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微風輕拂著皇宮內的每一寸土地。皇後富察氏儀態端莊地帶領著一眾後妃們緩緩步入了那美輪美奐的禦花園。園內百花爭豔,姹紫嫣紅,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在眾人眼前。
舒貴人身姿婀娜,輕盈地穿梭於花叢之間。她朱唇微啟,一首首優美的詩句便如潺潺流水般脫口而出,令人不禁為之讚歎。而一旁的慧貴妃高氏也不甘示弱,這位才情出眾的女子麵帶微笑,與舒貴人一同品評起詩詞歌賦來。她們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將那些經典之作剖析得入木三分,引得周圍的宮女太監們都紛紛側目傾聽。
與此同時,其他嬪妃們則各自沉浸在這滿園春色之中。有的輕輕撫摸著嬌豔欲滴的花朵,感受著它們細膩的花瓣;有的仰望著天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還有的則陶醉在那陣陣花香裏,似乎已經忘卻了塵世的紛擾。整個禦花園裏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隻見那嫻妃如懿,一如既往地扮演著煞風景的角色。她微微挑起眉毛,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冷笑,陰陽怪氣地開了口:“喲,這可真是奇了怪了!咱們這位舒貴人啊,明明是如此的才華橫溢、貌比天仙,怎麽皇上就偏偏沒有招幸於她呢?反倒是對那慶貴人恩寵有加,真叫人摸不著頭腦呀!”
說這話時,如懿的眼神似有意又似無意地瞟向了舒貴人和慶貴人所在的方向,似乎在等著看她們二人會作何反應。
舒貴人聽聞嫻妃如懿所言,那嬌美的麵容刹那間像是被紅霞浸染一般,紅彤彤地甚是引人注目。隻見她迅速垂下頭去,長長的睫毛輕輕顫動著,宛如蝴蝶翅膀般微顫,而眼眸之中則悄然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落寞之色,仿佛一朵盛開的鮮花突然遭受風雨摧殘,令人心生憐惜。
就在這時,慧貴妃高氏眼見舒貴人如此窘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俠義之氣,她柳眉倒豎,朱唇輕啟,挺身而出為舒貴人仗義執言:“如懿這番話未免有些過了!皇上龍心難測,豈是我等後宮女子所能妄加揣度的?再者說,慶貴人自然有其獨特的長處和優點,咱們又何苦在這裏對人家評頭論足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皇後富察氏此刻也微微蹙起眉頭,先是將目光投向如懿,眼神中帶著幾分責備之意;緊接著又轉頭看向舒貴人,流露出些許關切之情。隨後,她櫻唇輕吐,緩聲道:“罷了罷了,莫要再爭執不休。今日大家能相聚於此一同觀賞這滿園春色、繽紛繁花,本應盡情享受這份美好景致才是,切莫讓這些瑣事壞了興致。”
宸貴妃馨瀾美眸微眯,眼神如寒星般冰冷地凝視著嫻妃,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屑而又嘲諷的冷笑:“嗬嗬,嫻妃啊嫻妃,如果對皇上寵愛後宮嬪妃這件事心存不滿和怨言,大可以前去養心殿直接向皇上進言,何必在此處陰陽怪氣地對待後宮姐妹們呢?這可算不得什麽真本事!”她輕啟朱唇,語氣愈發淩厲起來。
“再者說了,咱們後宮眾嬪妃奉旨入宮,本就是要盡心盡力地侍奉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綿延皇嗣。可瞧瞧你,整日裏自恃端莊矜持,擺出一副清高的模樣,到底意欲何為?莫非還妄圖挑戰宮規不成?”宸貴妃向前踏出一步,身姿婀娜卻氣勢逼人。
嫻妃如懿嘴角微微上揚,冷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哼!我出身於後族,身份尊貴無比,又豈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比擬的呢?想當年,皇上原本可是要選我為嫡福晉的,隻可惜啊......若不是因為某些人的從中作梗、耍盡手段,這嫡福晉之位怎會落入他人之手?”
聽到這番話,皇後富察氏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仿佛被人當眾扇了一記耳光般難堪至極。她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帕子,努力克製著內心的憤怒,但那因惱怒而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出賣了她此時的情緒。
宸貴妃馨瀾輕輕地拍著皇後富察氏那保養得宜、細膩柔滑的手,臉上掛著一抹溫和的笑容,柔聲說道:“皇後娘娘啊,您可是出身於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富察氏呢!這家族聲名遠揚,家世之顯赫,簡直令人矚目。想當年,從太祖努爾哈赤陛下開疆拓土之時起,您們富察家的先輩們便義無反顧地跟隨左右,浴血奮戰,曆經無數次生死考驗,方才成就了如今這般榮耀輝煌的家業。”
她頓了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欽佩之意,接著說道:“尤其是皇後娘娘您的伯父,那可是聖祖仁皇帝身邊備受倚重的重臣馬齊大人呐!他為官清廉公正,才智過人,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百姓愛戴和聖上讚譽。再看看您的父親,身為察哈爾總管,手握重兵,鎮守一方,保境安民,其功績也是有目共睹呀!”
說罷,宸貴妃將目光轉向一旁默不作聲的嫻妃,嘴角微微上揚,略帶嘲諷地問道:“至於你嫻妃嘛,你的族人當中,除了那位先帝皇後之外,可還有其他能稱得上顯赫人物的存在麽?”說完,她輕輕一笑,眼神中滿是挑釁與不屑。
嫻妃氣得渾身發抖,胸脯劇烈起伏著,臉上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她怒目圓睜,死死地盯著前方,咬牙切齒道:“哼!切!皇後富察氏出身世家又如何?不過是仗著家族的榮光罷了。皇上根本就不喜歡她,這嫡福晉之位本就該屬於我!”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一陣淩厲至極的嗬斥聲響徹雲霄:“放肆!來人啊,嫻妃烏拉那拉氏如懿竟敢如此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僭越中宮之位,簡直是無法無天、膽大包天到了極點!立刻給本宮掌嘴三十!”
這突如其來的怒吼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在場眾人皆是心頭一顫。大家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隻見太後鈕祜祿氏鳳儀萬千,滿臉威嚴之色,身旁則有皇帝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兩人正邁著沉穩而莊重的步伐,緩緩地朝這邊走來。
太後與皇帝的現身,如同平靜湖麵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的所有人皆被驚得目瞪口呆,原本喧鬧嘈雜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眾嬪妃們一個個誠惶誠恐,忙不迭地低下了頭,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殺身之禍。
尤其是嫻妃,當她看到太後和皇帝的身影時,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盡的恐懼。那張原本嬌豔動人的麵龐此刻已嚇得毫無血色,慘白如紙;一雙美眸驚恐萬分,仿佛見到了索命惡鬼一般;嬌軀更是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雙腿發軟,若不是靠著最後一絲意誌力苦苦支撐,恐怕早已癱倒在地。
然而,事已至此,無論如何悔恨已然無濟於事。眨眼間,兩個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嬤嬤快步上前,她們麵無表情,動作粗暴地一把抓住嫻妃纖細的雙臂,毫不留情地將其硬生生按壓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麵之上。
緊緊接著,隻見又有一名身材高大、麵容嚴肅的嬤嬤邁著大步走了過來。她站定之後,緩緩地將右手高高揚起,那隻手猶如一把巨大的蒲扇一般,粗壯有力,隨著手臂的揮動帶起一陣呼呼作響的風聲。這隻大手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同一道閃電般猛地朝著嫻妃那張嬌美動人、吹彈可破的臉頰狠狠扇了過去。
\"啪!\" 一聲清脆而響亮的耳光聲響徹整個宮殿,回音嫋嫋不絕於耳。緊接著又是 \"啪!啪!啪!......\" 的連續抽打聲,每一下都如同重錘敲擊在銅鑼之上,震耳欲聾。這些耳光一記比一記用力,毫不留情地落在嫻妃的臉上。
沒過多久,嫻妃原本白皙嬌嫩的雙頰就已經高高腫起,像是兩個熟透了的紅蘋果掛在了臉上。她的嘴角也因為遭受重擊而微微裂開,一縷鮮紅的血絲順著嘴角緩緩流淌下來,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朵朵觸目驚心的血花。
她深知,一旦自己鬆口示弱,便會徹底淪為眾人眼中的笑柄。所以,無論如何,她也要咬牙堅持下去,決不能讓自己發出一絲一毫求饒或者哭泣的聲音。
此時,皇帝漠然地站在一旁,他那張冷峻的麵龐毫無表情,就如同一塊千年寒冰,令人不寒而栗。他的目光冷冷地落在眼前這個受盡屈辱的女子身上,然後緩緩開口說道:“皇後的嫡福晉之位,乃是先帝親自指婚,太後欣然讚同,更是由朕親自求娶而來。那可是經過了三媒六聘的鄭重儀式,還曾祭祀過天地祖宗的大清皇後啊!她是朕的原配發妻,地位尊崇無比。
“你啊,隻不過是區區一個嫻妃而已,說到底也隻是個身份卑微的侍妾罷了。瞧瞧你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竟然敢如此不自量力,難道還真以為憑借著自己這點微末本事就能與皇後娘娘相提並論不成?哼,真是癡心妄想、癡人說夢!”
而被這般羞辱的嫻妃如懿,卻並未因此而動怒,她微微顫抖著嘴唇,呐呐地開口說道:“皇上……您可還記得當年?那時我們還是青蔥年少,彼此之間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曾一同站在那高高的牆頭上,遠遠眺望彼此;也曾於那駿馬之上遙遙相對,目光交匯之際,隻一眼便已讓人心腸寸斷。”
此刻,在場的眾人反應各異。皇後富察氏、慧貴妃高氏、宸貴妃馨瀾、哲妃、純妃、婉妃以及嘉妃等人,對於嫻妃如懿這番言語早已習以為常,她們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驚訝的神色。畢竟,她們在宮中已久,見多識廣,對這種事情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麽稀奇之處。
然而,那些剛剛入宮不久的舒貴人、柔貴人、宜貴人、慶貴人和其他一些答應常在們,則完全不同。當聽到嫻妃口中說出這些如同私奔一般的話語時,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進一顆雞蛋似的。她們難以置信地望著嫻妃,心中暗自思忖:這宮中竟還有如此大膽之人,竟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如懿那美麗的眼眸之中,此刻正閃爍著點點淚光,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然而這光芒卻透著無盡的悲傷與哀怨。她微微顫抖著嘴唇,聲音略帶哽咽地繼續說道:“如今,皇上您難道真的已經忘卻了昔日我們之間許下的那些山盟海誓嗎?曾經的甜言蜜語、深情承諾,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消散得無影無蹤了嗎?”
皇帝聽到這番話之後,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猶如暴風雨來臨前那壓抑而沉重的天空。他那雙銳利的眼睛狠狠地瞪向如懿,目光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隨後,他用一種極其冷漠的語氣說道:“夠了!不要再提及那些過往的事情了!朕不想再回憶起曾經的種種。
自從你謀害皇嗣那一刻開始,一切就都已經改變了!還有,你竟然讓海答應海蘭替你承擔罪責,
以及後來在冷宮中為了能夠早日離開那個地方,不惜自己服毒來陷害宸貴妃馨瀾。你所做的這些事情,早已經將朕對你的信任和感情消磨殆盡了!”
嬪妃們圍坐在一起,靜靜地聆聽著皇帝講述關於嫻妃如懿的種種事跡。當聽到如懿的心狠手辣時,她們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上升起,渾身的汗毛都豎立起來,一個個驚恐萬分地遠離了如懿所在的位置。
此刻,太後緩緩地將那飽經風霜的眼眸轉向了角落中,那兒,海答應海蘭正瑟縮著身子,一副膽戰心驚的模樣,仿佛一陣微風都能將她那纖弱的身軀吹倒。太後輕輕抬手,撫了撫鬢邊略顯斑白的發絲,口吻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皇帝啊,這海答應,自幼便是個心性柔弱、膽小怕事之人。想當年,您對那嫻妃如懿,是何等的寵愛與信任,整個後宮無人不曉,無人不羨。就連宸貴妃馨瀾,那般高傲的性子,也因您對如懿的偏愛,心中憤懣難平,最終一氣之下,遠走北海別苑,隻為尋一方清淨之地調養身心。在那般錯綜複雜的局勢之下,海蘭她又如何能獨善其身?她,終究不過是個在這宮廷洪流中隨波逐流的蜉蝣罷了。”
皇帝聞言,神色凝重,目光不由自主地隨著太後的話語,落在了海蘭那瘦弱的身影之上。海蘭低垂著頭,長長的睫毛輕輕顫抖,如同蝴蝶振翅欲飛的瞬間,那雙平日裏藏著聰慧與溫婉的眼眸,此刻卻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迷茫與無助,就像是迷失在了這片深邃而複雜的宮廷迷霧之中,找不到歸途。
這時,皇帝微微側首,目光穿越了金碧輝煌的大殿,落在了端坐於自己身旁的皇後富察氏身上。皇後身著華服,端莊大方,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但那笑容之下,似乎隱藏著更深一層的意味。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解與好奇:“皇後啊,這海答應,究竟是何許人也?朕的後宮佳麗三千,竟還有如此默默無聞之人,朕竟未曾留意?”
皇後富察氏輕輕抬手,以帕掩唇,輕咳一聲,聲音柔和而清晰:“皇上日理萬機,後宮之事繁多,偶有遺漏也是在所難免。這海答應,入宮不過數年,平日裏低調行事,不爭不搶,故而皇上未曾多加留意也是自然。隻是,今日太後提及,臣妾才恍然記起,確有此人。”言罷,皇後的目光也悄然落在了海蘭身上,那眼神中的同情溢了出來。
皇帝的目光在海蘭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想要從這纖弱的身軀中讀出些什麽,但最終隻是輕輕歎了口氣,轉而對太後道:“母後所言極是,這宮廷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與不易。海答應既然心性柔弱,朕日後自會多加照拂。”
太後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皇帝能如此體恤後宮之人,實乃我大清之福。隻是,這海答應的處境,卻也並非全然無辜。想當年,如懿被誣陷之時,她雖未直接參與其中,但心中那份對如懿的情誼,卻也讓她在無形中卷入了那場風波之中。隻是,她太過善良,不懂得保護自己,才落得今日這般田地。”
皇帝聞言,眉頭微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深知,在這宮廷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如同浮萍一般,隨波逐流,難以自主。而海蘭,或許正是那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受傷的一葉扁舟。
宸貴妃馨瀾,一身華貴的宮裝,如同春日裏最嬌豔的花朵,她輕輕拽了一下皇後富察氏的袖子,聲音中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卻又不失端莊:“皇上,太後,皇後娘娘時常與我提及海答應,說她聰明伶俐,學習東西極快,是個難得的聰慧女子。”
馨瀾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機敏,她微微傾身,向著皇上與太後,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皇上,您可還記得,海答應自潛邸之是便開始伺候您了,這一轉眼,都快十年了呢。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說是不是?”
皇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寵溺的微笑,目光溫柔地落在馨瀾身上,仿佛整個世界的繁華都不及她此刻的嬌嗔:“難得宸貴妃能為後宮的嬪妃開口求情,朕自然是要考慮的。”
太後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卻也未多言,隻是輕輕點了點頭,算是默許了皇上的決定。
皇上繼續道:“好,既然宸貴妃如此看重海答應,那朕便晉封她為貴人,封號‘愉’,寓意她日後能常懷愉悅之心,居景陽宮偏殿,也算是朕對她這些年辛勤付出的獎賞吧。”
海蘭聞言,身子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的驚喜。她連忙跪倒在地,以最恭敬的姿態謝恩:“謝皇上隆恩,謝宸貴妃娘娘提攜,海蘭定當謹言慎行,不負所望。”
馨瀾含笑看向愉貴人海蘭,那雙眸子裏,如今已閃爍著晉升為貴人的榮耀與真誠。她輕聲細語,如同春風拂麵:“愉貴人,你今日的晉升,除卻皇上的隆恩,更要深深感謝皇後娘娘。娘娘她心懷寬廣,慈愛和善,時刻記掛著後宮中的每一位姐妹,無論高低貴賤,皆關懷備至。你的聰慧與勤奮,娘娘一直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上綻放出一抹溫婉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裏初升的陽光,溫暖而不刺眼,照亮了整個大殿。她輕輕抬手,示意愉貴人起身,聲音柔和而莊重,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愉貴人,你無需多禮。本宮身為後宮之主,自然有責任關心每一位姐妹的福祉。你聰明伶俐,又勤勉好學,今日得以晉升,實乃你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是上天對你的肯定。本宮相信,你定能在未來的日子裏,為後宮增添更多的光彩。”
愉貴人海蘭站起身來,目光中滿是感激之情。她再次向皇後深深一禮,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仿佛要將這份感激之情,化作最真摯的祝福:“謝皇後娘娘厚愛,海蘭定當銘記在心,不負娘娘與皇上的期望。從今往後,無論身處何位,海蘭都將以更加謙遜的態度,更加勤奮的精神,為後宮的和諧與美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皇上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後宮之中,那股難得的溫情與和諧。他深知,在這權力與爭鬥交織的後宮之中,這樣的場景,實屬難得。於是,他微笑著點頭,目光在眾人之間流轉,聲音中帶著幾分欣慰與期待:“好,好。今日之事,便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後宮之中,能多一些這樣的溫情與理解,少一些無謂的爭鬥與猜忌。如此,朕才能安心處理國事,為大清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宸貴妃馨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對皇上的敬仰,也有對後宮未來的憧憬。她輕輕挽住皇上的手臂,撒嬌道:“皇上說得是,臣妾與皇後娘娘定會齊心協力,為皇上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後宮環境。讓這紫禁城,不僅成為皇上的居所,更成為我們姐妹情深、共築大清的溫馨家園。”
皇後富察氏也微笑著點頭,表示讚同。這一刻,後宮之中,似乎真的彌漫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和諧與寧靜。
舒貴人身姿婀娜,輕盈地穿梭於花叢之間。她朱唇微啟,一首首優美的詩句便如潺潺流水般脫口而出,令人不禁為之讚歎。而一旁的慧貴妃高氏也不甘示弱,這位才情出眾的女子麵帶微笑,與舒貴人一同品評起詩詞歌賦來。她們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將那些經典之作剖析得入木三分,引得周圍的宮女太監們都紛紛側目傾聽。
與此同時,其他嬪妃們則各自沉浸在這滿園春色之中。有的輕輕撫摸著嬌豔欲滴的花朵,感受著它們細膩的花瓣;有的仰望著天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還有的則陶醉在那陣陣花香裏,似乎已經忘卻了塵世的紛擾。整個禦花園裏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隻見那嫻妃如懿,一如既往地扮演著煞風景的角色。她微微挑起眉毛,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冷笑,陰陽怪氣地開了口:“喲,這可真是奇了怪了!咱們這位舒貴人啊,明明是如此的才華橫溢、貌比天仙,怎麽皇上就偏偏沒有招幸於她呢?反倒是對那慶貴人恩寵有加,真叫人摸不著頭腦呀!”
說這話時,如懿的眼神似有意又似無意地瞟向了舒貴人和慶貴人所在的方向,似乎在等著看她們二人會作何反應。
舒貴人聽聞嫻妃如懿所言,那嬌美的麵容刹那間像是被紅霞浸染一般,紅彤彤地甚是引人注目。隻見她迅速垂下頭去,長長的睫毛輕輕顫動著,宛如蝴蝶翅膀般微顫,而眼眸之中則悄然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落寞之色,仿佛一朵盛開的鮮花突然遭受風雨摧殘,令人心生憐惜。
就在這時,慧貴妃高氏眼見舒貴人如此窘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俠義之氣,她柳眉倒豎,朱唇輕啟,挺身而出為舒貴人仗義執言:“如懿這番話未免有些過了!皇上龍心難測,豈是我等後宮女子所能妄加揣度的?再者說,慶貴人自然有其獨特的長處和優點,咱們又何苦在這裏對人家評頭論足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皇後富察氏此刻也微微蹙起眉頭,先是將目光投向如懿,眼神中帶著幾分責備之意;緊接著又轉頭看向舒貴人,流露出些許關切之情。隨後,她櫻唇輕吐,緩聲道:“罷了罷了,莫要再爭執不休。今日大家能相聚於此一同觀賞這滿園春色、繽紛繁花,本應盡情享受這份美好景致才是,切莫讓這些瑣事壞了興致。”
宸貴妃馨瀾美眸微眯,眼神如寒星般冰冷地凝視著嫻妃,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屑而又嘲諷的冷笑:“嗬嗬,嫻妃啊嫻妃,如果對皇上寵愛後宮嬪妃這件事心存不滿和怨言,大可以前去養心殿直接向皇上進言,何必在此處陰陽怪氣地對待後宮姐妹們呢?這可算不得什麽真本事!”她輕啟朱唇,語氣愈發淩厲起來。
“再者說了,咱們後宮眾嬪妃奉旨入宮,本就是要盡心盡力地侍奉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綿延皇嗣。可瞧瞧你,整日裏自恃端莊矜持,擺出一副清高的模樣,到底意欲何為?莫非還妄圖挑戰宮規不成?”宸貴妃向前踏出一步,身姿婀娜卻氣勢逼人。
嫻妃如懿嘴角微微上揚,冷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哼!我出身於後族,身份尊貴無比,又豈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比擬的呢?想當年,皇上原本可是要選我為嫡福晉的,隻可惜啊......若不是因為某些人的從中作梗、耍盡手段,這嫡福晉之位怎會落入他人之手?”
聽到這番話,皇後富察氏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仿佛被人當眾扇了一記耳光般難堪至極。她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帕子,努力克製著內心的憤怒,但那因惱怒而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出賣了她此時的情緒。
宸貴妃馨瀾輕輕地拍著皇後富察氏那保養得宜、細膩柔滑的手,臉上掛著一抹溫和的笑容,柔聲說道:“皇後娘娘啊,您可是出身於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富察氏呢!這家族聲名遠揚,家世之顯赫,簡直令人矚目。想當年,從太祖努爾哈赤陛下開疆拓土之時起,您們富察家的先輩們便義無反顧地跟隨左右,浴血奮戰,曆經無數次生死考驗,方才成就了如今這般榮耀輝煌的家業。”
她頓了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欽佩之意,接著說道:“尤其是皇後娘娘您的伯父,那可是聖祖仁皇帝身邊備受倚重的重臣馬齊大人呐!他為官清廉公正,才智過人,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百姓愛戴和聖上讚譽。再看看您的父親,身為察哈爾總管,手握重兵,鎮守一方,保境安民,其功績也是有目共睹呀!”
說罷,宸貴妃將目光轉向一旁默不作聲的嫻妃,嘴角微微上揚,略帶嘲諷地問道:“至於你嫻妃嘛,你的族人當中,除了那位先帝皇後之外,可還有其他能稱得上顯赫人物的存在麽?”說完,她輕輕一笑,眼神中滿是挑釁與不屑。
嫻妃氣得渾身發抖,胸脯劇烈起伏著,臉上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她怒目圓睜,死死地盯著前方,咬牙切齒道:“哼!切!皇後富察氏出身世家又如何?不過是仗著家族的榮光罷了。皇上根本就不喜歡她,這嫡福晉之位本就該屬於我!”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一陣淩厲至極的嗬斥聲響徹雲霄:“放肆!來人啊,嫻妃烏拉那拉氏如懿竟敢如此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僭越中宮之位,簡直是無法無天、膽大包天到了極點!立刻給本宮掌嘴三十!”
這突如其來的怒吼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在場眾人皆是心頭一顫。大家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隻見太後鈕祜祿氏鳳儀萬千,滿臉威嚴之色,身旁則有皇帝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兩人正邁著沉穩而莊重的步伐,緩緩地朝這邊走來。
太後與皇帝的現身,如同平靜湖麵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的所有人皆被驚得目瞪口呆,原本喧鬧嘈雜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眾嬪妃們一個個誠惶誠恐,忙不迭地低下了頭,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殺身之禍。
尤其是嫻妃,當她看到太後和皇帝的身影時,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盡的恐懼。那張原本嬌豔動人的麵龐此刻已嚇得毫無血色,慘白如紙;一雙美眸驚恐萬分,仿佛見到了索命惡鬼一般;嬌軀更是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雙腿發軟,若不是靠著最後一絲意誌力苦苦支撐,恐怕早已癱倒在地。
然而,事已至此,無論如何悔恨已然無濟於事。眨眼間,兩個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嬤嬤快步上前,她們麵無表情,動作粗暴地一把抓住嫻妃纖細的雙臂,毫不留情地將其硬生生按壓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麵之上。
緊緊接著,隻見又有一名身材高大、麵容嚴肅的嬤嬤邁著大步走了過來。她站定之後,緩緩地將右手高高揚起,那隻手猶如一把巨大的蒲扇一般,粗壯有力,隨著手臂的揮動帶起一陣呼呼作響的風聲。這隻大手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同一道閃電般猛地朝著嫻妃那張嬌美動人、吹彈可破的臉頰狠狠扇了過去。
\"啪!\" 一聲清脆而響亮的耳光聲響徹整個宮殿,回音嫋嫋不絕於耳。緊接著又是 \"啪!啪!啪!......\" 的連續抽打聲,每一下都如同重錘敲擊在銅鑼之上,震耳欲聾。這些耳光一記比一記用力,毫不留情地落在嫻妃的臉上。
沒過多久,嫻妃原本白皙嬌嫩的雙頰就已經高高腫起,像是兩個熟透了的紅蘋果掛在了臉上。她的嘴角也因為遭受重擊而微微裂開,一縷鮮紅的血絲順著嘴角緩緩流淌下來,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朵朵觸目驚心的血花。
她深知,一旦自己鬆口示弱,便會徹底淪為眾人眼中的笑柄。所以,無論如何,她也要咬牙堅持下去,決不能讓自己發出一絲一毫求饒或者哭泣的聲音。
此時,皇帝漠然地站在一旁,他那張冷峻的麵龐毫無表情,就如同一塊千年寒冰,令人不寒而栗。他的目光冷冷地落在眼前這個受盡屈辱的女子身上,然後緩緩開口說道:“皇後的嫡福晉之位,乃是先帝親自指婚,太後欣然讚同,更是由朕親自求娶而來。那可是經過了三媒六聘的鄭重儀式,還曾祭祀過天地祖宗的大清皇後啊!她是朕的原配發妻,地位尊崇無比。
“你啊,隻不過是區區一個嫻妃而已,說到底也隻是個身份卑微的侍妾罷了。瞧瞧你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竟然敢如此不自量力,難道還真以為憑借著自己這點微末本事就能與皇後娘娘相提並論不成?哼,真是癡心妄想、癡人說夢!”
而被這般羞辱的嫻妃如懿,卻並未因此而動怒,她微微顫抖著嘴唇,呐呐地開口說道:“皇上……您可還記得當年?那時我們還是青蔥年少,彼此之間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曾一同站在那高高的牆頭上,遠遠眺望彼此;也曾於那駿馬之上遙遙相對,目光交匯之際,隻一眼便已讓人心腸寸斷。”
此刻,在場的眾人反應各異。皇後富察氏、慧貴妃高氏、宸貴妃馨瀾、哲妃、純妃、婉妃以及嘉妃等人,對於嫻妃如懿這番言語早已習以為常,她們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驚訝的神色。畢竟,她們在宮中已久,見多識廣,對這種事情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麽稀奇之處。
然而,那些剛剛入宮不久的舒貴人、柔貴人、宜貴人、慶貴人和其他一些答應常在們,則完全不同。當聽到嫻妃口中說出這些如同私奔一般的話語時,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進一顆雞蛋似的。她們難以置信地望著嫻妃,心中暗自思忖:這宮中竟還有如此大膽之人,竟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如懿那美麗的眼眸之中,此刻正閃爍著點點淚光,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然而這光芒卻透著無盡的悲傷與哀怨。她微微顫抖著嘴唇,聲音略帶哽咽地繼續說道:“如今,皇上您難道真的已經忘卻了昔日我們之間許下的那些山盟海誓嗎?曾經的甜言蜜語、深情承諾,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消散得無影無蹤了嗎?”
皇帝聽到這番話之後,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猶如暴風雨來臨前那壓抑而沉重的天空。他那雙銳利的眼睛狠狠地瞪向如懿,目光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隨後,他用一種極其冷漠的語氣說道:“夠了!不要再提及那些過往的事情了!朕不想再回憶起曾經的種種。
自從你謀害皇嗣那一刻開始,一切就都已經改變了!還有,你竟然讓海答應海蘭替你承擔罪責,
以及後來在冷宮中為了能夠早日離開那個地方,不惜自己服毒來陷害宸貴妃馨瀾。你所做的這些事情,早已經將朕對你的信任和感情消磨殆盡了!”
嬪妃們圍坐在一起,靜靜地聆聽著皇帝講述關於嫻妃如懿的種種事跡。當聽到如懿的心狠手辣時,她們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上升起,渾身的汗毛都豎立起來,一個個驚恐萬分地遠離了如懿所在的位置。
此刻,太後緩緩地將那飽經風霜的眼眸轉向了角落中,那兒,海答應海蘭正瑟縮著身子,一副膽戰心驚的模樣,仿佛一陣微風都能將她那纖弱的身軀吹倒。太後輕輕抬手,撫了撫鬢邊略顯斑白的發絲,口吻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皇帝啊,這海答應,自幼便是個心性柔弱、膽小怕事之人。想當年,您對那嫻妃如懿,是何等的寵愛與信任,整個後宮無人不曉,無人不羨。就連宸貴妃馨瀾,那般高傲的性子,也因您對如懿的偏愛,心中憤懣難平,最終一氣之下,遠走北海別苑,隻為尋一方清淨之地調養身心。在那般錯綜複雜的局勢之下,海蘭她又如何能獨善其身?她,終究不過是個在這宮廷洪流中隨波逐流的蜉蝣罷了。”
皇帝聞言,神色凝重,目光不由自主地隨著太後的話語,落在了海蘭那瘦弱的身影之上。海蘭低垂著頭,長長的睫毛輕輕顫抖,如同蝴蝶振翅欲飛的瞬間,那雙平日裏藏著聰慧與溫婉的眼眸,此刻卻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迷茫與無助,就像是迷失在了這片深邃而複雜的宮廷迷霧之中,找不到歸途。
這時,皇帝微微側首,目光穿越了金碧輝煌的大殿,落在了端坐於自己身旁的皇後富察氏身上。皇後身著華服,端莊大方,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但那笑容之下,似乎隱藏著更深一層的意味。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解與好奇:“皇後啊,這海答應,究竟是何許人也?朕的後宮佳麗三千,竟還有如此默默無聞之人,朕竟未曾留意?”
皇後富察氏輕輕抬手,以帕掩唇,輕咳一聲,聲音柔和而清晰:“皇上日理萬機,後宮之事繁多,偶有遺漏也是在所難免。這海答應,入宮不過數年,平日裏低調行事,不爭不搶,故而皇上未曾多加留意也是自然。隻是,今日太後提及,臣妾才恍然記起,確有此人。”言罷,皇後的目光也悄然落在了海蘭身上,那眼神中的同情溢了出來。
皇帝的目光在海蘭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想要從這纖弱的身軀中讀出些什麽,但最終隻是輕輕歎了口氣,轉而對太後道:“母後所言極是,這宮廷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與不易。海答應既然心性柔弱,朕日後自會多加照拂。”
太後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皇帝能如此體恤後宮之人,實乃我大清之福。隻是,這海答應的處境,卻也並非全然無辜。想當年,如懿被誣陷之時,她雖未直接參與其中,但心中那份對如懿的情誼,卻也讓她在無形中卷入了那場風波之中。隻是,她太過善良,不懂得保護自己,才落得今日這般田地。”
皇帝聞言,眉頭微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深知,在這宮廷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如同浮萍一般,隨波逐流,難以自主。而海蘭,或許正是那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受傷的一葉扁舟。
宸貴妃馨瀾,一身華貴的宮裝,如同春日裏最嬌豔的花朵,她輕輕拽了一下皇後富察氏的袖子,聲音中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卻又不失端莊:“皇上,太後,皇後娘娘時常與我提及海答應,說她聰明伶俐,學習東西極快,是個難得的聰慧女子。”
馨瀾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機敏,她微微傾身,向著皇上與太後,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皇上,您可還記得,海答應自潛邸之是便開始伺候您了,這一轉眼,都快十年了呢。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說是不是?”
皇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寵溺的微笑,目光溫柔地落在馨瀾身上,仿佛整個世界的繁華都不及她此刻的嬌嗔:“難得宸貴妃能為後宮的嬪妃開口求情,朕自然是要考慮的。”
太後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卻也未多言,隻是輕輕點了點頭,算是默許了皇上的決定。
皇上繼續道:“好,既然宸貴妃如此看重海答應,那朕便晉封她為貴人,封號‘愉’,寓意她日後能常懷愉悅之心,居景陽宮偏殿,也算是朕對她這些年辛勤付出的獎賞吧。”
海蘭聞言,身子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的驚喜。她連忙跪倒在地,以最恭敬的姿態謝恩:“謝皇上隆恩,謝宸貴妃娘娘提攜,海蘭定當謹言慎行,不負所望。”
馨瀾含笑看向愉貴人海蘭,那雙眸子裏,如今已閃爍著晉升為貴人的榮耀與真誠。她輕聲細語,如同春風拂麵:“愉貴人,你今日的晉升,除卻皇上的隆恩,更要深深感謝皇後娘娘。娘娘她心懷寬廣,慈愛和善,時刻記掛著後宮中的每一位姐妹,無論高低貴賤,皆關懷備至。你的聰慧與勤奮,娘娘一直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皇後富察氏聞言,臉上綻放出一抹溫婉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裏初升的陽光,溫暖而不刺眼,照亮了整個大殿。她輕輕抬手,示意愉貴人起身,聲音柔和而莊重,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愉貴人,你無需多禮。本宮身為後宮之主,自然有責任關心每一位姐妹的福祉。你聰明伶俐,又勤勉好學,今日得以晉升,實乃你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是上天對你的肯定。本宮相信,你定能在未來的日子裏,為後宮增添更多的光彩。”
愉貴人海蘭站起身來,目光中滿是感激之情。她再次向皇後深深一禮,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仿佛要將這份感激之情,化作最真摯的祝福:“謝皇後娘娘厚愛,海蘭定當銘記在心,不負娘娘與皇上的期望。從今往後,無論身處何位,海蘭都將以更加謙遜的態度,更加勤奮的精神,為後宮的和諧與美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皇上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後宮之中,那股難得的溫情與和諧。他深知,在這權力與爭鬥交織的後宮之中,這樣的場景,實屬難得。於是,他微笑著點頭,目光在眾人之間流轉,聲音中帶著幾分欣慰與期待:“好,好。今日之事,便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後宮之中,能多一些這樣的溫情與理解,少一些無謂的爭鬥與猜忌。如此,朕才能安心處理國事,為大清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宸貴妃馨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對皇上的敬仰,也有對後宮未來的憧憬。她輕輕挽住皇上的手臂,撒嬌道:“皇上說得是,臣妾與皇後娘娘定會齊心協力,為皇上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後宮環境。讓這紫禁城,不僅成為皇上的居所,更成為我們姐妹情深、共築大清的溫馨家園。”
皇後富察氏也微笑著點頭,表示讚同。這一刻,後宮之中,似乎真的彌漫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和諧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