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羅彥離開時,安排周倉,讓他注意保護唐姬和她肚子裏孩子的安全,這可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自然要好好保護。
回到衛將軍府,羅彥思考著麾下的軍隊,在洛陽,趙雲訓練了五萬人馬,特戰營兩萬,西涼鐵騎兩萬,西涼步軍八萬,洛陽就有訓練有素的大軍十七萬人。另外,在河內郡有兩萬,何東郡有三萬,長安有兩萬西涼鐵騎和三萬西涼步軍,共計二十七萬大軍,當然,各個關口的守軍除外。
羅彥覺得應該整理一下了,順便封賞有功將領,便召集麾下眾將議事。很快,各位將領便到達大堂。
羅彥看著眾人道:吾以奏請陛下,封黃忠為偏將軍,趙雲為裨將軍;太史慈、張遼、華雄、龐德、張合、徐榮和典韋為中郎將;周倉、張繡、楊定、樊稠、王方、段煨、李蒙、董承、牽招和史路為校尉;廖化為河東郡都尉。
封賈詡為侍中,荀攸為長史,郭嘉為軍師,田豐為河東郡太守,韓浩為河內太守,李儒為京兆太守。
“多謝衛將軍。”眾人心中大喜。
“如今洛陽城外有大軍十七萬,全部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吾意,將他們整編一下,聽令。”
各將領立刻來了精神,齊齊看向羅彥……
“典韋,再從大軍中挑選出兩千人,加上原有的八百親衛和周倉麾下的兩百人,共計三千人,設為金龍衛,由汝為統領,作為吾的隨身護衛。”
“諾。”典韋道。
“牽招、史路調離特戰營,從大軍中挑選出五千人馬,設為錦衣衛,負責守衛皇宮安全。由你們出任正副統領。”
“諾。”二人出列道。
“趙雲,命汝從大軍中挑選出一萬精銳,設立為京衛軍,負責守衛洛陽城。由汝出任統領。”
“諾。”
另外,設神箭營,編製一萬人馬;驍騎營,編製兩萬人馬;野戰營,編製一萬人馬;踏白營,編製三千人馬;先登營,編製一萬人馬;特戰營依舊保持兩萬人馬的編製。“另外,設立衛中護軍,編製八萬人馬,共計十七萬。
“各位可有異議?”
看了一圈,無人應答,羅彥便道:都退下吧!
“諾。”
眾人離去,但荀攸卻留了下來。
“公達還有何事?”
荀攸道:衛將軍,洛陽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初步估計還能支撐一月。
羅彥問道:長安媚屋還有多少糧食?
“還有十萬石,不過長安還有五萬大軍,而且,衛將軍又免了三浦地區三年賦稅,也調不出什麽糧食來。河東、河內的駐軍少,糧食還能支撐半年。”
“誒……”
羅彥歎息道:這麽快又要為糧草發愁了。
“二十七萬大軍的糧食消耗本就大,加上他們特訓,消耗更據。學院也要消耗不少的糧食,而衛將軍有下令,免了司肅各郡百姓三年的賦稅,根本沒有收入。還好甄夫人利用女兒紅和細鹽,賺了不少錢財,不過,還要分一些到河東,購買生鐵鍛造武器。”
沒有糧食還真是棘手的問題,羅彥想了想道:本來還打算過段時間出兵潁川的。
“怕是不行,衛將軍要出兵怕是要等到可以征收百姓賦稅以後,能維持正常運轉都很不錯了。”
“這還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羅彥道。
荀攸道:要不找世家大族借些糧食如何?不過可能要多付二成的利息。
“也隻能先如此。”
“眼下需要五十萬石才能度過此次危機。”
“公達以為那些士族能借給咱們?”羅彥問道。
荀攸想了一下道:洛陽的世家遭受過西遷,被董卓掠奪過不少,他們自己怕也沒有太多,可能不會借出,可以把目光看河內的司馬氏和向弘農的楊氏……
“你說的河內師馬氏,家主可是師馬仿?”羅彥眼睛眯著道。
“不錯,曾做過洛陽令。司馬氏也是河內隱士名門。”荀攸道。
河內司馬氏,那可是司馬懿的家主,曆史上司馬家奪取了曹魏政權,建立晉朝,導致五胡亂華,害得漢族差點被滅族。
羅彥思索了一番,緩緩說道:公達,司馬家族不應該存在的。
荀攸一聽此話,心中一驚,衛將軍這是何意啊,問道:衛將軍的意思是?
“滅了師馬家族。”羅彥一臉堅決道。
“不知師馬家主放了何事?”
羅彥道:長期勾結匈奴、鮮卑,為外族提供線索,掠奪大漢百姓,使得數萬百姓被殺,另外,之前還和白波軍合作,為白波軍打開方便之門,好讓白波軍攻打洛陽,竊取大漢神器,還好吾即使剿滅白波軍,粉碎了他們的計劃。
荀攸愣了,白波軍被滅,自己也在,怎麽沒有聽說,看來司馬家與衛將軍有仇,這是栽贓陷害,意在滅族司馬氏啊。不過,荀攸還是提醒道:衛將軍,司馬氏乃是二世三公,又是隱秘名門,門生故吏甚多,沒有確鑿證據,怕是會引來衛將軍嗜殺的不利名聲啊。
“公達所說,吾都明白,但司馬氏必須滅,即便背上嗜殺的名聲也在所不惜,因為司馬氏其心有異。汝把他們的罪名羅列一下,吾派人去做這件事。”
“諾。”荀攸道。隨即離開。
“來人。”
“衛將軍有何吩咐?”
“去把樊稠、王方叫來。”
“諾。”
很快,二人離開衛將軍府不久,便被羅彥叫便來了,末將樊稠(王方)拜見衛將軍。
“免禮,交給爾等一個任務。”
“請衛將軍吩咐。”
羅彥道:汝二人調集六千中護軍前往河內郡,將司馬氏抄其家滅其族,不要提前走漏了消息,記住,隻要姓司馬的,全部誅殺,特別是一個叫師馬懿的少年,他必須死。然後把錢糧等物資全部帶回來。
“諾。”二人領命而去。
羅彥之所以從洛陽調兵過去,而不用河內郡的兵馬,就是怕河內郡軍中有司馬家的眼線,走漏消息,而樊稠和王方都是西涼將領,讓他們做這種事最合適。
回到衛將軍府,羅彥思考著麾下的軍隊,在洛陽,趙雲訓練了五萬人馬,特戰營兩萬,西涼鐵騎兩萬,西涼步軍八萬,洛陽就有訓練有素的大軍十七萬人。另外,在河內郡有兩萬,何東郡有三萬,長安有兩萬西涼鐵騎和三萬西涼步軍,共計二十七萬大軍,當然,各個關口的守軍除外。
羅彥覺得應該整理一下了,順便封賞有功將領,便召集麾下眾將議事。很快,各位將領便到達大堂。
羅彥看著眾人道:吾以奏請陛下,封黃忠為偏將軍,趙雲為裨將軍;太史慈、張遼、華雄、龐德、張合、徐榮和典韋為中郎將;周倉、張繡、楊定、樊稠、王方、段煨、李蒙、董承、牽招和史路為校尉;廖化為河東郡都尉。
封賈詡為侍中,荀攸為長史,郭嘉為軍師,田豐為河東郡太守,韓浩為河內太守,李儒為京兆太守。
“多謝衛將軍。”眾人心中大喜。
“如今洛陽城外有大軍十七萬,全部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吾意,將他們整編一下,聽令。”
各將領立刻來了精神,齊齊看向羅彥……
“典韋,再從大軍中挑選出兩千人,加上原有的八百親衛和周倉麾下的兩百人,共計三千人,設為金龍衛,由汝為統領,作為吾的隨身護衛。”
“諾。”典韋道。
“牽招、史路調離特戰營,從大軍中挑選出五千人馬,設為錦衣衛,負責守衛皇宮安全。由你們出任正副統領。”
“諾。”二人出列道。
“趙雲,命汝從大軍中挑選出一萬精銳,設立為京衛軍,負責守衛洛陽城。由汝出任統領。”
“諾。”
另外,設神箭營,編製一萬人馬;驍騎營,編製兩萬人馬;野戰營,編製一萬人馬;踏白營,編製三千人馬;先登營,編製一萬人馬;特戰營依舊保持兩萬人馬的編製。“另外,設立衛中護軍,編製八萬人馬,共計十七萬。
“各位可有異議?”
看了一圈,無人應答,羅彥便道:都退下吧!
“諾。”
眾人離去,但荀攸卻留了下來。
“公達還有何事?”
荀攸道:衛將軍,洛陽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初步估計還能支撐一月。
羅彥問道:長安媚屋還有多少糧食?
“還有十萬石,不過長安還有五萬大軍,而且,衛將軍又免了三浦地區三年賦稅,也調不出什麽糧食來。河東、河內的駐軍少,糧食還能支撐半年。”
“誒……”
羅彥歎息道:這麽快又要為糧草發愁了。
“二十七萬大軍的糧食消耗本就大,加上他們特訓,消耗更據。學院也要消耗不少的糧食,而衛將軍有下令,免了司肅各郡百姓三年的賦稅,根本沒有收入。還好甄夫人利用女兒紅和細鹽,賺了不少錢財,不過,還要分一些到河東,購買生鐵鍛造武器。”
沒有糧食還真是棘手的問題,羅彥想了想道:本來還打算過段時間出兵潁川的。
“怕是不行,衛將軍要出兵怕是要等到可以征收百姓賦稅以後,能維持正常運轉都很不錯了。”
“這還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羅彥道。
荀攸道:要不找世家大族借些糧食如何?不過可能要多付二成的利息。
“也隻能先如此。”
“眼下需要五十萬石才能度過此次危機。”
“公達以為那些士族能借給咱們?”羅彥問道。
荀攸想了一下道:洛陽的世家遭受過西遷,被董卓掠奪過不少,他們自己怕也沒有太多,可能不會借出,可以把目光看河內的司馬氏和向弘農的楊氏……
“你說的河內師馬氏,家主可是師馬仿?”羅彥眼睛眯著道。
“不錯,曾做過洛陽令。司馬氏也是河內隱士名門。”荀攸道。
河內司馬氏,那可是司馬懿的家主,曆史上司馬家奪取了曹魏政權,建立晉朝,導致五胡亂華,害得漢族差點被滅族。
羅彥思索了一番,緩緩說道:公達,司馬家族不應該存在的。
荀攸一聽此話,心中一驚,衛將軍這是何意啊,問道:衛將軍的意思是?
“滅了師馬家族。”羅彥一臉堅決道。
“不知師馬家主放了何事?”
羅彥道:長期勾結匈奴、鮮卑,為外族提供線索,掠奪大漢百姓,使得數萬百姓被殺,另外,之前還和白波軍合作,為白波軍打開方便之門,好讓白波軍攻打洛陽,竊取大漢神器,還好吾即使剿滅白波軍,粉碎了他們的計劃。
荀攸愣了,白波軍被滅,自己也在,怎麽沒有聽說,看來司馬家與衛將軍有仇,這是栽贓陷害,意在滅族司馬氏啊。不過,荀攸還是提醒道:衛將軍,司馬氏乃是二世三公,又是隱秘名門,門生故吏甚多,沒有確鑿證據,怕是會引來衛將軍嗜殺的不利名聲啊。
“公達所說,吾都明白,但司馬氏必須滅,即便背上嗜殺的名聲也在所不惜,因為司馬氏其心有異。汝把他們的罪名羅列一下,吾派人去做這件事。”
“諾。”荀攸道。隨即離開。
“來人。”
“衛將軍有何吩咐?”
“去把樊稠、王方叫來。”
“諾。”
很快,二人離開衛將軍府不久,便被羅彥叫便來了,末將樊稠(王方)拜見衛將軍。
“免禮,交給爾等一個任務。”
“請衛將軍吩咐。”
羅彥道:汝二人調集六千中護軍前往河內郡,將司馬氏抄其家滅其族,不要提前走漏了消息,記住,隻要姓司馬的,全部誅殺,特別是一個叫師馬懿的少年,他必須死。然後把錢糧等物資全部帶回來。
“諾。”二人領命而去。
羅彥之所以從洛陽調兵過去,而不用河內郡的兵馬,就是怕河內郡軍中有司馬家的眼線,走漏消息,而樊稠和王方都是西涼將領,讓他們做這種事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