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嬌慣
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 作者:鴻漸於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一醒來,蘭十七率先跑到伊薩身邊。
幸好他氣息均勻,沒有昨日那般痛苦。
蘭十七探了探他的額頭,他的燒退了不少。
“我沒事。”
伊薩醒了過來,握住了他放在自己額頭上的手。
“你既然疲倦,別再四處跑動了。今日沒探清楚的地方,由我去看好了。”
“他們這幾日差不多掘地三尺,哪兒有地方沒探過?”
邵樂樓溜達過來,盯著兩人交握的雙手。
“查過岩壁有無機關嗎?”
尾濟打著哈欠坐起身。
“沒有。”
沉舟比所有人醒得早,去山穀摘了果子洗幹淨,用袍子兜著進洞。
他與伊薩把山穀的角角落落翻了一遍,沒找到任何洞孔機關。
“沒道理啊。那些人怎麽離開的?”
邵樂樓不解地啃了口野果,踏進山穀。
伊薩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畫。
蘭十七湊過去,見他在地麵圈圈點點,畫出的圖案像是兩隻眼睛。
這兩隻眼睛一大一小,中間以一道細線相連。
“這是什麽?”
他看不懂伊薩畫的圖。
“這裏的地形。”
伊薩用樹枝點了點較大那隻眼睛的瞳仁。
“中間的穀地像是這裏,我們在這兒。”
他指了指眼睛的眼角。
“這一個小圓,莫非是石潭所在的山洞?”
蘭十七指向較小的那隻眼睛。
“嗯。”
伊薩在這隻眼睛旁邊畫上一圈石階,又在眼尾畫了個叉。
“築有墳墓的石室位於這裏。地圖裏畫不出來,那間石室應該與我們頭頂的池麵差不多高。”
所以石室內僅僅隻是潮濕而已,並無池水溢入。
“你與鳩公子原來在測量石洞的地勢?”
蘭十七按住膝蓋瞧這兩人。
他們白天老在山壁上爬來爬去。
“你們是不是打算打碎頭頂的水晶,逃到石室避開落下的池水?”
“那是白費力氣吧?”
尾濟唱反調。
“穀底沒有泄水的洞孔,頭頂池水落下必然淹沒整片山穀。我們哪怕躲到石室避開水流落下的一瞬,還是得潛入水裏遊回山穀,才能從穀頂出去。哪個人能憋氣那麽久?”
他能憋氣那麽久,但他不算人。
“等等,按你的說法,頭頂的水如果灌進山穀,能把整座山穀填滿?”
邵樂樓品出不同尋常的意味。
尾濟點了點頭。
“除了你們抬頭能看到的這片池水,洞頂其他你們看不見的地方也是片大水池。不僅如此,洞壁以外與我們持平的地方也是水。這片穀地是位於水底的一塊凸起。仔細聽聲音,可以聽見吧?”
邵樂樓聽不見。
洞裏丁點兒聲響能回蕩許久。
他哪裏分得出哪些是水聲,哪些是人的動靜。
除他與蘭十七以外,其他三人好像一早知道了這種狀況。
“水晶宮?”
依這幾個人的說法,他們所處的位置與海底龍宮一樣。
伊薩在剛剛畫的眼睛旁邊加上水波。
“別畫了,別畫了。”
邵樂樓氣惱地用腳掃掉那些水紋。
“玉碗山山腳怎麽有這麽古怪的地方?”
他原想實在逼不得已,大不了破壁而出。
這下如意算盤成了泡影。
“原來是這樣。”
蘭十七看了眼尾濟,理解了他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
“石室頂有幾條縫隙。能不能鑿穿那個地方出去?”
邵樂樓旋即記起石室頂上漏光的裂縫。
沉舟與伊薩探查過那處地方。
“石室頂棚石質堅硬,上方壓了其他巨岩。透過縫隙無法清楚窺見外側石頭的分布,冒然打破那個地方,有可能引起巨石崩塌。”
“石潭上方呢?”
“那裏地勢比石室頂棚略低,連著山穀正上方的水池。”
“即便順著石室頂棚爬出去,外麵似乎也是懸崖峭壁。”
總而言之,邵樂樓能想到的辦法,別人全想過。
畢竟他一心一意與仙桃卿卿我我的時候,這幾人忙著尋找出路。
幾日下來能試的路都試過了。
一圈人在洞裏四仰八叉泄了氣。
“繼續說說夢吧。”
蘭十七提議。
邵樂樓斜靠在岩石上瞪他,不懂他作何打算。
“夢嗎?”
蘇公子相當熱衷這個話題。
“我昨天吃了豆沙糕。”
“你每天的夢隻有吃?”
邵樂樓難以置信。
除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有人說夢境是為了填補內心的欲望。
由這些夢境來看,蘇公子的欲望簡單粗暴且直接。
“夢境單一的又不止有我。”
蘇公子不服氣地哼了聲。
眾人的視線轉向沉舟。
“鳩公子昨夜練了什麽拳法?”
邵樂樓敷衍了事地開口。
“昨夜沒有習武,而是與人下了幾盤棋。”
沉舟捶著自己下巴。
他這一言出口,邵樂樓與蘭十七一起精神了起來。
“你可記得棋局?”
蘭十七緊張地追問。
“那怎記得住?”
沉舟搖頭。
“與前幾夜的夢境不同,昨夜的夢亂得很。我沒睡多久便醒了過來。”
“你記不記得與你對弈的人是誰?”
邵樂樓再作深究,沉舟全部搖頭以對。
“在仙門習武時每日修行並非隻有練武一件事。琴棋書畫皆有接觸。夢見那時候的生活,不免一股腦記起許多。”
“那麽你呢?你昨夜夢見了什麽?”
蘭十七握緊伊薩的手掌。
“我夢見了你。”
伊薩笑了。
這是他跌進山洞以來,最釋然的一夜。
夢中翎兒約莫兩三歲,趴在他腳邊翻動沉重的書簡。
他把她抱到腿上,給她念書簡上的句子。
小小的她不喜歡書上大大的道理,趁他不注意,拆了書簡上的牛皮繩,揮舞著小竹片當寶劍。
有位看不清容貌的女子把她拉到一邊,音量不大但嚴肅地告誡她愛惜書簡。
“她太小了,哪裏聽得懂。”
他笑著抱回翎兒,引來那女子的不滿。
“陛下這般嬌慣她,早晚把她慣壞。身居高位之人不能以身作則,下民該以何為榜樣。”
她說得對。
她總是讓他無法反駁。
大約是女子太嚴厲,翎兒抓著他的袍裾,“嗚嗚”哭了起來。
“娘……”
她一說這個字,他錐心的疼。
軟軟的孩子貼在他胸前,緩解了他胸口的酸楚。
“朕不是在嬌慣她。朕真正想嬌慣的是……”
夢裏的他無法對女子說出口,此時此刻也是。
伊薩摸了下蘭十七的頭頂。
“幸好你在這裏,不是夢。”
幸好他氣息均勻,沒有昨日那般痛苦。
蘭十七探了探他的額頭,他的燒退了不少。
“我沒事。”
伊薩醒了過來,握住了他放在自己額頭上的手。
“你既然疲倦,別再四處跑動了。今日沒探清楚的地方,由我去看好了。”
“他們這幾日差不多掘地三尺,哪兒有地方沒探過?”
邵樂樓溜達過來,盯著兩人交握的雙手。
“查過岩壁有無機關嗎?”
尾濟打著哈欠坐起身。
“沒有。”
沉舟比所有人醒得早,去山穀摘了果子洗幹淨,用袍子兜著進洞。
他與伊薩把山穀的角角落落翻了一遍,沒找到任何洞孔機關。
“沒道理啊。那些人怎麽離開的?”
邵樂樓不解地啃了口野果,踏進山穀。
伊薩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畫。
蘭十七湊過去,見他在地麵圈圈點點,畫出的圖案像是兩隻眼睛。
這兩隻眼睛一大一小,中間以一道細線相連。
“這是什麽?”
他看不懂伊薩畫的圖。
“這裏的地形。”
伊薩用樹枝點了點較大那隻眼睛的瞳仁。
“中間的穀地像是這裏,我們在這兒。”
他指了指眼睛的眼角。
“這一個小圓,莫非是石潭所在的山洞?”
蘭十七指向較小的那隻眼睛。
“嗯。”
伊薩在這隻眼睛旁邊畫上一圈石階,又在眼尾畫了個叉。
“築有墳墓的石室位於這裏。地圖裏畫不出來,那間石室應該與我們頭頂的池麵差不多高。”
所以石室內僅僅隻是潮濕而已,並無池水溢入。
“你與鳩公子原來在測量石洞的地勢?”
蘭十七按住膝蓋瞧這兩人。
他們白天老在山壁上爬來爬去。
“你們是不是打算打碎頭頂的水晶,逃到石室避開落下的池水?”
“那是白費力氣吧?”
尾濟唱反調。
“穀底沒有泄水的洞孔,頭頂池水落下必然淹沒整片山穀。我們哪怕躲到石室避開水流落下的一瞬,還是得潛入水裏遊回山穀,才能從穀頂出去。哪個人能憋氣那麽久?”
他能憋氣那麽久,但他不算人。
“等等,按你的說法,頭頂的水如果灌進山穀,能把整座山穀填滿?”
邵樂樓品出不同尋常的意味。
尾濟點了點頭。
“除了你們抬頭能看到的這片池水,洞頂其他你們看不見的地方也是片大水池。不僅如此,洞壁以外與我們持平的地方也是水。這片穀地是位於水底的一塊凸起。仔細聽聲音,可以聽見吧?”
邵樂樓聽不見。
洞裏丁點兒聲響能回蕩許久。
他哪裏分得出哪些是水聲,哪些是人的動靜。
除他與蘭十七以外,其他三人好像一早知道了這種狀況。
“水晶宮?”
依這幾個人的說法,他們所處的位置與海底龍宮一樣。
伊薩在剛剛畫的眼睛旁邊加上水波。
“別畫了,別畫了。”
邵樂樓氣惱地用腳掃掉那些水紋。
“玉碗山山腳怎麽有這麽古怪的地方?”
他原想實在逼不得已,大不了破壁而出。
這下如意算盤成了泡影。
“原來是這樣。”
蘭十七看了眼尾濟,理解了他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
“石室頂有幾條縫隙。能不能鑿穿那個地方出去?”
邵樂樓旋即記起石室頂上漏光的裂縫。
沉舟與伊薩探查過那處地方。
“石室頂棚石質堅硬,上方壓了其他巨岩。透過縫隙無法清楚窺見外側石頭的分布,冒然打破那個地方,有可能引起巨石崩塌。”
“石潭上方呢?”
“那裏地勢比石室頂棚略低,連著山穀正上方的水池。”
“即便順著石室頂棚爬出去,外麵似乎也是懸崖峭壁。”
總而言之,邵樂樓能想到的辦法,別人全想過。
畢竟他一心一意與仙桃卿卿我我的時候,這幾人忙著尋找出路。
幾日下來能試的路都試過了。
一圈人在洞裏四仰八叉泄了氣。
“繼續說說夢吧。”
蘭十七提議。
邵樂樓斜靠在岩石上瞪他,不懂他作何打算。
“夢嗎?”
蘇公子相當熱衷這個話題。
“我昨天吃了豆沙糕。”
“你每天的夢隻有吃?”
邵樂樓難以置信。
除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有人說夢境是為了填補內心的欲望。
由這些夢境來看,蘇公子的欲望簡單粗暴且直接。
“夢境單一的又不止有我。”
蘇公子不服氣地哼了聲。
眾人的視線轉向沉舟。
“鳩公子昨夜練了什麽拳法?”
邵樂樓敷衍了事地開口。
“昨夜沒有習武,而是與人下了幾盤棋。”
沉舟捶著自己下巴。
他這一言出口,邵樂樓與蘭十七一起精神了起來。
“你可記得棋局?”
蘭十七緊張地追問。
“那怎記得住?”
沉舟搖頭。
“與前幾夜的夢境不同,昨夜的夢亂得很。我沒睡多久便醒了過來。”
“你記不記得與你對弈的人是誰?”
邵樂樓再作深究,沉舟全部搖頭以對。
“在仙門習武時每日修行並非隻有練武一件事。琴棋書畫皆有接觸。夢見那時候的生活,不免一股腦記起許多。”
“那麽你呢?你昨夜夢見了什麽?”
蘭十七握緊伊薩的手掌。
“我夢見了你。”
伊薩笑了。
這是他跌進山洞以來,最釋然的一夜。
夢中翎兒約莫兩三歲,趴在他腳邊翻動沉重的書簡。
他把她抱到腿上,給她念書簡上的句子。
小小的她不喜歡書上大大的道理,趁他不注意,拆了書簡上的牛皮繩,揮舞著小竹片當寶劍。
有位看不清容貌的女子把她拉到一邊,音量不大但嚴肅地告誡她愛惜書簡。
“她太小了,哪裏聽得懂。”
他笑著抱回翎兒,引來那女子的不滿。
“陛下這般嬌慣她,早晚把她慣壞。身居高位之人不能以身作則,下民該以何為榜樣。”
她說得對。
她總是讓他無法反駁。
大約是女子太嚴厲,翎兒抓著他的袍裾,“嗚嗚”哭了起來。
“娘……”
她一說這個字,他錐心的疼。
軟軟的孩子貼在他胸前,緩解了他胸口的酸楚。
“朕不是在嬌慣她。朕真正想嬌慣的是……”
夢裏的他無法對女子說出口,此時此刻也是。
伊薩摸了下蘭十七的頭頂。
“幸好你在這裏,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