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斜照,金碧輝煌的紫禁城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餘暉,而在這寧靜而莊嚴的背後,卻暗流湧動。繼後如懿,這位曾經溫婉賢淑、母儀天下的女子,此刻卻滿臉焦急,眼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怒火與不安。她緊緊牽著四公主稚嫩的小手,步伐匆匆,穿過曲折幽深的宮道,直奔養心殿而去。
如懿做出了一個衝動的決定。她緊緊拉著年幼的四公主的手,決定親自麵見皇帝,哪怕是在那莊重嚴肅、不容輕易打擾的養心殿內。
養心殿內,燭火通明,皇帝正與朝中重臣們商議國事,氣氛凝重而嚴肅。門外,養心殿總管李玉挺直了腰板,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試圖靠近的人。然而,如懿的到來卻打破了這份寧靜。
“皇後娘娘,養心殿乃皇上處理國事之重地,未得傳召,任何人不得擅入。”李玉的聲音雖帶著幾分敬畏,卻也不失威嚴。
但如懿此刻已全然不顧這些,她的心中隻有對女兒即將和親的無盡憂慮與憤怒。“本宮乃後宮之主,今日之事關乎公主安危,豈能坐視不理?”言罷,她猛地推開李玉,帶著四公主強行闖入了養心殿。
最終,在如懿的堅持下,李玉無奈隻能退讓,任由皇後帶著公主踏入了那原本隻屬於帝王與朝臣的議事之地。養心殿內,皇帝與大臣們的談話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對突如其來的母女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微妙而緊張的氣息。如懿的到來,無疑給這場原本就複雜的局勢,又增添了幾分不可預測性。
門開的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如懿身上。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而朝臣們則麵麵相覷,議論紛紛。四公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緊緊依偎在母親懷裏,小臉上滿是驚恐與無助。
如懿站在大殿中央,目光直視著皇帝,聲音中帶著幾分決絕與顫抖:“皇上,臣妾聽聞您欲讓公主和親,此事關乎公主一生幸福,怎能草率決定?臣妾身為公主之母,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皇家宗親與朝中重臣們,目光在皇帝與如懿之間來回遊移,臉上的表情複雜難辨。他們的眼神中既有驚訝,也有不解,更有幾分微妙的評判。在這樣莊嚴而正式的場合,皇後如懿不顧規矩,衝動闖入,無疑打破了他們心中對於皇後應有的端莊、沉穩形象的認知。
“這就是皇上力壓皇室宗親和滿朝文武立下的皇後,”一位年長的宗親心中暗自思量,他的眼神裏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沒有半分母儀天下的氣度。”這句話雖未出口,但從他微微皺起的眉頭和緊抿的嘴唇中,不難讀出這樣的情緒。
周圍的朝臣們也紛紛投來了各異的目光,有的同情,有的不屑,還有的則是暗自慶幸自己未曾卷入這場後宮的風波之中。他們深知,皇後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皇帝權威的挑戰,更是對整個皇室尊嚴的一種衝擊。在這樣一個權力與規矩交織的宮廷裏,如懿的行為無疑被視作一種越界,一種對既定秩序的破壞。
宗親們低聲議論著,聲音雖小,卻如同鋒利的刀刃,一字一句地割裂著如懿的尊嚴與驕傲。他們中有人搖頭歎息,有人麵露不屑,更有甚者,直接以眼神表達了對如懿的不滿與失望。在他們看來,身為皇後,應當具備超凡的冷靜與智慧,以大局為重,而非像如懿這般,不顧一切地衝入養心殿,以求改變皇帝的決定。
朝中重臣們則更為理智一些。他們深知,和親之事關乎國體,不容有失。而如懿的行為,雖然情有可原,但在他們眼中,卻顯得不夠成熟與穩重。他們開始懷疑,這位被皇帝如此看重的女子,是否真的能夠擔起母儀天下的重任。
恂郡王胤禵,這位身份尊貴的皇室成員,聲音中帶著幾分不滿與輕蔑,緩緩開口:“這個繼後,真是沒有半分母儀天下的氣度。養心殿議事,何等莊重之地,她竟也敢闖進來,這簡直是大清立國百年都未曾有過的事情,嘖嘖,真是成何體統!”
繼後如懿,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她的眼中卻燃燒著不屈的火焰。她緊咬著下唇,仿佛要抑製住內心的憤怒與不甘,聲音顫抖卻堅定:“你……你算什麽,憑什麽這樣評價我?我身為皇後,自有我的責任與擔當,豈容你這般侮辱!”
胤禵聞言,氣得臉色鐵青,他萬萬沒想到,這個繼後竟敢如此無禮,竟敢在他麵前口出狂言。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聲道:“本王乃聖祖仁皇帝的親子,先帝的親弟弟,當今皇上的親叔叔!論起輩分,你區區一個繼後,見了本王本該行禮問安,如今卻這般無禮,簡直是無法無天了!孝賢皇後在世的時候,對皇親國戚都是溫言寬慰,從未有過半點不耐煩,你一個繼後,竟然敢如此放肆!”
如懿聽著胤禵的怒斥,心中的怒火卻越燒越旺。她知道,自己此刻的行為確實有所不妥,但她無法忍受這來自皇室宗親的侮辱與輕視。她挺直了脊梁,目光直視胤禵,聲音中帶著幾分決絕:“我乃是大清的皇後,是皇上冊封的六宮之主!我雖為繼後,但我也有我的尊嚴與驕傲!你憑什麽拿我與孝賢皇後相比?孝賢皇後固然賢德,但我如懿,也並非無能之輩!我今日此舉,隻為了我心愛的女兒,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我無愧於心!”
此言一出,養心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胤禵與如懿之間的對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敢發出一絲聲響。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無疑給宮廷中的權力鬥爭又增添了幾分複雜與微妙。
皇帝靜靜地坐在龍椅上,冷冷地注視著眼前這場由如懿與胤禵掀起的鬧劇,他宛如一位超然物外的智者,眼神深邃而冷漠,仿佛能穿透一切虛偽與浮躁,直擊人心最幽暗的角落。大殿內,燭光搖曳,將每個人的臉龐映照得明暗交錯,更添了幾分緊張與不安。
當如懿與胤禵的爭執如同沸水般達到沸點時,皇帝隻是輕輕地將手中的奏折扔到桌子上,那輕微的響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這響聲,雖輕,卻如同一記警鍾,讓喧囂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心都為之一顫,仿佛在這一刻,時間都凝固了。
胤禵,這位在朝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臣,他的眼神如同鷹隼般銳利,瞬間捕捉到了皇帝那不悅與冷漠交織的神情。他心中一凜,猶如寒風穿心,意識到自己今日的舉動已經如同玩火般觸犯了皇上的禁忌。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那膝蓋觸地的聲音,在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他向皇權低頭的最好證明。他的語氣謙卑而恭敬,輕聲道:“皇上,老臣一時衝動,被繼後氣暈了頭,言語間多有冒犯,實屬無心之舉。請皇上寬恕老臣的失禮之處,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行事定會更加謹慎。”
胤禵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皇帝示弱,也是在向在場的所有人表明自己的立場。他深知,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中,自己必須放下身為皇室宗親的驕傲與矜持,才能在這場風波中全身而退。同時,他也巧妙地將矛頭指向了如懿,試圖將這場鬧劇的責任推諉到她身上,以此來減輕自己的罪責。
皇帝看著胤禵那謙卑的姿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深知這位恂郡王在朝中的地位與影響力,也知道他今日之舉並非出於本意,而是被如懿的挑釁所激怒。但皇權不容侵犯,這是大清的鐵律,也是他作為皇帝的底線。
因此,他隻能冷冷地開口,聲音如同冬日裏的寒風,刺骨而冰冷:“胤禵,你身為親王,更應懂得尊卑有序、禮數周到的道理。今日之舉,實屬不該。但念你初犯,且能及時認錯,朕就暫且饒你一次。日後若再敢如此無禮,定不輕饒!”
胤禵聞言,心中一陣慶幸,仿佛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又回來了。他知道自己今日能夠逃過一劫,全是因為皇上的寬宏大量與慈悲為懷。於是,他連忙磕頭謝恩,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與感激:“多謝皇上開恩!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定當更加謹慎行事,絕不再犯此類錯誤。”
然而,如懿卻如同被霜打的茄子般,呆呆地站在那裏,目光呆滯,臉上還殘留著與胤禵爭執時的憤怒與不甘。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胤禵的跪地與請罪,其實是在向皇帝示好,也是在向宮廷中的權力低頭。她以為自己在這場爭執中取得了勝利,卻不知自己已經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
皇帝的目光從胤禵身上掠過,最終停留在了如懿那張複雜多變的臉上。他的眼神中既有失望也有深思,仿佛是在審視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卻發現其上有了無法抹去的瑕疵。“皇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古鍾般在大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千鈞之重,“你可知,今日之事,已非家事,而是關乎國體之辱。”
如懿心頭一震,仿佛被雷擊中般,瞬間清醒過來。她意識到自己的衝動與無知可能已經觸動了皇權的底線,讓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她強壓下心中的慌亂與恐懼,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而堅定:“皇上,臣妾隻是……”
“隻是什麽?”皇帝打斷了她的話,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冷漠,“隻是因一時之氣,便不顧規矩禮法,擅自闖入養心殿,企圖以胡攪蠻纏解決問題?還是隻因心中不滿,便不顧大局,肆意妄為,讓朝野上下看盡笑話?你身為六宮之主,更應懂得以身作則、母儀天下的道理。”
如懿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她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確實,她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後宮嬪妃應有的界限,觸及了皇權的敏感神經。
皇帝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直視如懿的靈魂深處。他緩緩站起身,龍袍上的金色龍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更添了幾分威嚴與不可侵犯。
“皇後,你身為後宮之首,應以身作則,恪守婦道,維護宮廷秩序。然而,今日之事,你不僅未能起到表率作用,反而肆意妄為,置國體於不顧。你必須明白,後宮不得幹政,這是大清的鐵律,任何人都不得觸犯。”
如懿緊緊地挺直自己的腰杆,仿佛要將全身所有的力量都匯聚於此,好支撐起自己堅定無比的心誌。她那雙美麗而深邃的眼眸之中,此刻正閃爍著堅決且毫不退縮的光芒,直直地望向那位高高在上、掌握著無上權力的皇帝。
隻見她微微仰著頭,毫不畏懼地與皇帝對視著,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說道:“皇上,臣妾就是不想讓我的女兒嫁到那遙遠的蒙古去!那裏可是冰天雪地的荒蠻之地啊!我的女兒,她是臣妾的心頭肉,是臣妾在這世上最珍貴的寶貝。臣妾又如何能夠忍心看著她獨自一人去到那樣一個陌生又艱苦的地方,去承受那份無盡的孤獨和徹骨的苦寒呢?”
聽到如懿這番話,皇帝隻是輕輕地端起桌上的茶杯,不緊不慢地抿了一小口那清香撲鼻的茶水。他的嘴角緩緩地勾起了一抹讓人難以捉摸的冷笑,那笑容裏似乎隱藏著深深的不滿和不屑。緊接著,隻聽得皇帝用一種低沉卻充滿著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回應道:“如懿,難道就因為你舍不得女兒離開身邊,便能如此肆意妄為,全然罔顧祖宗留下來的家法嗎?再者說,這和親之事關係到大清的安寧與穩定,乃是國之大事,豈容得你這般當成兒戲一般對待?”
氣氛一時凝固,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壓抑。就在這時,一向刁蠻任性的四公主突然掙脫了如懿緊握的手,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小跑著向前幾步,毫不猶豫地跪在了皇帝的腳邊。
緊接著,四公主清脆悅耳的聲音響了起來。這聲音之中,既有著平日裏因受盡寵愛而養成的刁蠻與任性之氣,然而仔細聆聽之下,又能察覺到其中夾雜著一絲極難為人所察覺的輕微顫抖。
“皇阿瑪,兒臣實在是一萬個不情願去和親啊!您想啊,宮中明明還有太後娘娘的端淑公主,以及皇貴妃的養女和婉公主呢!憑什麽非要讓兒臣前去那遙遠的蒙古和親,去到一個全然陌生、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苦受難呀?”說到此處,四公主抬起頭來,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直視著高高在上的皇帝,眼神之中滿是委屈與不甘。
皇帝的臉色猶如被厚重的烏雲嚴嚴實實地遮蔽起來的天空一般,轉瞬間便陰沉到了極致,仿佛能夠從那張臉上擰出冰冷刺骨的水來。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恰似兩把無堅不摧、寒光閃閃的利劍,直直地刺向站在下方的四公主那雖然略顯稚嫩但卻透著一股異常堅定神色的麵龐。其口中說出的話語,帶著一種毋庸置疑且令人無法抗拒的威嚴,好似冬日裏那呼嘯而來、砭人肌骨的凜冽寒風,讓在場之人都情不自禁地狠狠打了一個寒顫。
隻聽得皇帝用那低沉而又充滿壓迫感的聲音說道:“和親之事,此乃關係到我大清江山社稷之穩定以及繁榮昌盛的重大國策,豈能任由你這樣一個小小的女子在這裏妄加議論甚至橫加阻攔!太後所鍾愛的端淑公主,早已經被指婚給了科爾沁右翼親王世子德克勒,如今這門親事的婚期已然臨近;至於和婉公主嘛......”說到此處,皇帝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皇帝的話語戛然而止,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他微微眯起雙眸,眼神深邃而複雜,似是在心中反複權衡著某個重要的決定,又或許隻是想故意吊起四公主那緊張的心弦。
四公主聽到皇帝突然停頓下來的話語,嬌軀猛地一顫,原本紅潤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變得蒼白如紙。但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倔強地抬起那張精致的臉龐,直視著皇帝。隻見她那雙明亮的眼眸中,淚水在眼眶裏不停地打轉,閃爍著令人心碎的光芒。可即便如此,她依舊緊咬下唇,強忍著不讓眼淚輕易落下,用顫抖卻堅定的聲音說道:“皇阿瑪,兒臣就是不要去和親!”
皇帝見狀,氣得麵色鐵青,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瞪大雙眼,死死盯著眼前這個讓他又愛又恨的四公主,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著。
要知道,這位四公主可是皇帝平日裏捧在手心裏的寶貝疙瘩,千般寵愛,萬般嗬護。然而此刻,她竟敢公然忤逆自己,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皇帝怎麽也想不通,那個曾經乖巧聽話的女兒為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此時,在場的皇室宗親們一個個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朝中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們也是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一口;而繼後如懿則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花容失色,嬌軀微微一顫,手中的絲帕差點就掉落在地。一時間,整個宮殿裏靜得出奇,仿佛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皇帝怒發衝冠,額頭上青筋暴起,他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憤怒。隻見他猛地揚起那寬大厚實的手掌,帶著淩厲的掌風,毫不留情地朝著四公主那張粉嫩嬌豔的臉蛋狠狠扇了過去。
刹那間,隻聽得“啪”的一聲清脆響聲,猶如一道驚雷在宮殿內炸響。這一巴掌打得極重,四公主嬌小的身軀承受不住這樣巨大的衝擊力,一個踉蹌向後退去,險些摔倒在地。與此同時,她白皙嬌嫩的臉頰上迅速浮現出五道鮮紅刺目的指印,宛如一朵盛開在雪地裏的紅梅,顯得格外醒目。
隨著這聲巨響,原本寂靜無聲的宮殿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皇帝這雷霆萬鈞的舉動給驚呆了,他們呆呆地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恐懼和震驚。
皇帝麵沉似水,眼神冰冷地凝視著如懿和她身旁的四公主。他那威嚴而冷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人不寒而栗。
“想當年,朕有意將孝賢皇後所誕下的嫡親之女和敬遠嫁到那蒙古科爾沁部去和親之際,如懿啊,你竟是那般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朕進言!至今回想起來,朕都還能清晰地記得當時你所說的每一句話。
那時的你,振振有詞,一套接著一套的說辭從你口中源源不斷地流出。你言道:“身為我大清的公主,既然自幼就盡享了這世間無上的榮華富貴,那麽自然也就應當肩負起為國效力、通過聯姻外族來鞏固邦交的重要責任......”哼,瞧瞧你說得多好啊,簡直就是義正言辭得讓人無法反駁!
然而,事到如今,怎麽回事呢?當同樣的事情落到了你自己的親生女兒身上時,你卻突然之間變得這般百般不舍、千般不願意起來了!難道之前你對和敬公主所說的那些大道理,都不過隻是些冠冕堂皇的場麵話嗎?還是說,隻有當事情真正涉及到你自身利益的時候,你才會顯露出如此自私自利的一麵?
傅恒,那位出身名門、英俊瀟灑且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乃是孝賢皇後的同胞親弟,更是備受寵愛的和敬公主的至親舅舅。此刻,他正身處於莊嚴而肅穆的養心殿內,親耳聆聽著當今聖上那令人震驚的話語。
原來,多年前那場關乎和敬公主遠嫁和親之事,竟源自於繼後如懿向皇帝所獻出的計策!這一真相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擊中了傅恒的心窩。他瞪大了雙眼,滿臉難以置信的神情,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燒得他牙根都直發癢。
回想起當初得知和敬公主要遠離京城、嫁到遙遠異國他鄉時,傅恒內心就充滿了無盡的不舍與憂慮。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竟是那個看似溫婉端莊的繼後在背後搗鬼!她怎能如此狠心,讓自己心愛的外甥女承受這般離別之苦?傅恒越想越是氣憤難平,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成拳頭,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都傾注其中。
傅恒麵色凝重地向前邁進一步,恭敬地向著高高在上的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節,然後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如同寒星一般直直地射向站在一旁的如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徹骨的寒意,仿佛能夠將人瞬間凍結。
隻見他嘴唇輕啟,語氣冷漠地說道:“皇後娘娘,當年您苦口婆心地勸說皇上的時候,可曾有那麽一瞬間想到過和敬公主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呢?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當事情降臨到您自己親生女兒身上的時候,您卻做出如此令人不齒的行徑!”
聽到這番話,如懿心中不禁一震,她那美麗而端莊的臉龐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愧疚之色。但盡管內心充滿了自責與懊悔,她依然緊咬著牙關,不肯輕易示弱,而是倔強地回應道:“傅恒,本宮當時那樣做也是完全出於對大清江山社稷的考慮啊!”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原本一直沉默不語的皇帝突然間麵色一沉,鼻腔之中猛地發出了一聲冷哼。那聲冷哼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其中飽含著無盡的憤怒和深深的失望之情。
“哼!”皇帝怒喝道,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跪在地上的如懿,仿佛要將她看穿一般。“為了大清?如懿啊如懿,事到如今你竟然還敢如此巧言令色、百般狡辯!朕真是對你太失望了!當年的嫻貴妃如懿,屢屢僭越中宮之位,這樣的事情可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那麽簡單!”
皇帝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砸落在在場眾人的心間,讓整個宮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出聲,生怕觸怒龍顏。
如懿做出了一個衝動的決定。她緊緊拉著年幼的四公主的手,決定親自麵見皇帝,哪怕是在那莊重嚴肅、不容輕易打擾的養心殿內。
養心殿內,燭火通明,皇帝正與朝中重臣們商議國事,氣氛凝重而嚴肅。門外,養心殿總管李玉挺直了腰板,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試圖靠近的人。然而,如懿的到來卻打破了這份寧靜。
“皇後娘娘,養心殿乃皇上處理國事之重地,未得傳召,任何人不得擅入。”李玉的聲音雖帶著幾分敬畏,卻也不失威嚴。
但如懿此刻已全然不顧這些,她的心中隻有對女兒即將和親的無盡憂慮與憤怒。“本宮乃後宮之主,今日之事關乎公主安危,豈能坐視不理?”言罷,她猛地推開李玉,帶著四公主強行闖入了養心殿。
最終,在如懿的堅持下,李玉無奈隻能退讓,任由皇後帶著公主踏入了那原本隻屬於帝王與朝臣的議事之地。養心殿內,皇帝與大臣們的談話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對突如其來的母女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微妙而緊張的氣息。如懿的到來,無疑給這場原本就複雜的局勢,又增添了幾分不可預測性。
門開的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如懿身上。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而朝臣們則麵麵相覷,議論紛紛。四公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緊緊依偎在母親懷裏,小臉上滿是驚恐與無助。
如懿站在大殿中央,目光直視著皇帝,聲音中帶著幾分決絕與顫抖:“皇上,臣妾聽聞您欲讓公主和親,此事關乎公主一生幸福,怎能草率決定?臣妾身為公主之母,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皇家宗親與朝中重臣們,目光在皇帝與如懿之間來回遊移,臉上的表情複雜難辨。他們的眼神中既有驚訝,也有不解,更有幾分微妙的評判。在這樣莊嚴而正式的場合,皇後如懿不顧規矩,衝動闖入,無疑打破了他們心中對於皇後應有的端莊、沉穩形象的認知。
“這就是皇上力壓皇室宗親和滿朝文武立下的皇後,”一位年長的宗親心中暗自思量,他的眼神裏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沒有半分母儀天下的氣度。”這句話雖未出口,但從他微微皺起的眉頭和緊抿的嘴唇中,不難讀出這樣的情緒。
周圍的朝臣們也紛紛投來了各異的目光,有的同情,有的不屑,還有的則是暗自慶幸自己未曾卷入這場後宮的風波之中。他們深知,皇後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皇帝權威的挑戰,更是對整個皇室尊嚴的一種衝擊。在這樣一個權力與規矩交織的宮廷裏,如懿的行為無疑被視作一種越界,一種對既定秩序的破壞。
宗親們低聲議論著,聲音雖小,卻如同鋒利的刀刃,一字一句地割裂著如懿的尊嚴與驕傲。他們中有人搖頭歎息,有人麵露不屑,更有甚者,直接以眼神表達了對如懿的不滿與失望。在他們看來,身為皇後,應當具備超凡的冷靜與智慧,以大局為重,而非像如懿這般,不顧一切地衝入養心殿,以求改變皇帝的決定。
朝中重臣們則更為理智一些。他們深知,和親之事關乎國體,不容有失。而如懿的行為,雖然情有可原,但在他們眼中,卻顯得不夠成熟與穩重。他們開始懷疑,這位被皇帝如此看重的女子,是否真的能夠擔起母儀天下的重任。
恂郡王胤禵,這位身份尊貴的皇室成員,聲音中帶著幾分不滿與輕蔑,緩緩開口:“這個繼後,真是沒有半分母儀天下的氣度。養心殿議事,何等莊重之地,她竟也敢闖進來,這簡直是大清立國百年都未曾有過的事情,嘖嘖,真是成何體統!”
繼後如懿,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她的眼中卻燃燒著不屈的火焰。她緊咬著下唇,仿佛要抑製住內心的憤怒與不甘,聲音顫抖卻堅定:“你……你算什麽,憑什麽這樣評價我?我身為皇後,自有我的責任與擔當,豈容你這般侮辱!”
胤禵聞言,氣得臉色鐵青,他萬萬沒想到,這個繼後竟敢如此無禮,竟敢在他麵前口出狂言。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聲道:“本王乃聖祖仁皇帝的親子,先帝的親弟弟,當今皇上的親叔叔!論起輩分,你區區一個繼後,見了本王本該行禮問安,如今卻這般無禮,簡直是無法無天了!孝賢皇後在世的時候,對皇親國戚都是溫言寬慰,從未有過半點不耐煩,你一個繼後,竟然敢如此放肆!”
如懿聽著胤禵的怒斥,心中的怒火卻越燒越旺。她知道,自己此刻的行為確實有所不妥,但她無法忍受這來自皇室宗親的侮辱與輕視。她挺直了脊梁,目光直視胤禵,聲音中帶著幾分決絕:“我乃是大清的皇後,是皇上冊封的六宮之主!我雖為繼後,但我也有我的尊嚴與驕傲!你憑什麽拿我與孝賢皇後相比?孝賢皇後固然賢德,但我如懿,也並非無能之輩!我今日此舉,隻為了我心愛的女兒,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我無愧於心!”
此言一出,養心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胤禵與如懿之間的對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敢發出一絲聲響。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無疑給宮廷中的權力鬥爭又增添了幾分複雜與微妙。
皇帝靜靜地坐在龍椅上,冷冷地注視著眼前這場由如懿與胤禵掀起的鬧劇,他宛如一位超然物外的智者,眼神深邃而冷漠,仿佛能穿透一切虛偽與浮躁,直擊人心最幽暗的角落。大殿內,燭光搖曳,將每個人的臉龐映照得明暗交錯,更添了幾分緊張與不安。
當如懿與胤禵的爭執如同沸水般達到沸點時,皇帝隻是輕輕地將手中的奏折扔到桌子上,那輕微的響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這響聲,雖輕,卻如同一記警鍾,讓喧囂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心都為之一顫,仿佛在這一刻,時間都凝固了。
胤禵,這位在朝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臣,他的眼神如同鷹隼般銳利,瞬間捕捉到了皇帝那不悅與冷漠交織的神情。他心中一凜,猶如寒風穿心,意識到自己今日的舉動已經如同玩火般觸犯了皇上的禁忌。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那膝蓋觸地的聲音,在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他向皇權低頭的最好證明。他的語氣謙卑而恭敬,輕聲道:“皇上,老臣一時衝動,被繼後氣暈了頭,言語間多有冒犯,實屬無心之舉。請皇上寬恕老臣的失禮之處,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行事定會更加謹慎。”
胤禵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皇帝示弱,也是在向在場的所有人表明自己的立場。他深知,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中,自己必須放下身為皇室宗親的驕傲與矜持,才能在這場風波中全身而退。同時,他也巧妙地將矛頭指向了如懿,試圖將這場鬧劇的責任推諉到她身上,以此來減輕自己的罪責。
皇帝看著胤禵那謙卑的姿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深知這位恂郡王在朝中的地位與影響力,也知道他今日之舉並非出於本意,而是被如懿的挑釁所激怒。但皇權不容侵犯,這是大清的鐵律,也是他作為皇帝的底線。
因此,他隻能冷冷地開口,聲音如同冬日裏的寒風,刺骨而冰冷:“胤禵,你身為親王,更應懂得尊卑有序、禮數周到的道理。今日之舉,實屬不該。但念你初犯,且能及時認錯,朕就暫且饒你一次。日後若再敢如此無禮,定不輕饒!”
胤禵聞言,心中一陣慶幸,仿佛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又回來了。他知道自己今日能夠逃過一劫,全是因為皇上的寬宏大量與慈悲為懷。於是,他連忙磕頭謝恩,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與感激:“多謝皇上開恩!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定當更加謹慎行事,絕不再犯此類錯誤。”
然而,如懿卻如同被霜打的茄子般,呆呆地站在那裏,目光呆滯,臉上還殘留著與胤禵爭執時的憤怒與不甘。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胤禵的跪地與請罪,其實是在向皇帝示好,也是在向宮廷中的權力低頭。她以為自己在這場爭執中取得了勝利,卻不知自己已經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
皇帝的目光從胤禵身上掠過,最終停留在了如懿那張複雜多變的臉上。他的眼神中既有失望也有深思,仿佛是在審視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卻發現其上有了無法抹去的瑕疵。“皇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古鍾般在大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千鈞之重,“你可知,今日之事,已非家事,而是關乎國體之辱。”
如懿心頭一震,仿佛被雷擊中般,瞬間清醒過來。她意識到自己的衝動與無知可能已經觸動了皇權的底線,讓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她強壓下心中的慌亂與恐懼,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而堅定:“皇上,臣妾隻是……”
“隻是什麽?”皇帝打斷了她的話,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冷漠,“隻是因一時之氣,便不顧規矩禮法,擅自闖入養心殿,企圖以胡攪蠻纏解決問題?還是隻因心中不滿,便不顧大局,肆意妄為,讓朝野上下看盡笑話?你身為六宮之主,更應懂得以身作則、母儀天下的道理。”
如懿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她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確實,她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後宮嬪妃應有的界限,觸及了皇權的敏感神經。
皇帝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直視如懿的靈魂深處。他緩緩站起身,龍袍上的金色龍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更添了幾分威嚴與不可侵犯。
“皇後,你身為後宮之首,應以身作則,恪守婦道,維護宮廷秩序。然而,今日之事,你不僅未能起到表率作用,反而肆意妄為,置國體於不顧。你必須明白,後宮不得幹政,這是大清的鐵律,任何人都不得觸犯。”
如懿緊緊地挺直自己的腰杆,仿佛要將全身所有的力量都匯聚於此,好支撐起自己堅定無比的心誌。她那雙美麗而深邃的眼眸之中,此刻正閃爍著堅決且毫不退縮的光芒,直直地望向那位高高在上、掌握著無上權力的皇帝。
隻見她微微仰著頭,毫不畏懼地與皇帝對視著,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說道:“皇上,臣妾就是不想讓我的女兒嫁到那遙遠的蒙古去!那裏可是冰天雪地的荒蠻之地啊!我的女兒,她是臣妾的心頭肉,是臣妾在這世上最珍貴的寶貝。臣妾又如何能夠忍心看著她獨自一人去到那樣一個陌生又艱苦的地方,去承受那份無盡的孤獨和徹骨的苦寒呢?”
聽到如懿這番話,皇帝隻是輕輕地端起桌上的茶杯,不緊不慢地抿了一小口那清香撲鼻的茶水。他的嘴角緩緩地勾起了一抹讓人難以捉摸的冷笑,那笑容裏似乎隱藏著深深的不滿和不屑。緊接著,隻聽得皇帝用一種低沉卻充滿著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回應道:“如懿,難道就因為你舍不得女兒離開身邊,便能如此肆意妄為,全然罔顧祖宗留下來的家法嗎?再者說,這和親之事關係到大清的安寧與穩定,乃是國之大事,豈容得你這般當成兒戲一般對待?”
氣氛一時凝固,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壓抑。就在這時,一向刁蠻任性的四公主突然掙脫了如懿緊握的手,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小跑著向前幾步,毫不猶豫地跪在了皇帝的腳邊。
緊接著,四公主清脆悅耳的聲音響了起來。這聲音之中,既有著平日裏因受盡寵愛而養成的刁蠻與任性之氣,然而仔細聆聽之下,又能察覺到其中夾雜著一絲極難為人所察覺的輕微顫抖。
“皇阿瑪,兒臣實在是一萬個不情願去和親啊!您想啊,宮中明明還有太後娘娘的端淑公主,以及皇貴妃的養女和婉公主呢!憑什麽非要讓兒臣前去那遙遠的蒙古和親,去到一個全然陌生、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苦受難呀?”說到此處,四公主抬起頭來,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直視著高高在上的皇帝,眼神之中滿是委屈與不甘。
皇帝的臉色猶如被厚重的烏雲嚴嚴實實地遮蔽起來的天空一般,轉瞬間便陰沉到了極致,仿佛能夠從那張臉上擰出冰冷刺骨的水來。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恰似兩把無堅不摧、寒光閃閃的利劍,直直地刺向站在下方的四公主那雖然略顯稚嫩但卻透著一股異常堅定神色的麵龐。其口中說出的話語,帶著一種毋庸置疑且令人無法抗拒的威嚴,好似冬日裏那呼嘯而來、砭人肌骨的凜冽寒風,讓在場之人都情不自禁地狠狠打了一個寒顫。
隻聽得皇帝用那低沉而又充滿壓迫感的聲音說道:“和親之事,此乃關係到我大清江山社稷之穩定以及繁榮昌盛的重大國策,豈能任由你這樣一個小小的女子在這裏妄加議論甚至橫加阻攔!太後所鍾愛的端淑公主,早已經被指婚給了科爾沁右翼親王世子德克勒,如今這門親事的婚期已然臨近;至於和婉公主嘛......”說到此處,皇帝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皇帝的話語戛然而止,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他微微眯起雙眸,眼神深邃而複雜,似是在心中反複權衡著某個重要的決定,又或許隻是想故意吊起四公主那緊張的心弦。
四公主聽到皇帝突然停頓下來的話語,嬌軀猛地一顫,原本紅潤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變得蒼白如紙。但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倔強地抬起那張精致的臉龐,直視著皇帝。隻見她那雙明亮的眼眸中,淚水在眼眶裏不停地打轉,閃爍著令人心碎的光芒。可即便如此,她依舊緊咬下唇,強忍著不讓眼淚輕易落下,用顫抖卻堅定的聲音說道:“皇阿瑪,兒臣就是不要去和親!”
皇帝見狀,氣得麵色鐵青,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瞪大雙眼,死死盯著眼前這個讓他又愛又恨的四公主,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著。
要知道,這位四公主可是皇帝平日裏捧在手心裏的寶貝疙瘩,千般寵愛,萬般嗬護。然而此刻,她竟敢公然忤逆自己,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皇帝怎麽也想不通,那個曾經乖巧聽話的女兒為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此時,在場的皇室宗親們一個個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朝中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們也是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一口;而繼後如懿則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花容失色,嬌軀微微一顫,手中的絲帕差點就掉落在地。一時間,整個宮殿裏靜得出奇,仿佛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皇帝怒發衝冠,額頭上青筋暴起,他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憤怒。隻見他猛地揚起那寬大厚實的手掌,帶著淩厲的掌風,毫不留情地朝著四公主那張粉嫩嬌豔的臉蛋狠狠扇了過去。
刹那間,隻聽得“啪”的一聲清脆響聲,猶如一道驚雷在宮殿內炸響。這一巴掌打得極重,四公主嬌小的身軀承受不住這樣巨大的衝擊力,一個踉蹌向後退去,險些摔倒在地。與此同時,她白皙嬌嫩的臉頰上迅速浮現出五道鮮紅刺目的指印,宛如一朵盛開在雪地裏的紅梅,顯得格外醒目。
隨著這聲巨響,原本寂靜無聲的宮殿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皇帝這雷霆萬鈞的舉動給驚呆了,他們呆呆地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恐懼和震驚。
皇帝麵沉似水,眼神冰冷地凝視著如懿和她身旁的四公主。他那威嚴而冷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人不寒而栗。
“想當年,朕有意將孝賢皇後所誕下的嫡親之女和敬遠嫁到那蒙古科爾沁部去和親之際,如懿啊,你竟是那般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朕進言!至今回想起來,朕都還能清晰地記得當時你所說的每一句話。
那時的你,振振有詞,一套接著一套的說辭從你口中源源不斷地流出。你言道:“身為我大清的公主,既然自幼就盡享了這世間無上的榮華富貴,那麽自然也就應當肩負起為國效力、通過聯姻外族來鞏固邦交的重要責任......”哼,瞧瞧你說得多好啊,簡直就是義正言辭得讓人無法反駁!
然而,事到如今,怎麽回事呢?當同樣的事情落到了你自己的親生女兒身上時,你卻突然之間變得這般百般不舍、千般不願意起來了!難道之前你對和敬公主所說的那些大道理,都不過隻是些冠冕堂皇的場麵話嗎?還是說,隻有當事情真正涉及到你自身利益的時候,你才會顯露出如此自私自利的一麵?
傅恒,那位出身名門、英俊瀟灑且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乃是孝賢皇後的同胞親弟,更是備受寵愛的和敬公主的至親舅舅。此刻,他正身處於莊嚴而肅穆的養心殿內,親耳聆聽著當今聖上那令人震驚的話語。
原來,多年前那場關乎和敬公主遠嫁和親之事,竟源自於繼後如懿向皇帝所獻出的計策!這一真相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擊中了傅恒的心窩。他瞪大了雙眼,滿臉難以置信的神情,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燒得他牙根都直發癢。
回想起當初得知和敬公主要遠離京城、嫁到遙遠異國他鄉時,傅恒內心就充滿了無盡的不舍與憂慮。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竟是那個看似溫婉端莊的繼後在背後搗鬼!她怎能如此狠心,讓自己心愛的外甥女承受這般離別之苦?傅恒越想越是氣憤難平,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成拳頭,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都傾注其中。
傅恒麵色凝重地向前邁進一步,恭敬地向著高高在上的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節,然後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如同寒星一般直直地射向站在一旁的如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徹骨的寒意,仿佛能夠將人瞬間凍結。
隻見他嘴唇輕啟,語氣冷漠地說道:“皇後娘娘,當年您苦口婆心地勸說皇上的時候,可曾有那麽一瞬間想到過和敬公主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呢?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當事情降臨到您自己親生女兒身上的時候,您卻做出如此令人不齒的行徑!”
聽到這番話,如懿心中不禁一震,她那美麗而端莊的臉龐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愧疚之色。但盡管內心充滿了自責與懊悔,她依然緊咬著牙關,不肯輕易示弱,而是倔強地回應道:“傅恒,本宮當時那樣做也是完全出於對大清江山社稷的考慮啊!”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原本一直沉默不語的皇帝突然間麵色一沉,鼻腔之中猛地發出了一聲冷哼。那聲冷哼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其中飽含著無盡的憤怒和深深的失望之情。
“哼!”皇帝怒喝道,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跪在地上的如懿,仿佛要將她看穿一般。“為了大清?如懿啊如懿,事到如今你竟然還敢如此巧言令色、百般狡辯!朕真是對你太失望了!當年的嫻貴妃如懿,屢屢僭越中宮之位,這樣的事情可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那麽簡單!”
皇帝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砸落在在場眾人的心間,讓整個宮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出聲,生怕觸怒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