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綿身子一抖,立時困意全無。
大夫的眼睛都這麽毒嗎?
這種事......竟也能瞧出來!
昨夜是荒唐了些,那廝吃了酒,尤其纏她得緊,從浴池到床上,又從床上到浴池。
與往常不同,他再不迂回反複,循序漸進,幾乎是硬闖猛攻。
起初她尚覺新鮮,後來漸漸支撐不住,有些吃不消,可任她怎麽哭求,那廝都不為所動,如失了理智般,隻顧著瘋狂。
最後,再躺回床上的時候,她已經氣若遊絲了。
今日因要見陳氏,她才勉強撐著身子爬了起來。
“姐姐真是目光如炬。”
阮綿輕咳了一聲,不由打量眼前人。
這次陳氏的變化很大,雖然相貌依舊不出眾,但整個人神采奕奕,舉止恭順而從容,不再是當初卑怯的模樣。
她暗暗點頭,為她的變化而高興。
她看向陳氏,鄭重道:“你今日來,我正好有一事想與你商議。”
“何事?娘娘請說。”
陳氏的唇角揚起抹淡淡的笑容。
阮綿道:“姐姐醫術高深,更兼有懸壺濟世之心,定不願長久困守於內宅,枉費多年辛苦和胸中意氣吧?”
陳氏道:“自是不願,不瞞娘娘,我想喬裝一個身份,在這京城也開一家醫館,繼續治病救人。”
說起這些時,她眼中有光,一臉自豪。
阮綿笑道:“治病救人又不是什麽丟臉之事,何必要遮遮掩掩?”
“我自然想光明正大行醫治病,可是.....”
陳氏麵露為難,她現在身為柳家宗婦,若以此身份拋頭露麵,少不得招來許多非議。
之前晾平縣疫病一事,她雖收獲了很多讚揚,但也遭受了許多冷嘲熱諷和閑言碎語。
虧得有陛下封賞,有當初皇後的出言維護,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讓那些人不敢在她麵前肆意太過。
這個世道對女子約束頗多,尤其是世家大族女子,一言一行都要守規矩。
她無法以一己之力去跟整個世俗對抗,她不想為柳哲和柳家帶來太多麻煩,畢竟人言可畏。
阮綿瞧出了她的顧慮,道:
“可是怕會引來悠悠眾口討伐?”
陳氏苦笑:“臣婦當年也曾一腔孤勇,以為隻要自己堅持,就無所畏懼,結果一路跌跌撞撞並未實現心中所期,還摔得頭破血流。
後來,想通了,反正我行醫隻為救死扶傷,精進醫術,並不為名利,所以不會再冒失莽撞了。”
阮綿點頭:“不錯,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認清形勢十分重要。
我知道你的顧慮,我這裏倒有個兩全的法子,既可讓你光明正大行醫救人,也不會惹來非議。”
“是什麽?請娘娘示下。”陳氏迫不及待的問。
“姐姐過來坐,我與你細說。”阮綿示意她坐到身側的位置。
陳氏起身,坐到阮綿對麵。
阮綿細細與她講,她越聽眼睛越亮。
最後,她一臉激動道:“如此甚好,多謝娘娘周全,臣婦感激不盡。”
阮綿擺擺手:“姐姐不必客氣,你心懷仁義,我也欽佩有加,實在不想看明珠蒙塵。
不過近來事多,我這裏要等封後大典結束後才能安排,姐姐可先尋開醫館的鋪麵,位置不能太偏,進出要方便,最好大一些。”
陳氏滿麵笑容:“臣婦明白,回去就辦。”
見她滿心歡喜,阮綿也笑了:
“望姐姐能在這條路上順遂前行,既能救許多人出苦難,也能為咱們內宅女子們爭光。”
陳氏道:“娘娘寬懷厚德,聰慧明理,才是天下女子的楷模。”
阮綿彎唇一笑:“我臉皮厚,姐姐盡管誇。”
二人不約而同笑起來,一旁侍立的宮人們也忍不住掩唇而笑。
娘娘性子開朗和善,素日總是笑容滿麵,他們這些伺候的人也跟著心情舒暢。
禦書房裏,氣氛有些低沉。
常順跪地道:“陛下,之前晾平縣疫病一事,您也瞧見了,柳夫人醫術高深,劉醫令他們都遠遠不及。
奴婢聽說柳夫人研讀過大量醫書古籍,且於醫術一道頗有天賦,或許她能找出什麽法子也說不定呢?
您讓她來把脈問診試試又何妨?奴婢求您了!”
齊民瞻仰頭將喉間的苦澀咽下:
“不必了,當初服下那藥,便知將來是個什麽結果,朕早已心中有數,不敢再奢望了。”
聞言,常順的眼眶裏瞬間蓄滿了淚水,他抬袖擦了擦眼睛,再勸道:
“陛下,奴婢十歲入宮,十五歲到東宮,從您尚在繈褓中,奴婢便跟著幾位嬤嬤一起服侍您。
奴婢自幼無父無母,沒有家人,沒有親人,恕奴婢僭越,多年來,奴婢一直將您當成這世上最親的人。
奴婢希望您好,希望您長命百歲,想在您身邊伺候您一輩子!”
見自家主子仍舊沉默不語,他繼續道:
“就算您不在乎奴婢,您想想皇後娘娘,您跟皇後娘娘好不容易走到一起,您難道不想和她多相伴些歲月嗎?
或許柳夫人便是那轉機呢?您就讓她為您瞧瞧吧?奴婢求求您了!”
說完,他不住的磕頭,似感受不到痛一般,一直不停。
想到自己的妻子,一滴熱淚從眼角滑落,沉默了良久,齊民瞻閉了閉眼:
“也罷,將人帶到明暢閣,你親自去,萬不能被旁人知曉。”
常順一喜:“是,陛下放心!”
大夫的眼睛都這麽毒嗎?
這種事......竟也能瞧出來!
昨夜是荒唐了些,那廝吃了酒,尤其纏她得緊,從浴池到床上,又從床上到浴池。
與往常不同,他再不迂回反複,循序漸進,幾乎是硬闖猛攻。
起初她尚覺新鮮,後來漸漸支撐不住,有些吃不消,可任她怎麽哭求,那廝都不為所動,如失了理智般,隻顧著瘋狂。
最後,再躺回床上的時候,她已經氣若遊絲了。
今日因要見陳氏,她才勉強撐著身子爬了起來。
“姐姐真是目光如炬。”
阮綿輕咳了一聲,不由打量眼前人。
這次陳氏的變化很大,雖然相貌依舊不出眾,但整個人神采奕奕,舉止恭順而從容,不再是當初卑怯的模樣。
她暗暗點頭,為她的變化而高興。
她看向陳氏,鄭重道:“你今日來,我正好有一事想與你商議。”
“何事?娘娘請說。”
陳氏的唇角揚起抹淡淡的笑容。
阮綿道:“姐姐醫術高深,更兼有懸壺濟世之心,定不願長久困守於內宅,枉費多年辛苦和胸中意氣吧?”
陳氏道:“自是不願,不瞞娘娘,我想喬裝一個身份,在這京城也開一家醫館,繼續治病救人。”
說起這些時,她眼中有光,一臉自豪。
阮綿笑道:“治病救人又不是什麽丟臉之事,何必要遮遮掩掩?”
“我自然想光明正大行醫治病,可是.....”
陳氏麵露為難,她現在身為柳家宗婦,若以此身份拋頭露麵,少不得招來許多非議。
之前晾平縣疫病一事,她雖收獲了很多讚揚,但也遭受了許多冷嘲熱諷和閑言碎語。
虧得有陛下封賞,有當初皇後的出言維護,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讓那些人不敢在她麵前肆意太過。
這個世道對女子約束頗多,尤其是世家大族女子,一言一行都要守規矩。
她無法以一己之力去跟整個世俗對抗,她不想為柳哲和柳家帶來太多麻煩,畢竟人言可畏。
阮綿瞧出了她的顧慮,道:
“可是怕會引來悠悠眾口討伐?”
陳氏苦笑:“臣婦當年也曾一腔孤勇,以為隻要自己堅持,就無所畏懼,結果一路跌跌撞撞並未實現心中所期,還摔得頭破血流。
後來,想通了,反正我行醫隻為救死扶傷,精進醫術,並不為名利,所以不會再冒失莽撞了。”
阮綿點頭:“不錯,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認清形勢十分重要。
我知道你的顧慮,我這裏倒有個兩全的法子,既可讓你光明正大行醫救人,也不會惹來非議。”
“是什麽?請娘娘示下。”陳氏迫不及待的問。
“姐姐過來坐,我與你細說。”阮綿示意她坐到身側的位置。
陳氏起身,坐到阮綿對麵。
阮綿細細與她講,她越聽眼睛越亮。
最後,她一臉激動道:“如此甚好,多謝娘娘周全,臣婦感激不盡。”
阮綿擺擺手:“姐姐不必客氣,你心懷仁義,我也欽佩有加,實在不想看明珠蒙塵。
不過近來事多,我這裏要等封後大典結束後才能安排,姐姐可先尋開醫館的鋪麵,位置不能太偏,進出要方便,最好大一些。”
陳氏滿麵笑容:“臣婦明白,回去就辦。”
見她滿心歡喜,阮綿也笑了:
“望姐姐能在這條路上順遂前行,既能救許多人出苦難,也能為咱們內宅女子們爭光。”
陳氏道:“娘娘寬懷厚德,聰慧明理,才是天下女子的楷模。”
阮綿彎唇一笑:“我臉皮厚,姐姐盡管誇。”
二人不約而同笑起來,一旁侍立的宮人們也忍不住掩唇而笑。
娘娘性子開朗和善,素日總是笑容滿麵,他們這些伺候的人也跟著心情舒暢。
禦書房裏,氣氛有些低沉。
常順跪地道:“陛下,之前晾平縣疫病一事,您也瞧見了,柳夫人醫術高深,劉醫令他們都遠遠不及。
奴婢聽說柳夫人研讀過大量醫書古籍,且於醫術一道頗有天賦,或許她能找出什麽法子也說不定呢?
您讓她來把脈問診試試又何妨?奴婢求您了!”
齊民瞻仰頭將喉間的苦澀咽下:
“不必了,當初服下那藥,便知將來是個什麽結果,朕早已心中有數,不敢再奢望了。”
聞言,常順的眼眶裏瞬間蓄滿了淚水,他抬袖擦了擦眼睛,再勸道:
“陛下,奴婢十歲入宮,十五歲到東宮,從您尚在繈褓中,奴婢便跟著幾位嬤嬤一起服侍您。
奴婢自幼無父無母,沒有家人,沒有親人,恕奴婢僭越,多年來,奴婢一直將您當成這世上最親的人。
奴婢希望您好,希望您長命百歲,想在您身邊伺候您一輩子!”
見自家主子仍舊沉默不語,他繼續道:
“就算您不在乎奴婢,您想想皇後娘娘,您跟皇後娘娘好不容易走到一起,您難道不想和她多相伴些歲月嗎?
或許柳夫人便是那轉機呢?您就讓她為您瞧瞧吧?奴婢求求您了!”
說完,他不住的磕頭,似感受不到痛一般,一直不停。
想到自己的妻子,一滴熱淚從眼角滑落,沉默了良久,齊民瞻閉了閉眼:
“也罷,將人帶到明暢閣,你親自去,萬不能被旁人知曉。”
常順一喜:“是,陛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