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回想起皇帝對馨瀾的那份特殊寵愛,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難以名狀的酸楚與無奈。想當年,自己身為皇後,母儀天下,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尊貴與榮耀,宮中的一切都需以她為尊,何等風光無限。
然而,在這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卻總有那麽一個身影,如同璀璨星辰般耀眼,吸引著皇帝的目光,那便是皇貴妃馨瀾。馨瀾不僅生得花容月貌,更兼才情出眾,機智過人,皇帝對她寵愛有加。
甚至,為了彰顯對她的寵愛,皇帝還破例免除了她每日必須履行的晨昏定省之禮,這在後宮之中是前所未有的殊榮,無疑給了馨瀾極大的臉麵和地位。
每當想到這些,富察氏的心中便如同被針紮了一般,隱隱作痛。她深知,在這皇宮之中,寵愛便是最大的資本,也是最有力的武器。而自己,雖然貴為皇後,但近年來因身體日漸衰弱,已逐漸失去了皇帝的寵愛與關注。相比之下,馨瀾卻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生機勃勃,光彩奪目。
富察氏不禁苦笑,她明白,自己如今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能夠依靠的,除了自己手中的權謀與智慧,便隻有這皇宮中少數幾個還願意對她忠心耿耿的人了。而馨瀾,無疑是她最看好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幫她守護好女兒和敬公主的人。
因此,盡管心中充滿了酸楚與不甘,富察氏還是決定放下身段,懇求馨瀾能夠答應她的請求,守護好她的女兒。她知道,這是她身為母親,能為女兒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當皇貴妃馨瀾輕盈地移動著腳步,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緩緩踏入皇後寢宮時,那一瞬間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原本安靜地躺在床榻之上的皇後富察氏,心中猛地一顫,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湧上心頭。她瞬間明白過來,自己先前做出的那個決定,毫無疑問是極其明智且正確的。
與嫻貴妃如懿每日裏都花費大量心思精心梳妝打扮不同,這位如懿總是身著一襲又一襲華麗至極的服飾,將自己裝點得如同一隻五彩斑斕的孔雀。不僅如此,她那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更是被插滿了各種璀璨奪目、價值連城的珠翠,遠遠望去簡直令人目眩神迷。
然而,今日前來探望皇後的馨瀾卻是另一番景象。隻見她僅僅穿著一身素雅的藍色常服,那顏色恰似雨後初晴天空的湛藍,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而且,她的頭上也不過隻點綴著寥寥幾件簡潔卻不失雅致的首飾,這些首飾雖然沒有如懿那些珠寶那般耀眼奪目,但它們就好似夜空中閃爍的幾顆星星,為馨瀾整個人增添了幾分靈動和柔美之氣。
馨瀾身上那件藍色常服看似樸素無華,實則剪裁得體、線條流暢。它沒有宮廷禮服那種繁瑣複雜的花紋和裝飾,但其材質精良、做工精細,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這件衣服穿在馨瀾身上,既不會顯得過於張揚,又能完美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身材曲線,從而將她清新脫俗、溫婉大方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那幾件簡約而精致的首飾作為點綴,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馨瀾看上去越發楚楚動人、惹人憐愛。
皇後富察氏麵色蒼白如紙,她顫抖著雙手,用盡全身力氣緊緊地握住皇貴妃的手,那原本保養得宜、細膩柔滑的手指此刻卻因用力過度而微微泛白。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刻已滿是懇求和期待,仿佛這世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眼前之人身上。
“馨瀾啊……”皇後富察氏的聲音細若遊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無盡的哀愁與不舍,艱難地從她幹涸的喉嚨中擠出,“我深知你不僅聰慧過人,更兼有一顆玲瓏剔透心,謀略非凡,非尋常女子可比。在這金碧輝煌卻又危機四伏的皇宮深處,我環顧四周,發覺能真正信賴,且有足夠能力幫我守護好我心愛的女兒的,唯有你一人。我此生所求不多,隻願我的和敬能平安順遂,遠離這宮廷鬥爭的漩渦。求求你,馨瀾,看在我這即將油盡燈枯之人的份上,應允我這最後的心願吧!”
皇貴妃馨瀾聞聽此言,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一旁靜靜站立的和敬公主。小公主年方十一二歲,生得如花似玉,粉雕玉琢,一雙大眼睛清澈明亮,透著幾分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聰慧與機敏,讓人見了便不由自主地心生憐愛。馨瀾望著這個和敬公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但隨即當她再次轉頭看向病榻之上,那位氣息奄奄、麵容憔悴的皇後富察氏時,心中的柔情又被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涼所取代,不禁又是一聲悠長而無奈的輕歎。
馨瀾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但這份溫情轉瞬即逝,當她再次轉頭,目光與病榻之上、氣若遊絲的皇後富察氏相遇時,不禁又是一聲悠長而無奈的輕歎:“皇後娘娘啊,您自入宮以來,已曆十餘載春秋,這宮牆之內,什麽樣的宮女沒有見過?怎就偏偏選了那烏拉那拉氏遺留下來的人呢?您可知,那婉翠,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愕:“婉翠?她竟是烏拉那拉氏的人?嫻貴妃如懿的心腹?”她的聲音顫抖著,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與憤怒。
馨瀾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不錯,是先帝皇後烏拉那拉氏留下的舊人。雖然如今已改朝換代,但那份骨子裏的忠誠與執著,卻絕非輕易能夠改變的。娘娘啊,您在這宮中摸爬滾打多年,理應更加謹慎才是。”
馨瀾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非但如此,她還是先帝皇後烏拉那拉氏親手培養出來的。景仁宮的那位皇後,手段之狠辣,心思之深沉,可是這宮中無人能及的。您將這等人物留在身邊,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更加蒼白,她喃喃自語道:“景仁宮皇後,那可是個狠辣至極,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啊。我原以為,我早已將這宮中的人心險惡看得透徹,沒想到,終究還是棋差一著,釀成了今日之禍……”
馨瀾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和敬公主,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和敬,宮女的問題雖然看似複雜,但其實隻是小事一樁,找個合適的借口,便能輕易地讓景仁宮皇後的人離開皇宮。然而,你的未來,卻絕非他人可以輕易左右。你必須明白,你的命運,要由你自己親手去搏,去爭取。”
和敬公主聽聞此言後,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眸之中瞬間掠過了一抹迷茫之色以及深深的不解之意。隻見她緩緩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投向站在麵前的馨瀾,那原本清脆悅耳的聲音此刻卻微微顫抖著,其中夾雜著幾絲難以掩飾的稚嫩與無助之情。
“可是……可是我才僅僅隻有十二歲呀!我……我還如此年幼,又怎能有足夠的能力去奮力拚搏、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未來呢?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真的太難了!”和敬公主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搖著頭,仿佛想要將這個沉重無比的問題遠遠甩開一般。
而此時躺在一旁的皇後富察氏同樣麵露憂色,她那張本就略顯蒼白的臉龐此刻更顯得毫無血色。隻見她用一隻手撐住座椅扶手,艱難地站起身來,身體因為虛弱而有些搖搖欲墜。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強打起精神,用那微弱得幾乎讓人聽不清的聲音開口說道:“馨瀾啊,和敬她終究隻是個尚未長大成人的孩子罷了。她年紀尚幼,心智未開,又怎能承受得了這般重大的責任呢?難道說,你就不能夠網開一麵嗎?哪怕隻是稍微減輕一些也好啊……”說到最後,皇後富察氏的話語之中甚至帶上了幾分近乎哀求般的語氣。
馨瀾輕輕搖頭,打斷了皇後富察氏的話:“娘娘,正是因為和敬還小,我們才更應該教會她如何在這個充滿算計與鬥爭的皇宮中生存。未來的路,需要她自己去走,去經曆。我們不能永遠為她遮風擋雨,更不能讓她在這溫室中永遠長不大。”
和敬公主望著馨瀾,眼中逐漸閃爍起了堅定與勇敢的光芒。她似乎明白了什麽,點了點頭,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說道:“我會的,我一定會努力,不讓母親失望,也不讓任何人欺負我!
皇後富察氏望著女兒那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馨瀾說得對,未來的路,需要女兒自己去走。而她,能做的,就是在這有限的時間裏,為女兒鋪好一條盡可能平坦的路,讓她能夠更順利地走向未來。
馨瀾目光如水般溫柔而深沉,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高貴端莊的皇後富察氏,她的聲音仿佛春風拂過湖麵,輕柔之中透著一股堅定:“皇後娘娘,請您莫要如此悲傷絕望。您看啊,那小小的永琮,他不過才兩歲而已,宛如初綻的花朵,那般嬌嫩、那般無邪。他可是您的心肝寶貝呀,承載著您所有的期望與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皇後富察氏聽到這番話,臉上泛起一抹淒然的苦笑,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如同晨露欲滴落花瓣一般晶瑩剔透。她微微顫抖著嘴唇說道:“唉……可憐我的永琮,他還隻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啊!可我這個做母親的,卻已經時日無多,恐怕撐不過幾個月了。每每想到這裏,我的心都像是被千萬根針紮刺般疼痛難忍。我真怕等我走後,他會在這爾虞我詐的宮廷之中受盡他人的欺辱。畢竟,他年紀尚小,根本無力保護自己。而且,和敬雖是姐姐,但也自顧不暇,她能夠照顧好自己便已是不易,我又怎能奢望她來悉心照料年幼的永琮呢?”說到此處,皇後富察氏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哀傷,淚水如決堤之水,順著臉頰滾滾而下。?”
馨瀾輕輕握住皇後富察氏的手,試圖給予她一絲溫暖與安慰:“娘娘,你切勿如此悲觀。雖然你的身體日漸衰弱,但你的精神與意誌,卻是永琮最寶貴的財富。你要相信,和敬公主雖然年幼,但她有著超乎常人的聰慧與堅韌。而你,作為她的母親,你的言傳身教,早已在她心中種下了勇敢與堅強的種子。”
“至於永琮,”馨瀾繼續說道,“他雖然年幼,但他是皇子,他的身份與地位,足以讓他在宮中受到一定的保護。而且,我相信,和敬公主也會盡她所能,去關愛與照顧她的弟弟。她們姐弟倆,定能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皇後富察氏靜靜地躺在床上上,聆聽著馨瀾那一番真摯懇切的話語,心中不由自主地湧動起一股溫暖的熱流。這些話語如同春日裏的陽光,穿透層層陰霾,直直照進了她那顆原本已被悲傷籠罩的心。
她深深地明白,馨瀾所言極是。自己怎能就這樣陷入無盡的悲觀之中呢?她可是堂堂的一國之母啊!她還有兩個孩子——永琮和和敬需要照顧、嗬護。她必須振作起來,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給予他們足夠的勇氣去麵對這複雜而又殘酷的宮廷生活,為他們點燃未來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想到此處,皇後富察氏緩緩抬起手,輕輕地拭去眼角殘留的淚水。然後,她微微仰起頭,努力擠出一絲略顯勉強卻透著堅定的笑容。
“沒錯,你說得太對了。我絕對不能讓永琮和和敬在這幽深的宮牆之內孤孤單單、無所依靠。就算拚盡全力,哪怕是付出我這條性命,我也要竭盡所能為他們鋪設出一條相對平坦順遂的道路來。至於那個嫻貴妃如懿……哼,即便她日後真能登上繼後的寶座,我也要讓她時時刻刻都活在我的陰影之下,永遠無法擺脫!”
然而,在這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卻總有那麽一個身影,如同璀璨星辰般耀眼,吸引著皇帝的目光,那便是皇貴妃馨瀾。馨瀾不僅生得花容月貌,更兼才情出眾,機智過人,皇帝對她寵愛有加。
甚至,為了彰顯對她的寵愛,皇帝還破例免除了她每日必須履行的晨昏定省之禮,這在後宮之中是前所未有的殊榮,無疑給了馨瀾極大的臉麵和地位。
每當想到這些,富察氏的心中便如同被針紮了一般,隱隱作痛。她深知,在這皇宮之中,寵愛便是最大的資本,也是最有力的武器。而自己,雖然貴為皇後,但近年來因身體日漸衰弱,已逐漸失去了皇帝的寵愛與關注。相比之下,馨瀾卻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生機勃勃,光彩奪目。
富察氏不禁苦笑,她明白,自己如今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能夠依靠的,除了自己手中的權謀與智慧,便隻有這皇宮中少數幾個還願意對她忠心耿耿的人了。而馨瀾,無疑是她最看好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幫她守護好女兒和敬公主的人。
因此,盡管心中充滿了酸楚與不甘,富察氏還是決定放下身段,懇求馨瀾能夠答應她的請求,守護好她的女兒。她知道,這是她身為母親,能為女兒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當皇貴妃馨瀾輕盈地移動著腳步,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緩緩踏入皇後寢宮時,那一瞬間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原本安靜地躺在床榻之上的皇後富察氏,心中猛地一顫,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湧上心頭。她瞬間明白過來,自己先前做出的那個決定,毫無疑問是極其明智且正確的。
與嫻貴妃如懿每日裏都花費大量心思精心梳妝打扮不同,這位如懿總是身著一襲又一襲華麗至極的服飾,將自己裝點得如同一隻五彩斑斕的孔雀。不僅如此,她那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更是被插滿了各種璀璨奪目、價值連城的珠翠,遠遠望去簡直令人目眩神迷。
然而,今日前來探望皇後的馨瀾卻是另一番景象。隻見她僅僅穿著一身素雅的藍色常服,那顏色恰似雨後初晴天空的湛藍,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而且,她的頭上也不過隻點綴著寥寥幾件簡潔卻不失雅致的首飾,這些首飾雖然沒有如懿那些珠寶那般耀眼奪目,但它們就好似夜空中閃爍的幾顆星星,為馨瀾整個人增添了幾分靈動和柔美之氣。
馨瀾身上那件藍色常服看似樸素無華,實則剪裁得體、線條流暢。它沒有宮廷禮服那種繁瑣複雜的花紋和裝飾,但其材質精良、做工精細,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這件衣服穿在馨瀾身上,既不會顯得過於張揚,又能完美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身材曲線,從而將她清新脫俗、溫婉大方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那幾件簡約而精致的首飾作為點綴,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馨瀾看上去越發楚楚動人、惹人憐愛。
皇後富察氏麵色蒼白如紙,她顫抖著雙手,用盡全身力氣緊緊地握住皇貴妃的手,那原本保養得宜、細膩柔滑的手指此刻卻因用力過度而微微泛白。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刻已滿是懇求和期待,仿佛這世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眼前之人身上。
“馨瀾啊……”皇後富察氏的聲音細若遊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無盡的哀愁與不舍,艱難地從她幹涸的喉嚨中擠出,“我深知你不僅聰慧過人,更兼有一顆玲瓏剔透心,謀略非凡,非尋常女子可比。在這金碧輝煌卻又危機四伏的皇宮深處,我環顧四周,發覺能真正信賴,且有足夠能力幫我守護好我心愛的女兒的,唯有你一人。我此生所求不多,隻願我的和敬能平安順遂,遠離這宮廷鬥爭的漩渦。求求你,馨瀾,看在我這即將油盡燈枯之人的份上,應允我這最後的心願吧!”
皇貴妃馨瀾聞聽此言,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一旁靜靜站立的和敬公主。小公主年方十一二歲,生得如花似玉,粉雕玉琢,一雙大眼睛清澈明亮,透著幾分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聰慧與機敏,讓人見了便不由自主地心生憐愛。馨瀾望著這個和敬公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但隨即當她再次轉頭看向病榻之上,那位氣息奄奄、麵容憔悴的皇後富察氏時,心中的柔情又被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涼所取代,不禁又是一聲悠長而無奈的輕歎。
馨瀾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但這份溫情轉瞬即逝,當她再次轉頭,目光與病榻之上、氣若遊絲的皇後富察氏相遇時,不禁又是一聲悠長而無奈的輕歎:“皇後娘娘啊,您自入宮以來,已曆十餘載春秋,這宮牆之內,什麽樣的宮女沒有見過?怎就偏偏選了那烏拉那拉氏遺留下來的人呢?您可知,那婉翠,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愕:“婉翠?她竟是烏拉那拉氏的人?嫻貴妃如懿的心腹?”她的聲音顫抖著,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與憤怒。
馨瀾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不錯,是先帝皇後烏拉那拉氏留下的舊人。雖然如今已改朝換代,但那份骨子裏的忠誠與執著,卻絕非輕易能夠改變的。娘娘啊,您在這宮中摸爬滾打多年,理應更加謹慎才是。”
馨瀾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非但如此,她還是先帝皇後烏拉那拉氏親手培養出來的。景仁宮的那位皇後,手段之狠辣,心思之深沉,可是這宮中無人能及的。您將這等人物留在身邊,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更加蒼白,她喃喃自語道:“景仁宮皇後,那可是個狠辣至極,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啊。我原以為,我早已將這宮中的人心險惡看得透徹,沒想到,終究還是棋差一著,釀成了今日之禍……”
馨瀾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和敬公主,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和敬,宮女的問題雖然看似複雜,但其實隻是小事一樁,找個合適的借口,便能輕易地讓景仁宮皇後的人離開皇宮。然而,你的未來,卻絕非他人可以輕易左右。你必須明白,你的命運,要由你自己親手去搏,去爭取。”
和敬公主聽聞此言後,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眸之中瞬間掠過了一抹迷茫之色以及深深的不解之意。隻見她緩緩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投向站在麵前的馨瀾,那原本清脆悅耳的聲音此刻卻微微顫抖著,其中夾雜著幾絲難以掩飾的稚嫩與無助之情。
“可是……可是我才僅僅隻有十二歲呀!我……我還如此年幼,又怎能有足夠的能力去奮力拚搏、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未來呢?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真的太難了!”和敬公主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搖著頭,仿佛想要將這個沉重無比的問題遠遠甩開一般。
而此時躺在一旁的皇後富察氏同樣麵露憂色,她那張本就略顯蒼白的臉龐此刻更顯得毫無血色。隻見她用一隻手撐住座椅扶手,艱難地站起身來,身體因為虛弱而有些搖搖欲墜。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強打起精神,用那微弱得幾乎讓人聽不清的聲音開口說道:“馨瀾啊,和敬她終究隻是個尚未長大成人的孩子罷了。她年紀尚幼,心智未開,又怎能承受得了這般重大的責任呢?難道說,你就不能夠網開一麵嗎?哪怕隻是稍微減輕一些也好啊……”說到最後,皇後富察氏的話語之中甚至帶上了幾分近乎哀求般的語氣。
馨瀾輕輕搖頭,打斷了皇後富察氏的話:“娘娘,正是因為和敬還小,我們才更應該教會她如何在這個充滿算計與鬥爭的皇宮中生存。未來的路,需要她自己去走,去經曆。我們不能永遠為她遮風擋雨,更不能讓她在這溫室中永遠長不大。”
和敬公主望著馨瀾,眼中逐漸閃爍起了堅定與勇敢的光芒。她似乎明白了什麽,點了點頭,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說道:“我會的,我一定會努力,不讓母親失望,也不讓任何人欺負我!
皇後富察氏望著女兒那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馨瀾說得對,未來的路,需要女兒自己去走。而她,能做的,就是在這有限的時間裏,為女兒鋪好一條盡可能平坦的路,讓她能夠更順利地走向未來。
馨瀾目光如水般溫柔而深沉,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高貴端莊的皇後富察氏,她的聲音仿佛春風拂過湖麵,輕柔之中透著一股堅定:“皇後娘娘,請您莫要如此悲傷絕望。您看啊,那小小的永琮,他不過才兩歲而已,宛如初綻的花朵,那般嬌嫩、那般無邪。他可是您的心肝寶貝呀,承載著您所有的期望與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皇後富察氏聽到這番話,臉上泛起一抹淒然的苦笑,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如同晨露欲滴落花瓣一般晶瑩剔透。她微微顫抖著嘴唇說道:“唉……可憐我的永琮,他還隻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啊!可我這個做母親的,卻已經時日無多,恐怕撐不過幾個月了。每每想到這裏,我的心都像是被千萬根針紮刺般疼痛難忍。我真怕等我走後,他會在這爾虞我詐的宮廷之中受盡他人的欺辱。畢竟,他年紀尚小,根本無力保護自己。而且,和敬雖是姐姐,但也自顧不暇,她能夠照顧好自己便已是不易,我又怎能奢望她來悉心照料年幼的永琮呢?”說到此處,皇後富察氏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哀傷,淚水如決堤之水,順著臉頰滾滾而下。?”
馨瀾輕輕握住皇後富察氏的手,試圖給予她一絲溫暖與安慰:“娘娘,你切勿如此悲觀。雖然你的身體日漸衰弱,但你的精神與意誌,卻是永琮最寶貴的財富。你要相信,和敬公主雖然年幼,但她有著超乎常人的聰慧與堅韌。而你,作為她的母親,你的言傳身教,早已在她心中種下了勇敢與堅強的種子。”
“至於永琮,”馨瀾繼續說道,“他雖然年幼,但他是皇子,他的身份與地位,足以讓他在宮中受到一定的保護。而且,我相信,和敬公主也會盡她所能,去關愛與照顧她的弟弟。她們姐弟倆,定能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皇後富察氏靜靜地躺在床上上,聆聽著馨瀾那一番真摯懇切的話語,心中不由自主地湧動起一股溫暖的熱流。這些話語如同春日裏的陽光,穿透層層陰霾,直直照進了她那顆原本已被悲傷籠罩的心。
她深深地明白,馨瀾所言極是。自己怎能就這樣陷入無盡的悲觀之中呢?她可是堂堂的一國之母啊!她還有兩個孩子——永琮和和敬需要照顧、嗬護。她必須振作起來,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給予他們足夠的勇氣去麵對這複雜而又殘酷的宮廷生活,為他們點燃未來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想到此處,皇後富察氏緩緩抬起手,輕輕地拭去眼角殘留的淚水。然後,她微微仰起頭,努力擠出一絲略顯勉強卻透著堅定的笑容。
“沒錯,你說得太對了。我絕對不能讓永琮和和敬在這幽深的宮牆之內孤孤單單、無所依靠。就算拚盡全力,哪怕是付出我這條性命,我也要竭盡所能為他們鋪設出一條相對平坦順遂的道路來。至於那個嫻貴妃如懿……哼,即便她日後真能登上繼後的寶座,我也要讓她時時刻刻都活在我的陰影之下,永遠無法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