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當我沒問
七零找個隊長老公,生活甜蜜蜜 作者:汀上土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子裏麵點著煤油燈,尉父就著月光和煤油燈的光亮做一些小圓桌打磨的活,
尉母跟著他一起幫忙,“小澤和蜜蜜不知道走到哪裏了,上個星期濤子就打電話說了要回來。”
“要啥時間才到,我擔心……。”
從知道兒子跟兒媳要回來的消息起,尉母就一直坐立難安。
她兩眼欲穿,既希望他們夫妻快些回家來,又擔心他們在路上會不會出啥子事情。
特別是蜜蜜,懷著孕跑那麽遠,又要那麽長時間回來。
不知道她的身體狀況,她生怕出事,就巴巴的盼著望著。
在這種焦慮情緒的折磨下,她吃飯想、睡覺想、上工回來想,連續好幾天都沒能休息好。
這兩天時間焦慮得不行,都是數著時間過日子,一到晚上就想,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覺,早上四五點就爬起來了。
尉母放下手裏的活,沒好氣的嚷道。
“又不說話,你倒是和我說兩句啊,老這樣,我今天都要憋出病來。”
尉父蹲在地上,拿著砂紙仔仔細細的打磨做好的小圓桌。
“沒事的,濤子都說了京市的事情已經解決了,你心態放好點,沒準明天小澤和蜜蜜就回來了。”
說了像沒說一樣,天天讓她放寬心,別以為她不知道他自個跟她一樣。
一到晚上就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眼看著天都蒙蒙亮了才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昨天晚上他還做了個夢,大喊著小澤、蜜蜜一下子就從床上坐起來了。
老話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別看娃他爹悶在心裏不說。
其實在心裏擔心得稀裏嘩啦的,直接把她給吵醒了。
他們兩個看著外麵烏漆嘛黑見不到光亮的天色,麵麵相覷,再躺下去又睡不著。
隻得咬牙,半夜點了幾盞煤油燈打桌子。
丁珠夜間起夜,看到他們兩老忙忙碌碌還嚇了一跳。
還是她找了一個借口搪塞了過去,不然熬夜大軍又要加一個。
今天吃完晚飯,丁珠又跑出去了,留他們兩個睡不著在院子裏打磨做好的桌子。
“當我沒問,問你還不如我去自留地裏拔草,蜜蜜買的西瓜種子都長了一個巴掌長了,再過兩個多月就有瓜吃了。”
這個月天氣逐漸變熱了,下個月天氣愈加炎熱。
蜜蜜懷了孩子,夏天吃口西瓜消暑,能緩解燥熱。
她是過來人,孕婦是真的不耐熱。
講到西瓜苗,尉父心中也是有些激蕩,蜜蜜去京市前把瓜種泡了水,說是浸泡一天後撈出來瀝幹水分。
然後裝在布袋子裏放在鍋上,保持溫水溫度蒸十分鍾左右,讓種子吸收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物質。
這樣可以激活種子的活性,好增加出苗率,可以不蒸放溫水裏多泡一天。
他沒有種過瓜苗,即使心裏懷疑蒸水會把種子蒸熟,還是信兒媳婦的話,隻要燒溫水不加熱應該影響不到,不會熟。
蜜蜜是京市出來的讀書娃,跟他們這些泥腿子不一樣。
她是聰明的女娃,能說出這法子就證明有人種出來過。
他深信不疑的將種子種了下去,瓜苗破土而出後還去鏟了一些牛糞,捏了糞球養瓜苗。
“炎熱的夏天有一口西瓜吃確實不錯,老婆子,我們找人在院子裏麵打口井吧!”
“天氣熱了,吃東西都沒胃口,就想吃口涼的,有井了,就不用出去打水,家裏人多,一天跑幾趟水都不夠用。”
尉母看尉父的眼神就像看傻瓜一樣,神經,井是說打就能打的嗎。
“我都不知道咋說你,想一出是一出的,打井簡單嗎?”
“你以為在大隊裏找幾個壯勞力,在院子裏豎起打井的樁就可以了嗎?”
尉父停下打磨,抿了抿嘴。
“我是這樣的想法,老婆子你聽聽看可不可以,我明天找人來家裏打井,就打一個七八米的井就行。”
“打完井洗幹淨我就山上砍竹子把中間掏空接起來,去引水過來。”
尉母認真想了,想來想去越發覺得可行。
以前沒人試過,萬一成功了呢,以後就不用天天去挑水了。
“我覺得應該可以,要不我們試試,忙起來就不會想雜七雜八的的了,忙完小澤和蜜蜜也該回來了。”
說著話,不知不覺桌子都打磨好了,尉父尉母收拾好工具,剛要回屋休息,就聽見屋外傳來李二濤說話的聲音。
“嬸子,這裏就是澤哥家,我看到有煤油燈的燈光,尉叔尉嬸還沒休息,我們來得趕巧了。”
聽到聲音尉母心情激動,擔心自己幻聽了,她戳了戳尉父的手臂。
“他爹,我剛剛聽到濤子的聲音了,你有沒有聽到。”
尉父不敢確定,頓了頓說道。
“我好像沒聽到,又好像聽到了。”
“行了,不要說了,你好像說了又好像沒說。”
說著,尉母走到院門口,打開院門探出頭去看,她看到月光下,拎著東西緩緩走過來的李二濤,朝院子裏大喊。
“他爹,真是濤子。”
尉父身形一頓,後發趕超,跑到尉母前麵去問李二濤。
“濤子,回來了,小澤和蜜蜜沒有和你們一起回來嗎?怎麽你們到了,他們還沒回來。”
也是奇了怪了,小澤以前出門時間比這次去京市還長,他都還好,這次他心裏格外擔心。
聽說京市那邊形勢不好,一個不查就會出事,私心裏他是不想讓兒子過去的。
但兒媳婦他也疼愛,當女兒養了,親家出事他心裏吊著不上不下,很是焦慮。
蜜蜜還懷著孩子,和他同齡的老漢都有好幾個孫子。
他們孫子最小的都會打醬油了,經常拿孫子的事來豔羨他。
他從沒有出過江陽市,兒子以前經常隔三岔五的跑車賺外快,回來會給他們說外麵的世界。
從這些語言描述中他知道大隊到京市相當於天南到海北,一來一回好幾千米的距離。
兒媳婦懷孕還沒坐好胎,又聽到親家情況不好,他真的擔心壞了。
“尉叔、尉嬸。”
李二濤各自喊了尉父、尉母一聲,賣了關子笑著道。
“你們不要擔心,澤哥和小嫂子好著呢。”
“可能是因為小嫂子檢查後的特殊情況,澤哥不敢開太快,導致回來時間比我們晚。”
尉母跟著他一起幫忙,“小澤和蜜蜜不知道走到哪裏了,上個星期濤子就打電話說了要回來。”
“要啥時間才到,我擔心……。”
從知道兒子跟兒媳要回來的消息起,尉母就一直坐立難安。
她兩眼欲穿,既希望他們夫妻快些回家來,又擔心他們在路上會不會出啥子事情。
特別是蜜蜜,懷著孕跑那麽遠,又要那麽長時間回來。
不知道她的身體狀況,她生怕出事,就巴巴的盼著望著。
在這種焦慮情緒的折磨下,她吃飯想、睡覺想、上工回來想,連續好幾天都沒能休息好。
這兩天時間焦慮得不行,都是數著時間過日子,一到晚上就想,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覺,早上四五點就爬起來了。
尉母放下手裏的活,沒好氣的嚷道。
“又不說話,你倒是和我說兩句啊,老這樣,我今天都要憋出病來。”
尉父蹲在地上,拿著砂紙仔仔細細的打磨做好的小圓桌。
“沒事的,濤子都說了京市的事情已經解決了,你心態放好點,沒準明天小澤和蜜蜜就回來了。”
說了像沒說一樣,天天讓她放寬心,別以為她不知道他自個跟她一樣。
一到晚上就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眼看著天都蒙蒙亮了才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昨天晚上他還做了個夢,大喊著小澤、蜜蜜一下子就從床上坐起來了。
老話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別看娃他爹悶在心裏不說。
其實在心裏擔心得稀裏嘩啦的,直接把她給吵醒了。
他們兩個看著外麵烏漆嘛黑見不到光亮的天色,麵麵相覷,再躺下去又睡不著。
隻得咬牙,半夜點了幾盞煤油燈打桌子。
丁珠夜間起夜,看到他們兩老忙忙碌碌還嚇了一跳。
還是她找了一個借口搪塞了過去,不然熬夜大軍又要加一個。
今天吃完晚飯,丁珠又跑出去了,留他們兩個睡不著在院子裏打磨做好的桌子。
“當我沒問,問你還不如我去自留地裏拔草,蜜蜜買的西瓜種子都長了一個巴掌長了,再過兩個多月就有瓜吃了。”
這個月天氣逐漸變熱了,下個月天氣愈加炎熱。
蜜蜜懷了孩子,夏天吃口西瓜消暑,能緩解燥熱。
她是過來人,孕婦是真的不耐熱。
講到西瓜苗,尉父心中也是有些激蕩,蜜蜜去京市前把瓜種泡了水,說是浸泡一天後撈出來瀝幹水分。
然後裝在布袋子裏放在鍋上,保持溫水溫度蒸十分鍾左右,讓種子吸收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物質。
這樣可以激活種子的活性,好增加出苗率,可以不蒸放溫水裏多泡一天。
他沒有種過瓜苗,即使心裏懷疑蒸水會把種子蒸熟,還是信兒媳婦的話,隻要燒溫水不加熱應該影響不到,不會熟。
蜜蜜是京市出來的讀書娃,跟他們這些泥腿子不一樣。
她是聰明的女娃,能說出這法子就證明有人種出來過。
他深信不疑的將種子種了下去,瓜苗破土而出後還去鏟了一些牛糞,捏了糞球養瓜苗。
“炎熱的夏天有一口西瓜吃確實不錯,老婆子,我們找人在院子裏麵打口井吧!”
“天氣熱了,吃東西都沒胃口,就想吃口涼的,有井了,就不用出去打水,家裏人多,一天跑幾趟水都不夠用。”
尉母看尉父的眼神就像看傻瓜一樣,神經,井是說打就能打的嗎。
“我都不知道咋說你,想一出是一出的,打井簡單嗎?”
“你以為在大隊裏找幾個壯勞力,在院子裏豎起打井的樁就可以了嗎?”
尉父停下打磨,抿了抿嘴。
“我是這樣的想法,老婆子你聽聽看可不可以,我明天找人來家裏打井,就打一個七八米的井就行。”
“打完井洗幹淨我就山上砍竹子把中間掏空接起來,去引水過來。”
尉母認真想了,想來想去越發覺得可行。
以前沒人試過,萬一成功了呢,以後就不用天天去挑水了。
“我覺得應該可以,要不我們試試,忙起來就不會想雜七雜八的的了,忙完小澤和蜜蜜也該回來了。”
說著話,不知不覺桌子都打磨好了,尉父尉母收拾好工具,剛要回屋休息,就聽見屋外傳來李二濤說話的聲音。
“嬸子,這裏就是澤哥家,我看到有煤油燈的燈光,尉叔尉嬸還沒休息,我們來得趕巧了。”
聽到聲音尉母心情激動,擔心自己幻聽了,她戳了戳尉父的手臂。
“他爹,我剛剛聽到濤子的聲音了,你有沒有聽到。”
尉父不敢確定,頓了頓說道。
“我好像沒聽到,又好像聽到了。”
“行了,不要說了,你好像說了又好像沒說。”
說著,尉母走到院門口,打開院門探出頭去看,她看到月光下,拎著東西緩緩走過來的李二濤,朝院子裏大喊。
“他爹,真是濤子。”
尉父身形一頓,後發趕超,跑到尉母前麵去問李二濤。
“濤子,回來了,小澤和蜜蜜沒有和你們一起回來嗎?怎麽你們到了,他們還沒回來。”
也是奇了怪了,小澤以前出門時間比這次去京市還長,他都還好,這次他心裏格外擔心。
聽說京市那邊形勢不好,一個不查就會出事,私心裏他是不想讓兒子過去的。
但兒媳婦他也疼愛,當女兒養了,親家出事他心裏吊著不上不下,很是焦慮。
蜜蜜還懷著孩子,和他同齡的老漢都有好幾個孫子。
他們孫子最小的都會打醬油了,經常拿孫子的事來豔羨他。
他從沒有出過江陽市,兒子以前經常隔三岔五的跑車賺外快,回來會給他們說外麵的世界。
從這些語言描述中他知道大隊到京市相當於天南到海北,一來一回好幾千米的距離。
兒媳婦懷孕還沒坐好胎,又聽到親家情況不好,他真的擔心壞了。
“尉叔、尉嬸。”
李二濤各自喊了尉父、尉母一聲,賣了關子笑著道。
“你們不要擔心,澤哥和小嫂子好著呢。”
“可能是因為小嫂子檢查後的特殊情況,澤哥不敢開太快,導致回來時間比我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