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安陵容重生之後宮我做主 作者:妃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嘉貴人起身行禮道:
【那嬪妾先行告退,改日親自去向皇後娘娘請安。】
皇後見事已至此,也不好阻攔:
【嘉貴人剛剛被冊封,就有如此殊榮,實在是難得。王欽,好生隨侍著嘉貴人。】
王欽十分恭敬:
【是,奴才明白。】
待嘉貴人走後,貴妃諷刺道:
【剛冊封兩日就能隨侍皇上身邊,本宮還以為這份殊榮隻有嫻妃才有呢。】
嫻妃隻是看了貴妃一眼,並未做聲。
宴席散去,嫻妃攜海貴人漫步湖邊。
海貴人見嫻妃略有失落,自是知道是何原因。海貴人主動開口破冰:
【姐姐。剛才皇後和貴妃如此對待嘉貴人,很明顯是拉攏。但她們都不缺寵愛和地位,又為何要如此做?】
嫻妃雖依舊失落,但仍緩緩解釋道:
【皇後乃六宮之主,自是不缺身份地位。但最缺的便是皇上的寵愛。所以她想要拉攏嘉貴人這個新寵,以此博得皇上恩寵;貴妃阿瑪深得皇上看中,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眾位姐妹之中親近於她的隻有寥寥數位。她若想固寵,隻能拉攏新人。】
海貴人喃喃道:
【原來如此。但嘉貴人隻是和哲憫皇貴妃長相相似而已,其餘皆有差異。為何皇上如此喜歡她,難道就是因為皇上與哲憫皇貴妃的情誼嗎?】
嫻妃轉向湖麵,隨行的隊伍也緩緩停下。
望著湖麵波光粼粼,她回憶往昔,念起哲憫皇貴妃在她心裏與皇上的情誼:
【當年哲憫皇貴妃嫁入王府便是側福晉之位。不僅僅因為她是皇後的族姐,更是因為她是除本宮以外皇上第二個主動求娶之人。】
海貴人略有震驚,畢竟她從未聽自己的這位姐姐主動提起過。
嫻妃解釋道:
【皇上曾跟我說過,富察諸瑛蕙質蘭心、端莊賢淑,是難得的佳人。而富察諸英雖沒有本宮與皇上般感情深厚,但也算皇上的一個心結深深綁在皇上心中。俗話說:愛屋及烏。皇上此舉怕是思念故人了。】
海貴人反問道:
【我隻是怕嘉貴人如此得寵會不會傷了皇上和姐姐的感情?】
嫻妃略有所思,不再多言。
文淵閣。
【皇上,嘉貴人到了。】
弘曆放下手中奏折,麵色漠然,吩咐道:
【傳她進來吧。】
【是。】
隨著王欽的親自接引,嘉貴人小心翼翼的來到弘曆麵前: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
弘曆眼眸並未抬一下,隻是品了一口身邊的茶水,與之前的態度截然相反。
【臣妾謝過皇上。】
弘曆與王欽對視,王欽瞬間心領神會,忙攜宮人一同退了下去。
整個大殿就隻剩下弘曆與嘉貴人,相對無言。
弘曆走到案牘前,嘉貴人仍站在原地不敢妄動。
弘曆見此吩咐道:
【過來為朕研墨。】
聽到弘曆吩咐,嘉貴人才恭恭敬敬的來到弘曆麵前。
【你與原來的金氏果然大不相同。】
【皇上說的是哪裏?】
嘉貴人的反問倒是讓弘曆略微猝不及防,但仍說道:
【哪裏都是。】
嘉貴人沒有回應,隻是繼續默默研墨。弘曆問道:
【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冊封你嗎?】
嘉貴人手上的動作略有猶豫,但很快便恢複如初,回答道:
【臣妾聽說是因為臣妾的長相。】
【聽誰說?】
【每個人都在說。】
【她們怎麽說?】
【臣妾長得與哲憫皇貴妃極為相似,皇上才會如此寵愛我。】
弘曆的動作即刻停了下來,嘉貴人見弘曆不再做聲,以為是自己失言,忙行禮認錯道:
【是臣妾失言,請皇上恕罪。】
弘曆被她請罪的話語重新拉回思緒,隨口道:
【起來吧。以後別動不動就下跪,朕又不會吃人,不用那麽怕朕。】
但嘉貴人仍然不失分寸、不忘禮製:
【臣妾謝皇上恩典。】
弘曆冷冷道:
【喜歡是可以偽裝的,恩寵亦然。】
嘉貴人不解道:
【臣妾不明白。】
弘曆解釋道:
【朕並不喜歡你,朕與哲憫皇貴妃的情誼也並非她們所說如此深重。】
嘉貴人不解:
【那皇上又為何要如此恩寵與臣妾,還冊封臣妾?】
弘曆道:
【朕冊封你,一是因為朕冷落玉氏多年,給玉氏一個台階,也算是全了玉氏一族的體麵;二是朕不想讓後宮一家獨大,使某些人能夠安分一點,別動了不該有的心思。】
此時嘉貴人才明白,自己左不過是麵前這個男人的棋子而已,隻為了他所謂的“製衡之道”
嘉貴人久久不言語,弘曆看出她心中一時無法接受:
【你不願意?】
弘曆反問道。
【臣妾不敢。】
寥寥四字從嘉貴人的口中說出多了幾分不甘與無奈。
弘曆握住嘉貴人的手,安撫道:
【你是為朕做事,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你。日後無論是恩寵還是地位,你都不會缺少,甚至可以稱得上平步青雲、扶搖直上。朕知道,這麽直接告訴你會傷了你的心。但朕卻覺得若是騙了你才是真正傷了你。】
嘉貴人並未像弘曆預料般的無理取鬧,反而是答應道:
【能為皇上做事,是臣妾三生有幸。臣妾不敢奢求皇上的恩寵,隻願成為皇上心中最為看重之人。】
弘曆見她眼神純澈,內心竟多了幾分於心不忍。
弘曆補充道:
【朕會像當年待哲憫皇貴妃般待你,也不會將玉氏曾經犯下的過錯強加於你,你就安心為朕做事,朕會為你安排好一切。】
嘉貴人應承道:
【是。】
弘曆似乎想起什麽,提醒道:
【你要多多親近慶貴人,注意她的一言一行,待朕召你隨侍你要一字不落的告訴於朕。】
嘉貴人略有遲疑:
【但慶貴人似乎不太喜歡臣妾。】
弘曆問道:
【為何?】
【臣妾不知。】
弘曆略思片刻,安慰道:
【雪中送炭、鵝毛作禮、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你二人或許就不會如此生分了。】
嘉貴人答應道:
【臣妾明白。臣妾謹遵皇上吩咐、竭盡全力。】
【那嬪妾先行告退,改日親自去向皇後娘娘請安。】
皇後見事已至此,也不好阻攔:
【嘉貴人剛剛被冊封,就有如此殊榮,實在是難得。王欽,好生隨侍著嘉貴人。】
王欽十分恭敬:
【是,奴才明白。】
待嘉貴人走後,貴妃諷刺道:
【剛冊封兩日就能隨侍皇上身邊,本宮還以為這份殊榮隻有嫻妃才有呢。】
嫻妃隻是看了貴妃一眼,並未做聲。
宴席散去,嫻妃攜海貴人漫步湖邊。
海貴人見嫻妃略有失落,自是知道是何原因。海貴人主動開口破冰:
【姐姐。剛才皇後和貴妃如此對待嘉貴人,很明顯是拉攏。但她們都不缺寵愛和地位,又為何要如此做?】
嫻妃雖依舊失落,但仍緩緩解釋道:
【皇後乃六宮之主,自是不缺身份地位。但最缺的便是皇上的寵愛。所以她想要拉攏嘉貴人這個新寵,以此博得皇上恩寵;貴妃阿瑪深得皇上看中,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眾位姐妹之中親近於她的隻有寥寥數位。她若想固寵,隻能拉攏新人。】
海貴人喃喃道:
【原來如此。但嘉貴人隻是和哲憫皇貴妃長相相似而已,其餘皆有差異。為何皇上如此喜歡她,難道就是因為皇上與哲憫皇貴妃的情誼嗎?】
嫻妃轉向湖麵,隨行的隊伍也緩緩停下。
望著湖麵波光粼粼,她回憶往昔,念起哲憫皇貴妃在她心裏與皇上的情誼:
【當年哲憫皇貴妃嫁入王府便是側福晉之位。不僅僅因為她是皇後的族姐,更是因為她是除本宮以外皇上第二個主動求娶之人。】
海貴人略有震驚,畢竟她從未聽自己的這位姐姐主動提起過。
嫻妃解釋道:
【皇上曾跟我說過,富察諸瑛蕙質蘭心、端莊賢淑,是難得的佳人。而富察諸英雖沒有本宮與皇上般感情深厚,但也算皇上的一個心結深深綁在皇上心中。俗話說:愛屋及烏。皇上此舉怕是思念故人了。】
海貴人反問道:
【我隻是怕嘉貴人如此得寵會不會傷了皇上和姐姐的感情?】
嫻妃略有所思,不再多言。
文淵閣。
【皇上,嘉貴人到了。】
弘曆放下手中奏折,麵色漠然,吩咐道:
【傳她進來吧。】
【是。】
隨著王欽的親自接引,嘉貴人小心翼翼的來到弘曆麵前: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
弘曆眼眸並未抬一下,隻是品了一口身邊的茶水,與之前的態度截然相反。
【臣妾謝過皇上。】
弘曆與王欽對視,王欽瞬間心領神會,忙攜宮人一同退了下去。
整個大殿就隻剩下弘曆與嘉貴人,相對無言。
弘曆走到案牘前,嘉貴人仍站在原地不敢妄動。
弘曆見此吩咐道:
【過來為朕研墨。】
聽到弘曆吩咐,嘉貴人才恭恭敬敬的來到弘曆麵前。
【你與原來的金氏果然大不相同。】
【皇上說的是哪裏?】
嘉貴人的反問倒是讓弘曆略微猝不及防,但仍說道:
【哪裏都是。】
嘉貴人沒有回應,隻是繼續默默研墨。弘曆問道:
【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冊封你嗎?】
嘉貴人手上的動作略有猶豫,但很快便恢複如初,回答道:
【臣妾聽說是因為臣妾的長相。】
【聽誰說?】
【每個人都在說。】
【她們怎麽說?】
【臣妾長得與哲憫皇貴妃極為相似,皇上才會如此寵愛我。】
弘曆的動作即刻停了下來,嘉貴人見弘曆不再做聲,以為是自己失言,忙行禮認錯道:
【是臣妾失言,請皇上恕罪。】
弘曆被她請罪的話語重新拉回思緒,隨口道:
【起來吧。以後別動不動就下跪,朕又不會吃人,不用那麽怕朕。】
但嘉貴人仍然不失分寸、不忘禮製:
【臣妾謝皇上恩典。】
弘曆冷冷道:
【喜歡是可以偽裝的,恩寵亦然。】
嘉貴人不解道:
【臣妾不明白。】
弘曆解釋道:
【朕並不喜歡你,朕與哲憫皇貴妃的情誼也並非她們所說如此深重。】
嘉貴人不解:
【那皇上又為何要如此恩寵與臣妾,還冊封臣妾?】
弘曆道:
【朕冊封你,一是因為朕冷落玉氏多年,給玉氏一個台階,也算是全了玉氏一族的體麵;二是朕不想讓後宮一家獨大,使某些人能夠安分一點,別動了不該有的心思。】
此時嘉貴人才明白,自己左不過是麵前這個男人的棋子而已,隻為了他所謂的“製衡之道”
嘉貴人久久不言語,弘曆看出她心中一時無法接受:
【你不願意?】
弘曆反問道。
【臣妾不敢。】
寥寥四字從嘉貴人的口中說出多了幾分不甘與無奈。
弘曆握住嘉貴人的手,安撫道:
【你是為朕做事,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你。日後無論是恩寵還是地位,你都不會缺少,甚至可以稱得上平步青雲、扶搖直上。朕知道,這麽直接告訴你會傷了你的心。但朕卻覺得若是騙了你才是真正傷了你。】
嘉貴人並未像弘曆預料般的無理取鬧,反而是答應道:
【能為皇上做事,是臣妾三生有幸。臣妾不敢奢求皇上的恩寵,隻願成為皇上心中最為看重之人。】
弘曆見她眼神純澈,內心竟多了幾分於心不忍。
弘曆補充道:
【朕會像當年待哲憫皇貴妃般待你,也不會將玉氏曾經犯下的過錯強加於你,你就安心為朕做事,朕會為你安排好一切。】
嘉貴人應承道:
【是。】
弘曆似乎想起什麽,提醒道:
【你要多多親近慶貴人,注意她的一言一行,待朕召你隨侍你要一字不落的告訴於朕。】
嘉貴人略有遲疑:
【但慶貴人似乎不太喜歡臣妾。】
弘曆問道:
【為何?】
【臣妾不知。】
弘曆略思片刻,安慰道:
【雪中送炭、鵝毛作禮、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你二人或許就不會如此生分了。】
嘉貴人答應道:
【臣妾明白。臣妾謹遵皇上吩咐、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