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玉瑤
開局領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 作者:椿八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那就是梁皇的親妹妹,前朝的郡主……”
“噓!什麽郡主?那是咱葉王殿下的王妃!”
“少瞎嚼舌根了,當心被官差聽到,把你的舌頭扽出來!”
什麽王妃啊……
她早就看出來了,葉羽根本不喜歡她。
恐怕當日的那一首《蒹葭》,不過是他即興所為。
俗話說,倉稟足而知禮節。
葉王府從黃州遷走了,原本的舊址留在了那裏。
臨走的時候,楚華裳來找過朱玉瑤,問她要不要跟他們一起走。
為什麽要跟她們一起走呢?
過去當個葉王府的親兵?換個地方被囚禁?繼續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普通百姓的生活,在哪裏過都是一樣的,不是麽?
經過一整年,朱玉瑤理解了百姓——之前的百姓,和如今生活在黃州的百姓,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
她現在正在經曆的,是楚華裳經曆過的。
和楚華裳一樣,造成這一切的是她的哥哥。
和楚華裳不同,楚華裳隻是受害者,而她不止是受害者……
更是和作為施暴者的朱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朱玉瑤原本說不上喜歡戰爭,但是對戰爭也沒有多少惡感。
因為一旦發生了戰爭,就會有新的賞賜被送到鎮遠將軍府,金銀布匹,上至長輩下至仆從都會很開心。
家裏人都說戰爭是好事啊,可以宣揚朝廷的威風,可以從朝廷那兒拿到軍餉,可以借機從朝廷那兒索求更多的好處。
他們是為了朝廷做事,當然要從朝廷那兒索要好處。
但是啊,這些兵士隻聽將軍的,自家父兄作為將軍,隻是在幫朝廷做事而已。
所以,在朝廷給的好處稍有減少,作為戍邊大將軍的朱梁當然有資格不滿。
有資格撕毀這樣的合作關係,有資格發兵南下,拿了這天下的皇位,將朝廷取而代之。
“玉瑤,你看,這裏就是咱們的新家!”
長安比邊塞苦寒之地溫暖多了,也更加富庶,到處都是沒見過的新奇事物。
國庫堆滿了金銀珠寶,再也不必向那個所謂的“朝廷”索取。
沒有突厥人時不時地侵入領土四處叫囂,整個生活顯得安寧而又和平。
每個人都恭恭敬敬地稱呼她為“郡主殿下”,哥哥說他們的身份今非昔比,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想要什麽伸手一指就會有人送上來,想要多少都有。
她的哥哥是英雄,朱玉瑤一直是這麽認為的。
永遠會擋在她身前拯救她,如今當了皇上,拯救了全天下的百姓。
所以會變得更忙也是應該的,變得沒有時間再照顧她也是應該的。
皇哥哥要傳宗接代,要開枝散葉,所以各種認不清麵目長相和姓名封字的皇嫂嫂越來越多是理所當然的。
皇哥哥要勵精圖治,要宣揚國威,所以國庫裏的金銀財寶越來越少,皇哥哥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奢侈也是理所當然的。
皇哥哥要讓幾位叔叔成為新的鎮遠將軍,封他們做了異姓王,給了他們封地和領土,所以再也見不到幾位叔叔,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年前,她第一次離開皇宮,離開繁華的長安城。
外界的生活並不像她所想象的那般歌舞升平,隨行的侍女小晶說這是當然的,尋常人家怎可與皇室相比。
嗯,她是尊貴無比的郡主,富貴是當然的。
那些人不過是天生的百姓,窮苦是當然的。
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朱玉瑤仍然不忍去看。
她來到了黃州,來到了黃灣縣,四處打聽新奇的事物。
“心憂棉賤願天寒……”
好一個富有才情的翩翩公子,此詩便是翰林院的狀元們都難以作出。
朱玉瑤對這個“葉莊葉羽”產生了興趣,在拍賣會上見到了那位公子的真容。
果真是富有才情的翩翩公子,不僅溫文爾雅還文武雙全。
麵對驍勇善戰的雲叔叔也毫不遜色,是世間難得的人才。
她回到皇宮之中,把這件事跟她的皇哥哥說了,希望能破格錄用葉羽,讓他為大梁效力。
“豈有此理?當著雲王的麵給你作情詩?”
然而皇哥哥的態度不是欣賞而是怒不可遏,差點兒就要下旨,派人捉拿那葉羽!
之後便是雲叔叔兵敗,被打入死牢,聽說今秋無論是哪裏的戰事都很吃緊。
突厥人開出了條件,點名要朱玉瑤和他們和親。
令朱玉瑤不敢相信的是,朱梁竟然同意了!
她是他的親妹妹啊!
為了這個皇位,他要將他唯一的親妹妹送入虎口!
朱玉瑤第一次感覺,眼前那一直以來像是英雄的皇哥哥……變得如此陌生。
皇哥哥,是不是為了保住你這皇位,任何手段你都會毫無顧忌地使用?
雲叔叔帶她逃出了皇宮,卻也像是變了一個人。
再沒有無微不至的關懷,像是把她當成了一件商品。
不是“像是”,就隻是把她當成了一件商品,是能向葉羽提出條件的籌碼。
這一回沒有了華貴的馬車,沒有了隨行的小晶,所以朱玉瑤真切地聽清了百姓們的聲音。
百姓們痛罵朝廷的賦稅之高,痛罵官員中飽私囊,痛罵這世道不公,讓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村莊各處都是乞討之人,到處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流民。
和眼前的黃州全然不一樣。
百姓們說是因為葉王免了他們高昂的賦稅,讓他們遠離了戰火。
原來戰爭是不好的。
她留在了黃州,在葉羽帶著家人遷走之後,留在了葉王府的舊址。
每日灑掃,做最苦最累的工作。
她隻是想為自己的哥哥贖罪。
粗布麻衣穿起來也沒有那麽難受了。
葉羽從來沒有愛過她啊。
朱玉瑤再也沒有念過那首《蒹葭》。
今秋,黃州各地發生了叛亂,那些人喊著“擁立女帝”衝進了葉王府的舊址,將她軟禁在了這裏。
他們說她是尊貴的,他們不敢碰她,聽說她要作為政治資源,嫁給倭寇的所謂“天皇”……
到哪兒都逃不了被交換出去的命運。
她開始討厭自己這種“尊貴”的身份了。
她不想再看到戰爭了。
“噓!什麽郡主?那是咱葉王殿下的王妃!”
“少瞎嚼舌根了,當心被官差聽到,把你的舌頭扽出來!”
什麽王妃啊……
她早就看出來了,葉羽根本不喜歡她。
恐怕當日的那一首《蒹葭》,不過是他即興所為。
俗話說,倉稟足而知禮節。
葉王府從黃州遷走了,原本的舊址留在了那裏。
臨走的時候,楚華裳來找過朱玉瑤,問她要不要跟他們一起走。
為什麽要跟她們一起走呢?
過去當個葉王府的親兵?換個地方被囚禁?繼續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普通百姓的生活,在哪裏過都是一樣的,不是麽?
經過一整年,朱玉瑤理解了百姓——之前的百姓,和如今生活在黃州的百姓,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
她現在正在經曆的,是楚華裳經曆過的。
和楚華裳一樣,造成這一切的是她的哥哥。
和楚華裳不同,楚華裳隻是受害者,而她不止是受害者……
更是和作為施暴者的朱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朱玉瑤原本說不上喜歡戰爭,但是對戰爭也沒有多少惡感。
因為一旦發生了戰爭,就會有新的賞賜被送到鎮遠將軍府,金銀布匹,上至長輩下至仆從都會很開心。
家裏人都說戰爭是好事啊,可以宣揚朝廷的威風,可以從朝廷那兒拿到軍餉,可以借機從朝廷那兒索求更多的好處。
他們是為了朝廷做事,當然要從朝廷那兒索要好處。
但是啊,這些兵士隻聽將軍的,自家父兄作為將軍,隻是在幫朝廷做事而已。
所以,在朝廷給的好處稍有減少,作為戍邊大將軍的朱梁當然有資格不滿。
有資格撕毀這樣的合作關係,有資格發兵南下,拿了這天下的皇位,將朝廷取而代之。
“玉瑤,你看,這裏就是咱們的新家!”
長安比邊塞苦寒之地溫暖多了,也更加富庶,到處都是沒見過的新奇事物。
國庫堆滿了金銀珠寶,再也不必向那個所謂的“朝廷”索取。
沒有突厥人時不時地侵入領土四處叫囂,整個生活顯得安寧而又和平。
每個人都恭恭敬敬地稱呼她為“郡主殿下”,哥哥說他們的身份今非昔比,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想要什麽伸手一指就會有人送上來,想要多少都有。
她的哥哥是英雄,朱玉瑤一直是這麽認為的。
永遠會擋在她身前拯救她,如今當了皇上,拯救了全天下的百姓。
所以會變得更忙也是應該的,變得沒有時間再照顧她也是應該的。
皇哥哥要傳宗接代,要開枝散葉,所以各種認不清麵目長相和姓名封字的皇嫂嫂越來越多是理所當然的。
皇哥哥要勵精圖治,要宣揚國威,所以國庫裏的金銀財寶越來越少,皇哥哥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奢侈也是理所當然的。
皇哥哥要讓幾位叔叔成為新的鎮遠將軍,封他們做了異姓王,給了他們封地和領土,所以再也見不到幾位叔叔,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年前,她第一次離開皇宮,離開繁華的長安城。
外界的生活並不像她所想象的那般歌舞升平,隨行的侍女小晶說這是當然的,尋常人家怎可與皇室相比。
嗯,她是尊貴無比的郡主,富貴是當然的。
那些人不過是天生的百姓,窮苦是當然的。
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朱玉瑤仍然不忍去看。
她來到了黃州,來到了黃灣縣,四處打聽新奇的事物。
“心憂棉賤願天寒……”
好一個富有才情的翩翩公子,此詩便是翰林院的狀元們都難以作出。
朱玉瑤對這個“葉莊葉羽”產生了興趣,在拍賣會上見到了那位公子的真容。
果真是富有才情的翩翩公子,不僅溫文爾雅還文武雙全。
麵對驍勇善戰的雲叔叔也毫不遜色,是世間難得的人才。
她回到皇宮之中,把這件事跟她的皇哥哥說了,希望能破格錄用葉羽,讓他為大梁效力。
“豈有此理?當著雲王的麵給你作情詩?”
然而皇哥哥的態度不是欣賞而是怒不可遏,差點兒就要下旨,派人捉拿那葉羽!
之後便是雲叔叔兵敗,被打入死牢,聽說今秋無論是哪裏的戰事都很吃緊。
突厥人開出了條件,點名要朱玉瑤和他們和親。
令朱玉瑤不敢相信的是,朱梁竟然同意了!
她是他的親妹妹啊!
為了這個皇位,他要將他唯一的親妹妹送入虎口!
朱玉瑤第一次感覺,眼前那一直以來像是英雄的皇哥哥……變得如此陌生。
皇哥哥,是不是為了保住你這皇位,任何手段你都會毫無顧忌地使用?
雲叔叔帶她逃出了皇宮,卻也像是變了一個人。
再沒有無微不至的關懷,像是把她當成了一件商品。
不是“像是”,就隻是把她當成了一件商品,是能向葉羽提出條件的籌碼。
這一回沒有了華貴的馬車,沒有了隨行的小晶,所以朱玉瑤真切地聽清了百姓們的聲音。
百姓們痛罵朝廷的賦稅之高,痛罵官員中飽私囊,痛罵這世道不公,讓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村莊各處都是乞討之人,到處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流民。
和眼前的黃州全然不一樣。
百姓們說是因為葉王免了他們高昂的賦稅,讓他們遠離了戰火。
原來戰爭是不好的。
她留在了黃州,在葉羽帶著家人遷走之後,留在了葉王府的舊址。
每日灑掃,做最苦最累的工作。
她隻是想為自己的哥哥贖罪。
粗布麻衣穿起來也沒有那麽難受了。
葉羽從來沒有愛過她啊。
朱玉瑤再也沒有念過那首《蒹葭》。
今秋,黃州各地發生了叛亂,那些人喊著“擁立女帝”衝進了葉王府的舊址,將她軟禁在了這裏。
他們說她是尊貴的,他們不敢碰她,聽說她要作為政治資源,嫁給倭寇的所謂“天皇”……
到哪兒都逃不了被交換出去的命運。
她開始討厭自己這種“尊貴”的身份了。
她不想再看到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