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經曆了一場重病之後,終於迎來了康複的曙光。這場病痛不僅考驗了他的身體,也讓他對身邊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皇後富察氏雖未能獨得皇帝的全部寵愛,但在皇帝病重期間,她始終不離不棄,悉心照料,使得兩人的關係如同琴瑟和諧,彼此間建立起了一份深厚的默契與尊重。


    然而,後宮的局勢總是瞬息萬變。對於曾經備受帝王寵愛的嫻貴妃如懿來說,這場變故卻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她瞬間從雲端跌落至穀底。自皇帝病愈以來,他的心思已經完全不在如懿身上,這讓她心中充滿了失落與無奈。那些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宮女太監們,如今也紛紛轉投皇後麾下,這更讓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與世態的炎涼。


    與此同時,隨著皇後富察氏重新執掌後宮大權,嫻貴妃如懿也徹底失去了昔日手中的權力。她看著皇後在後宮中威風八麵,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那些曾經屬於她的榮耀與地位,如今都已成過眼雲煙。


    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時刻,皇帝卻做出了新的晉升決定。他宣布將舒貴人意歡晉升為舒嬪,這一晉升不僅是對她美貌與才華的肯定,更是對她多年來在後宮中默默付出的認可。與此同時,昭嬪也被晉升為昭妃,她的地位在後宮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而嘉嬪更是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手段,成功晉升為嘉妃,成為了後宮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延禧宮內,嫻貴妃如懿的身影日漸消瘦,曾經的寵愛仿佛一場夢,醒來後隻留下一地的心碎與孤寂。一個月的時光,皇帝未曾踏足此地,這對於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她來說,無疑是莫大的諷刺與打擊。她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那株逐漸凋零的綠梅,心中五味雜陳。曾經的繁華與榮耀,如今都已成空,留下的隻有無盡的哀愁與寂寞。


    “娘娘,您該用膳了。”侍女輕聲提醒,打斷了她的思緒。如懿輕輕搖頭,那精致的膳食在她眼中已如嚼蠟,失去了往日的滋味。她明白,失寵後的日子,便是這般清冷與漫長。但她也深知,自己不能就這樣沉淪下去,必須找到重新贏得皇帝寵愛的方法。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新晉的舒嬪意歡以其溫婉才情與獨特氣質,逐漸獲得了皇帝的青睞。她雖不似如懿那般曾有過極致的寵愛,卻也在皇帝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而昭妃,更是憑借著多年的沉穩與智慧,地位愈發穩固。嘉妃則因著家族勢力與自身的聰慧,也在這場後宮的博弈中,穩穩站住了腳跟。


    盛夏時節,陽光熾熱如焰,烘烤著大地,卻也阻擋不了紫禁城內一場盛大的儀式——因皇帝病愈而推遲已久的秀女大選,終於在這炎炎夏日中拉開了序幕。


    宮門之外,車馬喧囂,各路秀女在家人的陪同下,身著華麗的服飾,頭戴璀璨的珠翠,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不安,緩緩步入這金碧輝煌的宮殿。她們之中,有來自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格格,名為格桑梅朵,她自幼便受到家族的靜心培養,不僅才情出眾,更兼有一副傾城之貌,此刻,她端坐在馬車之中,手中緊握著一串祈福的佛珠,心中默默祈禱,願自己能在這次大選中脫穎而出,為家族爭光。


    而巴林部,則是送來了巴林媚若,她身姿婀娜,眉眼如畫,舉手投足間盡顯草原兒女的豪爽與柔情。她身著巴林部特有的服飾,上麵繡著繁複的圖騰,象征著草原的遼闊與自由。她望著這陌生而又神秘的紫禁城,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在這深宮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蒙古拜爾果斯氏,亦是此次大選中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的格格,雖未露麵,但已聞其名,據傳她不僅精通騎射,更兼才情橫溢,是草原上難得一見的才女。她的到來,無疑為這場大選增添了幾分看點。


    此外,還有來自鑲紅旗的喜塔臘氏,她出身名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不僅容貌出眾,更兼溫婉賢淑,是眾多秀女中的佼佼者。她身著精致的旗裝,頭戴繁複的頭飾,每一步都走得端莊大方,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著鑲紅旗的榮耀與尊貴。


    隨著宮門緩緩開啟,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秀女們,踏上了通往紫禁城深處的道路。她們之中,有的將成為這深宮中的一抹亮色,有的則或許將永遠沉寂在這無盡的歲月之中。但無論如何,這一刻,她們都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勇敢地踏出了這一步,向著未知的未來,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經過幾輪嚴苛而細致的挑選,能夠踏入那象征著榮耀與機遇的暢音閣的,僅剩下了二十多位秀女。她們或姿容出眾,或才情橫溢,皆是這後宮之中未來的希望之星。而在這其中,四位來自蒙古的格格尤為引人注目,她們自恃身份高貴,步履間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傲氣。尤其是巴林部送來的巴林媚若,更是美得不可方物,舉手投足間盡顯草原兒女的豪爽與不羈,那份不可一世的氣焰,讓周圍的人都為之側目。


    相比之下,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格桑梅朵,則顯得尤為低調與內斂。臨來之前,家中長輩已對她千叮嚀萬囑咐,不求她在這深宮之中寵冠六宮,但求她能平平安安,不給科爾沁右翼招惹是非。她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因此,即便心中有著對未知未來的忐忑與不安,她依然保持著那份從容與淡定,仿佛一切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而阿巴亥部的拜爾果斯氏,亦是此次大選中的佼佼者。她出身名門,自幼便受到家族的嚴格培養,不僅精通騎射,更兼才情橫溢。然而,在踏入這紫禁城之前,她也曾被家族敲打過了。家族長輩告誡她,這後宮之中,風起雲湧,人心難測,她必須時刻保持清醒與謹慎,萬不可因一時衝動而招致禍端。她銘記著家族的教誨,將這份叮囑深深地刻在了心底,準備以一顆平常心,去麵對這即將到來的未知挑戰。


    皇後富察氏,身著華貴的錦袍,頭戴九鳳珠冠,步履沉穩而莊重,引領著眾嬪妃步入暢音閣。那暢音閣,高聳於紫禁城的一角,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宛如一座與世隔絕的仙宮。嫻貴妃、純妃、嘉妃、婉妃、昭妃、玫妃白蕊姬以及愉嬪,皆緊隨其後,她們或溫婉如水,或清冷如霜,或明媚如春,各自的神態與氣質,在這金碧輝煌的殿堂中,更添了幾分風情。


    皇後富察氏端坐於中央的鳳椅之上,那鳳椅雕龍畫鳳,盡顯尊貴。她的目光深邃而平靜,仿佛能洞察人心。其他嬪妃則分列兩旁,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正被引領進殿的秀女們身上。那些秀女們,一個個身著統一的宮裝,卻各自散發著不同的氣質,有的羞澀低頭,有的端莊大方,有的則眼神靈動,試圖在這眾多目光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玫妃白蕊姬,一襲嫣紅宮裝,膚若凝脂,她輕輕開口,聲音清脆悅耳:“皇後娘娘,這批秀女看著還行,各有千秋,想必能為後宮增添不少生機。”她的言語中帶著幾分真誠,卻也難掩心中的那絲微妙。


    昭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身著華麗的紫衣,眉宇間透著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白姐姐,你這話可就錯了。新人嘛,初來乍到,連宮中的規矩都未學明白,怎能輕易評判?咱們還是得好好教導才是。”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顯然是在試探皇後的態度。


    嫻貴妃如懿,一身素雅的裝扮,顯得她氣質出塵,她輕輕搖著手中的扇子,臉上帶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語氣中帶著幾分諷刺:“昭妃妹妹說得在理,不過,這宮中的事,又有誰說的準呢?但願新人能夠奪得皇上的寵愛,讓那皇貴妃也嚐嚐失寵的滋味。畢竟,這宮中的風雲變幻,可不是我們這些凡人能夠揣測的。”


    皇後富察氏聞言,微微皺眉,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悅。她輕輕抬手,製止了眾嬪妃的議論:“規矩嘛,自然是慢慢學的。今日讓她們來,也是為了看看她們的本性如何。畢竟,這後宮之中,最重要的還是心性與品德。至於皇上的寵愛,那更是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此刻,整個暢音閣內,氣氛微妙而複雜。每個嬪妃心中都在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而這場關於秀女的評判,不過是後宮中一場無聲的較量,悄然拉開序幕。


    “嫻貴妃,進宮這麽多年,你還沒有學會謹言慎行嗎?”乾隆皇帝一身寶藍色常服,衣襟上繡著繁複的雲龍圖案,顯得威嚴而莊重。他拉著皇貴妃馨瀾的手,一起走進了暢音閣。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進來,為這座古老的宮殿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生機。


    皇後富察氏見狀,心中不禁一緊。她站起身來,恭敬地行禮:“皇上,臣妾……”她本想為嫻貴妃辯解幾句,但看到乾隆皇帝那嚴厲的眼神,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乾隆皇帝的目光在皇後富察氏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後冷冷地說道:“皇後,這就是你所言的嫻貴妃知錯了?朕看她絲毫沒有悔改之意,反而變本加厲,在後宮中挑撥離間,製造事端。”


    皇後富察氏聞言,身形微微一顫,隨即強自鎮定,緩緩起身,行禮道:“臣妾所言句句屬實,嫻貴妃近來確實有所收斂,言行舉止皆比之前更為謹慎。”


    嫻貴妃如懿此時也站起身來,她原本以為乾隆皇帝的到來是為了看她,卻沒想到會聽到如此嚴厲的指責。她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卻仍強作鎮定地說道:“皇上,臣妾隻是隨口一說,並無他意。”


    乾隆皇帝冷哼一聲,那聲音如同冬日裏的寒風,讓人不寒而栗。他的目光在嫻貴妃如懿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中滿是厭惡與失望,仿佛在看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他緩緩開口,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落在眾人心頭:“嫻貴妃,你身為後宮嬪妃,享受著無上的榮耀與尊貴,理應知曉宮中的規矩與禮儀。


    你的言行舉止,不僅僅代表著你個人的修養,更代表著烏拉那拉氏一族的教養。你可知,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被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成為評判烏拉那拉氏一族的標準。”


    說到這裏,乾隆皇帝的語氣更加嚴厲,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烏那拉那氏可以不要臉麵,朕卻不能容忍。朕的臉麵,是皇家的臉麵,是國家的臉麵。朕將你冊封為貴妃,是希望你能成為後宮的楷模,成為朕的得力助手。然而,你卻一次次讓朕失望,你的言行舉止,簡直是在給朕的臉上抹黑!”


    在場的眾人,無不被這聲冷哼嚇得心頭一顫,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扼住了他們的喉嚨,讓他們無法呼吸。那聲音,既是對嫻貴妃的嚴厲警告,也是對所有人的無聲告誡,提醒著每一個人,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誰才是真正的主宰。


    乾隆皇帝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刺向嫻貴妃如懿。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身體微微顫抖,仿佛隨時都會倒下。她跪在地上,低垂著頭,不敢直視乾隆皇帝的眼睛,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屈辱與責備。


    皇後富察氏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輕聲勸慰道:“皇上息怒,嫻貴妃或許隻是一時失言,她一定會深刻反省,改過自新的。皇上您是天下共主,應當以龍體為重,莫要為這等小事氣壞了身子。”


    乾隆皇帝聞言,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皇後富察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中既有嘲諷也有審視:“哦?皇後不是一向不喜歡嫻貴妃嘛,怎麽今日倒替她說起好話來了?難道是朕的皇貴妃馨瀾近來備受寵愛,讓皇後感到後位不穩,開始著急拉攏人心了?”


    皇後富察氏聞聽此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趕緊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一心為皇上和後宮的和諧穩定著想,從未有過半點私心。臣妾知道,嫻貴妃雖然有時言語衝撞,但她畢竟也是皇上的嬪妃,臣妾怎能不念及舊情,勸她改過自新呢?”


    乾隆皇帝看著皇後富察氏那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深知,這後宮之中,每一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明爭暗鬥,皇後富察氏也不例外。


    皇貴妃馨瀾,身著織金繡鳳的華麗宮裝,每一步都搖曳生姿,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仙子。她的麵容溫婉而端莊,眉眼間含著秋水般的柔情,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富有磁性,宛如春風拂麵,能化解人心中的嚴寒。


    她輕輕地拉了拉乾隆皇帝那繡著龍紋的衣袖,動作輕柔而又不失敬意,聲音柔和而富有磁性,宛如天籟之音,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中緩緩響起:“皇上,您乃天下共主,胸懷社稷,心係蒼生,臣妾深知您的心中有著無盡的憂慮與擔當。但此刻,在這暢音閣內,臣妾鬥膽請皇上暫息雷霆之怒,聽臣妾一言。”


    乾隆皇帝聞言,轉頭看向馨瀾,隻見她的眼中閃爍著智慧與溫柔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秘密。他的怒氣在馨瀾的柔聲勸慰下,竟不由自主地緩和了幾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心情,等待著馨瀾的下文。


    馨瀾見皇上神色稍緩,心中暗自慶幸,繼續道:“皇後娘娘端莊典雅,母儀天下,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後宮的典範,更是臣妾等嬪妃學習的楷模。今日之事,或許隻是嫻貴妃一時衝動,口不擇言,皇上您大人有大量,又何須與她一般見識呢?更何況,皇後娘娘一直以來都盡心盡力地侍奉皇上,管理後宮,她的辛勞與付出,皇上您心中自然是有數的。”


    說到這裏,馨瀾微微一頓,目光中流露出幾分誠摯與關切:“皇上,您也知道,這後宮之中,每一位嬪妃都渴望得到您的寵愛與關注。但寵愛與關注往往伴隨著嫉妒與猜忌,這是人性使然,難以避免。但臣妾相信,皇後娘娘絕非那等心胸狹隘之人,她定會理解皇上您對臣妾的寵愛,也定會寬容以待嫻貴妃今日之失言。皇上您若因此事而遷怒於皇後娘娘,豈不是讓臣妾等嬪妃心中更加惶恐不安嗎?”


    乾隆皇帝聽著馨瀾的這番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這後宮之中,能夠如此善解人意、體貼入微的,除了馨瀾,再無他人。他輕輕握住馨瀾的手,目光中充滿了感激與柔情:“瀾兒,你真是朕的知心人。今日之事,若非你及時勸阻,朕恐怕真要做出有失公允之事了。”


    馨瀾聞言,臉上綻放出如花的笑靨,那笑容中既有欣慰也有自豪:“皇上能如此說,便是臣妾最大的福氣了。臣妾隻願皇上能夠龍體康健,心情愉悅,後宮之中也能和諧安寧,這便是臣妾最大的心願了。”


    此時,皇後富察氏也走上前來,她看著乾隆皇帝與馨瀾緊握的雙手,心中雖有一絲酸楚,但更多的是對馨瀾的敬佩與感激。她知道,今日若非馨瀾及時勸阻,自己恐怕真要成為皇上怒火的犧牲品了。她恭敬地行禮道:“皇上,臣妾也知今日之事是嫻貴妃失言在先,臣妾並無半點怨言。隻是希望皇上能夠息怒,莫要為這等小事氣壞了身子。”


    乾隆皇帝看著皇後富察氏那誠懇而恭敬的態度,心中的怒氣已經完全消散。他點點頭道:“皇後言之有理,朕今日確實有些失態了。嫻貴妃,你今日之舉實屬不該,但念在你是初犯,且皇後與皇貴妃都為你求情,朕就暫且寬恕你這一次。但你要記住,這宮中規矩森嚴,任何觸犯宮規的行為都必將受到嚴懲。日後若再犯,朕絕不輕饒。”


    嫻貴妃如懿聞言,臉色蒼白如紙,她趕緊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臣妾知錯了,臣妾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負皇上與皇後的厚望。”


    這場風波終於得以平息,暢音閣內的氣氛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和諧。乾隆皇帝拉著馨瀾與皇後富察氏的手,重新坐回了上首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淑儀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淑儀公主並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