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軀顫顫,香喘難歇。
阮綿連根頭發絲都不想再動。
男人輕笑著將她撈起,放到自己堅實的胸膛上,連同柔軟順滑的秀發鋪滿他的懷間。
看著妻子精致的小臉,他心中柔軟,忍不住低頭親了親:
“累了?”
阮綿的頭小幅度點了點。
“睡吧。”
齊民瞻低笑一聲,如哄孩子般輕輕拍她的後背,骨節分明的手一遍遍從她的頭頂輕撫至腰間。
他深邃的目光沒有焦點的看著某處,幽遠深沉,仿佛藏著無盡的心事。
“你可知陽狄國皇室為何會成今日光景?”
他的聲音很輕,仿佛來自遙遠的風裏。
阮綿睡得迷迷糊糊,含混不清的答了一句:
“主少國疑。”
似是未料到她還能回答自己,齊民瞻回過神無聲的笑了笑。
她說得沒錯,主少國疑。
當年陽狄國國君突然離世,幼帝即位,其生母懦弱無主見,過分依賴娘家,幾乎將朝中大權悉交娘家人手上。
外戚猶不知足,為掃除障礙,不遺餘力打壓各大家族,宮中太後卻置若罔聞,任由家族胡作非為。
那些家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有幾個大家族聯合反撲,最終將外戚勢力連根拔除,還發動了宮變。
小皇帝親眼目睹生母慘死,不久也病亡了。
幾個大家族便選立了新任國君。
後來,幾個家族野心膨脹,將國君架空,權力也慢慢落到了三個勢力最大的家族中。
三個家族幾乎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將另外兩家除去,奪下高位,索性相互聯姻結親,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綿綿,我不想大郯也陷入那般境地。
我答應過父王,要讓大郯海晏河清,時和歲豐。
可是,十年太短,我或許等不到了。
有朝一日,我也許要將這重擔交到你身上,由你替我走剩下的路。
關於未來,他早已有打算。
若他和綿綿能有子嗣最好,若沒有,便過繼宗室子悉心教導。
待哪日,他撐不住了,便讓她臨朝稱製,將攝政大權交到她的手中。
她聰慧果決,仁善遠識,他相信,她一定能替他守護好江山社稷,守護好萬千子民,守護好齊氏王朝......
齊民瞻修長的手指細細描摹懷中人的眉眼,盡管這張臉他早已深深印刻在心上,卻還是覺得看不夠,喜不夠。
十年真的太短了,若可以,他想陪她百年,千年,萬年......
綿綿,對不起,我對你的感情裏還夾雜了一份私心。
可是,我別無他法。
我必須要為大郯選立一位才德兼備的皇後。
這個世上,我隻信你。
翌日一早,眾人啟程回京。
封後大典臨近,阮綿要搬去坤德宮。
因為,冊封前三日要齋戒沐浴,單獨宿寢。
齊民瞻依依不舍的拉著妻子的手:
“先說好,等冊封禮結束後立刻搬回來,否則我就搬過去,以後你休想跟我分開。”
阮綿哭笑不得,踮起腳,在他耳邊輕聲道:
“放心,天氣漸涼,本姑娘還指著你暖床呢!”
冊封前一日,文武百官告祭天地,齊民瞻親入太廟行禮,告知先祖冊立之事。
冊封當日,金色的陽光灑在重重殿宇上,整個皇宮彩旗飄揚,鮮花簇擁,所有人身著盛裝,沉浸在莊嚴肅穆又喜慶歡騰的氛圍中。
天剛亮,鑾儀衛、樂部、禮部、鴻臚寺等官員及內侍省內監便忙碌起來。
吉時到,冊封正使三次敲響鍾鼓,齊民瞻身著天子袞冕服率文武百官進入奉宗殿,文官立於東側,武官立於西側。
樂部奏起“慶平之章”,文武百官齊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之後,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阮綿戴九龍四鳳冠,身著深青地,繡有翟鳥紋的褘衣,麵容端莊溫婉,在引禮女官等人的簇擁下,緩緩踏入大殿。
她每一步都走得極為穩重,儀態從容淡雅,身後長長的裙擺如流淌的長河,綿延數尺,在地上鋪陳出一片華麗的輝煌,仿佛訴說著尊貴與榮耀。
齊民瞻麵帶微笑,目光始終落在她身上。
綿綿,從今往後,你將同我一起被寫進史書裏,我們生同寢,死同室。
冊封使程學士高聲宣讀冊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敦典。
谘爾妃阮氏。乃前安遠侯之女也。世德鍾祥。性秉溫莊。度嫻禮法。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爾宜正位於中宮。
特齎冊寶。立爾為皇後。克讚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慎終惟初正壼範於六宮。表母儀於天下茂膺天祿。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
阮綿跪地謝恩,聲音清脆而堅定:
“臣妾謝陛下隆恩,定當謹守婦德,盡心盡力,輔佐陛下,造福蒼生。”
齊民瞻親走下高台,將象征皇後權威的金冊、金寶授予她。
阮綿雙手舉過頭頂,接過,再次謝恩。
齊民瞻將妻子扶起,牽著她的手一步一步走上高台,一同接受文武百官拜賀。
莊嚴的大殿內,眾人的叩拜之聲久久不絕於耳。
至此,冊立皇後禮成。
冊封大禮後,帝後賜宴百官。
這一通折騰下來,阮綿累得幾乎癱倒在地,但眾人麵前,她的儀態端莊秀雅,始終保持著得體溫婉的笑容。
月色如輕紗般鋪灑在大地。
齊民瞻背著妻子,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
“綿綿,你瞧今晚的月色多美!”
阮綿趴在他的肩上,隻能看見半張刀刻般完美的臉,高挺的鼻梁,微微揚起的薄唇......每一處都長在她的心尖上。
她笑嘻嘻道:“萬物皆可愛,卻不及我夫君眉眼一彎。”
阮綿連根頭發絲都不想再動。
男人輕笑著將她撈起,放到自己堅實的胸膛上,連同柔軟順滑的秀發鋪滿他的懷間。
看著妻子精致的小臉,他心中柔軟,忍不住低頭親了親:
“累了?”
阮綿的頭小幅度點了點。
“睡吧。”
齊民瞻低笑一聲,如哄孩子般輕輕拍她的後背,骨節分明的手一遍遍從她的頭頂輕撫至腰間。
他深邃的目光沒有焦點的看著某處,幽遠深沉,仿佛藏著無盡的心事。
“你可知陽狄國皇室為何會成今日光景?”
他的聲音很輕,仿佛來自遙遠的風裏。
阮綿睡得迷迷糊糊,含混不清的答了一句:
“主少國疑。”
似是未料到她還能回答自己,齊民瞻回過神無聲的笑了笑。
她說得沒錯,主少國疑。
當年陽狄國國君突然離世,幼帝即位,其生母懦弱無主見,過分依賴娘家,幾乎將朝中大權悉交娘家人手上。
外戚猶不知足,為掃除障礙,不遺餘力打壓各大家族,宮中太後卻置若罔聞,任由家族胡作非為。
那些家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有幾個大家族聯合反撲,最終將外戚勢力連根拔除,還發動了宮變。
小皇帝親眼目睹生母慘死,不久也病亡了。
幾個大家族便選立了新任國君。
後來,幾個家族野心膨脹,將國君架空,權力也慢慢落到了三個勢力最大的家族中。
三個家族幾乎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將另外兩家除去,奪下高位,索性相互聯姻結親,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綿綿,我不想大郯也陷入那般境地。
我答應過父王,要讓大郯海晏河清,時和歲豐。
可是,十年太短,我或許等不到了。
有朝一日,我也許要將這重擔交到你身上,由你替我走剩下的路。
關於未來,他早已有打算。
若他和綿綿能有子嗣最好,若沒有,便過繼宗室子悉心教導。
待哪日,他撐不住了,便讓她臨朝稱製,將攝政大權交到她的手中。
她聰慧果決,仁善遠識,他相信,她一定能替他守護好江山社稷,守護好萬千子民,守護好齊氏王朝......
齊民瞻修長的手指細細描摹懷中人的眉眼,盡管這張臉他早已深深印刻在心上,卻還是覺得看不夠,喜不夠。
十年真的太短了,若可以,他想陪她百年,千年,萬年......
綿綿,對不起,我對你的感情裏還夾雜了一份私心。
可是,我別無他法。
我必須要為大郯選立一位才德兼備的皇後。
這個世上,我隻信你。
翌日一早,眾人啟程回京。
封後大典臨近,阮綿要搬去坤德宮。
因為,冊封前三日要齋戒沐浴,單獨宿寢。
齊民瞻依依不舍的拉著妻子的手:
“先說好,等冊封禮結束後立刻搬回來,否則我就搬過去,以後你休想跟我分開。”
阮綿哭笑不得,踮起腳,在他耳邊輕聲道:
“放心,天氣漸涼,本姑娘還指著你暖床呢!”
冊封前一日,文武百官告祭天地,齊民瞻親入太廟行禮,告知先祖冊立之事。
冊封當日,金色的陽光灑在重重殿宇上,整個皇宮彩旗飄揚,鮮花簇擁,所有人身著盛裝,沉浸在莊嚴肅穆又喜慶歡騰的氛圍中。
天剛亮,鑾儀衛、樂部、禮部、鴻臚寺等官員及內侍省內監便忙碌起來。
吉時到,冊封正使三次敲響鍾鼓,齊民瞻身著天子袞冕服率文武百官進入奉宗殿,文官立於東側,武官立於西側。
樂部奏起“慶平之章”,文武百官齊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之後,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阮綿戴九龍四鳳冠,身著深青地,繡有翟鳥紋的褘衣,麵容端莊溫婉,在引禮女官等人的簇擁下,緩緩踏入大殿。
她每一步都走得極為穩重,儀態從容淡雅,身後長長的裙擺如流淌的長河,綿延數尺,在地上鋪陳出一片華麗的輝煌,仿佛訴說著尊貴與榮耀。
齊民瞻麵帶微笑,目光始終落在她身上。
綿綿,從今往後,你將同我一起被寫進史書裏,我們生同寢,死同室。
冊封使程學士高聲宣讀冊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敦典。
谘爾妃阮氏。乃前安遠侯之女也。世德鍾祥。性秉溫莊。度嫻禮法。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爾宜正位於中宮。
特齎冊寶。立爾為皇後。克讚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慎終惟初正壼範於六宮。表母儀於天下茂膺天祿。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
阮綿跪地謝恩,聲音清脆而堅定:
“臣妾謝陛下隆恩,定當謹守婦德,盡心盡力,輔佐陛下,造福蒼生。”
齊民瞻親走下高台,將象征皇後權威的金冊、金寶授予她。
阮綿雙手舉過頭頂,接過,再次謝恩。
齊民瞻將妻子扶起,牽著她的手一步一步走上高台,一同接受文武百官拜賀。
莊嚴的大殿內,眾人的叩拜之聲久久不絕於耳。
至此,冊立皇後禮成。
冊封大禮後,帝後賜宴百官。
這一通折騰下來,阮綿累得幾乎癱倒在地,但眾人麵前,她的儀態端莊秀雅,始終保持著得體溫婉的笑容。
月色如輕紗般鋪灑在大地。
齊民瞻背著妻子,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
“綿綿,你瞧今晚的月色多美!”
阮綿趴在他的肩上,隻能看見半張刀刻般完美的臉,高挺的鼻梁,微微揚起的薄唇......每一處都長在她的心尖上。
她笑嘻嘻道:“萬物皆可愛,卻不及我夫君眉眼一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