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座樓閣內部的布置也是獨特,處處彌漫著一種神秘且古老的氛圍。踏入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為引人矚目的還是位於樓閣正中央台麵上的那一尊黑佛。這尊黑佛高達數丈,端坐在那裏,顯得無比莊嚴肅穆。但其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詭異氣息,卻又讓人不禁心生寒意。它通體漆黑如墨,宛如從黑暗深淵中走出的魔神,周身繚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黑色霧氣,使得其形象越發模糊不清,令人望而生畏。


    仔細端詳之下,隻覺得這尊黑佛竟是如此眼熟!突然間,記憶湧上心頭——原來,這不是曾經在東曦山的靈鬱之穀所親眼目睹過的那尊黑佛,隻不過眼前之佛就被等比例放大了一般。雖然不知道此黑佛為何突兀地出現這裏。


    但此黑佛給風華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兩段話,也是風華現在所認為的歪理:“這世間的善總比惡來的晚一些,其實這也正對應了黑暗神創世,光明神安世,更對應了混沌初開的宙宇”


    “對於惡你逃避,對於善你追逐,避不了惡,成不了善”


    而立佛下的石台上倒是有九位木製靈牌。


    風華走了過去想要看看留名的是何等人物,而腳下的地麵則鋪滿了一塊塊陳舊的石板,每一塊石板都承載著歲月流逝所留下的深深淺淺的痕跡。有的石板已經磨損得失去了原本的棱角,有的石板表麵還殘留著一些難以辨認的刻痕,仿佛是曆史的印記。


    風華走到靈牌近前,想要看看端倪,可這九位靈牌卻無任何字跡。


    風華隻聽天上傳來梵音,風華再抬頭向上看去,隻見房梁之上懸掛著一串串古老的風鈴。不知為何這些風鈴無風也隨之搖曳起來,可明明也應當發出清脆悅耳而又空靈悠遠的聲響,可這聲音卻如同超度的陣陣梵音一般,在這片寂靜的樓閣內悠悠地回蕩著,給整個空間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恐怖色彩。


    而風華順著四周轉頭看向四周牆壁上所繪製的那些色彩斑斕、圖案繁複的壁畫。這些壁畫雖然絢麗奪目,但其中蘊含的意義卻顯得晦澀難懂,仿佛正在向觀者訴說著遙遠的未來。


    風華皺起眉頭,試圖從這些錯綜複雜的線條和色彩中解讀出一些線索。他的目光在一幅幅壁畫間遊走,越看越覺得深陷其中,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


    就在他全神貫注之時,突然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背後盯著自己。他猛地回頭,卻發現身後空無一人,轉頭時發現隻有那尊黑佛依舊靜靜地坐在台上。


    這讓風華感到有絲心慌,不過還好在一旁的丹爺喊道:“看夠了嗎?”


    聽到這聲交流後,風華原本緊繃著的神經也漸漸地鬆弛下來,仿佛身上背負著的千斤重擔一下子被卸去了似的,整個人都感覺輕鬆無比。


    風華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意。


    就在這時,站在前方不遠處的丹爺轉過頭來,用一種沉穩而高深的語氣說道:“跟上!別磨蹭了!”說完便繼續向前走去。


    丹爺話音落罷,就見丹爺快速取下石台上立的無字靈牌,並圍繞和借助石板擺出一個類似陣法的卦陣。


    風華隻聽丹爺用自己知曉的文字組成了自己不知曉的句子:“此乃“用九”,是乾卦中的一個無卦劃的爻辭,其含義為“見群龍無首,吉。”當領導者不居於首位,群龍無首時,整體反而能夠吉祥和諧。同時“用九”是天德不可為首也,天的屬性是不可能成為盡頭的,天道廣大,無限可能。”


    盡管風華對於所聽到的話語感到十分困惑,仿佛置身於雲霧之中一般摸不著頭腦。


    但就在此時,他體內一直沉寂著的鍾老突然發聲了,那聲音猶如望徒成龍一般在風華的心底深處響起:“好好學!”


    風華也堅定地回道:“弟子遵命!”


    隻見麵前這黑佛腳下的石台基底上的石麵竟然向側方移位了。


    隻見那原本所在石地基地固定的石麵就突然發生了位移,就像是被一股神秘力量所操控一般,而這石麵移位後,眨眼之間便呈現出了一個深不見底、幽暗至極的巨大洞穴。那洞穴之中彌漫著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氣息,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和秘密。


    然而,丹爺卻對此處似乎頗為熟悉,他麵色從容,步伐輕盈,如履平地般地在前方引路。


    隻見它雙爪似捏訣一般運轉並燃燒著丹藥,而金色丹藥就這樣發出陣陣金光,雖然這金光在這漆黑的環境中顯得如此渺小,但卻能頑強地照亮著他們前行的道路。


    風華緊緊跟隨著丹爺的腳步,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不安,但看到丹藥所散發出的陣陣金輝,他也稍稍放下心來。兩人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向著洞穴深處走去,耳邊不時傳來陣陣奇怪的聲響,似有風聲呼嘯,又似有野獸低鳴,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風華不知何時右手握住了禦風劍,左手懸於胸前。


    丹爺倒是顯得鎮定許多,隻是雙爪揮動那枚金丹得更加快了起來,而這金輝射光反而是越來越來微弱了。


    然而,丹爺就像完全沒感覺一般,腳下的步伐絲毫未停,依舊堅定而沉穩地向著那無盡的黑暗深處邁進。


    風華不知為何自從在上方的見過上方的黑佛後,心中有種無名的忐忑不安。


    因此現在風華倒是有點想打退堂鼓之意,不過又不敢離丹爺太遠,隻能硬著頭皮跟著往前走。


    就在這時,前方的道路忽然分出了三條岔口。每一條岔道裏都彌漫著濃濃烈烈的霧氣,宛如一層厚重的帷幕,將前路遮掩得嚴嚴實實,根本無法看清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危險和未知。


    這時風華隻聽到丹爺有絲好奇的問道:“看到了什麽?”


    風華聞言也如實回道:“三條看不見盡頭的路!”


    隻聽丹爺點頭然後又搖頭略帶惆悵的說道:“你看到的三條路,其實對應著這世界上隻有三條路可走,前行,後退亦或是停滯。”


    風華在登山之時便對此頗有感觸地但還是疑惑地問向丹爺:“你的意思是這三條路選錯了還會回到原地嘛?”


    隻聽丹爺風輕雲淡地說道“也許會回到先前的樓閣!”


    風華繼續以自己的見解回道:“可選擇三條路卻對應著無數個結果,而我們在其中依舊是去選擇和被選擇,前行也並不代表有著好的結果,前路漫漫其修遠兮;也並不是說後退的結果就不好,以退為進;更不是說停滯就等同失敗,以不變應萬變;這三條路怎麽走,以什麽樣的姿態走,決定權在我們手上,更在我們的實踐裏或思考中。”


    丹爺聞言倒是沉默了一會兒。


    ……


    ……


    ……


    丹爺也饒有所思的問向風華:“所以你認為選擇和行路誰重要!”


    又沉默了一會兒。


    風華也才說出了自己的答案:“選擇!”


    丹爺也繼續追問道:“原因!”


    風華也回道:“選擇自己想行的路,未必能走出這迷霧,但一定想走下去!若選擇自己不想行途的路,那麽隻能越走越痛苦!”


    ……


    ……


    ……


    隻見丹爺望向三條迷霧籠罩的三條路有些感慨的自問道:“痛苦嗎?”


    風華以為又是丹爺再詢問自己的答案:“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路上順己本心,人們以去(失)為痛,又以來(得)為幸,殊不知來是偶然,去是必然,而這世界上的一切偶然和必然不都是在來去中流轉嗎?”


    隻見先前惆悵的丹爺好似醍醐灌頂一般稱讚道:“完美的答案!”


    ……


    ……


    ……


    此時,風華原先一步三低頭的木梯“吱呀吱呀”的發出了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銷愁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銷愁思並收藏安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