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之言,讓袁紹頓時喜笑顏開,於是道:許攸之言,正合吾意。


    沮授聞言,無奈的歎了歎氣,而許攸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聽令……”袁紹道。


    就在這時,“報……”


    “啟稟主公,曹操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袁紹道:呈上來。


    隨即,袁紹接過書信打開一看,頓時臉上露出笑容道:曹操來信說,願意歸還東萊郡,與吾修好,奉天子密詔,一同舉兵討伐羅彥,營救天子,諸位認為該如何回應?


    聽此喜訊,逢紀率先開口討好道:主公,看來曹操支撐不住,向主公服軟了。恭喜主公,可以兵不血刃收回東萊郡。


    這馬屁拍的袁紹很是舒服,一臉開心得意。這時,沮授道:主公,既然曹操願意歸還東萊郡,那主公便可集中力量進攻洛陽。


    許攸道:主公,既然曹操主動歸還東萊郡,那便答應與他停戰,不過也要讓曹操停止對呂布的攻擊,一起舉兵攻打洛陽,這樣,不僅能得到呂布的友好,還能給曹操留下麻煩,說不定日後有大用處。至於出兵洛陽,主公可以先集中力量,等候其他諸葛進兵之後,再伺機出擊,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沮授聞言,還想說什麽,不過,袁紹沒有給他機會,當即起身道:就按許攸之言辦,傳令袁譚,接收東萊郡,同時留下十萬大軍駐守青州,讓顏良率領麾下人馬撤回冀州,同時,整軍備戰。


    “遵命。”


    揚州壽春,袁術已經擴軍到三十五萬,可謂春風得意。大堂裏,袁術看著堂下眾人道:天子密詔,讓吾舉兵攻打羅彥,大家認為是該奉詔還是不奉呢?


    這時,楊弘道:袁公,在下認為可以奉詔,吾軍三十五萬,已經厲兵秣馬多時,有了天子密詔,便可以名正言順出兵,趁羅彥遠在西涼,攻打汝南、潁川,拿下豫州全境。


    閻象也道:袁公,不僅如此,還可以邀江東孫堅一道出兵,讓他成為攻打羅彥的主力,咱們撿漏即可。


    袁術一聽好主意,於是道:替吾修書一封與孫堅,另外,讓紀靈整軍二十萬,擇日攻打汝南。


    “遵命!”


    江東建業太守府,孫堅坐於首位,孫策、程普、黃蓋、周瑜分坐兩側。


    孫堅神色凝重,將天子密詔置於案上,沉聲道:“吾今得天子密詔,令吾出兵攻打國賊羅彥,諸君以為如何?”


    孫策起身,抱拳道:“父親,孩兒以為此乃天賜良機!我等借此出兵,既可遵天子之命,又能揚我江東軍威,擴充我軍之名,若能攻取洛陽,迎皆天子,便可協天子令諸侯!”


    程普亦起身,聲如洪鍾:“主公,伯符所言甚是!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我等當為天下先,誅此國賊,營救天子!”


    黃蓋點頭稱是:“老臣願率三千人馬,為先鋒破敵!”


    唯有年紀最小的周瑜靜坐未動,孫堅見狀,問道:“公瑾,你有何見解?”


    周瑜起身,微微欠身道:“主公,此事尚需斟酌。江東與那羅彥屬地並無接壤之處,吾軍即便費力攻下城池,亦難以長久據守,恐為他人做嫁衣。當下,不如整飭軍備,待時機成熟,再圖大業。”


    孫堅沉思片刻,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最終點頭道:“公瑾之言,亦有道理。吾意已決,暫不出兵。”


    此時,帳外士卒入內,呈上來袁術書信。孫堅閱後,臉色微變,遞給周瑜:“公路欲使吾起兵攻打汝南,公瑾以為如何回應?”


    周瑜看罷,微笑道:“主公,可回書袁術,言我江東新定,民心未穩,軍備尚需整飭,且近日江水泛濫,道路泥濘,不利於行軍,待諸事完備,再議出兵之事。如此,可暫且推脫。”


    “好,就依公瑾之言。”


    荊州襄陽,劉表同樣收到天子密詔,前些日子他懷疑蔡夫人與羅彥有染,可惜沒有證據,後來,羅彥又奏請天子,冊封蔡瑁為安南將軍,這讓他更叫確信此事,如今襄陽大部分官員都與蔡家有關係,這讓他感到了危機感,於是把長沙的劉琦與劉備調了回來,讓劉磐引軍三萬駐紮長沙。


    此刻,劉表坐於主位,麵容略顯憂慮,手撫天子密詔,緩緩開口道:“今日召諸君前來,實是因天子密詔在此,令吾趁羅彥再西涼,興兵直取洛陽。此事重大,諸君可有良策?”


    蔡瑁身形粗壯,聽聞此言,眉頭緊皺,急切道:“主公,那羅彥之軍兵精將廣,實力遠非我荊州可比。此去洛陽,路途遙遠,勝負難料,實在是太過冒險,瑁以為不可行。”說罷,雙手抱胸,連連搖頭。


    劉琦站在一旁,神情激動,向前一步,拱手說道:“父親,天子有詔,此乃大義所在。況且如此良機,若能成功取下洛陽,必能成就大業,提升吾荊州威名,孩兒願率部出征!”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期待。


    劉備亦起身,微微頷首道:“劉荊州,備以為賢侄所言甚是。今羅彥不在洛陽,其內部防守必有鬆懈,我等以正義之師討賊,順應天時,若猶豫不決,恐失良機,且有負天子重托。”其聲沉穩有力,目光誠摯地看向劉表。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劉表心中猶豫不定,遂將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蒯良,問道:“蒯先生,您對此事有何高見?”


    蒯良輕咳一聲,緩緩起身,目光平靜地掃視眾人,道:“主公,此事關乎荊州安危,不可貿然行事。我荊州既得天子密詔,那冀州袁紹、兗州曹操、揚州袁術等各路諸侯想必也得到了天子密詔。依良之見,不妨先按兵不動,觀望其他諸侯動向。若他們紛紛舉兵西進,我荊州便可順勢而為,隨大流而動;若諸侯們皆按兵不動,我等也不宜獨自冒險。如此,進可攻,退可守,方為上策。”說罷,雙手背於身後,神情淡定。


    劉表聽後,微微點頭,沉思片刻,沉聲道:“蒯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便依此計行事,諸君且先退下,整飭軍備,靜候時機。”眾人領命,各自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全麵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留一筆不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留一筆不寫並收藏漢末之全麵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