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報應不爽
天才美術生宋朝再就業 作者:油炸花生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煥一聲令下,四下的傭人便忙活起來。
很快,堂中擺上一張長桌,一幅尺幅長約三米,寬約三十厘米的《天王送子圖》鋪展在上。
《天王送子圖》是吳道玄的紙本白描畫,設有淡色,畫麵分為三段,描繪了釋迦摩尼降生為淨飯王王子的故事,每段都繪有天神,或威嚴端莊,或形貌詭異。
但最關鍵的是其中的吳道玄運用著爐火純青的蓴菜條線條技法,將每個仙人描繪得栩栩如生,畫中的仙人們天衣飛揚,讓觀畫者能感受到好似有一陣陣的天風從畫中吹出來。
張淳不禁點頭稱妙:“這“蓴菜條”吳道玄的手筆,真是幹練!大東家你真是深藏不漏,這等墨寶也不讓我知道。”
李煥心想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對張淳的話不作理睬,道:“三郎,君無戲言你可知道?”
“君無戲言!”李科盯著桌上的畫,會心一笑,“來人!筆墨紙硯伺候著!”
屋內一片寂靜,所以熱量和聲音都集中在畫卷之上和李科的手上。
李科看著擺在上方的吳道玄的真跡,心中也是觸動頗深,流傳千年的名畫竟然讓他穿越過來看到,也不枉李科為了練白描,臨摹吳道子傳世的各種畫上百遍,諸如《天王送子圖》、《三官圖》、《八十七神仙卷》等等。
李科興奮得握筆的手微微顫抖著。
王院監嗤笑道:“手抖了還逞什麽強?”
李科深深納入一口氣,摒除雜念、聚精會神起來,他沒有拿起起形的細枝炭筆,而是直接拿著細毫開始沾墨作畫,因為形已在他的心中。
圍看的人一臉的不可思議,交頭接耳著說這小子居然不起形就開始勾線,是被嚇傻了還是在胡鬧?
而李科全然不顧傍邊人的嗤笑和低語,他開始落筆。
他的手瘦而修長,指上的關節如一顆顆小栗子,雖瘦但筋肉分布極為勻稱,這使得穿越而來的李科用得如魚得水,手是紋絲不動的,手中筆卻是翻轉如電。
仿佛是看得眼花,也仿佛是自然而然,李科筆下的仙人,從一個頭再到一個上身,再到一個下身,最後便愈來愈躍然紙上,向要飛出來似的,退遠一看和擺在上方的吳道玄畫的幾乎一模一樣。
李科畫完一個端坐著的威嚴寶相的仙人,就著手開始畫後麵的一個手持笏板站立的仙人......
他憋著一股精神勁,用筆如飛,這是他在現代成為畫家後養成的習慣,作畫始終一鼓作氣得畫完,不休息不吃飯,有一次他創作一個中西結合水墨油彩畫便是從中午畫到第二天,讓他誤以為時間倒流了。
忽然,一個聲音叫停李科。
“夠了,三郎。”張淳捋著胡須笑道,“畫人為畫道中最難,人有精、氣、神,三者缺之皆不似。王院監,你是畫人物的高手,你看看三郎畫的如何?”
王院監臉上的皺紋不自然的抖動,喉嚨像是有塊骨頭,半天吞吐說不出話。
而李煥則是冷著臉回坐到椅子上。
李科則撂下筆,一臉微笑的看著李煥以及站在傍邊的秀兒和鄭管家。
“多日不見三郎,畫功大漲啊,真是可喜可賀。”張淳捋著黑白相間的胡須笑道。
這時,回到椅子上的李煥大聲怒斥道:“鄭三、秀兒!你倆歪曲是非,滿口謊話,該當何罪!?”
情形急轉直下,鄭管家和秀兒嚇得軟坐在地上,倆個人發這著抖,嘟囔得說不清話。
李科剛想說話,那李煥卻大手一揮,嗬道:“來人!將這兩人押出去,各罰三十大板和兩月月例錢!”
門外呼哧呼哧跑進來幾個家丁,三下五除二,直接把地上的兩灘爛泥架了出去,剛出門,鄭管家和秀兒才放聲大喊著冤枉,冤枉啊。
李煥使得一手好計,一招先聲奪人,既撇清幹係,又將矛頭轉向了秀兒和鄭管家兩人。
而李科隻是看看,笑笑,不說話。
屋內陷入短暫的尷尬。
張淳突然笑起來:“這也算是三喜臨門的事了,一喜,藏畫閣的墨寶找了回來。二喜,李郎畫藝突飛猛進。三喜,李郎幾天後必能考入自家的畫院。”
李科道:“張學士,喜不喜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真正的奸險狡詐之輩沒受到應有的懲罰!”
李煥額頭青筋跳動,剛想發火,一個婦人哭天喊地的跑了進來。
婦人是李科的養母,秦氏。
秦氏哭喊著撲在李煥腿上,不停推搡著:“老爺,老爺,快去看看青兒吧,他不行啦,我們李家要絕後啦!”
“青兒昨晚不是隻得了個風寒,吃完藥休養著,這又是怎麽了?”李煥忙問。
王院監忙問:“夫人,絕後是什麽意思,青兒他快不行了嗎?”
“青兒他不舉啦!”一聲哀嚎,秦氏氣絕暈倒。
李科在一旁聽著看著差點沒笑出聲,報應懲罰說來就來。
可憐的李青,昨晚血脈噴張的全身上下硬邦邦,還喝了不知多少鹿血酒來助陽,結果倒黴的碰上李科這個黑夜俠客。
黑夜俠客一番驅鬼禦神,不,裝神弄鬼之下,李青挺直的下體受到驚嚇後,血流停滯受阻,再加上夜風寒冷刺骨,雙重刺激下,結果可想而知。
李煥也是慌了神,忙起身走:“快去叫大夫來!”
這種好事,李科當然要去湊湊熱鬧。
路上,張淳卻在背後叫住了李科。
張淳黑白相間的胡子泛著油光,滿臉堆笑道:“剛剛李郎你臨危不懼、意氣風發的模樣,還有那畫畫的樣子,真是太像了。”
李科問:“像什麽?”
“像你親爹的模樣。”
李科苦笑著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那些關於爹娘的遙遠的記憶太過縹緲模糊。
“你可知道你爹娘是為著什麽,被捕入獄?”張淳莫名其妙的問道。
“卷入了十多年前的烏台詩案。”
“那你又可知道,在太祖皇帝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之下,烏台詩案牽連的數位達官貴族都沒有性命之憂,可為何偏偏隻有你的爹娘死在獄中?”張淳灰色眼睛死死盯著李科。
李科聽了這話,心裏頓時陷入一種驚慌之中,眼前好似有一團可以致人死命的黑霧在不遠處翻湧。
但他仍保持著麵不改色問道:“張學士是說我親爹娘是被他人陷害而死的?”
張淳像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向前走去。
李科也心知肚明不再追問,這番對話張學士是想點到為止。
可他為什麽偏偏在這個時候告訴李科這麽一個多年來都不曾提起的秘密或是陰謀,李科想不明白。
......
很快,堂中擺上一張長桌,一幅尺幅長約三米,寬約三十厘米的《天王送子圖》鋪展在上。
《天王送子圖》是吳道玄的紙本白描畫,設有淡色,畫麵分為三段,描繪了釋迦摩尼降生為淨飯王王子的故事,每段都繪有天神,或威嚴端莊,或形貌詭異。
但最關鍵的是其中的吳道玄運用著爐火純青的蓴菜條線條技法,將每個仙人描繪得栩栩如生,畫中的仙人們天衣飛揚,讓觀畫者能感受到好似有一陣陣的天風從畫中吹出來。
張淳不禁點頭稱妙:“這“蓴菜條”吳道玄的手筆,真是幹練!大東家你真是深藏不漏,這等墨寶也不讓我知道。”
李煥心想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對張淳的話不作理睬,道:“三郎,君無戲言你可知道?”
“君無戲言!”李科盯著桌上的畫,會心一笑,“來人!筆墨紙硯伺候著!”
屋內一片寂靜,所以熱量和聲音都集中在畫卷之上和李科的手上。
李科看著擺在上方的吳道玄的真跡,心中也是觸動頗深,流傳千年的名畫竟然讓他穿越過來看到,也不枉李科為了練白描,臨摹吳道子傳世的各種畫上百遍,諸如《天王送子圖》、《三官圖》、《八十七神仙卷》等等。
李科興奮得握筆的手微微顫抖著。
王院監嗤笑道:“手抖了還逞什麽強?”
李科深深納入一口氣,摒除雜念、聚精會神起來,他沒有拿起起形的細枝炭筆,而是直接拿著細毫開始沾墨作畫,因為形已在他的心中。
圍看的人一臉的不可思議,交頭接耳著說這小子居然不起形就開始勾線,是被嚇傻了還是在胡鬧?
而李科全然不顧傍邊人的嗤笑和低語,他開始落筆。
他的手瘦而修長,指上的關節如一顆顆小栗子,雖瘦但筋肉分布極為勻稱,這使得穿越而來的李科用得如魚得水,手是紋絲不動的,手中筆卻是翻轉如電。
仿佛是看得眼花,也仿佛是自然而然,李科筆下的仙人,從一個頭再到一個上身,再到一個下身,最後便愈來愈躍然紙上,向要飛出來似的,退遠一看和擺在上方的吳道玄畫的幾乎一模一樣。
李科畫完一個端坐著的威嚴寶相的仙人,就著手開始畫後麵的一個手持笏板站立的仙人......
他憋著一股精神勁,用筆如飛,這是他在現代成為畫家後養成的習慣,作畫始終一鼓作氣得畫完,不休息不吃飯,有一次他創作一個中西結合水墨油彩畫便是從中午畫到第二天,讓他誤以為時間倒流了。
忽然,一個聲音叫停李科。
“夠了,三郎。”張淳捋著胡須笑道,“畫人為畫道中最難,人有精、氣、神,三者缺之皆不似。王院監,你是畫人物的高手,你看看三郎畫的如何?”
王院監臉上的皺紋不自然的抖動,喉嚨像是有塊骨頭,半天吞吐說不出話。
而李煥則是冷著臉回坐到椅子上。
李科則撂下筆,一臉微笑的看著李煥以及站在傍邊的秀兒和鄭管家。
“多日不見三郎,畫功大漲啊,真是可喜可賀。”張淳捋著黑白相間的胡須笑道。
這時,回到椅子上的李煥大聲怒斥道:“鄭三、秀兒!你倆歪曲是非,滿口謊話,該當何罪!?”
情形急轉直下,鄭管家和秀兒嚇得軟坐在地上,倆個人發這著抖,嘟囔得說不清話。
李科剛想說話,那李煥卻大手一揮,嗬道:“來人!將這兩人押出去,各罰三十大板和兩月月例錢!”
門外呼哧呼哧跑進來幾個家丁,三下五除二,直接把地上的兩灘爛泥架了出去,剛出門,鄭管家和秀兒才放聲大喊著冤枉,冤枉啊。
李煥使得一手好計,一招先聲奪人,既撇清幹係,又將矛頭轉向了秀兒和鄭管家兩人。
而李科隻是看看,笑笑,不說話。
屋內陷入短暫的尷尬。
張淳突然笑起來:“這也算是三喜臨門的事了,一喜,藏畫閣的墨寶找了回來。二喜,李郎畫藝突飛猛進。三喜,李郎幾天後必能考入自家的畫院。”
李科道:“張學士,喜不喜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真正的奸險狡詐之輩沒受到應有的懲罰!”
李煥額頭青筋跳動,剛想發火,一個婦人哭天喊地的跑了進來。
婦人是李科的養母,秦氏。
秦氏哭喊著撲在李煥腿上,不停推搡著:“老爺,老爺,快去看看青兒吧,他不行啦,我們李家要絕後啦!”
“青兒昨晚不是隻得了個風寒,吃完藥休養著,這又是怎麽了?”李煥忙問。
王院監忙問:“夫人,絕後是什麽意思,青兒他快不行了嗎?”
“青兒他不舉啦!”一聲哀嚎,秦氏氣絕暈倒。
李科在一旁聽著看著差點沒笑出聲,報應懲罰說來就來。
可憐的李青,昨晚血脈噴張的全身上下硬邦邦,還喝了不知多少鹿血酒來助陽,結果倒黴的碰上李科這個黑夜俠客。
黑夜俠客一番驅鬼禦神,不,裝神弄鬼之下,李青挺直的下體受到驚嚇後,血流停滯受阻,再加上夜風寒冷刺骨,雙重刺激下,結果可想而知。
李煥也是慌了神,忙起身走:“快去叫大夫來!”
這種好事,李科當然要去湊湊熱鬧。
路上,張淳卻在背後叫住了李科。
張淳黑白相間的胡子泛著油光,滿臉堆笑道:“剛剛李郎你臨危不懼、意氣風發的模樣,還有那畫畫的樣子,真是太像了。”
李科問:“像什麽?”
“像你親爹的模樣。”
李科苦笑著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那些關於爹娘的遙遠的記憶太過縹緲模糊。
“你可知道你爹娘是為著什麽,被捕入獄?”張淳莫名其妙的問道。
“卷入了十多年前的烏台詩案。”
“那你又可知道,在太祖皇帝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之下,烏台詩案牽連的數位達官貴族都沒有性命之憂,可為何偏偏隻有你的爹娘死在獄中?”張淳灰色眼睛死死盯著李科。
李科聽了這話,心裏頓時陷入一種驚慌之中,眼前好似有一團可以致人死命的黑霧在不遠處翻湧。
但他仍保持著麵不改色問道:“張學士是說我親爹娘是被他人陷害而死的?”
張淳像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向前走去。
李科也心知肚明不再追問,這番對話張學士是想點到為止。
可他為什麽偏偏在這個時候告訴李科這麽一個多年來都不曾提起的秘密或是陰謀,李科想不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