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了口茶,阮綿又問:“前幾日,我給你去的信可看過了?”
阮綜點頭:“看了。”
“那你可願意同陳家結這門親?”阮綿直接問。
少年垂下頭,想了片刻,一臉認真的道:“還請阿姐替我回了陳家。”
“什麽?”
阮綿驚詫,滿心不解:“你......不想同陳家結親?為何?你可見過陳靜了?”
阮綜點頭:“我去陳府拜訪陳家公子時,曾遠遠見過一次。”
那為何不想結這門親?
陳靜那丫頭挺討喜的啊!
“你......”
阮綿斟酌了片刻,開口問:“有心儀之人了?”
按理,若不是有心儀之人,這個年紀的男子不該這麽幹脆拒絕一門婚事。
“哪有?”
阮綜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我隻是才入軍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暫時沒心思理會旁的事罷了。
再說,我年紀尚小,過一兩年再談論婚事也不遲。”
阮綿打量了自家阿弟一眼,十六歲的少年,的確還無需急於婚事。
點頭道:“罷了。陳夫人性情爽朗,我去與她說,相信她也不會介懷。”
“有勞阿姐了。”
見自家阿姐不再追問,阮綜暗自鬆了口氣,展顏一笑。
姐弟二人正說著話,齊民瞻信步走來。
阮綜忙起身見禮。
齊民瞻擺手免了他的禮。
詢問他入軍營後是否習慣,有沒有遇到麻煩之類,阮綜一一作答。
阮綜已襲爵,既是進士出身,又武藝精湛,有個在後宮為妃的姐姐,又與鄧指揮使私交甚厚,無論家世背景還是武藝才學皆令人信服。
加之他為人圓融,所以入了軍營,雖年紀尚小,卻無人敢輕視怠慢。
又閑談了會兒,到了午膳時間。
常歡來稟,偏殿已擺好了飯食。
齊民瞻道:“阮綜留下來一起吧!”
“是,多謝陛下。”阮綜恭敬回道。
席間,三人推杯換盞,笑語晏晏。
阮綿很高興,阿弟這麽快就融入了官場,侯府未來可期。
她總算不負爹爹臨終遺願,護住了阿弟,且將日子過得不錯。
席間,齊民瞻見阮綿愛吃一道清蒸鱸魚,便索性將整盤魚端到麵前,把所有刺都挑幹淨,再放進阮綿麵前的瓷碟裏。
見她喜歡三鮮筍炒鵪鶉,又將所有鵪鶉剃去骨頭,肉放到她的碟子裏。
見此,阮綜的眸中閃出笑意。
阿姐封後的消息雖然震驚,但他一點都不擔心,隻是純粹覺得奇怪。
他了解皇帝,也知道自家阿姐的性子。
路上,他便猜到這一定是阿姐自願的,不是被逼迫。
現在看到皇帝對阿姐這樣體貼,心中更加放心了。
飯罷,阮綜提出告辭。
抬步走出膳廳時,齊民瞻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路上走好。”
阮綜卻下意識側身躲開,隨即似是反應過來,趕忙施禮:
“微臣禦前失儀,請陛下恕罪。”
齊民瞻一滯,狠狠的瞪向他,故意裝是吧?
阮綜做出一副畏懼的模樣,似是不敢看皇帝,垂眸盯著自己的鞋尖,整個身子瞧著微微有些發顫。
避開阮綿的視線,齊民瞻剛伸出手,便聽阮綜大喊:“阿姐!”
聲音緊張而急切,似是遇到了什麽危險。
因著高興,阮綿席間多飲了兩杯,此時雙頰紅撲撲的,長長的睫毛半垂著,由綠茉扶著才能站穩。
聽到阿弟這樣喊她,努力睜開迷蒙的雙眼,走至他跟前:
“何事?”
見旁邊某人收回手,阮綜勾唇淺笑,給了他一個挑釁的眼神,又一臉不舍的朝自家阿姐道:
“我走了,你保重。”
阮綿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嚇我一跳,還以為你尾巴被踩了!走吧,快馬加鞭,還能趕上城門關閉前抵達。”
“阿姐——”
阮綜企圖去扯她的衣袖,控訴她的取笑和敷衍。
一隻手攔在了他的麵前:“聽你阿姐的,快去趕路吧!”
看了眼半闔眼的阿姐和一臉得意的皇帝,阮綜隻好告辭離開。
待他走遠,阮綿似笑非笑的看向齊民瞻:
“你們兩人之間發生了何事?”
齊民瞻表麵一臉茫然的搖頭:“什麽?沒有啊!”
心中卻暗自咬牙,臭小子,敢給他玩兒陰的,下次別落他手裏!
阮綿扶了扶額:“我現在雖頭暈得厲害,但心不糊塗,你們剛剛那點小動作,我瞧得一清二楚。
不說算了,我還懶得理呢!綠茉,扶我回去。”
“我抱你。”
身子一輕,已被齊民瞻抱在了懷中。
熟悉的男子氣息包圍著她,阮綿隻覺無比安心,雙手攀上他的頸,湊上他的下巴,落下輕輕一個吻。
絲絲甜蜜在心頭漾開,齊民瞻身子微僵。
行動快過大腦,以極快的速度將她抱回主殿,放到床榻上。
“綿綿......綿綿......”
少女唇齒的香甜和醇厚的酒香被他盡數吞入口中。
許久,他才肯放開她,低頭細細凝視著她。
此時,女子躺在錦被裏,泛著水光的紅唇微微張著,迷離的眸子裏盡是瀲灩波光。
水淚光點點,嬌喘微微,仰著殊麗絕豔的臉望著他。
齊民瞻心尖猛的一顫,忍不住又在她額間落下一吻:
“何其有幸,這樣的你隻有我能見到。”
在她徹底睡過去前,齊民瞻哄著她喝了一碗醒酒湯。
小心的將她頭上的發飾取下,又準備為她脫下外衫,伸向衣襟的手一頓,最終收回。
“給你家娘娘更衣。”
齊民瞻吩咐綠茉。
阮綿醒來時,外麵早已天黑。
殿中掌了燈,為了不擾到她,床邊隻角落裏有一盞不太明亮的小燈。
靠近外殿的地方,燈火下,俊美的男子正聚精會神的伏案寫著什麽。
阮綿支起頭,側身靜靜的望著他。
她一直都知道,她並非喜愛孤獨的人,她喜歡喧囂熱鬧,喜歡煙火人情。
從前寄情山水的暢想,其實是迫於無奈的逃離。
再美的風景,也溫暖不了一顆孤單的心。
她的心中豁然明朗,成婚的意義是靈魂有歸,是這樣寂靜的黑夜,孤燈下,有一人相伴,相守。
嘴角不自覺揚起,她笑出聲來。
察覺她已醒,齊民瞻放下筆,起身朝她走來。
“頭還暈嗎?”
他提起床邊小幾上的茶壺,倒了杯水喂她喝下。
動作嫻熟自然,就如多年的老夫老妻一般。
阮綜點頭:“看了。”
“那你可願意同陳家結這門親?”阮綿直接問。
少年垂下頭,想了片刻,一臉認真的道:“還請阿姐替我回了陳家。”
“什麽?”
阮綿驚詫,滿心不解:“你......不想同陳家結親?為何?你可見過陳靜了?”
阮綜點頭:“我去陳府拜訪陳家公子時,曾遠遠見過一次。”
那為何不想結這門親?
陳靜那丫頭挺討喜的啊!
“你......”
阮綿斟酌了片刻,開口問:“有心儀之人了?”
按理,若不是有心儀之人,這個年紀的男子不該這麽幹脆拒絕一門婚事。
“哪有?”
阮綜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我隻是才入軍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暫時沒心思理會旁的事罷了。
再說,我年紀尚小,過一兩年再談論婚事也不遲。”
阮綿打量了自家阿弟一眼,十六歲的少年,的確還無需急於婚事。
點頭道:“罷了。陳夫人性情爽朗,我去與她說,相信她也不會介懷。”
“有勞阿姐了。”
見自家阿姐不再追問,阮綜暗自鬆了口氣,展顏一笑。
姐弟二人正說著話,齊民瞻信步走來。
阮綜忙起身見禮。
齊民瞻擺手免了他的禮。
詢問他入軍營後是否習慣,有沒有遇到麻煩之類,阮綜一一作答。
阮綜已襲爵,既是進士出身,又武藝精湛,有個在後宮為妃的姐姐,又與鄧指揮使私交甚厚,無論家世背景還是武藝才學皆令人信服。
加之他為人圓融,所以入了軍營,雖年紀尚小,卻無人敢輕視怠慢。
又閑談了會兒,到了午膳時間。
常歡來稟,偏殿已擺好了飯食。
齊民瞻道:“阮綜留下來一起吧!”
“是,多謝陛下。”阮綜恭敬回道。
席間,三人推杯換盞,笑語晏晏。
阮綿很高興,阿弟這麽快就融入了官場,侯府未來可期。
她總算不負爹爹臨終遺願,護住了阿弟,且將日子過得不錯。
席間,齊民瞻見阮綿愛吃一道清蒸鱸魚,便索性將整盤魚端到麵前,把所有刺都挑幹淨,再放進阮綿麵前的瓷碟裏。
見她喜歡三鮮筍炒鵪鶉,又將所有鵪鶉剃去骨頭,肉放到她的碟子裏。
見此,阮綜的眸中閃出笑意。
阿姐封後的消息雖然震驚,但他一點都不擔心,隻是純粹覺得奇怪。
他了解皇帝,也知道自家阿姐的性子。
路上,他便猜到這一定是阿姐自願的,不是被逼迫。
現在看到皇帝對阿姐這樣體貼,心中更加放心了。
飯罷,阮綜提出告辭。
抬步走出膳廳時,齊民瞻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路上走好。”
阮綜卻下意識側身躲開,隨即似是反應過來,趕忙施禮:
“微臣禦前失儀,請陛下恕罪。”
齊民瞻一滯,狠狠的瞪向他,故意裝是吧?
阮綜做出一副畏懼的模樣,似是不敢看皇帝,垂眸盯著自己的鞋尖,整個身子瞧著微微有些發顫。
避開阮綿的視線,齊民瞻剛伸出手,便聽阮綜大喊:“阿姐!”
聲音緊張而急切,似是遇到了什麽危險。
因著高興,阮綿席間多飲了兩杯,此時雙頰紅撲撲的,長長的睫毛半垂著,由綠茉扶著才能站穩。
聽到阿弟這樣喊她,努力睜開迷蒙的雙眼,走至他跟前:
“何事?”
見旁邊某人收回手,阮綜勾唇淺笑,給了他一個挑釁的眼神,又一臉不舍的朝自家阿姐道:
“我走了,你保重。”
阮綿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嚇我一跳,還以為你尾巴被踩了!走吧,快馬加鞭,還能趕上城門關閉前抵達。”
“阿姐——”
阮綜企圖去扯她的衣袖,控訴她的取笑和敷衍。
一隻手攔在了他的麵前:“聽你阿姐的,快去趕路吧!”
看了眼半闔眼的阿姐和一臉得意的皇帝,阮綜隻好告辭離開。
待他走遠,阮綿似笑非笑的看向齊民瞻:
“你們兩人之間發生了何事?”
齊民瞻表麵一臉茫然的搖頭:“什麽?沒有啊!”
心中卻暗自咬牙,臭小子,敢給他玩兒陰的,下次別落他手裏!
阮綿扶了扶額:“我現在雖頭暈得厲害,但心不糊塗,你們剛剛那點小動作,我瞧得一清二楚。
不說算了,我還懶得理呢!綠茉,扶我回去。”
“我抱你。”
身子一輕,已被齊民瞻抱在了懷中。
熟悉的男子氣息包圍著她,阮綿隻覺無比安心,雙手攀上他的頸,湊上他的下巴,落下輕輕一個吻。
絲絲甜蜜在心頭漾開,齊民瞻身子微僵。
行動快過大腦,以極快的速度將她抱回主殿,放到床榻上。
“綿綿......綿綿......”
少女唇齒的香甜和醇厚的酒香被他盡數吞入口中。
許久,他才肯放開她,低頭細細凝視著她。
此時,女子躺在錦被裏,泛著水光的紅唇微微張著,迷離的眸子裏盡是瀲灩波光。
水淚光點點,嬌喘微微,仰著殊麗絕豔的臉望著他。
齊民瞻心尖猛的一顫,忍不住又在她額間落下一吻:
“何其有幸,這樣的你隻有我能見到。”
在她徹底睡過去前,齊民瞻哄著她喝了一碗醒酒湯。
小心的將她頭上的發飾取下,又準備為她脫下外衫,伸向衣襟的手一頓,最終收回。
“給你家娘娘更衣。”
齊民瞻吩咐綠茉。
阮綿醒來時,外麵早已天黑。
殿中掌了燈,為了不擾到她,床邊隻角落裏有一盞不太明亮的小燈。
靠近外殿的地方,燈火下,俊美的男子正聚精會神的伏案寫著什麽。
阮綿支起頭,側身靜靜的望著他。
她一直都知道,她並非喜愛孤獨的人,她喜歡喧囂熱鬧,喜歡煙火人情。
從前寄情山水的暢想,其實是迫於無奈的逃離。
再美的風景,也溫暖不了一顆孤單的心。
她的心中豁然明朗,成婚的意義是靈魂有歸,是這樣寂靜的黑夜,孤燈下,有一人相伴,相守。
嘴角不自覺揚起,她笑出聲來。
察覺她已醒,齊民瞻放下筆,起身朝她走來。
“頭還暈嗎?”
他提起床邊小幾上的茶壺,倒了杯水喂她喝下。
動作嫻熟自然,就如多年的老夫老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