朕年少時有幾分相似。”
曹護芝在一旁微笑,“陛下的孩子,自然像陛下。”
皇帝滿意道:“你去同殿閣說,派個人過去給老六講講典籍、鑒史和國策。這老六啊.......還有一月就要行冠禮,行過冠禮後,朕先給他個簡單的差事,再讓他跟著老三學學。今日宴上朕一看,這老六雖在民間長大,卻還懂得些詩詞歌賦,好歹不算大字不識,讓殿閣好好教導一番就是。”
曹護芝道:“陛下,奴才明日就去通知殿閣。隻是六殿下才回來,身上還有傷......”
皇帝“嗯”了一聲,“你提醒的得是,國策鑒史倒也不用太急。告訴殿閣不必太過刻苦,讓老六慢慢學著就是了,等行過冠禮後,慢慢分擔些朝中事務。”
“不要像太子那樣,孝道還沒學個明白,就跑去帶兵,成天就是打打殺殺。”
曹護芝在一旁笑而不語。
“唉,朕的孩子裏,老二天生癡傻,老三心思深沉,老四莽撞易怒,老五又太過怯懦……這幾個孩子,”
皇帝“哼”了一聲,“沒一個讓朕滿意的。”
曹護芝安慰皇帝道:“陛下……龍生九子,自然各有不同。”
皇帝悠悠地歎了口氣,“可讓朕最不放心的,還是太子。太子手握重兵,又極其獨斷專權,朝中行事多有逾矩,你就看那兵部改製一事……任憑朕如何說教,太子如同頑石一塊,油鹽不進,風吹雷打不動……長此以往,怕是眼中連朕這個父皇也放不進了。”
皇帝喝了許多酒,興許是上了頭,連帶著平時朝上那許多不痛快也一並說了出來。
曹護芝道:“陛下……太子殿下終究還是姓慕,而不是姓薛。”
皇帝“哼”了一聲,冷笑,“朕倒是希望太子他還記得。”
想到慕無錚這些年流落逃亡的日子,皇帝又命掌事太監曹護芝給端王府添了許多賞賜,命曹護芝親自盯著人去辦,把皇帝送的那些東西一箱一箱地送進嘉興殿,放不下的回頭還要送進端王府。
太子慕無離最近忙於兵部改製一事在朝中和皇帝僵持不下,皇帝十分不滿慕無離剛手握監軍司就要大動幹戈。
而慕無離準備將監軍司與城防營合並為京城十八營,在此之下統一調配操練,以磨練京城駐軍之間的默契和配合,不必再分出京城與京郊,太子從兵部選出了麾下六位將領來將京城劃分出的幾片區域來駐紮管轄。
若改製順利,整個京城十八營的將士幾乎都聽統一的命令,喊同樣的口號、操練同樣的軍營槍法、陣法,同時服從慕無離及其麾下將領的調度,可以說是整個京城的駐兵將要擰成一股最堅韌的繩,皇帝將難分化京城駐兵兵權。
也就意味著太子若有一日要反,一聲令下所有京城十八營的軍士瞬間便能配合無間地包圍京城,皇帝自然不會同意。
不過慕無離此舉,卻並非意在京城,而是為了北征。
京城的駐軍常年居於安穩富庶的溫柔地,實力自然不能和北境駐軍相提並論,不論慕無離北征要從京城調走多少人,京城留守的駐軍可以不多,但一定要退可守進可攻。
若北境無事,便隻保京城無恙即可;換言之若北境戰事吃緊,京城駐軍可隨時支援北境,在慕氏開國的祖宗們眼中,土地是打下來的,打下哪裏哪裏就是國。
慕無離此舉是要操練出一支幾萬人的精兵,而不僅僅隻用於維護京城平日的安穩。
皇帝自從將監軍司交給慕無離那一天開始就知道,太子從此行事不會再收斂,但好在慕無離雖掌兵權,黨羽集中在兵部,但軍營所有軍費預算還掌握在朝廷手中。
皇帝不同意慕無離兵部改製十八營一事,兵部改製一事又需增加軍費,皇帝自然就要從軍費預算上拿捏太子,戶部侍郎張塵是帝黨一脈,和歐陽恪一般深得皇帝信任。
隻要慕無離不打算反,皇帝即便不動武,也總有其他辦法遏製太子的勢頭,而慕無離已經身為儲君,若無意外則是名正言順未來的天子無疑。
可以說隻要慕無離順從皇帝,從此安安分分地做一個太子,乖乖地給皇帝練兵,根本不需要考慮弑父奪權才能做皇帝,否則反而還落得天下人詬病他得位不正。
皇帝將這分寸拿捏得巧妙,一來慕無離身後已經沒有了薛氏,二來皇帝把監軍司交給了慕無離,其實是給他扣了燙手的個大高帽子,人人看著皇帝待太子那都算是托付重任。
若慕無離得了監軍司這塊饞人的肥肉還要違逆皇帝,也會落得個太子功高震主的罪名,民間的書生最是在意皇室德行有失,真要鬧起來,那風風雨雨人言鼎沸也能給慕無離帶來不小的麻煩。
如今兩方僵持不下,掌管軍費撥款的戶部就成了朝中最為風聲鶴唳之地,各方勢力都緊緊盯著戶部,生怕一個不注意被太子咬下一塊肉來。
春風徐徐吹進嘉興殿大氣秀美的窗欞,拂過慕無錚靜止不動的臉頰,吹起一書頁。
慕無錚正盤腿坐在嘉興殿的書房裏,聽著殿閣大學士紀聞施在他麵前講鑒史。
他昏昏欲睡,強抬著眼皮,心裏不禁開始懷念起從前在太子府裏慕無離給他講野史來。
原來不是所有人講史都像慕無離那麽有意思。
而且若是在太子府,他聽著聽著睡著了,慕無離隻會輕手輕腳把他抱起來放到榻上,而不是像紀大學士一樣,發覺他睡過去了會立即叩擊那榆木雕花桌把他喚醒,並問他,“殿下對方才文中所說有何看法?”
所幸偶爾碰上慕無離曾給他講過的內容,慕無錚還能瞌睡一會,等這紀大學士把他敲醒問他有何看法時,他能立馬原樣照搬出從前慕無離與他說的那些來搪塞紀大學士。
久而久之,紀大學士對慕無錚的看法就成了:“六殿下極其聰慧,無需多言一點便透。”
皇帝每每差人來問時,紀大學士也賣他幾分情麵,不把他打瞌睡的事告訴皇帝,除此之外,皇帝囑咐殿閣不要讓他太辛苦,畢竟他還在養傷,如此一來,慕無錚每日下了課之後就是隻要交一篇策論和一副習字。
聽夏霖說,的確是要比三皇子和四皇子從前在國子監要舒坦多了,他這些任務比起國子監的課業來說,隻是冰山一角。
慕無錚的字早在太子府的時候就苦練過,左手右手字都異常地熟練規整,應付紀大學士的確是綽綽有餘,慕無錚倒還有些感謝紀殊珩,雖然讓他經脈斷了個徹底,但好歹隻是廢了他的武功,而不是不能提筆寫字了。
若紀殊珩再狠一點,他恐怕就真成個廢物皇子了,提個筆都費勁,那還怎麽指望爭儲奪嫡?
紀大學士一走,慕無錚就趴在桌上睡著了,連慕無離何時進來的都不曾發覺。
慕無錚今日穿的是一身墨色錦緞衣袍,袍邊繡著銀色鏤空木槿花,即便側著頭趴在桌上睡著了,也看得出一頭青絲束得端正幹淨。
欣長的身體靠在案前,胸前從肩膀垂至腰間掛了一串又一串晶瑩閃爍的掛件,既有皇帝賞賜的名貴羊脂白玉嵌珠、有黑金吊墜鑲嵌的月白色寶石,脖頸上還掛著古佛舍利吊墜。慕無錚睡得沉,長腿一半放鬆地搭在那墨水蘭織錦地毯上,臉下枕著那篇才動了幾個字的策論。
皇帝給的賞賜很多,夏霖和冬易今日一大早便替慕無錚接了下來那一箱又箱皇帝的賞賜,冬易挑出了一些一眼就覺得好的東西,直接給慕無錚掛身上了,慕無錚本嫌身上掛這麽多東西麻煩得很,冬易就念叨他:“您現在是皇子了,皇子就要有皇子的樣子。”
於是慕無錚隻好哭笑不得地由她們擺弄了。
正午嘉興殿很靜,侍女們大致都去為慕無錚收拾整理皇帝的賞賜去了,估計人手不夠,冬易和夏霖也不在慕無錚身旁。
慕無離是悄悄翻進嘉興殿的,他才下了朝剛從金鑾殿出來,隻想來看一眼慕無錚,不想引起下人的注意。
他一進來看到的便是這一番景象——他那渾身金裝玉裹的弟弟正睡得香甜,頭枕著一篇隻寫了一個題目和半句話的策論。
慕無離不禁彎唇淺笑,輕手輕腳地從慕無錚的臉下抽出那頁紙,坐在他對麵拿起筆輕輕蘸墨,任由窗外溫柔的春風拂過指尖,不一會就寫滿了兩頁。
慕無離把寫好的策論用空的硯台壓住,起身脫下外袍,輕輕放在慕無錚身上便打算離去,不料慕無離還未來得及起身,慕無錚似乎感到有動靜,皺了皺眉。
他半睜開眼看到了近在咫尺的俊顏,那雙深邃柔和的雙眼仿佛還殘存著一瞬間流過的情意。
瞬間反應過來回宮以來總是對自己冷麵冷言的哥哥竟然出現在自己的寢殿裏,他險些以為是自己沒睡醒,嚇得陡然起身,不料動作似乎大得過了頭,身下沒撐住眼看著就要往後倒,慕無離眨眼間抓住他的手,往前一帶,慕無錚眼睜睜看著自己全身撲到慕無離身上,手心抓住了他胸口的衣袍。
慕無離被慕無錚壓著,單手撐在身後支撐著,表情有些冷淡,“六弟見到吾為何反應這樣大。”
慕無錚手忙腳亂地按著慕無離堅實的胸膛起身,隻覺手心發燙,他不解道:“這話應該是我問太子殿下,殿下為何出現在我的嘉興殿中。”
慕無錚從前叫慕無離太子殿下叫成了習慣,一時情急又忘了該管他叫皇兄。
慕無離微微皺眉,似乎被慕無錚這一聲太子殿下戳中了什麽,他下意識地反抓住慕無錚逃離的手,“太子殿下?你如今以何種身份喚吾?你我兄弟,你該管吾叫聲皇兄,長幼尊卑不懂麽?”
“臣弟知道了,太子哥哥。”慕無錚笑眯眯地反抗,抽出手直起腰坐在案前。
慕無離皺著眉頭撇開臉,“沒規沒矩。”
“不知太子哥哥找錚兒有何要事?”慕無錚雙手交疊撐著下巴,彎起的唇帶了七分戲謔三分笑意,睫毛連續眨動,他可沒忘記慕無離家宴那晚欺負他的事,他後來想了想,他雖然騙了慕無離在先,但他隻是要離開太子府,又沒說欠他的恩情不還,至於他負了慕無離這事,他自己也很難受。
可慕無離怎麽能用那種法子欺負他,那晚他要是自己沒憋住怎麽辦?
慕無錚越想越覺得慕無離這個哥哥實在是太過分了,知道他是他親弟弟還那樣對他?他怎麽對二皇子就不這樣。
還有那日在禦花園涼亭中,慕無離用審問的目光冷冷看著他,慕無錚越想越憋屈。
他是怎麽了?自打自己回了宮,一個笑臉都沒給自己,連過路邊的灑水宮女朝他行禮他還知道笑一下呢!
憑什麽到了自己這就是一副冷若冰霜拒人千裏之外的樣子,好歹還是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此時看到慕無離無端出現在自己宮中,慕無錚心頭更氣,“我的好哥哥今日又怎麽了,弟弟我做錯了何事?”
慕無離沉默半晌,目視前方,慕無錚隻能看到他的側臉。
“殊珩廢了你武功的事,吾已經查清楚了。吾責罰了他,卸了他太子府管事一職。”
“你責罰了他?怎麽責罰的?”慕無錚微微睜大眼,一副感到新奇的口氣。
慕無離不自在地咳了一聲,“杖責了幾十棍,命手下送他回紀府了。”
他忍不住問,“你可會覺得吾責罰過輕,難解你心中怨氣?”
慕無錚搖搖頭,一副饒有趣味的表情,“我能有什麽怨氣,若沒進太子府,那三腳貓的功夫也沒什麽用;而今我已是皇子,又不用帶兵打仗又不用跟著哥哥你過刀口舔血的日子,武功?沒了便沒了。”
見慕無離沉默,慕無錚又道:“我隻是意外,你竟然真的杖責了紀殊珩還讓他離開太子府,以他對你的忠心程度,他真的沒想不開去投河麽?”
慕無錚隨意戲謔的口氣讓整個人看上去有些慵懶,那雙妖冶的眼睛就這麽望著慕無離,赤裸的目光有些灼熱,而慕無離始終沒回過身。
“他是京城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吾勸他回府去好好準備來年科考,正式在朝中任一官半職。”慕無離沉聲道。
慕無錚“噢”了一聲,“我就知道他沒那麽容易死心離開你。”
慕無離緩緩回過頭,“你對吾的處置,似乎不意外?”
“是不意外。”慕無錚無所謂地聳聳肩,起身伸了伸懶腰,帶起身上繁瑣的掛飾一陣叮當作響。
他踏著地毯走了幾步,背對著慕無離說,“因為是你,所以不意外。”
“為何這麽說?”慕無離也隨他起身,跟在他身後。
“永晝太子慕無離,普天之下誰人不知是一尊仁慈又心軟的神呢?”
慕無錚回過頭,對著他露出淺笑,眼尾的紅痣和身上瑣碎貴重的珠寶襯得他風情又奪目,慕無離微微失神。
“吾也不是時時都仁慈。”
“吾也本可以同他對你一般,割掉他的手筋腳筋。”慕無離似輕歎。
“我知道。”慕無錚望他,“非大軍當前,哥哥不喜動輒打打殺殺。”
“你我都知道,奪去一人性命亦或廢去手腳,此事輕而易舉。”慕無錚道,“折磨的法子也還有很多,但最後不過是天下又多一個殘喘苟活的人,而永晝卻會因此失去一個本能造福一方,蔭庇千萬人的忠直好官。”
慕無離靜靜望著他,麵前人眉似峰巒,眸若含水,他從前從未覺得,慕無錚有一天竟會如此懂他心意。
慕無錚走近他,“哥哥,爾之仁慈,身旁人乃至臣民百姓得以受享無窮,我也是其中之一,又怎會怪你太過心慈?”
他眼眸閃爍,似在回憶。
“若那日在淮北,你治我軍中忘加非議之罪而不是招攬我,便沒有太子府的姚錚,也許我早在回宮之前就死在了薛府刺客的刀下。”
慕無離微微歎氣,“又或者沒有吾,你早就是永晝的端王。”
慕無錚腳尖向前輕微挪動,更貼近他,低聲道,“哥哥,從前太子府種種,我從不後悔,亦無怨無尤。”
溫熱的氣息噴灑在慕無錚光潔飽滿的額上,過近的距離讓胸膛的跳動愈加劇烈,慕無離忽然回過神來,猛然收回目光猝然轉身,似乎欲要離開。
慕無錚一怔,方才那一刻他竟然還以為......慕無離會想抱他。
自己究竟在想些什麽?慕無錚忽然沒來由的煩躁懊惱,他怎麽會沒事期望自己的親哥抱他,哪家兄弟會這樣?
“若策論有疑難不解,可來找吾。”慕無離單腳落在門檻前背對著慕無錚。
說完,慕無離踏步而去。
慕無錚聞言回頭走去看自己桌上沒動筆的那篇策論,竟然已經被人滿滿當當寫滿兩頁——誰幫他寫的已經不言而喻。
看來今日他可以好好歇息了,慕無錚忍不住一陣欣喜,鋪開紙張把慕無離寫的那篇策論好好謄抄下來。
“護芝,你覺得老六和太子之間,是什麽情況?”皇帝半躺在榻上,手隨意地搭在膝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身邊的掌事太監曹護芝閑聊。
“陛下是說,今日迎六殿下回宮的家宴上,太子殿下對六殿下說的那一番話?”
皇帝悠悠地“嗯”了一聲,似乎琢磨不透,“錚兒才回宮,太子為何與錚兒如此針鋒相對?”
“朕從前如此重用老三,也不見離兒如此於眾人麵前出言不遜。”
慕無離方才在家宴之上說的那番話,幾乎在場的所有皇親,都以為太子在給剛回宮的六皇子下馬威,不然好端端地為何把堂堂皇親貴胄和一個家仆做比較?
曹護芝道:“陛下不必在意,哪怕是尋常人家亦有嫡庶之間的較量,兩位殿下同為嫡子,卻非一母所出......”
曹護芝這話,顯而易見指向太子因為擔心六皇子會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才針對六皇子。
皇帝緩緩點頭,似覺得言之有理,“離兒在那個位子上坐了太久,錚兒回來他自然不安。”又問曹護芝,“你覺得錚兒今日的表現如何?”
“六殿下一回來就能從容應對太子殿下的刁難,已非常人。”
皇帝似也滿意地點點頭,“這孩子是不錯。”眼中似帶著幾分滿意,“倒是與朕年少時有幾分相似。”
曹護芝在一旁微笑,“陛下的孩子,自然像陛下。”
皇帝滿意道:“你去同殿閣說,派個人過去給老六講講典籍、鑒史和國策。這老六啊.......還有一月就要行冠禮,行過冠禮後,朕先給他個簡單的差事,再讓他跟著老三學學。今日宴上朕一看,這老六雖在民間長大,卻還懂得些詩詞歌賦,好歹不算大字不識,讓殿閣好好教導一番就是。”
曹護芝道:“陛下,奴才明日就去通知殿閣。隻是六殿下才回來,身上還有傷......”
皇帝“嗯”了一聲,“你提醒的得是,國策鑒史倒也不用太急。告訴殿閣不必太過刻苦,讓老六慢慢學著就是了,等行過冠禮後,慢慢分擔些朝中事務。”
“不要像太子那樣,孝道還沒學個明白,就跑去帶兵,成天就是打打殺殺。”
曹護芝在一旁笑而不語。
“唉,朕的孩子裏,老二天生癡傻,老三心思深沉,老四莽撞易怒,老五又太過怯懦……這幾個孩子,”
皇帝“哼”了一聲,“沒一個讓朕滿意的。”
曹護芝安慰皇帝道:“陛下……龍生九子,自然各有不同。”
皇帝悠悠地歎了口氣,“可讓朕最不放心的,還是太子。太子手握重兵,又極其獨斷專權,朝中行事多有逾矩,你就看那兵部改製一事……任憑朕如何說教,太子如同頑石一塊,油鹽不進,風吹雷打不動……長此以往,怕是眼中連朕這個父皇也放不進了。”
皇帝喝了許多酒,興許是上了頭,連帶著平時朝上那許多不痛快也一並說了出來。
曹護芝道:“陛下……太子殿下終究還是姓慕,而不是姓薛。”
皇帝“哼”了一聲,冷笑,“朕倒是希望太子他還記得。”
想到慕無錚這些年流落逃亡的日子,皇帝又命掌事太監曹護芝給端王府添了許多賞賜,命曹護芝親自盯著人去辦,把皇帝送的那些東西一箱一箱地送進嘉興殿,放不下的回頭還要送進端王府。
太子慕無離最近忙於兵部改製一事在朝中和皇帝僵持不下,皇帝十分不滿慕無離剛手握監軍司就要大動幹戈。
而慕無離準備將監軍司與城防營合並為京城十八營,在此之下統一調配操練,以磨練京城駐軍之間的默契和配合,不必再分出京城與京郊,太子從兵部選出了麾下六位將領來將京城劃分出的幾片區域來駐紮管轄。
若改製順利,整個京城十八營的將士幾乎都聽統一的命令,喊同樣的口號、操練同樣的軍營槍法、陣法,同時服從慕無離及其麾下將領的調度,可以說是整個京城的駐兵將要擰成一股最堅韌的繩,皇帝將難分化京城駐兵兵權。
也就意味著太子若有一日要反,一聲令下所有京城十八營的軍士瞬間便能配合無間地包圍京城,皇帝自然不會同意。
不過慕無離此舉,卻並非意在京城,而是為了北征。
京城的駐軍常年居於安穩富庶的溫柔地,實力自然不能和北境駐軍相提並論,不論慕無離北征要從京城調走多少人,京城留守的駐軍可以不多,但一定要退可守進可攻。
若北境無事,便隻保京城無恙即可;換言之若北境戰事吃緊,京城駐軍可隨時支援北境,在慕氏開國的祖宗們眼中,土地是打下來的,打下哪裏哪裏就是國。
慕無離此舉是要操練出一支幾萬人的精兵,而不僅僅隻用於維護京城平日的安穩。
皇帝自從將監軍司交給慕無離那一天開始就知道,太子從此行事不會再收斂,但好在慕無離雖掌兵權,黨羽集中在兵部,但軍營所有軍費預算還掌握在朝廷手中。
皇帝不同意慕無離兵部改製十八營一事,兵部改製一事又需增加軍費,皇帝自然就要從軍費預算上拿捏太子,戶部侍郎張塵是帝黨一脈,和歐陽恪一般深得皇帝信任。
隻要慕無離不打算反,皇帝即便不動武,也總有其他辦法遏製太子的勢頭,而慕無離已經身為儲君,若無意外則是名正言順未來的天子無疑。
可以說隻要慕無離順從皇帝,從此安安分分地做一個太子,乖乖地給皇帝練兵,根本不需要考慮弑父奪權才能做皇帝,否則反而還落得天下人詬病他得位不正。
皇帝將這分寸拿捏得巧妙,一來慕無離身後已經沒有了薛氏,二來皇帝把監軍司交給了慕無離,其實是給他扣了燙手的個大高帽子,人人看著皇帝待太子那都算是托付重任。
若慕無離得了監軍司這塊饞人的肥肉還要違逆皇帝,也會落得個太子功高震主的罪名,民間的書生最是在意皇室德行有失,真要鬧起來,那風風雨雨人言鼎沸也能給慕無離帶來不小的麻煩。
如今兩方僵持不下,掌管軍費撥款的戶部就成了朝中最為風聲鶴唳之地,各方勢力都緊緊盯著戶部,生怕一個不注意被太子咬下一塊肉來。
春風徐徐吹進嘉興殿大氣秀美的窗欞,拂過慕無錚靜止不動的臉頰,吹起一書頁。
慕無錚正盤腿坐在嘉興殿的書房裏,聽著殿閣大學士紀聞施在他麵前講鑒史。
他昏昏欲睡,強抬著眼皮,心裏不禁開始懷念起從前在太子府裏慕無離給他講野史來。
原來不是所有人講史都像慕無離那麽有意思。
而且若是在太子府,他聽著聽著睡著了,慕無離隻會輕手輕腳把他抱起來放到榻上,而不是像紀大學士一樣,發覺他睡過去了會立即叩擊那榆木雕花桌把他喚醒,並問他,“殿下對方才文中所說有何看法?”
所幸偶爾碰上慕無離曾給他講過的內容,慕無錚還能瞌睡一會,等這紀大學士把他敲醒問他有何看法時,他能立馬原樣照搬出從前慕無離與他說的那些來搪塞紀大學士。
久而久之,紀大學士對慕無錚的看法就成了:“六殿下極其聰慧,無需多言一點便透。”
皇帝每每差人來問時,紀大學士也賣他幾分情麵,不把他打瞌睡的事告訴皇帝,除此之外,皇帝囑咐殿閣不要讓他太辛苦,畢竟他還在養傷,如此一來,慕無錚每日下了課之後就是隻要交一篇策論和一副習字。
聽夏霖說,的確是要比三皇子和四皇子從前在國子監要舒坦多了,他這些任務比起國子監的課業來說,隻是冰山一角。
慕無錚的字早在太子府的時候就苦練過,左手右手字都異常地熟練規整,應付紀大學士的確是綽綽有餘,慕無錚倒還有些感謝紀殊珩,雖然讓他經脈斷了個徹底,但好歹隻是廢了他的武功,而不是不能提筆寫字了。
若紀殊珩再狠一點,他恐怕就真成個廢物皇子了,提個筆都費勁,那還怎麽指望爭儲奪嫡?
紀大學士一走,慕無錚就趴在桌上睡著了,連慕無離何時進來的都不曾發覺。
慕無錚今日穿的是一身墨色錦緞衣袍,袍邊繡著銀色鏤空木槿花,即便側著頭趴在桌上睡著了,也看得出一頭青絲束得端正幹淨。
欣長的身體靠在案前,胸前從肩膀垂至腰間掛了一串又一串晶瑩閃爍的掛件,既有皇帝賞賜的名貴羊脂白玉嵌珠、有黑金吊墜鑲嵌的月白色寶石,脖頸上還掛著古佛舍利吊墜。慕無錚睡得沉,長腿一半放鬆地搭在那墨水蘭織錦地毯上,臉下枕著那篇才動了幾個字的策論。
皇帝給的賞賜很多,夏霖和冬易今日一大早便替慕無錚接了下來那一箱又箱皇帝的賞賜,冬易挑出了一些一眼就覺得好的東西,直接給慕無錚掛身上了,慕無錚本嫌身上掛這麽多東西麻煩得很,冬易就念叨他:“您現在是皇子了,皇子就要有皇子的樣子。”
於是慕無錚隻好哭笑不得地由她們擺弄了。
正午嘉興殿很靜,侍女們大致都去為慕無錚收拾整理皇帝的賞賜去了,估計人手不夠,冬易和夏霖也不在慕無錚身旁。
慕無離是悄悄翻進嘉興殿的,他才下了朝剛從金鑾殿出來,隻想來看一眼慕無錚,不想引起下人的注意。
他一進來看到的便是這一番景象——他那渾身金裝玉裹的弟弟正睡得香甜,頭枕著一篇隻寫了一個題目和半句話的策論。
慕無離不禁彎唇淺笑,輕手輕腳地從慕無錚的臉下抽出那頁紙,坐在他對麵拿起筆輕輕蘸墨,任由窗外溫柔的春風拂過指尖,不一會就寫滿了兩頁。
慕無離把寫好的策論用空的硯台壓住,起身脫下外袍,輕輕放在慕無錚身上便打算離去,不料慕無離還未來得及起身,慕無錚似乎感到有動靜,皺了皺眉。
他半睜開眼看到了近在咫尺的俊顏,那雙深邃柔和的雙眼仿佛還殘存著一瞬間流過的情意。
瞬間反應過來回宮以來總是對自己冷麵冷言的哥哥竟然出現在自己的寢殿裏,他險些以為是自己沒睡醒,嚇得陡然起身,不料動作似乎大得過了頭,身下沒撐住眼看著就要往後倒,慕無離眨眼間抓住他的手,往前一帶,慕無錚眼睜睜看著自己全身撲到慕無離身上,手心抓住了他胸口的衣袍。
慕無離被慕無錚壓著,單手撐在身後支撐著,表情有些冷淡,“六弟見到吾為何反應這樣大。”
慕無錚手忙腳亂地按著慕無離堅實的胸膛起身,隻覺手心發燙,他不解道:“這話應該是我問太子殿下,殿下為何出現在我的嘉興殿中。”
慕無錚從前叫慕無離太子殿下叫成了習慣,一時情急又忘了該管他叫皇兄。
慕無離微微皺眉,似乎被慕無錚這一聲太子殿下戳中了什麽,他下意識地反抓住慕無錚逃離的手,“太子殿下?你如今以何種身份喚吾?你我兄弟,你該管吾叫聲皇兄,長幼尊卑不懂麽?”
“臣弟知道了,太子哥哥。”慕無錚笑眯眯地反抗,抽出手直起腰坐在案前。
慕無離皺著眉頭撇開臉,“沒規沒矩。”
“不知太子哥哥找錚兒有何要事?”慕無錚雙手交疊撐著下巴,彎起的唇帶了七分戲謔三分笑意,睫毛連續眨動,他可沒忘記慕無離家宴那晚欺負他的事,他後來想了想,他雖然騙了慕無離在先,但他隻是要離開太子府,又沒說欠他的恩情不還,至於他負了慕無離這事,他自己也很難受。
可慕無離怎麽能用那種法子欺負他,那晚他要是自己沒憋住怎麽辦?
慕無錚越想越覺得慕無離這個哥哥實在是太過分了,知道他是他親弟弟還那樣對他?他怎麽對二皇子就不這樣。
還有那日在禦花園涼亭中,慕無離用審問的目光冷冷看著他,慕無錚越想越憋屈。
他是怎麽了?自打自己回了宮,一個笑臉都沒給自己,連過路邊的灑水宮女朝他行禮他還知道笑一下呢!
憑什麽到了自己這就是一副冷若冰霜拒人千裏之外的樣子,好歹還是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此時看到慕無離無端出現在自己宮中,慕無錚心頭更氣,“我的好哥哥今日又怎麽了,弟弟我做錯了何事?”
慕無離沉默半晌,目視前方,慕無錚隻能看到他的側臉。
“殊珩廢了你武功的事,吾已經查清楚了。吾責罰了他,卸了他太子府管事一職。”
“你責罰了他?怎麽責罰的?”慕無錚微微睜大眼,一副感到新奇的口氣。
慕無離不自在地咳了一聲,“杖責了幾十棍,命手下送他回紀府了。”
他忍不住問,“你可會覺得吾責罰過輕,難解你心中怨氣?”
慕無錚搖搖頭,一副饒有趣味的表情,“我能有什麽怨氣,若沒進太子府,那三腳貓的功夫也沒什麽用;而今我已是皇子,又不用帶兵打仗又不用跟著哥哥你過刀口舔血的日子,武功?沒了便沒了。”
見慕無離沉默,慕無錚又道:“我隻是意外,你竟然真的杖責了紀殊珩還讓他離開太子府,以他對你的忠心程度,他真的沒想不開去投河麽?”
慕無錚隨意戲謔的口氣讓整個人看上去有些慵懶,那雙妖冶的眼睛就這麽望著慕無離,赤裸的目光有些灼熱,而慕無離始終沒回過身。
“他是京城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吾勸他回府去好好準備來年科考,正式在朝中任一官半職。”慕無離沉聲道。
慕無錚“噢”了一聲,“我就知道他沒那麽容易死心離開你。”
慕無離緩緩回過頭,“你對吾的處置,似乎不意外?”
“是不意外。”慕無錚無所謂地聳聳肩,起身伸了伸懶腰,帶起身上繁瑣的掛飾一陣叮當作響。
他踏著地毯走了幾步,背對著慕無離說,“因為是你,所以不意外。”
“為何這麽說?”慕無離也隨他起身,跟在他身後。
“永晝太子慕無離,普天之下誰人不知是一尊仁慈又心軟的神呢?”
慕無錚回過頭,對著他露出淺笑,眼尾的紅痣和身上瑣碎貴重的珠寶襯得他風情又奪目,慕無離微微失神。
“吾也不是時時都仁慈。”
“吾也本可以同他對你一般,割掉他的手筋腳筋。”慕無離似輕歎。
“我知道。”慕無錚望他,“非大軍當前,哥哥不喜動輒打打殺殺。”
“你我都知道,奪去一人性命亦或廢去手腳,此事輕而易舉。”慕無錚道,“折磨的法子也還有很多,但最後不過是天下又多一個殘喘苟活的人,而永晝卻會因此失去一個本能造福一方,蔭庇千萬人的忠直好官。”
慕無離靜靜望著他,麵前人眉似峰巒,眸若含水,他從前從未覺得,慕無錚有一天竟會如此懂他心意。
慕無錚走近他,“哥哥,爾之仁慈,身旁人乃至臣民百姓得以受享無窮,我也是其中之一,又怎會怪你太過心慈?”
他眼眸閃爍,似在回憶。
“若那日在淮北,你治我軍中忘加非議之罪而不是招攬我,便沒有太子府的姚錚,也許我早在回宮之前就死在了薛府刺客的刀下。”
慕無離微微歎氣,“又或者沒有吾,你早就是永晝的端王。”
慕無錚腳尖向前輕微挪動,更貼近他,低聲道,“哥哥,從前太子府種種,我從不後悔,亦無怨無尤。”
溫熱的氣息噴灑在慕無錚光潔飽滿的額上,過近的距離讓胸膛的跳動愈加劇烈,慕無離忽然回過神來,猛然收回目光猝然轉身,似乎欲要離開。
慕無錚一怔,方才那一刻他竟然還以為......慕無離會想抱他。
自己究竟在想些什麽?慕無錚忽然沒來由的煩躁懊惱,他怎麽會沒事期望自己的親哥抱他,哪家兄弟會這樣?
“若策論有疑難不解,可來找吾。”慕無離單腳落在門檻前背對著慕無錚。
說完,慕無離踏步而去。
慕無錚聞言回頭走去看自己桌上沒動筆的那篇策論,竟然已經被人滿滿當當寫滿兩頁——誰幫他寫的已經不言而喻。
看來今日他可以好好歇息了,慕無錚忍不住一陣欣喜,鋪開紙張把慕無離寫的那篇策論好好謄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