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不浪正大口吃著湯餅,剛才的追逐消耗不少氣力,他還沒吃夕食,著實有些餓了。他在離黑衣人屍身不遠的地方找了家小食店,要了兩大碗湯餅。
卓不浪嘴裏吃著湯餅,雙耳也沒閑著,仔細聽著街上的每聲響動。第二碗湯餅剛吃了一半,街上傳來了驚呼聲,終於有人發現了黑衣人的屍身!
有人驚嚷著找裏正和鄰保,有人怯怯道要報官……嘈嚷聲中忽然有人道“……這、這不是馮家米店的幫工陳三嗎……”
“……對,陳小黑,就是陳小黑,他怎麽穿成這樣……”
卓不浪津津有味地嚼著麵餅,臉上露出笑意,道:“你家這湯餅口味極好,等下回還來你店裏吃!”說著放下箸兒,付了兩碗湯餅錢,大步走出小食店,他已經等到了他要等的。
回到白家客店,卓不浪將剛才的事跟百曉和千方大略講了一遍。三人商議後,由百曉假扮雲遊道士到天元觀掛單,查探枯榮道長的底細,千方繼續假扮走方郎中,到周邊山野鄉村小心查探陸綱父子死因和獵戶失蹤之事。卓不浪則循著馮家米店死者陳三的線索繼續追查。
曉鼓敲畢,南市的坊門開啟,魯七急匆匆趕到南市北邊的米街。米街兩旁都是米糧店鋪,有六七家之多。他一早聽說馮家米店昨夜出了人命案,特地一大早趕來,他不是關心馮家米店,隻是想著馮家米店若做不了買賣,會不會有主顧另尋別家,這樣他就有了掙錢的機會。他是個牙人,常在南市說合些米鹽、絲帛、瓷器和香藥生意。
馮家米店果然關著門,魯七到附近相熟的黃家糧店,和店主打聲招呼,說起了馮家米店的人命案。
沒說幾句,店裏進來一個年輕的錦服男子,店主忙去招呼客人,魯七走到門邊又瞅了瞅馮家米店,見有三個皂服公人敲開店門走了進去,一轉身差點迎麵撞上剛才進來的錦服男子。
魯七一驚,退開兩步,剛要賠禮,誰知錦服男子卻叉手道:“實在抱歉,聽店主說魯先生是牙人?”
魯七隻是個剛入牙行的後生,平日裏沒少遭人輕慢,第一次見有人叫他“先生”,愣了半晌不知該如何答言。
那店主在一旁催促道:“魯七,這位客官要買幾十石糯米,想尋個牙人說合。”
錦服男子笑道:“魯先生可能剛才受了驚嚇。我看這樣,我還沒吃朝食,不如我們找個酒樓邊吃邊聊,不知魯先生意下如何?”
“哦,好、好。”魯七回過神來,見眼前的年輕男子錦衣手杖、氣度不凡,一看便是富商大戶,說不好能做筆大買賣,忙堆著笑道:“就依公子所言。”
這年輕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卓不浪。
卓不浪也是一大早來尋馮家米店,一路上他發現這個後生不住地打望馮家米店。後生穿了件素白圓領袍,頭戴青紗襆頭,腳上是一雙黑緞軟靴,卓不浪猜測他是個牙人,心生一計,一路尾隨他,偷聽了他和店主的對話,確定他就是牙人,便走進糧店謊稱要買入大量糯米,需尋個牙人說合。
不出所料,那店主立即向卓不浪引薦了魯七。
卓不浪在南市有名的潘樓二樓尋了張臨街的桌子,點了金乳酥、鵝糕、櫻桃饆饠、胡麻粥等六樣朝食。魯七第一次進潘樓吃飯,見瓷碟細潔光潤,皆是邢窯白瓷,碟中糖糕麵點精致誘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魯七的舉動哪裏逃得過卓不浪的眼睛,卓不浪不露聲色,很隨意地品嚼,還不住地說起各樣吃食的風味,魯七也漸漸不再拘謹,大口吃嚼起來。
卓不浪不失時機地道:“聽說魯先生熟知張掖的米行,在下有些事想要請教。”
魯七咽下嘴裏的乳酥,道:“卓公子太客氣了,你叫我魯七就行。張掖城中大的米店一共九家,我都還相熟。公子是想買糯米?”
“正是。”
“張掖的糯米大多來自益州、巴州等地,細長粒。近日糯米價漲了不少,鬥米二百八十文,若是超過十石,米價可再議。”
卓不浪將一碟糯米糕稍稍推向魯七,壓低聲量道:“我要的糯米,不是給活人吃的!”
魯七一聽,倒也並不驚訝,小聲道:“卓公子說的可是僵屍?正巧前幾日刪丹也鬧僵屍,縣廨差人到張掖買糯米,也是我做的中人。”
“哦?刪丹鬧僵屍?魯七兄弟可知道詳情?”
“縣廨公人嘴緊,沒說太詳細,隻知道就是幾天前的事情。”
“我聽人說,茅山道士專擅降伏僵屍,他們用的多是揚州糯米。”
“此事我也聽過,張掖確有揚州糯米,隻是揚州距此千裏之遙,所以米價……奇高,鬥米需八百文。”
“城中有幾家米店賣揚州糯米?”
“僅一家,馮家米店。”
“有多少人買這八百文一鬥的揚州糯米?”
“幾無人買。”
商人圖利,無人買的物貨,商人絕不會賣,除非他不是商人。卓不浪摩挲著手杖,笑道:“好,我們就去馮家米店買揚州糯米。”
魯七一臉為難:“卓公子,真不湊巧,馮家米店剛剛攤上人命案,一時半會恐怕做不了買賣,這……”
“多等兩日也無妨。”卓不浪不過是想套魯七的話,哪裏在乎什麽買賣,“不知馮家米店信譽如何?”
“馮家米店約莫三年前開業,店主馮道伏是江南道常州人氏,店裏有五六個幫工。他們做買賣都是現錢交易,錢貨當麵兩清。城中二十二家大酒樓,我記得醉仙樓、秦樓、曾記羊店的米糧菜蔬是馮記供應。”
卓不浪拿出兩陌整錢放到魯七麵前,輕聲道:“在下初來貴地,想做些買賣,日後還有許多事要請教魯七兄弟,這些就算作問路錢,請魯七兄弟萬莫推拒。”
什麽事都沒做就到潘樓吃了頓朝食,還得了兩陌錢,魯七心裏暗喜,看來今天遇上了貴人。卓不浪說著話,眼角餘光一直盯著街對麵不遠處的馮家米店,見衙吏離開米店,便辭別魯七,離開了潘樓。是時候會會這馮家米店了!
卓不浪隔著店門已聽見沉穩的腳步和綿長的氣息,開門的是個二十來歲的白淨後生,青灰衫褲,目光冷沉,是個武人無疑。
後生上下打量卓不浪,問道:“你找誰?”
“我找馮店主。”
“今日店裏有事,你改日再來吧。”說著就要關上店門。
卓不浪的手杖不知何時擋在了兩個門扇中間,後生不耐煩地又打開門,正要著惱,卻忽然驚在那裏。因為他看見卓不浪手中晃著一個小布袋、青灰色的小布袋,正是昨夜黑衣人身上的布袋。
後生略遲疑,將卓不浪引進店鋪後的院子,自己急忙跑進堂屋通報。片刻,四個青灰衫褲的幫工從堂屋裏衝了出來,手握橫刀、眼露敵意,將卓不浪圍住,院落裏頓時變得劍拔弩張。
一個三十多歲、頷下黑須、穿著青綢袍子的男子走到卓不浪跟前,冷聲問道:“敢問兄台,手中的布袋從何而來?”
卓不浪瞅瞅四周,笑著道:“這裏……不是米店嗎?”
“本來是,但今天卻不是。你到底是什麽人?”
“來談買賣的人。”
“談什麽買賣?”
“貴店打算就這樣招呼上門的主顧嗎?”
“本來不是,但今天卻是。”
“這世事倒也奇怪。昨夜我備好水酒,邀一位不請自來的朋友喝酒,這位朋友卻不領情,結果中了他人暗箭……”卓不浪將布袋遞到青袍男子麵前,接著道,“今日我好意替這位素昧平生的朋友送還遺物,卻要站在這裏說話,連杯水也沒有……”
青袍男子接過布袋,臉微有些難堪。卓不浪一番調侃揭破了他的心思,連日來他聽聞城中有陌生人四處打問五年前陸家莊的案子,便命人暗中查探陌生人的來曆,這暗查之人正是昨夜的黑衣人。
既已被揭破,青袍男子索性直截了當問道:“兄台此來張掖,是為五年前陸家莊陸綱父子之死?”
“自然不是為揚州糯米而來。”卓不浪見青袍男子眼中敵意褪去大半,看來他所料不差,青袍男子對五年前陸家莊一事也非常在意,而且他知道凶手是誰,從他身上定能查出些眉目。
“你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卻不知道你是誰。”青袍男子道。
“你知道敵人是誰,我卻不知道凶手是誰。”卓不浪道。
“看來,你今日是來談買賣的。”
“我已說過,我是來談買賣的。”
“是我們缺了禮數,請兄台堂中說話。”青袍男子將卓不浪引進堂屋。堂中幾案桌榻全是烏漆花梨木,雕飾著桃花雲紋,十分古樸。使女端上兩盞茶,堂中僅青袍男子和卓不浪兩人。
青袍男子道:“在下馮道伏,未請教兄台尊姓大名。”
卓不浪喝口茶,笑道:“無名小輩,不勞馮店主記掛。”
馮道伏略一愣,道:“小店做買賣向來錢貨兩清。不知兄台想要買什麽?”
“一個真相。”
“五年前陸綱父子之死的真相?”
“沒錯。不知道馮店主有沒有貨?”
“不知道兄台出什麽價?”
“不知道馮店主要什麽價?”
“一個人!”
“死人?”
“活人!”
“什麽人?”
“凶手!”
“店主知道凶手?”
馮道伏沒有說話,緩緩端起茶盞輕啜一口。
“既然店主知道凶手,何以還要假手在下?”
“小店做買賣的規矩,隻問錢貨,不問來路。我不問你的事,自然也不會說我的事。”
“那麽,貨樣呢?”
“兄台要接下這買賣?”
“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卓不浪摩挲著手杖道。
馮道伏思忖片刻,道:“陸綱父子的命案,疑點有二,其一便是不流血的傷口。人道是邪祟作怪,其實不過是用了把特別的刀……封血裂刃,兄台可聽過此刀?”
卓不浪並未答言,端著茶盞細品起來。
“沒聽過也不奇怪,他們行事極隱秘,江湖中鮮有耳聞。據說封血裂刃由三片極薄的刀刃壓鑄而成,刀刃間鑲入蕈木。殺人時隻要刀夠快,蕈木抹過傷口便能遇血封血。”
馮道伏深吸口氣,又接著道,“這就是不血的秘密,說起來也不過如此。可鑄此封血裂刃,又豈是說起來這般容易。聽說他們也隻鑄成五把。”
卓不浪直盯著手杖,腦中細細琢磨馮道伏說的每一個字。
“兄台對貨樣滿意?”馮道伏問道。
“店主要的凶手是誰?”
“禾列藥鋪的掌櫃盧禾。”
卓不浪嘴裏吃著湯餅,雙耳也沒閑著,仔細聽著街上的每聲響動。第二碗湯餅剛吃了一半,街上傳來了驚呼聲,終於有人發現了黑衣人的屍身!
有人驚嚷著找裏正和鄰保,有人怯怯道要報官……嘈嚷聲中忽然有人道“……這、這不是馮家米店的幫工陳三嗎……”
“……對,陳小黑,就是陳小黑,他怎麽穿成這樣……”
卓不浪津津有味地嚼著麵餅,臉上露出笑意,道:“你家這湯餅口味極好,等下回還來你店裏吃!”說著放下箸兒,付了兩碗湯餅錢,大步走出小食店,他已經等到了他要等的。
回到白家客店,卓不浪將剛才的事跟百曉和千方大略講了一遍。三人商議後,由百曉假扮雲遊道士到天元觀掛單,查探枯榮道長的底細,千方繼續假扮走方郎中,到周邊山野鄉村小心查探陸綱父子死因和獵戶失蹤之事。卓不浪則循著馮家米店死者陳三的線索繼續追查。
曉鼓敲畢,南市的坊門開啟,魯七急匆匆趕到南市北邊的米街。米街兩旁都是米糧店鋪,有六七家之多。他一早聽說馮家米店昨夜出了人命案,特地一大早趕來,他不是關心馮家米店,隻是想著馮家米店若做不了買賣,會不會有主顧另尋別家,這樣他就有了掙錢的機會。他是個牙人,常在南市說合些米鹽、絲帛、瓷器和香藥生意。
馮家米店果然關著門,魯七到附近相熟的黃家糧店,和店主打聲招呼,說起了馮家米店的人命案。
沒說幾句,店裏進來一個年輕的錦服男子,店主忙去招呼客人,魯七走到門邊又瞅了瞅馮家米店,見有三個皂服公人敲開店門走了進去,一轉身差點迎麵撞上剛才進來的錦服男子。
魯七一驚,退開兩步,剛要賠禮,誰知錦服男子卻叉手道:“實在抱歉,聽店主說魯先生是牙人?”
魯七隻是個剛入牙行的後生,平日裏沒少遭人輕慢,第一次見有人叫他“先生”,愣了半晌不知該如何答言。
那店主在一旁催促道:“魯七,這位客官要買幾十石糯米,想尋個牙人說合。”
錦服男子笑道:“魯先生可能剛才受了驚嚇。我看這樣,我還沒吃朝食,不如我們找個酒樓邊吃邊聊,不知魯先生意下如何?”
“哦,好、好。”魯七回過神來,見眼前的年輕男子錦衣手杖、氣度不凡,一看便是富商大戶,說不好能做筆大買賣,忙堆著笑道:“就依公子所言。”
這年輕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卓不浪。
卓不浪也是一大早來尋馮家米店,一路上他發現這個後生不住地打望馮家米店。後生穿了件素白圓領袍,頭戴青紗襆頭,腳上是一雙黑緞軟靴,卓不浪猜測他是個牙人,心生一計,一路尾隨他,偷聽了他和店主的對話,確定他就是牙人,便走進糧店謊稱要買入大量糯米,需尋個牙人說合。
不出所料,那店主立即向卓不浪引薦了魯七。
卓不浪在南市有名的潘樓二樓尋了張臨街的桌子,點了金乳酥、鵝糕、櫻桃饆饠、胡麻粥等六樣朝食。魯七第一次進潘樓吃飯,見瓷碟細潔光潤,皆是邢窯白瓷,碟中糖糕麵點精致誘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魯七的舉動哪裏逃得過卓不浪的眼睛,卓不浪不露聲色,很隨意地品嚼,還不住地說起各樣吃食的風味,魯七也漸漸不再拘謹,大口吃嚼起來。
卓不浪不失時機地道:“聽說魯先生熟知張掖的米行,在下有些事想要請教。”
魯七咽下嘴裏的乳酥,道:“卓公子太客氣了,你叫我魯七就行。張掖城中大的米店一共九家,我都還相熟。公子是想買糯米?”
“正是。”
“張掖的糯米大多來自益州、巴州等地,細長粒。近日糯米價漲了不少,鬥米二百八十文,若是超過十石,米價可再議。”
卓不浪將一碟糯米糕稍稍推向魯七,壓低聲量道:“我要的糯米,不是給活人吃的!”
魯七一聽,倒也並不驚訝,小聲道:“卓公子說的可是僵屍?正巧前幾日刪丹也鬧僵屍,縣廨差人到張掖買糯米,也是我做的中人。”
“哦?刪丹鬧僵屍?魯七兄弟可知道詳情?”
“縣廨公人嘴緊,沒說太詳細,隻知道就是幾天前的事情。”
“我聽人說,茅山道士專擅降伏僵屍,他們用的多是揚州糯米。”
“此事我也聽過,張掖確有揚州糯米,隻是揚州距此千裏之遙,所以米價……奇高,鬥米需八百文。”
“城中有幾家米店賣揚州糯米?”
“僅一家,馮家米店。”
“有多少人買這八百文一鬥的揚州糯米?”
“幾無人買。”
商人圖利,無人買的物貨,商人絕不會賣,除非他不是商人。卓不浪摩挲著手杖,笑道:“好,我們就去馮家米店買揚州糯米。”
魯七一臉為難:“卓公子,真不湊巧,馮家米店剛剛攤上人命案,一時半會恐怕做不了買賣,這……”
“多等兩日也無妨。”卓不浪不過是想套魯七的話,哪裏在乎什麽買賣,“不知馮家米店信譽如何?”
“馮家米店約莫三年前開業,店主馮道伏是江南道常州人氏,店裏有五六個幫工。他們做買賣都是現錢交易,錢貨當麵兩清。城中二十二家大酒樓,我記得醉仙樓、秦樓、曾記羊店的米糧菜蔬是馮記供應。”
卓不浪拿出兩陌整錢放到魯七麵前,輕聲道:“在下初來貴地,想做些買賣,日後還有許多事要請教魯七兄弟,這些就算作問路錢,請魯七兄弟萬莫推拒。”
什麽事都沒做就到潘樓吃了頓朝食,還得了兩陌錢,魯七心裏暗喜,看來今天遇上了貴人。卓不浪說著話,眼角餘光一直盯著街對麵不遠處的馮家米店,見衙吏離開米店,便辭別魯七,離開了潘樓。是時候會會這馮家米店了!
卓不浪隔著店門已聽見沉穩的腳步和綿長的氣息,開門的是個二十來歲的白淨後生,青灰衫褲,目光冷沉,是個武人無疑。
後生上下打量卓不浪,問道:“你找誰?”
“我找馮店主。”
“今日店裏有事,你改日再來吧。”說著就要關上店門。
卓不浪的手杖不知何時擋在了兩個門扇中間,後生不耐煩地又打開門,正要著惱,卻忽然驚在那裏。因為他看見卓不浪手中晃著一個小布袋、青灰色的小布袋,正是昨夜黑衣人身上的布袋。
後生略遲疑,將卓不浪引進店鋪後的院子,自己急忙跑進堂屋通報。片刻,四個青灰衫褲的幫工從堂屋裏衝了出來,手握橫刀、眼露敵意,將卓不浪圍住,院落裏頓時變得劍拔弩張。
一個三十多歲、頷下黑須、穿著青綢袍子的男子走到卓不浪跟前,冷聲問道:“敢問兄台,手中的布袋從何而來?”
卓不浪瞅瞅四周,笑著道:“這裏……不是米店嗎?”
“本來是,但今天卻不是。你到底是什麽人?”
“來談買賣的人。”
“談什麽買賣?”
“貴店打算就這樣招呼上門的主顧嗎?”
“本來不是,但今天卻是。”
“這世事倒也奇怪。昨夜我備好水酒,邀一位不請自來的朋友喝酒,這位朋友卻不領情,結果中了他人暗箭……”卓不浪將布袋遞到青袍男子麵前,接著道,“今日我好意替這位素昧平生的朋友送還遺物,卻要站在這裏說話,連杯水也沒有……”
青袍男子接過布袋,臉微有些難堪。卓不浪一番調侃揭破了他的心思,連日來他聽聞城中有陌生人四處打問五年前陸家莊的案子,便命人暗中查探陌生人的來曆,這暗查之人正是昨夜的黑衣人。
既已被揭破,青袍男子索性直截了當問道:“兄台此來張掖,是為五年前陸家莊陸綱父子之死?”
“自然不是為揚州糯米而來。”卓不浪見青袍男子眼中敵意褪去大半,看來他所料不差,青袍男子對五年前陸家莊一事也非常在意,而且他知道凶手是誰,從他身上定能查出些眉目。
“你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卻不知道你是誰。”青袍男子道。
“你知道敵人是誰,我卻不知道凶手是誰。”卓不浪道。
“看來,你今日是來談買賣的。”
“我已說過,我是來談買賣的。”
“是我們缺了禮數,請兄台堂中說話。”青袍男子將卓不浪引進堂屋。堂中幾案桌榻全是烏漆花梨木,雕飾著桃花雲紋,十分古樸。使女端上兩盞茶,堂中僅青袍男子和卓不浪兩人。
青袍男子道:“在下馮道伏,未請教兄台尊姓大名。”
卓不浪喝口茶,笑道:“無名小輩,不勞馮店主記掛。”
馮道伏略一愣,道:“小店做買賣向來錢貨兩清。不知兄台想要買什麽?”
“一個真相。”
“五年前陸綱父子之死的真相?”
“沒錯。不知道馮店主有沒有貨?”
“不知道兄台出什麽價?”
“不知道馮店主要什麽價?”
“一個人!”
“死人?”
“活人!”
“什麽人?”
“凶手!”
“店主知道凶手?”
馮道伏沒有說話,緩緩端起茶盞輕啜一口。
“既然店主知道凶手,何以還要假手在下?”
“小店做買賣的規矩,隻問錢貨,不問來路。我不問你的事,自然也不會說我的事。”
“那麽,貨樣呢?”
“兄台要接下這買賣?”
“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卓不浪摩挲著手杖道。
馮道伏思忖片刻,道:“陸綱父子的命案,疑點有二,其一便是不流血的傷口。人道是邪祟作怪,其實不過是用了把特別的刀……封血裂刃,兄台可聽過此刀?”
卓不浪並未答言,端著茶盞細品起來。
“沒聽過也不奇怪,他們行事極隱秘,江湖中鮮有耳聞。據說封血裂刃由三片極薄的刀刃壓鑄而成,刀刃間鑲入蕈木。殺人時隻要刀夠快,蕈木抹過傷口便能遇血封血。”
馮道伏深吸口氣,又接著道,“這就是不血的秘密,說起來也不過如此。可鑄此封血裂刃,又豈是說起來這般容易。聽說他們也隻鑄成五把。”
卓不浪直盯著手杖,腦中細細琢磨馮道伏說的每一個字。
“兄台對貨樣滿意?”馮道伏問道。
“店主要的凶手是誰?”
“禾列藥鋪的掌櫃盧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