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公宇麟,這位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戰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卻在近日遭遇到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陰謀暗算。而這幕後黑手竟然是當今繼後如懿的親弟弟!


    那一日,靖國公宇麟正率領著他所統領的西北大軍與敵軍激戰正酣。突然之間,一支冷箭從暗處射來,直取宇麟要害。盡管他身經百戰,但這支突如其來的暗箭還是讓他防不勝防,最終身負重傷。


    由於傷勢過重,靖國公宇麟已無力再指揮戰鬥,無奈之下隻能將西北大軍的軍權暫時移交他人。此消息一經傳出,瞬間便傳遍了整個後宮以及前朝。眾人皆對這一事件感到震驚不已,紛紛猜測其中緣由。


    繼後如懿自打進宮以來,便保持著一顆天真無邪的心,始終堅信著自己與皇帝之間那份深厚得無與倫比的感情堅不可摧。要知道,他倆可是打小就相識相知,堪稱青梅竹馬一同成長起來的。在如懿的心目中,這份情感曆經歲月的洗禮和宮廷權謀的考驗,依然如同最初那般純淨而真摯。因此,無論如何,如懿都萬萬沒有想到,那個曾經與她海誓山盟的皇帝陛下,有朝一日竟會將矛頭對準她的親弟弟。


    然而,殘酷的現實往往出人意料。就在某一天,皇帝突然獲知了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消息:繼後如懿的親弟弟,竟然膽大包天地在浩浩蕩蕩的大軍麵前,企圖謀害那位統率全軍、威名赫赫的靖國公宇麟大帥!這一驚人的舉動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瞬間在皇帝的心頭炸開,熊熊怒火刹那間被徹底點燃。雖說在皇帝的內心深處,對於如懿仍留存著那麽一絲絲難以割舍的情誼,可國法森嚴,軍紀更是鐵律般不容侵犯,麵對如此嚴重的罪行,又豈能輕易姑息縱容呢?


    思前想後,皇帝毅然決然地派遣出自己最為信賴的心腹大臣,責令其務必對此事展開詳盡周密的調查。這些心腹大臣們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案件的偵破工作當中。經過一段漫長而艱苦的深入徹查,所有收集到的證據無一例外地全都明確無誤地指向了如懿的親弟弟。至此,哪怕是皇帝有心想要偏袒維護,恐怕也是回天乏術、無能為力了......


    在乾清宮前方那片極其寬闊的廣場之上,一眼望去,隻見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密密麻麻地跪伏著一群人。這群人身上所穿著的服飾無一不是精美絕倫且華麗異常,彰顯出他們身份的尊貴與不凡。其中有的人已經頭發花白如銀霜一般,滿臉深深淺淺的皺紋如同溝壑縱橫交錯,仿佛經曆了歲月無盡的滄桑洗禮;而另一些人則正當壯年,身姿挺拔如鬆,意氣風發之態溢於言表。


    待細細觀瞧之後方才發現,原來這些跪地之人皆非等閑之輩,他們要麽是皇室宗親裏位高權重者,要麽就是朝廷之中手握重權的重要大臣們。此時此刻,隻見眾人麵容之上皆流露出凝重之色,神情更是無比肅穆莊嚴,每個人都緊緊地抿著自己的雙唇,一言不發,目光卻猶如利箭般直直地凝視著乾清宮那扇緊閉得嚴絲合縫的朱紅色大門。


    就在這眾多身影當中,有一位曆經四朝風雨的老臣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位老臣身形略顯佝僂,然而脊梁骨卻依然挺得筆直,仿佛承載著千鈞重擔也絕不彎折。他的身軀正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著,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此刻已滿是悲憤交加的神色,一雙原本渾濁的眼眸此刻竟閃爍著點點淚光,宛如夜空中忽明忽暗的寒星。


    這位老臣用沙啞而又充滿憤怒的聲音喊道:“皇上啊!這後宮之中的嬪妃們相互爭寵本就是常事,但怎敢如此肆意妄為,竟然牽連到朝中的重臣!靖國公大人乃是統領十萬大軍的統帥,身負保家衛國之重任。然而,就在這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繼後的親弟弟竟敢膽大包天地對其下此毒手!”說到此處,老臣已是泣不成聲,他抬起手,顫巍巍地指向天空,仿佛在向上蒼訴說著心中的冤屈與憤恨。


    周圍的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附和起來,一時間,乾清宮前響起一片嘈雜之聲。有人痛斥繼後家族的囂張跋扈;有人為靖國公的遭遇感到不平;還有人懇請皇帝一定要嚴懲凶手,以正國法綱紀。整個場麵混亂不堪,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皇帝端坐在乾清宮那雕梁畫棟的大殿之上,金碧輝煌的光芒掩映不住他眉宇間的凝重與疲憊,仿佛是歲月與重擔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跡。殿外的吵鬧聲如潮水般洶湧而來,大臣們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猶如無數隻嘈雜的蜂群,在他耳邊嗡嗡作響,每一聲都像是鋒利的刀片,切割著他緊繃的神經,令他頭痛欲裂。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試圖在這片喧囂中尋得一絲寧靜,但那份沉重如同巨石般壓在心頭,讓他難以喘息,仿佛整個世界都壓在他的肩上。


    他深知,此刻所麵對的,絕非一件小事,而是一場關乎國家命運、個人情感與道德準則的風暴。一邊是繼後如懿,曾經的青梅竹馬,然而,另一邊則是森嚴的國法與不容侵犯的軍法,它們如同兩把鋒利的劍,懸在他的頭頂,閃爍著寒光,時刻提醒著他作為一國之君的責任與擔當,不容他有絲毫的動搖與懈怠。


    佟佳氏一族,為大清征戰沙場幾十年,功勳卓著。尤其是靖國公佟佳氏宇麟,更是他的恩師與引路人,如同父親般教導他沉穩果決,引領他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峰。而皇貴妃馨瀾,作為靖國公宇麟的親妹妹,更是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前不久,他已經為了繼後如懿委屈了馨瀾一次,導致太後憤然離宮去圓明園養病,這使得本就複雜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皇帝的性格剛毅果決,他從不畏懼任何挑戰與困難,如同山巔上的雄鷹,傲視群雄,勇往直前。但這一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困惑,仿佛置身於一片茫茫大海之中,四周是波濤洶湧的巨浪,而他則是那艘搖搖欲墜的航船,不知該駛向何方。他不想受滿朝文武的逼迫,不願自己的意誌被那些所謂的“忠臣”所左右,他渴望保持自己的獨立與尊嚴。然而,他更清楚,作為皇帝,他必須考慮到整個國家的利益與穩定,不能因一己之私而置大局於不顧。


    庇護繼後,意味著對國法與軍法的公然挑戰,是對那些為大清王朝浴血奮戰的將士們的極大不公。他怕,他怕一旦庇護了繼後,便會讓滿朝文武和大軍心生寒意,覺得皇權可以徇私舞弊,國法軍法不過是一紙空文。


    畢竟,繼後的親弟弟犯下的,是謀害大軍統帥的滔天大罪,這個罪名如同一塊巨大的烏雲,籠罩在整個朝廷的上空,讓整個國家為之震動,為之嘩然。若皇帝選擇袒護,那麽他將如何麵對那些為大清王朝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他們用生命扞衛國家的尊嚴與安寧,怎能容忍如此卑劣的行徑?他又如何麵對那些對國家忠心耿耿的百姓們?他們期待著公正與正義,期待著皇帝能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空。


    他心中五味雜陳,思緒紛亂如麻。他站起身來,緩步走到窗前,望著外麵那漆黑的夜空,心中暗自思量。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他那張堅毅而複雜的臉龐。他知道,他必須做出一個決斷,一個既能維護國家法度,又能兼顧家族情感的決斷。這個決斷,將考驗他的智慧與勇氣,也將決定他作為皇帝的尊嚴與榮耀。


    乾清宮外,皇室宗親與滿朝文武已跪了整整一日,陽光從晨曦微露到夕陽西下,再至夜幕降臨,他們的身影被拉得長長的,顯得格外蕭瑟與悲壯。石板路上,膝蓋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那是他們對皇權的敬畏,也是對正義的執著。


    皇帝坐在大殿之上,目光深邃而複雜,他凝視著殿外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繼後如懿,那個曾經與他共賞月色、同品茶香的女子,此刻卻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陌生與失望。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皇貴妃馨瀾的身影。那是一個堅毅而聰慧的女子,她深知自己的身份與責任,更懂得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此刻換成是馨瀾,她定會毫不猶豫地走出後宮,以行動證明自己的清白與忠誠。她會脫下那象征身份的華麗頭飾,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用自己的尊嚴與驕傲,換取朝廷的安寧與將士們的信任。


    馨瀾,那個總是溫婉如水、明理懂事的女子,她的眼中總是閃爍著對國家的忠誠與對百姓的關愛。她懂得,作為皇室的一員,她的每一個舉動都關乎國家的顏麵與穩定。所以,在麵對家族的錯誤時,她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皇室的擔當與正義。


    而如懿,那個曾經與他心靈相通的女子,此刻卻仿佛被一層看不見的迷霧所籠罩。她沒有走出宮門,沒有向天下人展示她的決心與勇氣,隻是默默地躲在深宮之中,任由外界的風波肆虐。皇帝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苦澀與憤怒,他失望,不僅僅是因為如懿的沉默,更是因為她似乎忘記了自己身為皇後的責任與擔當。


    “皇上,宗室親貴與滿朝文武已在宮外跪了一整天,再這樣下去,隻怕會傷了朝臣之心,也損了皇上的威望啊。”太監總管李玉看到皇帝對繼後心有不滿,他想著繼後報複你的機會終於來了,他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他的聲音雖輕,卻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皇帝的心房。


    這時,乾清宮外突然傳來一陣虛弱的咳嗽聲,那咳嗽聲細若遊絲,卻又清晰可聞,如同秋日裏最後一片凋零的落葉,在寒風中無助地搖曳,帶著無盡的淒涼與深深的無奈。眾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循聲望去,隻見重傷未愈的靖國公宇麟,在侍從的攙扶下,如同風中殘燭般踉蹌地出現在乾清宮的門外。


    “咳咳咳……”宇麟咳得撕心裂肺,仿佛連心肺都要咳出來,每一次咳嗽都伴隨著身體的劇烈顫抖。然而,他的眼神卻異常堅定,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閃爍著對皇帝的無限信任與深深尊重。他艱難地開口,聲音雖微弱,卻字字鏗鏘有力:“咳咳咳,都回去吧,……身為臣子,我們怎能如此逼迫皇上?……當今皇上英明神武,他自會給大軍一個交代。”


    靖國公的話語如同冬日裏的一縷陽光,穿透了寒冷的空氣,照進了眾人的心裏。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皇帝的堅定信任,也表達了對國家大義的深刻理解。他深知,作為臣子,他們的職責是輔佐皇帝,而不是逼迫皇帝做出違背良心的決定。這份忠誠與擔當,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靖國公的話語雖輕,卻如同春日驚雷,狠狠地敲在了眾人的心上。那些原本還心存僥幸、試圖以人數優勢迫使皇帝妥協的皇室宗親和朝臣們,此刻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臉上露出了羞愧難當的神色。他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懾,心中那股囂張的氣焰瞬間熄滅。


    宇麟的聲音雖然微弱而沙啞,但每一個字都如同千斤重錘,狠狠地敲擊在眾人的心上。朝臣們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驚愕與不安。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確實有些過激了,不僅給皇帝帶來了莫大的壓力,也嚴重損害了朝臣的形象與尊嚴。


    隨著靖國公的話語落下,滿朝文武和皇室宗親紛紛投去敬畏的目光。他們知道,靖國公不僅是皇帝的師父,更是國家的重臣,他的話語有著不可動搖的權威性。他的每一個字都如同春風化雨般滋潤著眾人的心田,讓他們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


    宇麟喘了幾口氣,胸膛起伏如同風中的波浪。他繼續道:“眾多皇室宗親和滿朝重臣,跪在乾清宮外像什麽樣子?……還有沒有一點為人臣子的本分了?……咳咳咳咳咳……”他的聲音因咳嗽而斷斷續續,但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擊在眾人的心上。


    宇麟喘了幾口氣,仿佛連呼吸都變得異常艱難。但他依然強撐著虛弱的身體,用那雙充滿智慧與堅定的眼睛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責備與期望,仿佛在說:“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怎能如此輕率行事?”


    “軍機大臣,”宇麟的聲音稍微恢複了一些力氣,他看向軍機大臣,眼神中充滿了威嚴與期待,“該當值的當值,廣西水災的賑災物資撥下去了嗎?……戶部怎麽也跟著在這裏起哄?……成何體統!”


    軍機大臣聞言,神色一凜,仿佛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他連忙上前幾步,躬身說道:“靖國公所言極是。微臣這就去安排當值的事宜,確保軍機處正常運轉。至於廣西水災的賑災物資,微臣已經命人緊急撥付,確保災民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


    戶部侍郎也嚇得臉色蒼白,連忙上前請罪:“微臣知罪,微臣這就退下,全力配合賑災事宜,絕不再給皇上添亂。”


    宇麟看著軍機大臣和戶部侍郎的表現,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他知道,這些臣子雖然一時衝動,但心中還是有著國家的。隻要他們能夠迷途知返,各司其職,為國家的穩定與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麽這個國家就一定能夠度過眼前的難關。


    宇麟再次喘了幾口氣,仿佛連說話都變得異常艱難。但他依然堅持著將話說完:“很好,……爾等身為朝廷重臣,當以國家大局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而置國家於不顧。……皇上英明神武,自有決斷,……爾等隻需盡忠職守,便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說到這裏,宇麟已經累得滿頭大汗,臉色蒼白如紙。但他依然強撐著身體,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記住,我們是臣子,我們的職責是輔佐皇上、治理國家。而不是在這裏逼宮鬧事、給皇上添堵。”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宇麟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他的動作雖然無力,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與威嚴。他繼續說道:“記住,我們是臣子,我們的職責是輔佐皇上,治理國家。而不是在這裏逼宮鬧事,給皇上添堵。”


    隨著宇麟的話語落下,朝臣們紛紛起身,整理著衣衫與思緒。他們望著宇麟那虛弱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敬佩與感激之情。他們知道,這位重傷未愈的老臣,用自己的行動為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臣子之道課。他的忠誠與擔當、他的智慧與勇氣、他的堅定與威嚴,都將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榜樣。


    乾清宮內的氣氛隨著宇麟的話語漸漸平息,皇帝的目光透過窗欞,望向那漸漸散去的群臣,心中五味雜陳。他緩緩站起身,步至窗前,凝視著宇麟那略顯蹣跚卻異常堅定的背影,心中暗自發誓,定要不負這份信任與期望。


    皇帝在乾清宮內,也將宇麟的這一番話聽得清清楚楚。他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同時也感到了一絲愧疚與自責。他知道,宇麟是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危,才不顧自己重傷未愈的身體,前來為自己解圍。這份忠誠與擔當,讓他深受感動。


    皇帝在龍榻上緩緩睜開雙眼,那雙眸子裏閃爍的,不是尋常的慵懶,而是前所未有的決絕。繼後如懿的軟弱無能,如同一根刺,深深紮進了他的心。在這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繼後上不能自省以提升德行,下不能穩定後宮以安人心,讓他如何能安心處理那堆積如山的朝政大事?


    終於,憤怒如火山般爆發,皇帝震怒之下,一道冷酷無情的聖旨如驚雷般炸響:“傳朕旨意,繼後如懿即刻禁足於翊坤宮,無朕旨意,不得踏出半步!”話音未落,李玉已是一臉肅穆,匆匆領命而去,腳步在空曠的宮殿中回響,每一步都似乎在訴說著皇權的不可侵犯。


    如懿得知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整個人如遭雷擊,癱軟在精致的椅子上,淚水無聲地滑落臉頰,打濕了精致的妝容。她那雙曾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眸此刻滿是迷茫與無助,她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這一步。她並非不想有所作為,隻是在這波詭雲譎的後宮中,她真的不知所措,無力回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淑儀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淑儀公主並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