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樹街上,亂戰一片!
張矩悄悄攀上一座屋頂,伏身屋脊,雙手持弩,“嗖”地又是一箭,這是他今夜射殺的第二個弓手。張矩雖非武人,但常日裏也勤練拳腳,體格強健,尤擅弓弩。他到任刪丹令後,親自帶著一班兵卒差役操練,教他們射箭,牛二和陳七便是差役中弓箭練得最為嫻熟的兩人。
剛躍下屋頂,街對麵一支飛箭襲來,張矩聞聲就勢趴倒,避過此箭,又趕緊起身貼牆前行數步,閃身在一屋簷下。弓手還剩二人,槐樹街東西兩邊各一人,此二人弓射、掩藏均精到老練,還相互護衛,張矩一人應對頗有些吃力。
突然,前方又有飛箭襲來,張矩從飛箭射來的角度判斷,街東邊的弓手已從屋頂移換到街上。張矩想要看清弓手的大致方位,但飛箭接二連三射來,壓得他根本無法細看,隻能胡亂還以三箭。街東邊的弓手步步逼近,街西邊的弓手還在虎視眈眈。兩個彈指前他剛射殺一個弓手,沒想到兩個彈指後自己被逼進了死角。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還有個更大的危險正離他越來越近,另一個弓手已從街對麵悄然來到他身後……
街上一聲狼嚎,還沒等張矩看清發生了什麽,女子和狼人突然出現在近前,一眨眼又不見了人影。這時張矩才發現,自己身後竟然跟著一個弓手,捂著喉嚨,坐倒在地上,鮮血從指縫間汩汩流出。張矩何等聰敏,很快便想明白了剛才發生的事。
被他射殺的第二個弓手應該被當作了餌兵,誘他暴露行藏。隨後,街東的弓手將他逼進死角,街西的弓手從他身後包抄偷襲,若非女子出手相救,他此刻怕是已成了箭下亡魂。念及此,張矩忍不住望向與狼人遊鬥的女子。那一刻,他似乎聞到芷蘭幽香,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無花而不芳!
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鍾嬋。
鍾嬋從密道離開多仁商號之後,一直留在密道出口的染坊裏。穆赤和染坊上下還算和善,但鍾嬋知道,穆赤留住她不過是出於自保的權宜之計。她這次來張掖,原本是想盡快查清父親托付之事,並不想節外生枝,但緋雲閣卻如同陰影般揮之不去,眼下更牽扯到吐蕃,緋雲閣的詭異之下似乎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官府與多仁商號的傳言令穆赤等人十分緊張,整個下午染坊裏安安靜靜,使女小梅依然形影不離地跟著鍾嬋。這兩天,鍾嬋將之前發生的事全都梳理了一遍,官府為何會突然查探多仁商號,難道隻是巧合?兩三天前多仁商號宅院裏的暗殺,官府知道多少?穆赤和墨都的身份不簡單,他們是否會對我大唐不利?不論他們在計劃什麽,鍾嬋已打定主意要將此事告知官府,可是該怎麽做才能讓官府有所警覺?
吃過夜飯,鍾嬋趁小梅不留神,越出染坊,來到赫樓街。今夜正是傳言中的赫樓夜宴,她找了家茶肆,要了一杯茶和一碟乳糕。茶肆裏坐了九位客人,鍾嬋感知到,其中三人是武人。小小茶肆,離赫樓足有半裏遠,已有武人在此暗中監守,今夜的赫樓注定不平靜!
鍾嬋坐在臨街的一張舊桌邊垂眉輕啜,小心留意著附近樓店和街上的動靜,她發現了至少七個武人。過了一會兒,鍾嬋離開茶肆,緩步向赫樓走去,前麵不遠處有棵大槐樹,她趁沒人留意的瞬息,縱身躍上槐樹,左手藤蔓在枝葉繁茂處織成網,她在茶肆裏已選中這株大槐樹作觀察點。
鍾嬋半躺在藤網中,家鄉玄鑒堂的後院也有一株老槐樹,她們師姐弟在老槐樹上搭了間小樹屋。鍾嬋常在樹屋中修煉稟賦神通。槐樹性寒,通稟槐樹能調息內火、明習目力。鍾嬋通稟槐樹,身心頓時輕暢許多,這張掖的槐樹比家鄉的少了幾分水潤,卻多了幾分粗糲,有種粗豪的生氣!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兩聲響哨如同戰鼓雷動,一早埋伏在四周屋院中的官軍湧入赫樓街,與不明身份的歹人展開爭鬥。亂箭橫飛,有的竟射向了槐樹,鍾嬋一麵小心避開飛箭,一麵仔細觀察街上的局勢。兩個年輕後生引起了鍾嬋的留意,一個軟甲勁弩、指揮若定,一個錦衣怒杖、疾風仇火。從二人舉止判斷,此二人對歹人並不陌生,尤其指揮官軍的後生,之前多仁商號掌櫃宴請的人之中便有他。
一番亂戰後,歹人四散逃離,官軍搜查了整條赫樓街後也離開了。鍾嬋躺在槐樹上的藤網中,並不急於離開,剛才那兩個後生都未離開,好戲還沒收場!
果然,過了約一刻,赫樓街上又出現了兩個人影,一個魁梧一個精悍。那魁梧濃髯的人影,鍾嬋覺得有些眼熟,像是龍首山絕壁上的第三人。
兩個後生一前一後跟著此二人,軟甲後生跟在前麵,他不是武人,看上去心存忌憚,隻是遠遠跟著,錦衣後生跟在後麵,鍾嬋則跟在錦衣後生的後麵。錦衣後生內功修為不凡,靠近跟蹤恐會被他發現,若是離遠些,根本望不見頭前的兩人。鍾嬋靈機一動,悄然繞到軟甲後生前麵,通稟藤蔓呼吸,隱去氣息。她利用軟甲後生的忌憚,來了個“居中”跟蹤,同時縮短了與前後兩幫人的距離。
可惜,鍾嬋怎麽也沒有想到,槐樹街上還有弓手埋伏。
兩支飛箭打斷了她的“居中”跟蹤,鍾嬋這才發覺,前麵小巷埋伏了三個弓手。鍾嬋辨得弓手位置,藤蔓如靈蛇般竄入小巷西口,倏地縛住弓手右腳將其拖進槐樹街,自己則閃身到弓手原來的位置。兩人身形交錯的瞬間,鍾嬋一拳擊中其右肩,弓手吃痛坐起,鍾嬋順勢奪過其弓箭。弓手的驚叫聲引來了兩支飛箭,他到死也不相信,插在胸口上的會是自己人的箭。
鍾嬋借機看清了飛箭射出的方位,迅即還以兩箭。黑暗中傳出兩聲悶哼,之後是精悍胡人的怒嚎,鍾嬋再次親眼目睹了狼人的獸變,月光下慘綠的雙眼令人不寒而栗。
狼人還是沒發現鍾嬋,卻意外發現了更遠處的軟甲後生。這對鍾嬋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她已決定將吐蕃之事稟告官府,之前苦於沒有穩妥的辦法,既稟告官府,又不會遭致官府的懷疑。自從在赫樓街上見過軟甲後生指揮官軍,鍾嬋便有了主意,這主意就是軟甲後生。
所以,軟甲後生不能死!鍾嬋顧不上再隱藏氣息,施展身法急追狼人。狼人速度極快,撲倒一人後又轉向軟甲後生。
千鈞一發之際,一路跟蹤而來的錦衣後生突然現身,搶在鍾嬋出手前救下了軟甲後生。錦衣後生身法極快,手中青鋒如同雷神斧鑿,刀光電閃,雷霆萬鈞。
這時,另一個魁梧的身影業已追到。鍾嬋看得真切,此人濃髯赤黃,正是絕壁上如雄獅般的第三人。
“又是你!”濃髯唐人也認出了鍾嬋:“你究竟是什麽人?”
“替天行道之人!”鍾嬋不假思索地道。每次想到緋雲閣,她的腦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正對峙間,鍾嬋察覺到附近又有三人靠近,武功平平。很快,兩支飛箭襲來,鍾嬋聽風辨位,側身閃避,手中長弓還以一箭。身形未穩,濃髯唐人突然一聲“獅吼”,內勁振鳴,如驚濤惡浪般激撞而來。鍾嬋隻覺耳目脹痛、髒腑緊縮、呼吸困難,天池、天溪等穴酸痛,趕緊運功相抗。
鍾嬋聽父親講過,“獅吼功”乃是少林絕學,其氣勁修煉與拳勁掌力大不相同。拳腳之氣講究“聚”,真氣凝聚一處爆發,真氣愈聚,氣勁愈強;而“獅吼”之氣講究“散”,氣勁散蓋周身,尋弱處擊之,傷人於無形。常人耳目髒腑皆是弱處,極易為“獅吼”所傷。但正因“獅吼”氣勁散,勁道難以與拳勁掌力相比,故並不致命,常傷敵以震懾。
鍾嬋運功護體,她修習的“衝盈四鑒”之氣鑒,乃是鍾侑償自《天機經》中悟出的內功心法。鍾嬋真元修為精深,真氣循行十二經脈,未覺內傷,隻是她手中的長弓和身後的牆瓦皆被震裂。
濃髯唐人一聲“獅吼”之後迅即搶攻,鍾嬋以藤蔓牽掣,一招“千樹梨花”拳快無影,後發先至,接連擊中濃髯唐人右肋和左腹,占得上風。突然,一黑影從橫巷中風馳而至,如雷神天降,帶著刀光電閃直劈濃髯唐人,若不是被暗處弓手的飛箭所阻,濃髯唐人必定死於電閃雷劈之下。
鍾嬋不看也知道,這黑影就是錦衣後生。左臂被斬傷的唐人暴怒狂吼,身軀暴漲、鼻翼突延、形容威猛。原來濃髯唐人也是混元人,觀其獸變形貌,應是個獅人。
“這個賣藥的交給我,那邊有個狼人就麻煩姑娘了。拿弓的幾隻老鼠就交給你了,老朋友?”錦衣後生道。言下之意,“賣藥”的獅人和軟甲後生他都認識,一個是仇人、一個是朋友。
狼人緊跟著錦衣後生衝出橫巷,略瞅了瞅鍾嬋等人,又直撲軟甲後生,看來赫樓街的仇怨讓他尤為記恨。可他身形方動,右腿便結結實實挨了一鞭。鞭打狼人的雖隻是藤蔓,但真氣貫透、力逾千斤,連皮肉糙實的狼人也被打得一個趔趄,氣恨地轉向鍾嬋撲來。
鍾嬋靠著靈巧的身法和神出鬼沒的藤蔓與狼人遊鬥,引得狼人四下亂撲、跌跌撞撞。鍾嬋一邊遊鬥,一邊留意著街麵的動靜,發現張矩落入了弓手的圈套,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鍾嬋想出“黃雀在後”的險招。她故意用藤蔓纏住狼人右臂,借狼人揮甩藤蔓的巨力,身形“不禁楊花”淩空飄落在張矩附近,藤蔓如靈蛇般又縛住張矩身後的弓手,然後借力折向弓手。狼人緊追其後,猛地揮出一爪。被藤蔓捆住的弓手隻覺得眼前嬌俏的身影一閃,換作了一頭惡狼,狼爪劃過他的喉管……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本以為自己是黃雀,可到頭來卻成了螳螂。
狼人以為鍾嬋已難逃爪下,當他看著自己的利爪抓破弓手的喉嚨卻來不及撤回時,他才明白,自己不過是被女子逗引的獵犬,不但錯殺了自己人,還救了自己最想殺的人。無處宣泄的憤恨令他雙眼變得血紅,腦中隻有一個念頭:撕碎這個女子。
槐樹街上,還有一人同樣殺紅了雙眼——錦衣後生卓不浪!
獸變後的混元人,獸形彰顯,獸力遠勝人力,皮肉糙實堅韌,常人絕難傷其分毫,唯獨“獸關穴”能為常人所傷。“獸關穴”乃混元人蘊化獸血、激起獸變之要穴。混元人汲取獸血時,周身諸穴之一與獸血融合成獸關穴,故獸關穴因人而異,不易察知。
人獸懸殊,與獸人交手,正麵硬抗無異於自尋死路,武人通常會憑身法周旋,尋其獸關穴再伺機攻之,方有勝算。卓不浪對陣狼人時亦是如此,但對陣獅人卻大反常理,冒險進擊。
獅人獸形蓋過人形,無法施展武功招式,隻憑獸力攻擊,撲擊迅猛、爪力千鈞,獅爪劃過卓不浪的左腹,袍服破開、鮮血浸染。但卓不浪卻渾然不知痛,木然的臉上似刀刻斧鑿般冷漠,手中銀煋電閃,反複劈斬獅人胸口處同一位置。他的搏命險招很快有了奇效,獅人胸口竟被生生劈出一道焦黑的裂口,皮肉翻卷、鬃須焦斷。獅人傷重不支,獸變漸漸褪去,嘴裏的吼聲已聽不出是怒,還是痛……
狼人聽見吼聲,反倒冷靜下來,再不敢戀戰,轉向卓不浪作勢偷襲,實則扶起獅人,極快地逃離槐樹街。僅剩的一個弓手也早已遁入暗處,不知去向。
鍾嬋略一思忖,展開身法追了上去。張矩走近卓不浪,見他臉色蒼白、汗流如洗,濕透的前襟已分不清是血、還是汗。
“卓少,想不到你我異鄉重聚,竟是這等生死關頭。救命之恩叫為兄何以為報?”張矩笑道。
卓不浪銀煋回鞘,手杖拄地,慢慢言道:“上等織錦袍服、上等葡萄美酒、上等蜀州蟬翼茶……應該可以報答了。”雖強顏說笑,但已是疲態盡顯。
剛才與獅人的惡戰,徹底激起卓不浪內心積鬱的仇火,仇火燒空了他的心、燒紅了他的眼,令他無法思考,任身體去拚殺,活閃稟賦運至極限,接連四刀“雷尊耀世”劈中獅人心口偏左位置,硬是將獸形的獅人劈成重傷。但過度使用活閃稟賦也令他氣血虧虛、精力耗損,加之左腹的爪傷,卓不浪已是虛乏至極,連開口說話也極費力。
張矩看出卓不浪已是勉力支撐,不便多留,笑道:“如此,待我備好袍服、美酒和香茶,在驛館靜候卓少。”
卓不浪望張矩會心一笑,拄著手杖緩步離去,張矩則隱入暗處等候。不多時,陳七引著官軍趕到了槐樹街,他依照張矩的囑咐,扶著重傷的牛二先行回到州府,向葛崇稟報槐樹街的情勢,葛崇依張矩之計立即調令一隊官軍馳援。
張矩喚來陳七和隊正、火長細細交代一番,一火兵士將兩個弓手的屍體和街上殘留的物事搬回府衙,張矩則帶著另一火兵士追趕歹人。這次有官軍護衛,歹人又重傷一人,張矩也不再顧慮,手執水玉,循紅暈腳印急追而去。
張矩悄悄攀上一座屋頂,伏身屋脊,雙手持弩,“嗖”地又是一箭,這是他今夜射殺的第二個弓手。張矩雖非武人,但常日裏也勤練拳腳,體格強健,尤擅弓弩。他到任刪丹令後,親自帶著一班兵卒差役操練,教他們射箭,牛二和陳七便是差役中弓箭練得最為嫻熟的兩人。
剛躍下屋頂,街對麵一支飛箭襲來,張矩聞聲就勢趴倒,避過此箭,又趕緊起身貼牆前行數步,閃身在一屋簷下。弓手還剩二人,槐樹街東西兩邊各一人,此二人弓射、掩藏均精到老練,還相互護衛,張矩一人應對頗有些吃力。
突然,前方又有飛箭襲來,張矩從飛箭射來的角度判斷,街東邊的弓手已從屋頂移換到街上。張矩想要看清弓手的大致方位,但飛箭接二連三射來,壓得他根本無法細看,隻能胡亂還以三箭。街東邊的弓手步步逼近,街西邊的弓手還在虎視眈眈。兩個彈指前他剛射殺一個弓手,沒想到兩個彈指後自己被逼進了死角。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還有個更大的危險正離他越來越近,另一個弓手已從街對麵悄然來到他身後……
街上一聲狼嚎,還沒等張矩看清發生了什麽,女子和狼人突然出現在近前,一眨眼又不見了人影。這時張矩才發現,自己身後竟然跟著一個弓手,捂著喉嚨,坐倒在地上,鮮血從指縫間汩汩流出。張矩何等聰敏,很快便想明白了剛才發生的事。
被他射殺的第二個弓手應該被當作了餌兵,誘他暴露行藏。隨後,街東的弓手將他逼進死角,街西的弓手從他身後包抄偷襲,若非女子出手相救,他此刻怕是已成了箭下亡魂。念及此,張矩忍不住望向與狼人遊鬥的女子。那一刻,他似乎聞到芷蘭幽香,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無花而不芳!
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鍾嬋。
鍾嬋從密道離開多仁商號之後,一直留在密道出口的染坊裏。穆赤和染坊上下還算和善,但鍾嬋知道,穆赤留住她不過是出於自保的權宜之計。她這次來張掖,原本是想盡快查清父親托付之事,並不想節外生枝,但緋雲閣卻如同陰影般揮之不去,眼下更牽扯到吐蕃,緋雲閣的詭異之下似乎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官府與多仁商號的傳言令穆赤等人十分緊張,整個下午染坊裏安安靜靜,使女小梅依然形影不離地跟著鍾嬋。這兩天,鍾嬋將之前發生的事全都梳理了一遍,官府為何會突然查探多仁商號,難道隻是巧合?兩三天前多仁商號宅院裏的暗殺,官府知道多少?穆赤和墨都的身份不簡單,他們是否會對我大唐不利?不論他們在計劃什麽,鍾嬋已打定主意要將此事告知官府,可是該怎麽做才能讓官府有所警覺?
吃過夜飯,鍾嬋趁小梅不留神,越出染坊,來到赫樓街。今夜正是傳言中的赫樓夜宴,她找了家茶肆,要了一杯茶和一碟乳糕。茶肆裏坐了九位客人,鍾嬋感知到,其中三人是武人。小小茶肆,離赫樓足有半裏遠,已有武人在此暗中監守,今夜的赫樓注定不平靜!
鍾嬋坐在臨街的一張舊桌邊垂眉輕啜,小心留意著附近樓店和街上的動靜,她發現了至少七個武人。過了一會兒,鍾嬋離開茶肆,緩步向赫樓走去,前麵不遠處有棵大槐樹,她趁沒人留意的瞬息,縱身躍上槐樹,左手藤蔓在枝葉繁茂處織成網,她在茶肆裏已選中這株大槐樹作觀察點。
鍾嬋半躺在藤網中,家鄉玄鑒堂的後院也有一株老槐樹,她們師姐弟在老槐樹上搭了間小樹屋。鍾嬋常在樹屋中修煉稟賦神通。槐樹性寒,通稟槐樹能調息內火、明習目力。鍾嬋通稟槐樹,身心頓時輕暢許多,這張掖的槐樹比家鄉的少了幾分水潤,卻多了幾分粗糲,有種粗豪的生氣!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兩聲響哨如同戰鼓雷動,一早埋伏在四周屋院中的官軍湧入赫樓街,與不明身份的歹人展開爭鬥。亂箭橫飛,有的竟射向了槐樹,鍾嬋一麵小心避開飛箭,一麵仔細觀察街上的局勢。兩個年輕後生引起了鍾嬋的留意,一個軟甲勁弩、指揮若定,一個錦衣怒杖、疾風仇火。從二人舉止判斷,此二人對歹人並不陌生,尤其指揮官軍的後生,之前多仁商號掌櫃宴請的人之中便有他。
一番亂戰後,歹人四散逃離,官軍搜查了整條赫樓街後也離開了。鍾嬋躺在槐樹上的藤網中,並不急於離開,剛才那兩個後生都未離開,好戲還沒收場!
果然,過了約一刻,赫樓街上又出現了兩個人影,一個魁梧一個精悍。那魁梧濃髯的人影,鍾嬋覺得有些眼熟,像是龍首山絕壁上的第三人。
兩個後生一前一後跟著此二人,軟甲後生跟在前麵,他不是武人,看上去心存忌憚,隻是遠遠跟著,錦衣後生跟在後麵,鍾嬋則跟在錦衣後生的後麵。錦衣後生內功修為不凡,靠近跟蹤恐會被他發現,若是離遠些,根本望不見頭前的兩人。鍾嬋靈機一動,悄然繞到軟甲後生前麵,通稟藤蔓呼吸,隱去氣息。她利用軟甲後生的忌憚,來了個“居中”跟蹤,同時縮短了與前後兩幫人的距離。
可惜,鍾嬋怎麽也沒有想到,槐樹街上還有弓手埋伏。
兩支飛箭打斷了她的“居中”跟蹤,鍾嬋這才發覺,前麵小巷埋伏了三個弓手。鍾嬋辨得弓手位置,藤蔓如靈蛇般竄入小巷西口,倏地縛住弓手右腳將其拖進槐樹街,自己則閃身到弓手原來的位置。兩人身形交錯的瞬間,鍾嬋一拳擊中其右肩,弓手吃痛坐起,鍾嬋順勢奪過其弓箭。弓手的驚叫聲引來了兩支飛箭,他到死也不相信,插在胸口上的會是自己人的箭。
鍾嬋借機看清了飛箭射出的方位,迅即還以兩箭。黑暗中傳出兩聲悶哼,之後是精悍胡人的怒嚎,鍾嬋再次親眼目睹了狼人的獸變,月光下慘綠的雙眼令人不寒而栗。
狼人還是沒發現鍾嬋,卻意外發現了更遠處的軟甲後生。這對鍾嬋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她已決定將吐蕃之事稟告官府,之前苦於沒有穩妥的辦法,既稟告官府,又不會遭致官府的懷疑。自從在赫樓街上見過軟甲後生指揮官軍,鍾嬋便有了主意,這主意就是軟甲後生。
所以,軟甲後生不能死!鍾嬋顧不上再隱藏氣息,施展身法急追狼人。狼人速度極快,撲倒一人後又轉向軟甲後生。
千鈞一發之際,一路跟蹤而來的錦衣後生突然現身,搶在鍾嬋出手前救下了軟甲後生。錦衣後生身法極快,手中青鋒如同雷神斧鑿,刀光電閃,雷霆萬鈞。
這時,另一個魁梧的身影業已追到。鍾嬋看得真切,此人濃髯赤黃,正是絕壁上如雄獅般的第三人。
“又是你!”濃髯唐人也認出了鍾嬋:“你究竟是什麽人?”
“替天行道之人!”鍾嬋不假思索地道。每次想到緋雲閣,她的腦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正對峙間,鍾嬋察覺到附近又有三人靠近,武功平平。很快,兩支飛箭襲來,鍾嬋聽風辨位,側身閃避,手中長弓還以一箭。身形未穩,濃髯唐人突然一聲“獅吼”,內勁振鳴,如驚濤惡浪般激撞而來。鍾嬋隻覺耳目脹痛、髒腑緊縮、呼吸困難,天池、天溪等穴酸痛,趕緊運功相抗。
鍾嬋聽父親講過,“獅吼功”乃是少林絕學,其氣勁修煉與拳勁掌力大不相同。拳腳之氣講究“聚”,真氣凝聚一處爆發,真氣愈聚,氣勁愈強;而“獅吼”之氣講究“散”,氣勁散蓋周身,尋弱處擊之,傷人於無形。常人耳目髒腑皆是弱處,極易為“獅吼”所傷。但正因“獅吼”氣勁散,勁道難以與拳勁掌力相比,故並不致命,常傷敵以震懾。
鍾嬋運功護體,她修習的“衝盈四鑒”之氣鑒,乃是鍾侑償自《天機經》中悟出的內功心法。鍾嬋真元修為精深,真氣循行十二經脈,未覺內傷,隻是她手中的長弓和身後的牆瓦皆被震裂。
濃髯唐人一聲“獅吼”之後迅即搶攻,鍾嬋以藤蔓牽掣,一招“千樹梨花”拳快無影,後發先至,接連擊中濃髯唐人右肋和左腹,占得上風。突然,一黑影從橫巷中風馳而至,如雷神天降,帶著刀光電閃直劈濃髯唐人,若不是被暗處弓手的飛箭所阻,濃髯唐人必定死於電閃雷劈之下。
鍾嬋不看也知道,這黑影就是錦衣後生。左臂被斬傷的唐人暴怒狂吼,身軀暴漲、鼻翼突延、形容威猛。原來濃髯唐人也是混元人,觀其獸變形貌,應是個獅人。
“這個賣藥的交給我,那邊有個狼人就麻煩姑娘了。拿弓的幾隻老鼠就交給你了,老朋友?”錦衣後生道。言下之意,“賣藥”的獅人和軟甲後生他都認識,一個是仇人、一個是朋友。
狼人緊跟著錦衣後生衝出橫巷,略瞅了瞅鍾嬋等人,又直撲軟甲後生,看來赫樓街的仇怨讓他尤為記恨。可他身形方動,右腿便結結實實挨了一鞭。鞭打狼人的雖隻是藤蔓,但真氣貫透、力逾千斤,連皮肉糙實的狼人也被打得一個趔趄,氣恨地轉向鍾嬋撲來。
鍾嬋靠著靈巧的身法和神出鬼沒的藤蔓與狼人遊鬥,引得狼人四下亂撲、跌跌撞撞。鍾嬋一邊遊鬥,一邊留意著街麵的動靜,發現張矩落入了弓手的圈套,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鍾嬋想出“黃雀在後”的險招。她故意用藤蔓纏住狼人右臂,借狼人揮甩藤蔓的巨力,身形“不禁楊花”淩空飄落在張矩附近,藤蔓如靈蛇般又縛住張矩身後的弓手,然後借力折向弓手。狼人緊追其後,猛地揮出一爪。被藤蔓捆住的弓手隻覺得眼前嬌俏的身影一閃,換作了一頭惡狼,狼爪劃過他的喉管……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本以為自己是黃雀,可到頭來卻成了螳螂。
狼人以為鍾嬋已難逃爪下,當他看著自己的利爪抓破弓手的喉嚨卻來不及撤回時,他才明白,自己不過是被女子逗引的獵犬,不但錯殺了自己人,還救了自己最想殺的人。無處宣泄的憤恨令他雙眼變得血紅,腦中隻有一個念頭:撕碎這個女子。
槐樹街上,還有一人同樣殺紅了雙眼——錦衣後生卓不浪!
獸變後的混元人,獸形彰顯,獸力遠勝人力,皮肉糙實堅韌,常人絕難傷其分毫,唯獨“獸關穴”能為常人所傷。“獸關穴”乃混元人蘊化獸血、激起獸變之要穴。混元人汲取獸血時,周身諸穴之一與獸血融合成獸關穴,故獸關穴因人而異,不易察知。
人獸懸殊,與獸人交手,正麵硬抗無異於自尋死路,武人通常會憑身法周旋,尋其獸關穴再伺機攻之,方有勝算。卓不浪對陣狼人時亦是如此,但對陣獅人卻大反常理,冒險進擊。
獅人獸形蓋過人形,無法施展武功招式,隻憑獸力攻擊,撲擊迅猛、爪力千鈞,獅爪劃過卓不浪的左腹,袍服破開、鮮血浸染。但卓不浪卻渾然不知痛,木然的臉上似刀刻斧鑿般冷漠,手中銀煋電閃,反複劈斬獅人胸口處同一位置。他的搏命險招很快有了奇效,獅人胸口竟被生生劈出一道焦黑的裂口,皮肉翻卷、鬃須焦斷。獅人傷重不支,獸變漸漸褪去,嘴裏的吼聲已聽不出是怒,還是痛……
狼人聽見吼聲,反倒冷靜下來,再不敢戀戰,轉向卓不浪作勢偷襲,實則扶起獅人,極快地逃離槐樹街。僅剩的一個弓手也早已遁入暗處,不知去向。
鍾嬋略一思忖,展開身法追了上去。張矩走近卓不浪,見他臉色蒼白、汗流如洗,濕透的前襟已分不清是血、還是汗。
“卓少,想不到你我異鄉重聚,竟是這等生死關頭。救命之恩叫為兄何以為報?”張矩笑道。
卓不浪銀煋回鞘,手杖拄地,慢慢言道:“上等織錦袍服、上等葡萄美酒、上等蜀州蟬翼茶……應該可以報答了。”雖強顏說笑,但已是疲態盡顯。
剛才與獅人的惡戰,徹底激起卓不浪內心積鬱的仇火,仇火燒空了他的心、燒紅了他的眼,令他無法思考,任身體去拚殺,活閃稟賦運至極限,接連四刀“雷尊耀世”劈中獅人心口偏左位置,硬是將獸形的獅人劈成重傷。但過度使用活閃稟賦也令他氣血虧虛、精力耗損,加之左腹的爪傷,卓不浪已是虛乏至極,連開口說話也極費力。
張矩看出卓不浪已是勉力支撐,不便多留,笑道:“如此,待我備好袍服、美酒和香茶,在驛館靜候卓少。”
卓不浪望張矩會心一笑,拄著手杖緩步離去,張矩則隱入暗處等候。不多時,陳七引著官軍趕到了槐樹街,他依照張矩的囑咐,扶著重傷的牛二先行回到州府,向葛崇稟報槐樹街的情勢,葛崇依張矩之計立即調令一隊官軍馳援。
張矩喚來陳七和隊正、火長細細交代一番,一火兵士將兩個弓手的屍體和街上殘留的物事搬回府衙,張矩則帶著另一火兵士追趕歹人。這次有官軍護衛,歹人又重傷一人,張矩也不再顧慮,手執水玉,循紅暈腳印急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