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說李菊花拿走最後一個錦囊就沒再找過她。


    鍾誌遠很好奇,難不成真成了?那可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我去看看!”


    他把陳蓉遞過來的錢裝進口袋裏,快馬加鞭趕過去,很想探個究竟。


    蕹菜墉菜場外,排著長隊,沒見過買菜排這麽長的隊。鍾誌遠期待起來,順著隊伍擠過去,喲,果然這隊伍是排到魚攤的。


    “難道真成了?”


    鍾誌遠興奮地想,往前走幾步,打眼一看,樂了。


    隻見一排魚攤裏,男男女女都穿著采茶戲服,吆喝著采茶調。


    “給我來條草魚,要大的!”


    隻見魚攤裏頭包花布,身穿對襟短衫,腰係圍裙的女人,伸手進魚盆裏撈了條大草魚,吆喝道:“草魚一條,咿嘟喂!”將撈起的魚扔起一個拋物線丟給身後的男人,男人頭上戴羅帽,身穿三花衣,腰係橡膠圍裙,雙手將魚接住,很具觀賞地,拿起秤鉤勾在魚腮上,稱好,朝女人喊了聲:“草魚四斤六兩,咿嘟喂!”然後,給魚刮鱗剖肚。


    “草魚四斤六兩,六塊四毛四,咿嘟喂!”女人對顧客說。


    顧客將錢給女人,女人收了錢將找的零頭遞給顧客:“找你5毛6,咿嘟喂!”


    男人把收拾幹淨的魚用油紙包紮好,遞給女人,女人接過,雙手禮貌地遞給顧客:“?魚四斤六兩刮殺好,再送你一根蔥,咿嘟喂。”


    十幾家魚攤,全是這樣的裝扮和吆喝,滿場的“咿嘟喂”,此起彼伏,好不熱鬧。這些魚攤裏的男女,在眾人的注視下,沒有忸怩,從容地吆喝著,臉上是快樂的笑。自然成了菜場裏的一道別樣的風景。


    作為幕後推手的鍾誌遠看著這一幕,暗笑,趙麗蓉有台詞說那盤“群英薈萃”是蘿卜開會。他看著這些魚攤主,心說,這是杠精聚會。但凡不那麽內卷,都不可能出現這種奇觀。


    鍾誌遠的第一個“錦囊”是市場細分,讓李菊花專賣草魚,形成量價優勢,立塊牌給自己定位為“草魚大王”。他心想,如果市場細分都阻止不了競爭,最後的局麵隻能是走向大同了。


    而要造就什麽樣的大同局麵?當時他想到了西雅圖的派克魚市。


    派克魚市采用玩兒似的賣魚方式,售貨員將顧客的需要吆喝著告訴後麵的工作人員,後麵的工作人員重複吆喝一遍,手腳麻利地把魚像投籃球一樣扔向前台售貨員,又快又精彩。給顧客創造了愉快的購物體驗,因此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每年有近千萬人慕名前去一睹為快。


    鍾誌遠想到派克魚市,又想到了他看的采茶戲,從采茶戲獨特的唱腔唱詞和服飾得到靈感,於是,他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派克魚市和采茶戲糅合起來,打造中國版的派克魚市——蕹菜塘魚市。


    他給李菊花的最後一個“錦囊”就是讓她夫妻倆穿戲服,用采茶戲腔調賣魚。


    李菊花和周盤榮很是下了些決心,忸怩地裝扮起來,用采茶戲腔賣魚。結果,甫一亮相,立刻引起哄動,顧客紛紛站隊,他家的魚分分鍾就被搶購一空,連續幾天到蕹菜塘菜場來買魚的人都多了。喜得李菊花和周盤榮眉開眼笑,膽也肥了,大大方方地唱起來,生意越發的紅火。其他魚攤眼紅起來,紛紛效仿,結果成就了今天的大同模樣。


    “李嫂,你住三康廟都來這裏買魚啊?”


    “隔壁老王講這裏買魚有熱鬧看,我就來了,嘿嘿,看戲一樣!”


    “還幫你刮鱗剖肚,其他地方都沒有的哦!”


    “就是,省了好多事,還看了一場戲一樣,哈哈……”


    三康廟在西河大橋那邊,到蕹菜塘要走個把小時。


    這麽遠都有人來買魚,看來蕹菜塘魚市已經出了名。


    鍾誌遠注意到各家魚攤麵前還出奇的幹淨,排隊的人也不著急,相互攀談著,十分愉悅。


    李菊花發現鍾誌遠站在隊伍一邊,笑容滿麵地朝他招手。


    周盤榮拿著刀,看到他也張著嘴笑,露出一口大黃牙。


    鍾誌遠心裏膈應,暗叫:“俺的個娘唉,咿嘟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拍個照,怎麽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片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片肉並收藏我就拍個照,怎麽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