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暖,人們脫去厚重的冬裝,穿上稍稍輕薄的春衣。


    距別莊不遠有個鎮子,每月逢四逢九便是集市,這一日方圓幾十裏的人家都會紛至遝來趕集,十分熱鬧。


    用過早膳,阮綿迫不及待的讓青芷給她裝扮。


    她要去逛集市。


    青芷為她挽了個簡單的發髻,頭上隻簡單的點綴了兩朵珠花,臉上的眉毛畫粗,雙頰點了些雀斑,換了身麵料粗糙的衣衫。


    這樣一身裝束出現在集市,才不會太惹眼。


    但氣質儀態卻明顯與集市上的很多人大相徑庭。


    幾個丫鬟也做了一番裝扮,袁誠帶著幾個家丁不遠不近的跟著。


    集市在鎮中的主街道,琳琅滿目的貨物,沿著道路兩邊擺了很長很長。


    街上人流如織,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十分喧鬧。


    阮綿和丫鬟們一人拿一隻糖人,擠在熱鬧的人群裏伸著脖子,看雜耍表演。


    此時的她,完全換了副模樣,如其他十四五歲的少女般,滿臉天真活潑。


    “好!好!”


    香甜的糖人在口腔裏咯嘣脆響,阮綿三兩口吞下,興高采烈的跟著眾人鼓掌。


    桃溪舉著一把蒲扇在她頭頂,一邊給她扇風,一邊給她遮陰,不由麵露笑容,這才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


    觀賞完了雜耍,一行人又挨個逛那些攤位,竹編的小籃子,小凳子,果核製的手串,木雕的小房子,小雞,小兔,小水桶......他們一行人幾乎將這些攤位上的東西包圓。


    午膳就在街邊的酒樓,並不大,沒有專門的雅間,都坐在大堂,環境算不得清雅,有些喧鬧。


    但阮綿很喜歡,很有煙火人情味。


    她喜歡將自己置身熱鬧裏,喜歡多姿多彩,喜歡嘈雜喧鬧,仿佛這些能幫她驅走所有孤單和不快。


    她記得,年幼在澤州時,她的爹爹常將她打扮成小童的模樣,帶她去熱鬧的食肆酒館,那裏的酒很烈,那裏的人大塊吃肉,大聲行酒令,大肆歡笑。


    她記得爹爹的目光柔軟滿足,現在想來,邊疆百姓安居樂業,能吃飽穿暖,或許就是支撐他無怨無悔,苦守黃沙漫天的邊陲之地的緣由吧!


    幾個女子圍一桌,挨在窗邊,袁誠則帶著家丁坐斜對麵。


    傳菜的小廝頗有技巧,右臂上從肩頭到手掌,依次擺放著十幾個裝了菜肴的碗,左手還杈著三個碗。


    見者心驚膽顫,小廝卻不慌不忙,每個碗都穩穩當當的擺放到客人麵前,一滴湯汁都不會灑落。


    阮綿環顧四周,反正也沒人認得自己,於是舉起筷子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街上路過的四皇子將這一幕瞧進了眼裏,當即便認出了她。


    真是個有趣的人。


    他搖頭失笑,策馬離開了。


    日影偏西,集市上的人漸漸散去。


    阮綿一行人也坐馬車往回走。


    別莊門口處,兩個姑娘等在那裏,她們已經站了許久。


    其中一人身子搖搖欲墜,似是要摔倒的模樣,見馬車駛來,她立刻打起精神就迎上去,卻被家丁攔住了。


    她忙停下腳步,恭敬一禮,幾乎用盡了所有力氣,高聲道:“旌縣胡氏女特來求見阮姑娘,望姑娘賞光一見!”


    馬車裏的阮綿蹙眉。


    旌縣胡氏女?


    她仔細在腦海中搜索,確定自己並不認識這個人。


    挑起車簾的一角,朝外看去,隻見是兩個女子,一人似是主子,另一人是她的丫鬟。


    那主子皮膚白皙,瘦削高挑,十三四歲的模樣,看上去身子骨十分虛弱,一陣風就能將她掀倒似的。


    縱是如此,她依然脊背挺的筆直,眼中滿是堅定和期盼,還有淡淡的哀傷。


    放下車簾,阮綿朝外麵道:“放她進去,安排人領她去花廳。”


    “是。”


    馬車繞開主仆二人,駛向門口,丫鬟們下車,簇擁阮綿去了後院。


    為了不讓別人看到特意畫醜的妝容,下車前特意都穿了鬥篷,從頭到腳遮得嚴嚴實實。


    家丁去尋了個年輕媳婦,領著那主仆二人去花廳。


    一番梳洗裝扮後,阮綿來了花廳。


    “見過阮姑娘。”


    胡析薇放下茶盞,身子搖搖晃晃的起身。


    阮綿蹙眉,這副樣子,不會是來碰瓷的吧?


    “姑娘請坐。”


    阮綿坐到上首,抬手示意。


    胡析薇由丫鬟扶著坐下。


    “冒昧來訪,是因有事相求,還請姑娘莫怪。”


    阮綿一怔,想不到竟有人向她求助。


    “姑娘可說來聽聽。”


    胡析薇抬眼望向阮綿,眸中溢滿了濃濃的祈求:


    “小女子乃旌縣人,姓胡,名析薇,家中做瓷器生意。 半年前家父出門談生意,被山匪所傷,傷勢太重,再也不能醫治好。


    這半年來,家父一直靠珍貴藥材,才能勉強吊著一口氣。


    家父行二,膝下無子,他自知不中用了,原想過繼族中一戶貧寒人家的稚子,以繼家業,並照顧小女子和母親。


    可我大房伯父聯合族老,硬是逼迫家父,過繼我伯父家一個年近弱冠的庶子。


    我大伯早年中了秀才,自恃清高,瞧不起我們商賈家,素日從不與我家來往,隻一缺銀子就去尋我爹,卻從不歸還。我爹性子和善,從不與他計較。


    他這般卑劣無賴,隻怕我爹真的過繼了他的庶子,我家的家業就落到大房手上了,屆時,我和我娘就再沒有容身之處了。


    聽聞姑娘心善,求姑娘出手相幫,讓我父能如願過繼子嗣,小女子感激不盡,願贈以家中生意的五成利以報大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綿綿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臘肉豌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臘肉豌豆並收藏綿綿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