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和親
開局領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 作者:椿八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廷此時是真發不出糧食了。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此時的朝廷不過是強弩之末。
皇帝暴虐無道,高官屍位素餐,各地叛亂不斷。
就連當朝皇帝最倚仗的重兵,最強大的武力,都無法跨江而來,剿滅一個小小的葉羽!
葉羽可以,為什麽他們不可以?
既是梁皇無道,又無法出兵消滅葉羽,那就表明……
這中原,也許並不是你梁皇的天下了!
那麽我自己辛苦收上來的糧,又為什麽要交上去?
各地州郡的官員和將領,不約而同地都想著自保,想著多囤些糧食。
就算無法逐鹿天下,至少也能割據一方。
就算之後葉羽的軍隊打到此地,又或是梁皇出兵,揮師強逼……
至少,這滿倉的糧食,也能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獻上忠誠的投名狀。
隻有在兜裏的銀子才是好銀子,隻有在自家的糧食才是好糧食!
就是糧倉滿了,被老鼠咬了,放著風化成了粉,也不能將之交上去!
因此,在本該收上今年賦稅,重新充實國庫的秋季……
大梁的朝廷,收上來的賦稅卻是少之又少!
這些糧食,用來維持明年宮中人員的吃穿用度都是勉強,又怎麽能再將之發出去?
戰爭就是一隻吞金獸,多少糧餉都不夠它們吞的啊!
北方匈奴需要抵禦,各地起義需要鎮壓,還有西邊的胡人也不消停……
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京城,注視著朝廷,注視著如今高居天子之位的大梁皇上。
“都怪趙子漠那個混蛋!”
朱梁憤怒地咆哮著,把桌上的奏章和筆墨紙硯一起,用力掃到桌下去。
要不是他吃了大敗仗,讓葉羽占領了整個黃州,那些州郡官員會陽奉陰違,個個賣慘不肯交出糧食嗎?
這個月的奏章,大半都是哭訴賦稅不夠,百姓連飯都吃不起了,期望皇上開倉賑災,再不濟也要用銀兩珍寶,向世家大族們換得糧食救濟……
救濟?朕自己手下的宮女太監都快吃不上飯了,哪有那閑錢去救濟你們?
都是趙子漠那個混蛋害的!
就算不能戰勝葉羽,你至少也要跟他拖到冬天啊!
要不是開了葉羽這個先例,這些見風使舵的老油條哪裏來的膽子,敢陽奉陰違,敢私藏糧食,還敢公然造反!
已經有好幾個縣的縣官試圖招募民兵,學著葉羽自立為王了!
“葉羽那個混蛋不是放火燒了南蠻,把南蠻攪得雞犬不寧嗎?那周明怎麽還朝朕要糧食!”
西邊的胡人?胡人算個什麽威脅?
照他這麽說,是不是連葉羽都要向朕要糧食?為了防備從東邊襲來的倭寇?
朕這些年發給他的軍餉俸祿還少了嗎?他中飽私囊的事情真以為朕不知道?
都是趙子漠那個混蛋!別說殺了他,朕誅他九族都不為過!
朱梁氣憤地把桌子整個兒踹翻,喘著粗氣,良久又從地上的奏章堆裏撿出其中一封。
那不是奏章而是書信,準確來說是突厥之人給他的回信。
早在八月中旬,朱梁看著遲遲收不上來的賦稅,心中就已有了不祥的預感。
他早些年是鎮遠大將軍,對突厥人的習性有所了解。
對於突厥人來說,哪怕是水草豐茂的一年都會組織南下搶糧,彰顯突厥部族的勇武。
展現部落勇士的威風,同時試探中原的國力。
今年中原沒有旱災洪澇,所以突厥人那邊應該不會很缺糧食。
更多的還是他們的首領可汗下的命令,於是眾多突厥人策馬奔馳,跟隨他們之中最為勇武的賢王,南下耀武揚威。
搶錢、搶糧、搶女人!
把中原當成了可以肆意搜刮戰利品的地方!
所以朱梁在前段時間寫去一封書信,問此次率兵的突厥左賢王,可否用些金銀布匹,換得突厥兵退。
在朱梁眼中,突厥人那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原始生物,白長了一身肌肉,沒有半點腦子。隻要隨便給點好處,說幾句好話就能把他們給哄回去了!
糧食要留著自個兒吃,沒有用的金銀布匹倒是可以換出去一些。
昨日八百裏加急的回信被送到皇城,朱梁看到信的前半截心中一喜。
突厥果然還是突厥,隨便給點好處就忘乎所以……
可當他看到信的後半截時,那點兒沾沾自喜,就完全轉化成了怒火!
因為突厥人的回信,除了金銀布匹,竟還是要女人!
“……本王與梁皇相識多年,亦敵亦友,此番梁皇既有求和之意,還願獻上金銀布匹,那本王自然不會多加為難。”
“然而,布爾頓對當年將軍身邊之人,如今梁皇的親妹朱玉瑤傾慕已久,三年未見,想來郡主也應該到了成婚的年紀。”
“若布爾頓能得郡主,梁朝與我突厥締結和親,則本王立即率兵退去,突厥的勇士將停止對中原的襲擾。”
“不知梁皇,意下如何?”
“突厥左賢王,布爾頓,上。”
看完這封信,朱梁氣得渾身顫抖!
那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布爾頓,在回信裏把金銀布匹的數量翻了整整一倍不說,更是要他的妹妹出塞和親!
昨晚他對他現下最為寵愛的妃子說了這事兒,妃子柔聲安慰著朱梁,說突厥人就是這麽沒有禮數不講道理,提出這個要求就是在為難皇上,皇上可莫要氣壞了龍體往心裏去,中了突厥人的詭計陰謀……
可安慰到了頭兒,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
是發放糧食布匹充當軍餉,是用金銀跟世家大族換糧食,還是用他的親妹妹朱玉瑤,去換突厥人退兵。
“臣妾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其實把郡主交出去是有好處的……陛下想啊,若郡主如臣妾盡心盡力地侍奉陛下一般侍奉突厥王,時不時地在枕邊說幾句與大梁和諧交好的話……是不是,比起隻送金銀布匹,更加管用?”
對,如果把玉瑤送到突厥那兒,說不定能維持好幾年的和平……
何況玉瑤已過了芳華之年,是時候嫁人了!
“玉瑤,朕為你許了一門親事。”
於是朱梁來到了朱玉瑤所在的永和宮中,將和親之事說與朱玉瑤。
“皇哥哥,你瘋了?”
聽完朱梁說的話,朱玉瑤滿眼震驚,完全不敢相信。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此時的朝廷不過是強弩之末。
皇帝暴虐無道,高官屍位素餐,各地叛亂不斷。
就連當朝皇帝最倚仗的重兵,最強大的武力,都無法跨江而來,剿滅一個小小的葉羽!
葉羽可以,為什麽他們不可以?
既是梁皇無道,又無法出兵消滅葉羽,那就表明……
這中原,也許並不是你梁皇的天下了!
那麽我自己辛苦收上來的糧,又為什麽要交上去?
各地州郡的官員和將領,不約而同地都想著自保,想著多囤些糧食。
就算無法逐鹿天下,至少也能割據一方。
就算之後葉羽的軍隊打到此地,又或是梁皇出兵,揮師強逼……
至少,這滿倉的糧食,也能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獻上忠誠的投名狀。
隻有在兜裏的銀子才是好銀子,隻有在自家的糧食才是好糧食!
就是糧倉滿了,被老鼠咬了,放著風化成了粉,也不能將之交上去!
因此,在本該收上今年賦稅,重新充實國庫的秋季……
大梁的朝廷,收上來的賦稅卻是少之又少!
這些糧食,用來維持明年宮中人員的吃穿用度都是勉強,又怎麽能再將之發出去?
戰爭就是一隻吞金獸,多少糧餉都不夠它們吞的啊!
北方匈奴需要抵禦,各地起義需要鎮壓,還有西邊的胡人也不消停……
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京城,注視著朝廷,注視著如今高居天子之位的大梁皇上。
“都怪趙子漠那個混蛋!”
朱梁憤怒地咆哮著,把桌上的奏章和筆墨紙硯一起,用力掃到桌下去。
要不是他吃了大敗仗,讓葉羽占領了整個黃州,那些州郡官員會陽奉陰違,個個賣慘不肯交出糧食嗎?
這個月的奏章,大半都是哭訴賦稅不夠,百姓連飯都吃不起了,期望皇上開倉賑災,再不濟也要用銀兩珍寶,向世家大族們換得糧食救濟……
救濟?朕自己手下的宮女太監都快吃不上飯了,哪有那閑錢去救濟你們?
都是趙子漠那個混蛋害的!
就算不能戰勝葉羽,你至少也要跟他拖到冬天啊!
要不是開了葉羽這個先例,這些見風使舵的老油條哪裏來的膽子,敢陽奉陰違,敢私藏糧食,還敢公然造反!
已經有好幾個縣的縣官試圖招募民兵,學著葉羽自立為王了!
“葉羽那個混蛋不是放火燒了南蠻,把南蠻攪得雞犬不寧嗎?那周明怎麽還朝朕要糧食!”
西邊的胡人?胡人算個什麽威脅?
照他這麽說,是不是連葉羽都要向朕要糧食?為了防備從東邊襲來的倭寇?
朕這些年發給他的軍餉俸祿還少了嗎?他中飽私囊的事情真以為朕不知道?
都是趙子漠那個混蛋!別說殺了他,朕誅他九族都不為過!
朱梁氣憤地把桌子整個兒踹翻,喘著粗氣,良久又從地上的奏章堆裏撿出其中一封。
那不是奏章而是書信,準確來說是突厥之人給他的回信。
早在八月中旬,朱梁看著遲遲收不上來的賦稅,心中就已有了不祥的預感。
他早些年是鎮遠大將軍,對突厥人的習性有所了解。
對於突厥人來說,哪怕是水草豐茂的一年都會組織南下搶糧,彰顯突厥部族的勇武。
展現部落勇士的威風,同時試探中原的國力。
今年中原沒有旱災洪澇,所以突厥人那邊應該不會很缺糧食。
更多的還是他們的首領可汗下的命令,於是眾多突厥人策馬奔馳,跟隨他們之中最為勇武的賢王,南下耀武揚威。
搶錢、搶糧、搶女人!
把中原當成了可以肆意搜刮戰利品的地方!
所以朱梁在前段時間寫去一封書信,問此次率兵的突厥左賢王,可否用些金銀布匹,換得突厥兵退。
在朱梁眼中,突厥人那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原始生物,白長了一身肌肉,沒有半點腦子。隻要隨便給點好處,說幾句好話就能把他們給哄回去了!
糧食要留著自個兒吃,沒有用的金銀布匹倒是可以換出去一些。
昨日八百裏加急的回信被送到皇城,朱梁看到信的前半截心中一喜。
突厥果然還是突厥,隨便給點好處就忘乎所以……
可當他看到信的後半截時,那點兒沾沾自喜,就完全轉化成了怒火!
因為突厥人的回信,除了金銀布匹,竟還是要女人!
“……本王與梁皇相識多年,亦敵亦友,此番梁皇既有求和之意,還願獻上金銀布匹,那本王自然不會多加為難。”
“然而,布爾頓對當年將軍身邊之人,如今梁皇的親妹朱玉瑤傾慕已久,三年未見,想來郡主也應該到了成婚的年紀。”
“若布爾頓能得郡主,梁朝與我突厥締結和親,則本王立即率兵退去,突厥的勇士將停止對中原的襲擾。”
“不知梁皇,意下如何?”
“突厥左賢王,布爾頓,上。”
看完這封信,朱梁氣得渾身顫抖!
那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布爾頓,在回信裏把金銀布匹的數量翻了整整一倍不說,更是要他的妹妹出塞和親!
昨晚他對他現下最為寵愛的妃子說了這事兒,妃子柔聲安慰著朱梁,說突厥人就是這麽沒有禮數不講道理,提出這個要求就是在為難皇上,皇上可莫要氣壞了龍體往心裏去,中了突厥人的詭計陰謀……
可安慰到了頭兒,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
是發放糧食布匹充當軍餉,是用金銀跟世家大族換糧食,還是用他的親妹妹朱玉瑤,去換突厥人退兵。
“臣妾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其實把郡主交出去是有好處的……陛下想啊,若郡主如臣妾盡心盡力地侍奉陛下一般侍奉突厥王,時不時地在枕邊說幾句與大梁和諧交好的話……是不是,比起隻送金銀布匹,更加管用?”
對,如果把玉瑤送到突厥那兒,說不定能維持好幾年的和平……
何況玉瑤已過了芳華之年,是時候嫁人了!
“玉瑤,朕為你許了一門親事。”
於是朱梁來到了朱玉瑤所在的永和宮中,將和親之事說與朱玉瑤。
“皇哥哥,你瘋了?”
聽完朱梁說的話,朱玉瑤滿眼震驚,完全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