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宮
太後揮了揮手,屏退了兩側的宮女。
北堯見狀,也吩咐道:“成喜,門外候著。”
待所有人都離開以後,太後方才開口道:“堯兒,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北堯聞言,放下了取茶的手,開口道:“皇祖母應該早就已經看清楚,也看明白了,宮內大小事,哪件都瞞不住皇祖母的。”
聽見北堯此話,太後倒是笑了,“以哀家看,這宮裏之事,看的最清楚的,還是你,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者清。”
“孫兒不敢。”北堯低下了頭。
“以前你和你母後一樣,是個不爭不搶的性子,大概是哀家久未見你,如今覺得,你變化頗多。”
“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看清自己想要什麽以後。”
北堯端起茶杯,實話實說,“皇祖母也知道,孫兒與母後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以前孫兒還想著親近母後,而今已然沒了這個心思,若不是宮內之人都說孫兒是皇後所生,孫兒都要以為,自己是滎妃娘娘的孩子了。”
北堯話音有些淡,帶著嘲諷的意味。
“你與你母後,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何不是她親生的?”
太後嗔了一句,又道:“大概是你剛出生之際,正逢先皇駕崩,各種事堆在一起,才使得你母後對你生了厭惡之心,女子生產,本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她給了你生命,你不該怨她。”
太後不是沒見過這樣的女子。
皇後在任何事上都拎的清,知書達理,唯獨對北堯格外冷淡。
太後也是過來人,不忍過多苛責,也不願母子兩人離心。
“孫兒不敢。”北堯還是那句話。
太後歎息道:“今天他們說起的那個武將謝曉成,可是你的人?”
“孫兒久居內宮,更是鮮少過問朝中之事,亦無結交朝臣之心。”北堯搖頭道:“孫兒不知此人。”
“你若是不知道,那太子也不會步步緊逼了。”
聽見北堯的話,太後眼底柔情散了不少,身姿也正了一些,開口道:“他是你兄長,縱有些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加以警示便好,又何苦如此呢?”
“皇祖母以為,太子能做好這個帝君嗎?”北堯反問。
他話音落,毫不意外的看見太後臉上神情變了。
北堯知道,於太後而言,隻要天齊穩定,百年之後,她見北氏一族列祖列宗問心無愧即可。
是以,太後並不在意那位置上的人是誰。
她要的,隻有穩定。
可一個德行有虧的人登基,那不是北氏皇族的劫難,更是全天下人的劫難。
“他若做不好,你能做嗎?”
北堯緩緩抬起眼眸,露出了一抹習慣性的淺笑,“皇祖母,這個問題,在幾年前,您已經問過了。”
“你剛剛才說,人是會變的。”
太後眯了眯眼眸,聲音冷淡,“太子若是好好做自己的太子,哀家亦不會過問此事,可他不僅無能,連心術都不正,哀家如何能放心?”
“此事,皇祖母當同父皇說。”
北堯看著太後,目光平靜,沒有半分波瀾。
今日一事,比起太子以戰養戰之事,已經算不得什麽了。
不過,北堯也不準備現在就說出來。
畢竟沒有實證。
即便是有,皇後也會不計一切代價,保下太子。
他要做,就必須一擊得勝,再不給太子反擊的機會。
“你也是皇子,也是嫡子。”
“可孫兒不貪這富貴權勢。”
“罷了罷了。”太後合上了眼,不欲再說此事,隻開口道:“年關將至,太子妃一事,你要上心一些。”
北堯點頭,“是。”
太後不再說話,北堯起身退了出去。
剛到門口那刻,太後想起什麽,開口道:“今日去文華宮,有一個叫許願的,和齊家那小子走得近,你可知道?”
北堯步伐一頓,回頭緩緩開口道:“認識。”
“可算了解?”
“品行端正,才華橫溢。”
“才華橫溢。”太後輕輕喃了一聲,慢慢睜開了眼,吩咐道:“明日你去太師府一趟,告訴沈太師,若是許願入了文華宮,多加照拂,就說是哀家吩咐的。”
北堯聞言,輕輕動了動眉頭,而後道:“皇祖母有所不知,許願未能通過文華宮考核。”
“嗯?你不是說,那個人才華橫溢……”太後話音未落,想起今日東宮一事,目光頓寒,“太子未免也太放肆了一些,如此行徑,豈不是要令天下讀書人寒心?”
“以孫兒愚見,皇兄當不知此事。”北堯開口道。
太子北元,從來都沒有見過許願,又如何會為難許願?
他想設計的,隻有謝曉成。
可不知,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你的意思是……”
“宋家。”
北堯說完,略頷首道:“皇祖母可以不用插手此事,許願入文華宮,遞的是丞相府的帖子,此事,丞相府定會給許願一個公道的,皇祖母若插手,唯恐有些人會想起先前之事。”
北堯並未明提,太後卻明白了。
許家一事。
許願,頂著許這個姓氏,就足以讓京城不少人惶恐了。
若是太後再為許願出頭,定然會讓更多人疑心許願的身份。
北堯不知道太後如何知道的許願,也不知道太後是知道了什麽,才會對許願如此照顧,但,太後一定不能插手許願的事。
太後早就不問世事了,而今突然關照一個人,此人還是姓許,難免不會讓人起疑,懷疑許願的身份。
太後原本還有些震怒,聽得北堯的話,也思索了起來,半晌後,她開口道:“堯兒,你與那個許願,關係似乎不一般。”
“不瞞皇祖母,孫兒因濟懷與許願結識,關係的確不錯。”
“一川。”太後喃了喃,眼底掠過一抹微光,不過片刻又消失不見。
她複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哀家便看丞相府如何做,萬不可,叫天下讀書人寒心。”
北堯點頭,又開口道:“不知皇祖母為何如此關照許願?”
自皇帝登基以後,太後就開始禮佛,不問世事。
今日也是因涉及皇嗣,太後才去了東宮。
在北堯印象裏,太後未曾如此關照過誰。
一時間,北堯都在想,太後是不是認出許願了,否則怎麽會這樣……
可太後認出來了,為什麽又什麽都不做,甚至都未曾想過殺人滅口,斬草除根。
畢竟,許家當初的罪名是謀逆,要謀的,是北氏的江山。
難不成,太後知道其中一些隱情?
太後揮了揮手,屏退了兩側的宮女。
北堯見狀,也吩咐道:“成喜,門外候著。”
待所有人都離開以後,太後方才開口道:“堯兒,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北堯聞言,放下了取茶的手,開口道:“皇祖母應該早就已經看清楚,也看明白了,宮內大小事,哪件都瞞不住皇祖母的。”
聽見北堯此話,太後倒是笑了,“以哀家看,這宮裏之事,看的最清楚的,還是你,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者清。”
“孫兒不敢。”北堯低下了頭。
“以前你和你母後一樣,是個不爭不搶的性子,大概是哀家久未見你,如今覺得,你變化頗多。”
“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看清自己想要什麽以後。”
北堯端起茶杯,實話實說,“皇祖母也知道,孫兒與母後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以前孫兒還想著親近母後,而今已然沒了這個心思,若不是宮內之人都說孫兒是皇後所生,孫兒都要以為,自己是滎妃娘娘的孩子了。”
北堯話音有些淡,帶著嘲諷的意味。
“你與你母後,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何不是她親生的?”
太後嗔了一句,又道:“大概是你剛出生之際,正逢先皇駕崩,各種事堆在一起,才使得你母後對你生了厭惡之心,女子生產,本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她給了你生命,你不該怨她。”
太後不是沒見過這樣的女子。
皇後在任何事上都拎的清,知書達理,唯獨對北堯格外冷淡。
太後也是過來人,不忍過多苛責,也不願母子兩人離心。
“孫兒不敢。”北堯還是那句話。
太後歎息道:“今天他們說起的那個武將謝曉成,可是你的人?”
“孫兒久居內宮,更是鮮少過問朝中之事,亦無結交朝臣之心。”北堯搖頭道:“孫兒不知此人。”
“你若是不知道,那太子也不會步步緊逼了。”
聽見北堯的話,太後眼底柔情散了不少,身姿也正了一些,開口道:“他是你兄長,縱有些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加以警示便好,又何苦如此呢?”
“皇祖母以為,太子能做好這個帝君嗎?”北堯反問。
他話音落,毫不意外的看見太後臉上神情變了。
北堯知道,於太後而言,隻要天齊穩定,百年之後,她見北氏一族列祖列宗問心無愧即可。
是以,太後並不在意那位置上的人是誰。
她要的,隻有穩定。
可一個德行有虧的人登基,那不是北氏皇族的劫難,更是全天下人的劫難。
“他若做不好,你能做嗎?”
北堯緩緩抬起眼眸,露出了一抹習慣性的淺笑,“皇祖母,這個問題,在幾年前,您已經問過了。”
“你剛剛才說,人是會變的。”
太後眯了眯眼眸,聲音冷淡,“太子若是好好做自己的太子,哀家亦不會過問此事,可他不僅無能,連心術都不正,哀家如何能放心?”
“此事,皇祖母當同父皇說。”
北堯看著太後,目光平靜,沒有半分波瀾。
今日一事,比起太子以戰養戰之事,已經算不得什麽了。
不過,北堯也不準備現在就說出來。
畢竟沒有實證。
即便是有,皇後也會不計一切代價,保下太子。
他要做,就必須一擊得勝,再不給太子反擊的機會。
“你也是皇子,也是嫡子。”
“可孫兒不貪這富貴權勢。”
“罷了罷了。”太後合上了眼,不欲再說此事,隻開口道:“年關將至,太子妃一事,你要上心一些。”
北堯點頭,“是。”
太後不再說話,北堯起身退了出去。
剛到門口那刻,太後想起什麽,開口道:“今日去文華宮,有一個叫許願的,和齊家那小子走得近,你可知道?”
北堯步伐一頓,回頭緩緩開口道:“認識。”
“可算了解?”
“品行端正,才華橫溢。”
“才華橫溢。”太後輕輕喃了一聲,慢慢睜開了眼,吩咐道:“明日你去太師府一趟,告訴沈太師,若是許願入了文華宮,多加照拂,就說是哀家吩咐的。”
北堯聞言,輕輕動了動眉頭,而後道:“皇祖母有所不知,許願未能通過文華宮考核。”
“嗯?你不是說,那個人才華橫溢……”太後話音未落,想起今日東宮一事,目光頓寒,“太子未免也太放肆了一些,如此行徑,豈不是要令天下讀書人寒心?”
“以孫兒愚見,皇兄當不知此事。”北堯開口道。
太子北元,從來都沒有見過許願,又如何會為難許願?
他想設計的,隻有謝曉成。
可不知,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你的意思是……”
“宋家。”
北堯說完,略頷首道:“皇祖母可以不用插手此事,許願入文華宮,遞的是丞相府的帖子,此事,丞相府定會給許願一個公道的,皇祖母若插手,唯恐有些人會想起先前之事。”
北堯並未明提,太後卻明白了。
許家一事。
許願,頂著許這個姓氏,就足以讓京城不少人惶恐了。
若是太後再為許願出頭,定然會讓更多人疑心許願的身份。
北堯不知道太後如何知道的許願,也不知道太後是知道了什麽,才會對許願如此照顧,但,太後一定不能插手許願的事。
太後早就不問世事了,而今突然關照一個人,此人還是姓許,難免不會讓人起疑,懷疑許願的身份。
太後原本還有些震怒,聽得北堯的話,也思索了起來,半晌後,她開口道:“堯兒,你與那個許願,關係似乎不一般。”
“不瞞皇祖母,孫兒因濟懷與許願結識,關係的確不錯。”
“一川。”太後喃了喃,眼底掠過一抹微光,不過片刻又消失不見。
她複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哀家便看丞相府如何做,萬不可,叫天下讀書人寒心。”
北堯點頭,又開口道:“不知皇祖母為何如此關照許願?”
自皇帝登基以後,太後就開始禮佛,不問世事。
今日也是因涉及皇嗣,太後才去了東宮。
在北堯印象裏,太後未曾如此關照過誰。
一時間,北堯都在想,太後是不是認出許願了,否則怎麽會這樣……
可太後認出來了,為什麽又什麽都不做,甚至都未曾想過殺人滅口,斬草除根。
畢竟,許家當初的罪名是謀逆,要謀的,是北氏的江山。
難不成,太後知道其中一些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