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皇貴妃的寢宮內宛如一幅靜謐的畫卷,隻聽得見窗外偶爾傳來的蟲鳴與微風拂過樹葉的輕響,它們在夜的掩護下,悄悄地編織著夜的寧靜與神秘。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便被一陣急促而輕柔的腳步聲悄然打破。
宮女們如同夜的精靈,悄無聲息地走進寢宮,她們手捧著精致的衣物,臉上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當她們輕聲呼喚,試圖喚醒這位尊貴的娘娘時,皇貴妃的睫毛微微顫動,宛如晨曦中顫動的露珠,帶著幾分不願離去的眷戀。
她的內心宛如一片寧靜的湖麵,突然被一顆石子打破,泛起了層層漣漪。她感到一絲不悅與困倦交織在一起,如同夜色中的迷霧,試圖籠罩她的心神。然而,當她逐漸清醒,宮女們輕聲細語地回報著長春宮的事情時,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究。
皇貴妃的思緒如同飛舞的蝴蝶,在腦海中翩翩起舞。她在想,長春宮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能讓她在深夜被喚醒?是宮中的權力鬥爭又起波瀾,還是哪個妃子又惹出了什麽麻煩?她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畢竟,在這後宮之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她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她告訴自己,作為皇貴妃,她必須保持冷靜與理智,才能應對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於是,她緩緩起身,任由宮女們為她穿上精致的常服,那常服上的繡花仿佛在夜色中綻放,與她的氣質相得益彰。
皇貴妃在睡夢中被輕輕地喚醒,她的眉宇間還帶著幾分慵懶與不舍。宮女們動作輕柔地為她穿上精致的常服,一邊忙碌一邊低聲回報著長春宮那邊剛剛發生的事情,那聲音如同細雨般在寢宮內輕輕回響。
與此同時,養在永壽宮的和婉公主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所驚醒。她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身來,目光中帶著幾分迷茫與好奇。
馨瀾靜靜地坐在床邊,身子微微前傾,一隻手輕托著下巴,另一隻手則無意識地擺弄著衣角。她輕輕地歎了口氣,那聲歎息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沉重,緩緩地從她口中吐出。
她的目光落在不遠處,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就像是一片被陰雲籠罩的天空,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憐憫。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將視線收回,慢慢地移到身旁的和婉身上。
隻見她伸出右手,輕柔地撫摸著和婉如絲般順滑的秀發,動作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自己心愛的養女。她的手指在和婉的發絲間穿梭,感受著那份柔軟與溫暖。
沉默片刻後,馨瀾終於打破了寂靜,用一種溫柔卻又深沉得令人心悸的聲音開口教導道:“嫻貴妃啊……唉,真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她如此行事,全然不顧後果,隻圖一時之快。這樣下去,隻會讓原本就錯綜複雜的局勢變得愈發混亂不堪呐。”
聽到養母這番話,和婉公主頓時驚訝得瞪大了雙眼,眼眸中閃爍著疑惑與不解的光芒。她直勾勾地盯著馨瀾,急切地追問道:“為什麽會這麽說呢?額娘,請您給兒臣解釋一下吧。”
馨瀾輕歎了口氣,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皇上心中自有權衡,他根本不想讓太後過多地插手後宮大權。而後宮,曆來是權力鬥爭的漩渦,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現在嫻貴妃行事如此無度,正好給了太後一個插手後宮大權的機會。
太後若以此為借口,要過問後宮之事,皇上就算為了孝道,也難以直接拒絕啊。這樣一來,後宮的平衡便會被打破,局勢也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和婉聽完馨瀾所說之話後,眨巴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臉迷茫地望著對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隻見她輕輕地咬住自己粉嫩的下唇,眉頭微皺,仿佛正在努力消化剛剛聽到的信息。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開口道:“那嫻貴妃怎麽會如此莽撞行事呢?難道她真的看不出來這裏麵所隱藏的利害關係嗎?”
馨瀾微微一笑,伸出手溫柔地捏了捏和婉那圓潤可愛的小臉蛋兒,輕聲回答道:“哎呀,這嫻貴妃啊,向來就是個沒什麽腦子的主兒,咱們這後宮之中又有誰不知道呢?她呀,一旦被心中的嫉妒之情給占據了,那就跟發了瘋似的。隻要一瞧見其他的妃嬪得到皇上的寵愛,便按捺不住性子,非得要使出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來加以打壓。隻是她萬萬沒想到,此番舉動竟然會惹出如此嚴重的後果來。”
就在這時,從宮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而響亮的更夫打更聲。“咚——咚!咚!咚!”伴隨著這一聲聲有節奏的聲響,人們知曉此刻已然是四更天了。馨瀾聞聲後,隨即緩緩站起身來,動作優雅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藍色的常服。然後她轉頭看向乖乖躺在床上的和婉,柔聲道:“婉兒乖哦,現在時辰尚早,你再多睡一會兒吧。額娘我得趕緊去瞧瞧長春宮那邊究竟鬧騰成啥樣啦。”
和婉十分聽話地再次點了點頭,然後乖巧地將身子縮進溫暖的被窩裏。馨瀾見狀,滿意地笑了笑,接著便領著身後的幾名宮女急匆匆地朝著長春宮的方向快步走去。
當馨瀾踏入長春宮時,眼前所見令她不禁微微一怔。整個宮殿內燈火輝煌,將每一個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晝。太監和宮女們匆匆忙忙地穿梭其中,手中捧著各種物品,或是端著茶盞,或是拿著錦帕,一個個神色緊張而慌亂。
再看那端坐於椅子之上的皇後富察氏,其形象更是讓人心生憐憫。原本端莊秀麗的麵容此刻卻顯得有些憔悴,頭發也略微散亂開來,失去了往日的整齊與精致。那雙美麗的眼眸此刻紅腫不堪,眼角還殘留著未幹的淚痕,顯然剛剛經曆過一場痛哭流涕。
就在這時,皇後富察氏瞧見了走進來的馨瀾,她連忙站起身來,嘴唇微張,似乎想要說些什麽。然而,馨瀾卻搶先一步抬起手來,示意她先不要開口。隨後,馨瀾用一種冰冷至極的目光緩緩掃視了一圈在場的眾人。在她那冷若冰霜的眼神注視下,所有人都不自覺地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馨瀾站在殿內一角,低垂著雙眸,心中暗自思忖著:“看來這後宮從今往後恐怕再也難以平靜了......”她微微皺起眉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近日來宮廷中的種種變故和暗流湧動。
就在此時,突然間,隻聽得一聲高呼響徹整個宮殿:“太後駕到!”這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原本安靜祥和的氛圍中驟然炸響。正在交談的皇後富察氏與馨瀾聞聲皆是一驚,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
兩人幾乎同時轉過頭去,目光在空中交匯。僅僅一瞬間,她們便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到了同樣的情緒——那是一抹難以掩飾的驚訝之色。這種驚訝並非源於對太後到來本身的意外,而是因為太後竟然來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
皇後富察氏下意識地挺直了身子,臉上迅速恢複了端莊沉穩的神情,但她緊握在手中的絲帕卻泄露了內心的些許緊張。而馨瀾則輕輕咬了咬嘴唇,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隻見太後身著華麗的鳳袍,儀態端莊地邁入殿內。她每一步都走得極為沉穩有力,仿佛整個宮殿都因她的到來而增添了幾分莊嚴肅穆之感。在場的眾人見狀,趕忙齊齊跪地行禮,齊聲高呼:“參見太後娘娘!”
待太後緩緩落座於金碧輝煌的正位之上,整個宮殿仿佛都隨著她那不怒自威的氣勢而沉靜下來。她那威嚴的目光猶如兩道冷冽的寒芒,所到之處,無論是宮女還是太監,皆不由自主地低垂著頭,心中生出敬畏之情,仿佛連空氣中的塵埃都在這目光下顫抖。
最終,太後的視線猶如鋒利的刀刃,劃破了殿內凝重的氣氛,停留在了皇後富察氏那精致卻略顯憔悴的麵容上。太後的眉頭微微皺起,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容忽視的威嚴與關切:“哀家聽聞這長春宮近日出了些許事端,心中甚是擔憂,故而特地前來查看一番。不知我那可憐的孫兒永琮如今病情如何?皇後啊,哀家並非有意要責怪於你,隻是你身為後宮之主,肩負重任,若有何事處理不當或是有所不解之處,大可前往慈寧宮向哀家請教。這樣一來,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差錯,更是對我大清皇室的一種責任。”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很快便恢複了常態,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仍強作鎮定。她恭敬地低下頭,聲音輕柔而略帶顫抖地應道:“謹遵太後教誨,兒媳日後定當多多請教,不敢有絲毫懈怠。此次之事,實屬兒媳疏忽,還望太後莫要怪罪。至於永琮的病情……太醫們正竭盡全力診治,目前雖尚未痊愈,但已無大礙,請太後放心。”說完,皇後再次朝著太後行了一禮,那姿態中既有恭順也有無奈。
太後輕輕地點了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她看向一旁靜坐的皇貴妃馨瀾,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著無數的秘密與算計。太後知道,皇貴妃馨瀾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她的出身世家大族,才情出眾,更難得的是她那份與生俱來的高貴與淡然,讓皇帝對她寵愛有加。即便是皇後富察氏,在這位皇貴妃麵前也時常顯得黯然失色。
皇貴妃馨瀾端坐在一旁,身著華麗的宮裝,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仿佛這一切的紛爭都與她無關。她出身世家大族,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協理六宮時更是令那些嬪妃們俯首帖耳,無人敢與之爭鋒。即便是皇後富察氏,在皇貴妃馨瀾麵前也時常感到力不從心。
太後輕輕抬手,那如玉般的手指在空中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示意皇後富察氏起身。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柔和,仿佛春日裏的一縷微風,輕輕拂過人們的心頭:“皇後啊,你莫要過於自責,這後宮事務繁多,如亂麻般糾葛不清,偶有疏漏也是在所難免的。隻是,永琮乃是我皇家血脈,金枝玉葉,不可有絲毫的閃失與差錯,往後你定要加倍小心,悉心照料才是。”
言罷,太後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皇貴妃馨瀾,那眼神猶如深邃的夜空,既有著審視的銳利,又藏著幾分不易言說的深意與考量。她的心中,如同一麵明鏡,將這後宮中的風起雲湧、暗流湧動照得清清楚楚。
“既然永琮暫無大礙,哀家這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太後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是那山巔之上的古鬆,屹立不倒,威嚴自生,“不過,皇後啊,你身為後宮之主,掌管六宮,還需更加謹慎小心才是。這後宮的安寧與穩定,可都係於你一人之身,萬萬馬虎不得。”
皇後富察氏聞言,心中雖有不悅,如同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寒風拂過,但她麵上卻絲毫未露,依舊保持著那端莊溫婉的笑容。她深知太後的威嚴與手段,如同那鋒利的刀刃,殺人於無形,因此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與反抗。於是,她再次低下頭,恭敬地應道:“兒媳明白,定當謹遵太後教誨,盡心盡力維護後宮安寧,不負太後厚望。”
太後輕輕點了點頭,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如同那雲層背後的陽光,時隱時現。她深知,這後宮之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句言語都暗含著無數的機鋒與算計,如同那棋盤上的黑白棋子,一步錯,便是滿盤皆輸。
皇後富察氏雖看似溫順恭謹,如同那初綻的荷花,清新脫俗,但內心的想法與算計卻未必少,如同那深潭之下的暗流,洶湧澎湃。而皇貴妃馨瀾,更是如同那峭壁之上的紅梅,傲骨錚錚,不可小覷。
太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嘴角勾起的弧度,如同那畫中的仕女,溫婉而含蓄。隨後,她將目光轉向了皇貴妃馨瀾,那眼神中帶著幾分讚賞與期許。她微微一笑,說道:“皇貴妃啊,你協理六宮有功,哀家也是看在眼裏的,心中自是明鏡一般清楚。隻是,這後宮之事繁瑣複雜,如同那織錦般千頭萬緒,還需你多多費心,繼續為後宮的安寧與穩定添磚加瓦才是。”
皇貴妃馨瀾聞言,心中微微一動,如同那湖麵上的漣漪,輕輕蕩漾開來。她深知太後此言並非簡單的誇讚與鼓勵,而是帶著一絲試探與敲打,如同那試劍石上的劍痕,清晰而深刻。於是,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那初升的太陽,溫暖而明媚,卻又不失鋒芒:“臣妾自信有能力輔助皇後娘娘治理六宮,讓皇上安心國事,無後顧之憂;讓太後安享富貴,樂享天倫之樂。”
太後端坐於高位之上,金碧輝煌的背景映襯著她那保養得宜的麵容,宛如秋日裏仍舊傲然綻放的菊花,帶著不容小覷的威嚴與尊貴。聽完皇貴妃馨瀾一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後,她那精心雕琢的容顏上微微泛起了一絲波瀾,細長的眉毛輕輕挑起,宛如遠山之巔的一抹輕煙,既優雅又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鋒芒。那雙閱盡人間繁華卻依舊清澈如泉的眼眸中,倏忽間閃過一抹玩味之色,仿佛是在品鑒著一杯陳年老酒,細細品味其中的甘醇與複雜。
太後嘴角勾起一抹淺笑,那笑容裏既有對皇貴妃聰慧的認可,也藏著幾分深不可測的算計。她緩聲道:“皇貴妃果真是聰慧過人,言辭間盡顯睿智。但願你這番言語,不僅僅是錦繡文章,而是能夠如春日之雨,潤物無聲,真正地滋養後宮這片沃土。”
正當此時,一直靜默如雕塑般立於太後身旁的大太監,突然身形一動,宛如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向前邁出一步。他刻意壓低嗓音,卻仍讓那尖銳而高亢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猶如一道驚雷,猛然間劃破了寧靜的夜空:“皇上駕到——”
這一聲高呼,猶如晴天霹靂,讓在場的眾人皆是心中一凜,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攥住,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們來不及多想,連忙紛紛屈膝跪地,恭恭敬敬地齊聲高呼,那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響徹雲霄:“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腳步聲,皇上如同龍騰虎躍般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眾人的心弦之上,激起一陣陣漣漪。當他踏入這間金碧輝煌的屋子時,目光如炬,迅速掃視了一圈屋內的情形,隨即眉頭微皺,那眼神中透露出對眼前所見景象的些許不滿。然而,他並未過多表露情緒,隻是淡淡地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方才聽聞永琮患病,心中甚是掛念,故而特地前來探望。”
說罷,皇上徑直朝著皇後富察氏走去,步伐堅定而有力。來到皇後身前,他伸出手,輕輕扶在皇後那略顯顫抖的臂膀上,和聲安慰道:“皇後莫要太過憂心,朕已經下令,讓宮中最為醫術高明的太醫們全力以赴,定要治好永琮的病症。”
安撫完皇後之後,皇上緩緩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馨瀾身上。此刻,他的眼神相較於之前對待皇後時的嚴肅與關切,明顯柔和了許多。隻見皇上微微頷首,語氣溫和而又不失威嚴:“皇貴妃近日協助管理後宮事務,想來也是頗為辛苦勞累。今日之事,更是耗費了你不少心神吧。”
馨瀾聞言,身形微微一顫,隨即欠身行禮,聲音中帶著幾分感激與謙卑:“多謝皇上關懷,臣妾身為後宮一員,協助管理後宮事務乃是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皇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讚賞:“馨瀾,朕知道你素來喜愛各色寶石,你協力六宮,功不可沒。波斯進貢的寶石,朕便分你一半,以示嘉獎。”
隻見皇上微微頷首,語氣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地對太後說道:“母後深夜前來探望永琮,朕感激不盡。隻是母後一直關心後宮諸事,恐怕也是有所圖謀吧?”言罷,皇上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諷刺與調侃,仿佛在說:“您老人家還是安心享福吧,後宮的事就交給朕和皇後、皇貴妃來處理吧。”
太後聞言,心中不禁一凜,她明白這是皇帝在諷刺她插手後宮事務。然而,她並未表現出任何不滿或憤怒,而是淡淡地笑了笑,道:“皇帝啊,後宮安寧與否關乎國本,哀家不得不重視。隻是如今你已有了皇後和皇貴妃兩位得力助手,哀家也就能安心了。”
太後的話語中略顯遲疑,隨即又堅定地說道,“哀家年邁,隻願含飴弄孫,安享富貴即可。”
皇上聞言,微微點頭,隨即目光如刀,冷冷地掃視著太後,沉聲道:“朕相信皇後富察氏與皇貴妃馨瀾能夠攜手治理六宮,共築後宮和諧。所以,皇額娘還是安心享福吧,不必再為後宮事務操勞。”
太後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顫,感到一絲悲涼與無奈。她明白這是皇帝在以一種委婉而堅定的方式警告她,為了兩個女兒和家族的榮耀,她隻能含飴弄孫、安享富貴,不再插手後宮的紛爭與權力鬥爭。太後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對皇權的敬畏與無奈,也有對未來的擔憂與迷茫。但她很快便恢複了平靜與威嚴,微笑著點了點頭,仿佛是在接受這一命運的安排。
宮女們如同夜的精靈,悄無聲息地走進寢宮,她們手捧著精致的衣物,臉上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當她們輕聲呼喚,試圖喚醒這位尊貴的娘娘時,皇貴妃的睫毛微微顫動,宛如晨曦中顫動的露珠,帶著幾分不願離去的眷戀。
她的內心宛如一片寧靜的湖麵,突然被一顆石子打破,泛起了層層漣漪。她感到一絲不悅與困倦交織在一起,如同夜色中的迷霧,試圖籠罩她的心神。然而,當她逐漸清醒,宮女們輕聲細語地回報著長春宮的事情時,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究。
皇貴妃的思緒如同飛舞的蝴蝶,在腦海中翩翩起舞。她在想,長春宮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能讓她在深夜被喚醒?是宮中的權力鬥爭又起波瀾,還是哪個妃子又惹出了什麽麻煩?她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畢竟,在這後宮之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她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她告訴自己,作為皇貴妃,她必須保持冷靜與理智,才能應對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於是,她緩緩起身,任由宮女們為她穿上精致的常服,那常服上的繡花仿佛在夜色中綻放,與她的氣質相得益彰。
皇貴妃在睡夢中被輕輕地喚醒,她的眉宇間還帶著幾分慵懶與不舍。宮女們動作輕柔地為她穿上精致的常服,一邊忙碌一邊低聲回報著長春宮那邊剛剛發生的事情,那聲音如同細雨般在寢宮內輕輕回響。
與此同時,養在永壽宮的和婉公主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所驚醒。她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身來,目光中帶著幾分迷茫與好奇。
馨瀾靜靜地坐在床邊,身子微微前傾,一隻手輕托著下巴,另一隻手則無意識地擺弄著衣角。她輕輕地歎了口氣,那聲歎息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沉重,緩緩地從她口中吐出。
她的目光落在不遠處,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就像是一片被陰雲籠罩的天空,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憐憫。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將視線收回,慢慢地移到身旁的和婉身上。
隻見她伸出右手,輕柔地撫摸著和婉如絲般順滑的秀發,動作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自己心愛的養女。她的手指在和婉的發絲間穿梭,感受著那份柔軟與溫暖。
沉默片刻後,馨瀾終於打破了寂靜,用一種溫柔卻又深沉得令人心悸的聲音開口教導道:“嫻貴妃啊……唉,真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她如此行事,全然不顧後果,隻圖一時之快。這樣下去,隻會讓原本就錯綜複雜的局勢變得愈發混亂不堪呐。”
聽到養母這番話,和婉公主頓時驚訝得瞪大了雙眼,眼眸中閃爍著疑惑與不解的光芒。她直勾勾地盯著馨瀾,急切地追問道:“為什麽會這麽說呢?額娘,請您給兒臣解釋一下吧。”
馨瀾輕歎了口氣,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皇上心中自有權衡,他根本不想讓太後過多地插手後宮大權。而後宮,曆來是權力鬥爭的漩渦,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現在嫻貴妃行事如此無度,正好給了太後一個插手後宮大權的機會。
太後若以此為借口,要過問後宮之事,皇上就算為了孝道,也難以直接拒絕啊。這樣一來,後宮的平衡便會被打破,局勢也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和婉聽完馨瀾所說之話後,眨巴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臉迷茫地望著對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隻見她輕輕地咬住自己粉嫩的下唇,眉頭微皺,仿佛正在努力消化剛剛聽到的信息。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開口道:“那嫻貴妃怎麽會如此莽撞行事呢?難道她真的看不出來這裏麵所隱藏的利害關係嗎?”
馨瀾微微一笑,伸出手溫柔地捏了捏和婉那圓潤可愛的小臉蛋兒,輕聲回答道:“哎呀,這嫻貴妃啊,向來就是個沒什麽腦子的主兒,咱們這後宮之中又有誰不知道呢?她呀,一旦被心中的嫉妒之情給占據了,那就跟發了瘋似的。隻要一瞧見其他的妃嬪得到皇上的寵愛,便按捺不住性子,非得要使出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來加以打壓。隻是她萬萬沒想到,此番舉動竟然會惹出如此嚴重的後果來。”
就在這時,從宮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而響亮的更夫打更聲。“咚——咚!咚!咚!”伴隨著這一聲聲有節奏的聲響,人們知曉此刻已然是四更天了。馨瀾聞聲後,隨即緩緩站起身來,動作優雅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藍色的常服。然後她轉頭看向乖乖躺在床上的和婉,柔聲道:“婉兒乖哦,現在時辰尚早,你再多睡一會兒吧。額娘我得趕緊去瞧瞧長春宮那邊究竟鬧騰成啥樣啦。”
和婉十分聽話地再次點了點頭,然後乖巧地將身子縮進溫暖的被窩裏。馨瀾見狀,滿意地笑了笑,接著便領著身後的幾名宮女急匆匆地朝著長春宮的方向快步走去。
當馨瀾踏入長春宮時,眼前所見令她不禁微微一怔。整個宮殿內燈火輝煌,將每一個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晝。太監和宮女們匆匆忙忙地穿梭其中,手中捧著各種物品,或是端著茶盞,或是拿著錦帕,一個個神色緊張而慌亂。
再看那端坐於椅子之上的皇後富察氏,其形象更是讓人心生憐憫。原本端莊秀麗的麵容此刻卻顯得有些憔悴,頭發也略微散亂開來,失去了往日的整齊與精致。那雙美麗的眼眸此刻紅腫不堪,眼角還殘留著未幹的淚痕,顯然剛剛經曆過一場痛哭流涕。
就在這時,皇後富察氏瞧見了走進來的馨瀾,她連忙站起身來,嘴唇微張,似乎想要說些什麽。然而,馨瀾卻搶先一步抬起手來,示意她先不要開口。隨後,馨瀾用一種冰冷至極的目光緩緩掃視了一圈在場的眾人。在她那冷若冰霜的眼神注視下,所有人都不自覺地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馨瀾站在殿內一角,低垂著雙眸,心中暗自思忖著:“看來這後宮從今往後恐怕再也難以平靜了......”她微微皺起眉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近日來宮廷中的種種變故和暗流湧動。
就在此時,突然間,隻聽得一聲高呼響徹整個宮殿:“太後駕到!”這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原本安靜祥和的氛圍中驟然炸響。正在交談的皇後富察氏與馨瀾聞聲皆是一驚,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
兩人幾乎同時轉過頭去,目光在空中交匯。僅僅一瞬間,她們便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到了同樣的情緒——那是一抹難以掩飾的驚訝之色。這種驚訝並非源於對太後到來本身的意外,而是因為太後竟然來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
皇後富察氏下意識地挺直了身子,臉上迅速恢複了端莊沉穩的神情,但她緊握在手中的絲帕卻泄露了內心的些許緊張。而馨瀾則輕輕咬了咬嘴唇,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隻見太後身著華麗的鳳袍,儀態端莊地邁入殿內。她每一步都走得極為沉穩有力,仿佛整個宮殿都因她的到來而增添了幾分莊嚴肅穆之感。在場的眾人見狀,趕忙齊齊跪地行禮,齊聲高呼:“參見太後娘娘!”
待太後緩緩落座於金碧輝煌的正位之上,整個宮殿仿佛都隨著她那不怒自威的氣勢而沉靜下來。她那威嚴的目光猶如兩道冷冽的寒芒,所到之處,無論是宮女還是太監,皆不由自主地低垂著頭,心中生出敬畏之情,仿佛連空氣中的塵埃都在這目光下顫抖。
最終,太後的視線猶如鋒利的刀刃,劃破了殿內凝重的氣氛,停留在了皇後富察氏那精致卻略顯憔悴的麵容上。太後的眉頭微微皺起,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容忽視的威嚴與關切:“哀家聽聞這長春宮近日出了些許事端,心中甚是擔憂,故而特地前來查看一番。不知我那可憐的孫兒永琮如今病情如何?皇後啊,哀家並非有意要責怪於你,隻是你身為後宮之主,肩負重任,若有何事處理不當或是有所不解之處,大可前往慈寧宮向哀家請教。這樣一來,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差錯,更是對我大清皇室的一種責任。”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很快便恢複了常態,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仍強作鎮定。她恭敬地低下頭,聲音輕柔而略帶顫抖地應道:“謹遵太後教誨,兒媳日後定當多多請教,不敢有絲毫懈怠。此次之事,實屬兒媳疏忽,還望太後莫要怪罪。至於永琮的病情……太醫們正竭盡全力診治,目前雖尚未痊愈,但已無大礙,請太後放心。”說完,皇後再次朝著太後行了一禮,那姿態中既有恭順也有無奈。
太後輕輕地點了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她看向一旁靜坐的皇貴妃馨瀾,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著無數的秘密與算計。太後知道,皇貴妃馨瀾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她的出身世家大族,才情出眾,更難得的是她那份與生俱來的高貴與淡然,讓皇帝對她寵愛有加。即便是皇後富察氏,在這位皇貴妃麵前也時常顯得黯然失色。
皇貴妃馨瀾端坐在一旁,身著華麗的宮裝,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仿佛這一切的紛爭都與她無關。她出身世家大族,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協理六宮時更是令那些嬪妃們俯首帖耳,無人敢與之爭鋒。即便是皇後富察氏,在皇貴妃馨瀾麵前也時常感到力不從心。
太後輕輕抬手,那如玉般的手指在空中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示意皇後富察氏起身。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柔和,仿佛春日裏的一縷微風,輕輕拂過人們的心頭:“皇後啊,你莫要過於自責,這後宮事務繁多,如亂麻般糾葛不清,偶有疏漏也是在所難免的。隻是,永琮乃是我皇家血脈,金枝玉葉,不可有絲毫的閃失與差錯,往後你定要加倍小心,悉心照料才是。”
言罷,太後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皇貴妃馨瀾,那眼神猶如深邃的夜空,既有著審視的銳利,又藏著幾分不易言說的深意與考量。她的心中,如同一麵明鏡,將這後宮中的風起雲湧、暗流湧動照得清清楚楚。
“既然永琮暫無大礙,哀家這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太後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是那山巔之上的古鬆,屹立不倒,威嚴自生,“不過,皇後啊,你身為後宮之主,掌管六宮,還需更加謹慎小心才是。這後宮的安寧與穩定,可都係於你一人之身,萬萬馬虎不得。”
皇後富察氏聞言,心中雖有不悅,如同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寒風拂過,但她麵上卻絲毫未露,依舊保持著那端莊溫婉的笑容。她深知太後的威嚴與手段,如同那鋒利的刀刃,殺人於無形,因此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與反抗。於是,她再次低下頭,恭敬地應道:“兒媳明白,定當謹遵太後教誨,盡心盡力維護後宮安寧,不負太後厚望。”
太後輕輕點了點頭,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如同那雲層背後的陽光,時隱時現。她深知,這後宮之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句言語都暗含著無數的機鋒與算計,如同那棋盤上的黑白棋子,一步錯,便是滿盤皆輸。
皇後富察氏雖看似溫順恭謹,如同那初綻的荷花,清新脫俗,但內心的想法與算計卻未必少,如同那深潭之下的暗流,洶湧澎湃。而皇貴妃馨瀾,更是如同那峭壁之上的紅梅,傲骨錚錚,不可小覷。
太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嘴角勾起的弧度,如同那畫中的仕女,溫婉而含蓄。隨後,她將目光轉向了皇貴妃馨瀾,那眼神中帶著幾分讚賞與期許。她微微一笑,說道:“皇貴妃啊,你協理六宮有功,哀家也是看在眼裏的,心中自是明鏡一般清楚。隻是,這後宮之事繁瑣複雜,如同那織錦般千頭萬緒,還需你多多費心,繼續為後宮的安寧與穩定添磚加瓦才是。”
皇貴妃馨瀾聞言,心中微微一動,如同那湖麵上的漣漪,輕輕蕩漾開來。她深知太後此言並非簡單的誇讚與鼓勵,而是帶著一絲試探與敲打,如同那試劍石上的劍痕,清晰而深刻。於是,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那初升的太陽,溫暖而明媚,卻又不失鋒芒:“臣妾自信有能力輔助皇後娘娘治理六宮,讓皇上安心國事,無後顧之憂;讓太後安享富貴,樂享天倫之樂。”
太後端坐於高位之上,金碧輝煌的背景映襯著她那保養得宜的麵容,宛如秋日裏仍舊傲然綻放的菊花,帶著不容小覷的威嚴與尊貴。聽完皇貴妃馨瀾一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後,她那精心雕琢的容顏上微微泛起了一絲波瀾,細長的眉毛輕輕挑起,宛如遠山之巔的一抹輕煙,既優雅又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鋒芒。那雙閱盡人間繁華卻依舊清澈如泉的眼眸中,倏忽間閃過一抹玩味之色,仿佛是在品鑒著一杯陳年老酒,細細品味其中的甘醇與複雜。
太後嘴角勾起一抹淺笑,那笑容裏既有對皇貴妃聰慧的認可,也藏著幾分深不可測的算計。她緩聲道:“皇貴妃果真是聰慧過人,言辭間盡顯睿智。但願你這番言語,不僅僅是錦繡文章,而是能夠如春日之雨,潤物無聲,真正地滋養後宮這片沃土。”
正當此時,一直靜默如雕塑般立於太後身旁的大太監,突然身形一動,宛如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向前邁出一步。他刻意壓低嗓音,卻仍讓那尖銳而高亢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猶如一道驚雷,猛然間劃破了寧靜的夜空:“皇上駕到——”
這一聲高呼,猶如晴天霹靂,讓在場的眾人皆是心中一凜,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攥住,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們來不及多想,連忙紛紛屈膝跪地,恭恭敬敬地齊聲高呼,那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響徹雲霄:“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腳步聲,皇上如同龍騰虎躍般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眾人的心弦之上,激起一陣陣漣漪。當他踏入這間金碧輝煌的屋子時,目光如炬,迅速掃視了一圈屋內的情形,隨即眉頭微皺,那眼神中透露出對眼前所見景象的些許不滿。然而,他並未過多表露情緒,隻是淡淡地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方才聽聞永琮患病,心中甚是掛念,故而特地前來探望。”
說罷,皇上徑直朝著皇後富察氏走去,步伐堅定而有力。來到皇後身前,他伸出手,輕輕扶在皇後那略顯顫抖的臂膀上,和聲安慰道:“皇後莫要太過憂心,朕已經下令,讓宮中最為醫術高明的太醫們全力以赴,定要治好永琮的病症。”
安撫完皇後之後,皇上緩緩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馨瀾身上。此刻,他的眼神相較於之前對待皇後時的嚴肅與關切,明顯柔和了許多。隻見皇上微微頷首,語氣溫和而又不失威嚴:“皇貴妃近日協助管理後宮事務,想來也是頗為辛苦勞累。今日之事,更是耗費了你不少心神吧。”
馨瀾聞言,身形微微一顫,隨即欠身行禮,聲音中帶著幾分感激與謙卑:“多謝皇上關懷,臣妾身為後宮一員,協助管理後宮事務乃是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皇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讚賞:“馨瀾,朕知道你素來喜愛各色寶石,你協力六宮,功不可沒。波斯進貢的寶石,朕便分你一半,以示嘉獎。”
隻見皇上微微頷首,語氣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地對太後說道:“母後深夜前來探望永琮,朕感激不盡。隻是母後一直關心後宮諸事,恐怕也是有所圖謀吧?”言罷,皇上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諷刺與調侃,仿佛在說:“您老人家還是安心享福吧,後宮的事就交給朕和皇後、皇貴妃來處理吧。”
太後聞言,心中不禁一凜,她明白這是皇帝在諷刺她插手後宮事務。然而,她並未表現出任何不滿或憤怒,而是淡淡地笑了笑,道:“皇帝啊,後宮安寧與否關乎國本,哀家不得不重視。隻是如今你已有了皇後和皇貴妃兩位得力助手,哀家也就能安心了。”
太後的話語中略顯遲疑,隨即又堅定地說道,“哀家年邁,隻願含飴弄孫,安享富貴即可。”
皇上聞言,微微點頭,隨即目光如刀,冷冷地掃視著太後,沉聲道:“朕相信皇後富察氏與皇貴妃馨瀾能夠攜手治理六宮,共築後宮和諧。所以,皇額娘還是安心享福吧,不必再為後宮事務操勞。”
太後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顫,感到一絲悲涼與無奈。她明白這是皇帝在以一種委婉而堅定的方式警告她,為了兩個女兒和家族的榮耀,她隻能含飴弄孫、安享富貴,不再插手後宮的紛爭與權力鬥爭。太後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對皇權的敬畏與無奈,也有對未來的擔憂與迷茫。但她很快便恢複了平靜與威嚴,微笑著點了點頭,仿佛是在接受這一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