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已順,時光易逝。
第二日一早。
王成帶著兩女便出現在了長江道地鐵站出站口。
這裏已經有八百多人在等待,這裏麵大多是第一批被俘虜的普通人。
他們雖然已經知曉要去往寶島,聽說那裏安全又便捷。
但仍免不了心中忐忑。
不少人交頭接耳低聲議論。
這是避免不了的,王成也不想阻止。
議論,代表著期待。
至少有一個細節讓他們對寶島,或者說對王成有期待。
那就是將眾多木筏輕舟抬到幹江河邊的人都是強化者。
這對王成、戴瑩瑩和鄭妙真來說司空見慣。
但對於洪城普通幸存者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他們在這裏是絕對的底層,隻要走不上強化者的道路就意味著翻身無望。
所有的髒活累活都是他們幹。
清洗穢物、居住髒亂、搬運重物、洗腳端水、肆意毆打......
然後還是可悲的儲備人畜。
唯一值得說道的便是“飼料”不算太少,至少不會餓死。
他們自然吃不到什麽好東西,吃的都是剩飯泔水,搭配草根樹皮。
那些魚肉、包裝食品,全都進了強化者的肚子。
那些女人全都進了強化者的被窩。
個別被窩裏的女人還不止兩三個。
這是普通男性。
女性也好不到哪裏去。
除了個別頗有姿色的女人依靠組長的寵愛,能吃得稍微像樣一點外,其餘大多數普通女人的和普通男人是一樣的。
她們同樣需要提供勞力,比如洗衣晾曬、衣物縫補、武器打磨.....
不僅如此,更要隨時接待強化者們的“臨幸”,不能拒絕!
而不少夫妻、兄妹均是普通人,隻能眼睜睜看著。
即便各勢力卷著提高普通人待遇,但又怎麽會真正給予人的待遇?
所以他們何時見過強化者上陣幹苦力,自己輕鬆旁觀的?
不少普通人心中相當惶恐。
但也有不少普通人低聲哭泣。
但無論怎麽樣,他們知道,這一切的改變源自於那個男人,那個仿佛天降、橫空出現的男人。
而王成之所以非要控製洪城大小所有團體之後才開始轉移。
也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局勢尚不能完全掌控之時便匆匆轉移,容易造成流血事件。
這樣王成心裏會有點堵,他不喜歡。
他知道昨日演講表麵上看起來很成功,似乎打動了那些頭頭們。
但實際上效果相當有限,王成說的城市很誘人,但再誘人也隻是誘餌。
他們當時之所以沒人唱反調,或者當場質問王成。
全是因為200人團的頭頭們的表態,沒人敢當出頭鳥而已。
但也夠了,王成要的就這些,達成表麵上的共識即可。
就兩天時間加一次演講,還要什麽自行車?
......
長江道出站口距離幹江河岸約1000米。
幾分鍾便到。
幹江是一條的長江主要支流之一,西江省內最大的河流。
此前經曆幹旱極寒,一度接近斷流。
如今稍有恢複,卻仍不及平常的三分之一,大片大片的河床裸露成灘。
但木筏輕舟順勢漂流足夠了。
“下水。”
王成的命令下達,一排排木筏,一條條輕舟被推入江水中,掀起一陣陣波浪。
時間足夠,這些載具打造得相當結實穩定,就是樣子略有不雅。
畢竟沒找到一個木工。
倒是有些人才,比如有製香師、電工、搞水利的,還有搞哲學的。
王成沒來得及細細分辨,全部打包送回思歸城,讓戴千柔看著安排就行。
願走之人都已在舟筏之上。
“伍毅,沿路記錄風土、地勢、城市等等情報。”
“是,主上。”
交待過後王成不再多語,揮手讓他們出發。
由於轉移人數眾多,王成采用了之前的方法。
一前一後兩支強化者隊伍。
前者開道,後者救人。
載具甚多,後者隊伍強化者一人一舟,方便撿不慎落水之人。
前隊自然是伍毅的五組,後隊則是王成欽點組長的二組。
留在岸邊的就剩幾個頭頭了,包括沐標、張老黑。
另一些強化者偽裝成喪屍去收割晶體了。
王成沒有殺張老黑,倒不是心軟,而是尚有用處。
他倒也算個人才或專家,過去是精神病院的副院長。
對底層牛馬來說,也是位高權重了,一語可剝人格,一言可定瘋癲。
但是在末日就搞笑了,連人都吃了,你說誰是精神病?
是程昱還是賈詡?亦或是濟癲?
所以他的專業在末日毫無用處,而他這個人還有一點利用價值。
“大哥哥,還有那麽多人什麽時候送走呀?”
“明天吧。”
“為什麽不一起呢?或者下午也可以呀?”
戴瑩瑩有些疑惑,可以一次做好的事情,為什麽王成一定要分成兩次來完成。
“如果路途有意外,分批走不至於全員皆覆,還是等伍毅他們和遊輪匯合後再送第二批吧。”
王成回答道。
戴瑩瑩這才明白,又問道。
“那我什麽時候召喚遊輪上的信雀呀?也不知道他們大概什麽時間能匯合。”
戴瑩瑩18周歲,實際上還是學生,她之前的人生幾乎都在學校中度過。
沒有真正了解過社會海麵以下的部分,所以對許多事情都有好奇心。
而王成也不厭其煩地解答,解釋自己的想法。
雖然不一定有多麽的正確,但起碼可以讓她知道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從這裏到入海口走水路約1000公裏,他們是順水而下,加上本身劃槳的速度,所以達到40~60公裏每小時是合理的。”
“平均算下來,差不多20個小時能抵達入海口。再放寬一點時間,23小時後,也就是明日早上七點召喚信雀較為合適。”
至於遊輪,昨晚便已經跟船長老謝確認過了,即將到達目標入海口。
此時已經在入海口等待著了。
“我記住了大哥哥。”
戴瑩瑩巧笑道,像是一個人間精靈。
“好了,你們都回去繼續籌備。”
王成把沐標、張老黑等頭頭趕回去。
目前也就是三件事情。
人員轉移、晶體獲取和打探李怡雪消息。
至於王成,他有些心不在焉,找了一個較高的廢墟樓頂,坐那望著市中心發呆。
心中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
......
思歸城。
樊冬兒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文件找到了戴千柔。
門沒關,直接就能進,進就能看到戴千柔正伏在辦公桌上寫寫畫畫。
“夫人,幸存者籍冊已經統計完成了,這裏是詳細人員資料,最上麵的是統計數據。”
樊冬兒將厚厚一摞放在一旁,將最上麵的幾張紙遞給了戴千柔。
戴千柔停下手中的動作,將手中的筆放置在筆架上,接過文件說道。
“是嗎?真是太好了,辛苦你了,這個工作相當繁雜,費了不少心吧?”
“還算順利,大家都挺配合的。”
樊冬兒笑著回答道。
紙張是王成乘坐遊輪離開的當晚,戴千柔要求科技院和維修隊必須造的。
知識體係都是成熟的,隻需要把造紙所需機器在車間中生產出來即可。
原料山頂到處都是。
無論是蒸汽車床還是水力車床,都是由科技院與維修隊共同管轄的,這是戴千柔所決定的。
因為機械升級與機械製造都相當重要。
他們雙方是專業的,可以互相協商共用產能。
如有爭執不下時,報由戴千柔決定。
至於筆,戴千柔沒做任何要求。
因為隨便拿個合適的樹枝,沾染顏料便可簡單書寫,不急於一時。
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給戴千柔製造了末日中的第一支筆。
使用的是一種特殊木材,木質具有吸水性與滲透性,特別輕質,取名為綿木,意味著如同海綿一樣會吸水的木頭。
於是利用這一點,配合小竹,製成了這支筆。
原理與馬克筆一樣。
竹內灌入顏料墨水,滲入棉木筆頭,再到筆尖,而筆尖有手工特製的骨珠和骨珠凹,方便滑寫而不刮紙。
骨珠凹固定在筆尖,呈中空圓台狀,骨珠便被禁錮在其中。
該說不說,寫字確實蠻流暢,但不用時要倒放或傾斜,使筆頭一端略高,否則顏料墨水會一點點順著筆尖滴落。
“做得很不錯,冬兒,這些資料都相當詳盡。把這些資料都封存在庫裏,統計表給我留著。”
戴千柔相當滿意。
她看了統計數據後,又隨機在厚厚地籍冊中抽取了幾張。
姓名、性別、年齡、實力等級、專業技能、工作履曆、家庭成員......
一切都很詳細。
至於正確性有多少,無關重要,用得著之前必然會考察的。
籍冊要時時更新才能發揮作用。
所以人員新增申報製度也隨之而出。
無論是在哪裏撿到一個人或救了一個人,還是生了一個小孩兒。
都要進行申報。
當然,吊牌信物這東西,還是隻有組織成員才會有,仍然是金黑兩色,成為了組織成員的特有標識。
擁有解決糾紛、判決歸屬、製止暴力等等權力。
“聽說吳教授和支教授把太陽能又重新搞出來了,有一個樣板機器,我們去看看。”
“是,夫人。”
剛出門便迎麵碰到了林琳。
“千柔姐,關於出海漁獵出現了一些變故......”
“邊走邊說。”
......
魯呈文的船隊與王逸道長的船隊分別在八龍江與南溪上航行。
魯呈文、陸陽洲、朱剛宇和高雲衢的船隻上滿載著人,船隻後方還牽引著木筏。
總人數超過三百人。
這是魯呈文在八龍江上遊江邊一座高山山頂發現的幸存者。
那時正是午時,這些幸存者點火燒飯,直入雲霄的煙火便成了路標。
雙方一接觸,對方有警惕性但不多,不多當然是相對於末日來說。
他們原本是居住在山上的山民。
海嘯抵達此處時已掀不起百米巨浪了,但聲勢依然浩大,宛如超級山洪。
而常年居住在山上的山民們由此躲過一劫。
他們之前也遇到過喪屍,隻是以為人中邪犯病了,本來想送山地城裏就醫。
然而地震毀壞了山中橋梁道路,最終不得已將“中邪病人”們火葬。
後來增加了對金鱗實力、理念的了解,又見到了蒸汽動力小船,這才願意離開山頂,跟隨魯呈文轉移。
王逸道長、柴鋒和陳國安三艘小船則是滿載了各種物資,這是他們的第二趟返程了。
雙方都在向著嘉禾嶼航行。
最後在南溪和八龍江的入海口相遇,交談起來。
“魯先生,我們這麽著恐怕不行,雖說收集各項資源也是任務的一部分,但人口才是主要任務。數天下來,也就你完成了搜救任務。”
“我送回一趟人口,你送回兩趟資源,我們有何不同?但你說得不錯,在沒實地考察之前,確實不曾想到海嘯影響範圍竟如此之深遠。道長,我想我們應該換換地方,以搜救更多幸存者。”
“這一點我們想法一致,我也琢磨過,不知道魯先生想去哪裏?”
“你南下珠江我北上長江如何?”
“好,以入海口島嶼為安置基地。”
“沒錯,幸存者太少,土地麵積太大,占領地盤毫無意義,人口與資源才是核心。”
“此事應該向首領報告,你我都將情況編入各隊伍的信雀筒內,無論首領召喚哪隻信雀,都能第一時間獲取信息。”
“合該如此。”
雙方來到嘉禾嶼,高景行已在臨時碼頭迎接。
都是相識之人,熱情地打著招呼。
“牛勇隊長呢?這次怎麽沒看到?”
王逸道長問道。
“隧道正在清理積水,他在那邊坐鎮指揮。”
高景行回答。
“怎麽沒看到遊輪?”
魯呈文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原來是海邊的遊輪。
這就是信息不通暢的壞處,如果沒有戴瑩瑩的召喚技能,恐怕一切都要靠猜。
“接到老大的命令,讓遊輪去長江入海口接人了,恰好是從嘉禾嶼出發第二天的下午。”
高景行回答道,因為出發雖然是夜晚,但時間上已經是新一天的淩晨。
“老大就是老大,效率是真的高啊。”
陸陽洲心中滿是欽佩,那時他和魯呈文還在指揮清理河道呢。
“是啊,老大如此,我們安能不盡全力?”
“行,這些人我就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對待,不能欺負了。”
魯呈文感歎一聲又叮囑高景行。
“那是自然,誰不知道老大對人口寶貝地很。”
高景行聞言笑道。
“康村長,那你們就先在這裏安置下來,一切聽從小高隊長的安排。”
魯呈文又對救下來的幸存者領頭人說道。
說是村長,其實是附近山民後來推舉出來的人,他們知道必須有個領頭的人才行,一切才不會亂糟糟。
“這......魯先生。”
康村長有些遲疑,原本他就對這次轉移就有些許顧慮,現在又要把他們丟在這裏。
“不必擔心,小高隊長也是我們金鱗的一員,放心好了。”
“唉,好吧。”
康村長無奈答應,因為他沒辦法。
“康村長,食物少不了你們的,安全也會有保證,隻需要你們在必要時提供一些勞力。”
高景行開口道。
聽聞此話,康村長的心稍微平和了些。
船上一切人口、物資在嘉禾嶼清空。
於是便又要起航。
“我這就出發南下了。”
王逸道長說道。
“我們也北上,去閩河,長江有老大在,就不去湊熱鬧了。讓朱剛宇隊長跟著你吧,你那邊可能會更需要。”
魯呈文說道,而後兩人對視一眼笑著告辭。
“保重。”
“保重。”
魯呈文帶著三支隊伍北上閩河。
王逸道長率領四支隊伍南下珠江。
......
第二日一早。
王成帶著兩女便出現在了長江道地鐵站出站口。
這裏已經有八百多人在等待,這裏麵大多是第一批被俘虜的普通人。
他們雖然已經知曉要去往寶島,聽說那裏安全又便捷。
但仍免不了心中忐忑。
不少人交頭接耳低聲議論。
這是避免不了的,王成也不想阻止。
議論,代表著期待。
至少有一個細節讓他們對寶島,或者說對王成有期待。
那就是將眾多木筏輕舟抬到幹江河邊的人都是強化者。
這對王成、戴瑩瑩和鄭妙真來說司空見慣。
但對於洪城普通幸存者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他們在這裏是絕對的底層,隻要走不上強化者的道路就意味著翻身無望。
所有的髒活累活都是他們幹。
清洗穢物、居住髒亂、搬運重物、洗腳端水、肆意毆打......
然後還是可悲的儲備人畜。
唯一值得說道的便是“飼料”不算太少,至少不會餓死。
他們自然吃不到什麽好東西,吃的都是剩飯泔水,搭配草根樹皮。
那些魚肉、包裝食品,全都進了強化者的肚子。
那些女人全都進了強化者的被窩。
個別被窩裏的女人還不止兩三個。
這是普通男性。
女性也好不到哪裏去。
除了個別頗有姿色的女人依靠組長的寵愛,能吃得稍微像樣一點外,其餘大多數普通女人的和普通男人是一樣的。
她們同樣需要提供勞力,比如洗衣晾曬、衣物縫補、武器打磨.....
不僅如此,更要隨時接待強化者們的“臨幸”,不能拒絕!
而不少夫妻、兄妹均是普通人,隻能眼睜睜看著。
即便各勢力卷著提高普通人待遇,但又怎麽會真正給予人的待遇?
所以他們何時見過強化者上陣幹苦力,自己輕鬆旁觀的?
不少普通人心中相當惶恐。
但也有不少普通人低聲哭泣。
但無論怎麽樣,他們知道,這一切的改變源自於那個男人,那個仿佛天降、橫空出現的男人。
而王成之所以非要控製洪城大小所有團體之後才開始轉移。
也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局勢尚不能完全掌控之時便匆匆轉移,容易造成流血事件。
這樣王成心裏會有點堵,他不喜歡。
他知道昨日演講表麵上看起來很成功,似乎打動了那些頭頭們。
但實際上效果相當有限,王成說的城市很誘人,但再誘人也隻是誘餌。
他們當時之所以沒人唱反調,或者當場質問王成。
全是因為200人團的頭頭們的表態,沒人敢當出頭鳥而已。
但也夠了,王成要的就這些,達成表麵上的共識即可。
就兩天時間加一次演講,還要什麽自行車?
......
長江道出站口距離幹江河岸約1000米。
幾分鍾便到。
幹江是一條的長江主要支流之一,西江省內最大的河流。
此前經曆幹旱極寒,一度接近斷流。
如今稍有恢複,卻仍不及平常的三分之一,大片大片的河床裸露成灘。
但木筏輕舟順勢漂流足夠了。
“下水。”
王成的命令下達,一排排木筏,一條條輕舟被推入江水中,掀起一陣陣波浪。
時間足夠,這些載具打造得相當結實穩定,就是樣子略有不雅。
畢竟沒找到一個木工。
倒是有些人才,比如有製香師、電工、搞水利的,還有搞哲學的。
王成沒來得及細細分辨,全部打包送回思歸城,讓戴千柔看著安排就行。
願走之人都已在舟筏之上。
“伍毅,沿路記錄風土、地勢、城市等等情報。”
“是,主上。”
交待過後王成不再多語,揮手讓他們出發。
由於轉移人數眾多,王成采用了之前的方法。
一前一後兩支強化者隊伍。
前者開道,後者救人。
載具甚多,後者隊伍強化者一人一舟,方便撿不慎落水之人。
前隊自然是伍毅的五組,後隊則是王成欽點組長的二組。
留在岸邊的就剩幾個頭頭了,包括沐標、張老黑。
另一些強化者偽裝成喪屍去收割晶體了。
王成沒有殺張老黑,倒不是心軟,而是尚有用處。
他倒也算個人才或專家,過去是精神病院的副院長。
對底層牛馬來說,也是位高權重了,一語可剝人格,一言可定瘋癲。
但是在末日就搞笑了,連人都吃了,你說誰是精神病?
是程昱還是賈詡?亦或是濟癲?
所以他的專業在末日毫無用處,而他這個人還有一點利用價值。
“大哥哥,還有那麽多人什麽時候送走呀?”
“明天吧。”
“為什麽不一起呢?或者下午也可以呀?”
戴瑩瑩有些疑惑,可以一次做好的事情,為什麽王成一定要分成兩次來完成。
“如果路途有意外,分批走不至於全員皆覆,還是等伍毅他們和遊輪匯合後再送第二批吧。”
王成回答道。
戴瑩瑩這才明白,又問道。
“那我什麽時候召喚遊輪上的信雀呀?也不知道他們大概什麽時間能匯合。”
戴瑩瑩18周歲,實際上還是學生,她之前的人生幾乎都在學校中度過。
沒有真正了解過社會海麵以下的部分,所以對許多事情都有好奇心。
而王成也不厭其煩地解答,解釋自己的想法。
雖然不一定有多麽的正確,但起碼可以讓她知道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從這裏到入海口走水路約1000公裏,他們是順水而下,加上本身劃槳的速度,所以達到40~60公裏每小時是合理的。”
“平均算下來,差不多20個小時能抵達入海口。再放寬一點時間,23小時後,也就是明日早上七點召喚信雀較為合適。”
至於遊輪,昨晚便已經跟船長老謝確認過了,即將到達目標入海口。
此時已經在入海口等待著了。
“我記住了大哥哥。”
戴瑩瑩巧笑道,像是一個人間精靈。
“好了,你們都回去繼續籌備。”
王成把沐標、張老黑等頭頭趕回去。
目前也就是三件事情。
人員轉移、晶體獲取和打探李怡雪消息。
至於王成,他有些心不在焉,找了一個較高的廢墟樓頂,坐那望著市中心發呆。
心中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
......
思歸城。
樊冬兒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文件找到了戴千柔。
門沒關,直接就能進,進就能看到戴千柔正伏在辦公桌上寫寫畫畫。
“夫人,幸存者籍冊已經統計完成了,這裏是詳細人員資料,最上麵的是統計數據。”
樊冬兒將厚厚一摞放在一旁,將最上麵的幾張紙遞給了戴千柔。
戴千柔停下手中的動作,將手中的筆放置在筆架上,接過文件說道。
“是嗎?真是太好了,辛苦你了,這個工作相當繁雜,費了不少心吧?”
“還算順利,大家都挺配合的。”
樊冬兒笑著回答道。
紙張是王成乘坐遊輪離開的當晚,戴千柔要求科技院和維修隊必須造的。
知識體係都是成熟的,隻需要把造紙所需機器在車間中生產出來即可。
原料山頂到處都是。
無論是蒸汽車床還是水力車床,都是由科技院與維修隊共同管轄的,這是戴千柔所決定的。
因為機械升級與機械製造都相當重要。
他們雙方是專業的,可以互相協商共用產能。
如有爭執不下時,報由戴千柔決定。
至於筆,戴千柔沒做任何要求。
因為隨便拿個合適的樹枝,沾染顏料便可簡單書寫,不急於一時。
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給戴千柔製造了末日中的第一支筆。
使用的是一種特殊木材,木質具有吸水性與滲透性,特別輕質,取名為綿木,意味著如同海綿一樣會吸水的木頭。
於是利用這一點,配合小竹,製成了這支筆。
原理與馬克筆一樣。
竹內灌入顏料墨水,滲入棉木筆頭,再到筆尖,而筆尖有手工特製的骨珠和骨珠凹,方便滑寫而不刮紙。
骨珠凹固定在筆尖,呈中空圓台狀,骨珠便被禁錮在其中。
該說不說,寫字確實蠻流暢,但不用時要倒放或傾斜,使筆頭一端略高,否則顏料墨水會一點點順著筆尖滴落。
“做得很不錯,冬兒,這些資料都相當詳盡。把這些資料都封存在庫裏,統計表給我留著。”
戴千柔相當滿意。
她看了統計數據後,又隨機在厚厚地籍冊中抽取了幾張。
姓名、性別、年齡、實力等級、專業技能、工作履曆、家庭成員......
一切都很詳細。
至於正確性有多少,無關重要,用得著之前必然會考察的。
籍冊要時時更新才能發揮作用。
所以人員新增申報製度也隨之而出。
無論是在哪裏撿到一個人或救了一個人,還是生了一個小孩兒。
都要進行申報。
當然,吊牌信物這東西,還是隻有組織成員才會有,仍然是金黑兩色,成為了組織成員的特有標識。
擁有解決糾紛、判決歸屬、製止暴力等等權力。
“聽說吳教授和支教授把太陽能又重新搞出來了,有一個樣板機器,我們去看看。”
“是,夫人。”
剛出門便迎麵碰到了林琳。
“千柔姐,關於出海漁獵出現了一些變故......”
“邊走邊說。”
......
魯呈文的船隊與王逸道長的船隊分別在八龍江與南溪上航行。
魯呈文、陸陽洲、朱剛宇和高雲衢的船隻上滿載著人,船隻後方還牽引著木筏。
總人數超過三百人。
這是魯呈文在八龍江上遊江邊一座高山山頂發現的幸存者。
那時正是午時,這些幸存者點火燒飯,直入雲霄的煙火便成了路標。
雙方一接觸,對方有警惕性但不多,不多當然是相對於末日來說。
他們原本是居住在山上的山民。
海嘯抵達此處時已掀不起百米巨浪了,但聲勢依然浩大,宛如超級山洪。
而常年居住在山上的山民們由此躲過一劫。
他們之前也遇到過喪屍,隻是以為人中邪犯病了,本來想送山地城裏就醫。
然而地震毀壞了山中橋梁道路,最終不得已將“中邪病人”們火葬。
後來增加了對金鱗實力、理念的了解,又見到了蒸汽動力小船,這才願意離開山頂,跟隨魯呈文轉移。
王逸道長、柴鋒和陳國安三艘小船則是滿載了各種物資,這是他們的第二趟返程了。
雙方都在向著嘉禾嶼航行。
最後在南溪和八龍江的入海口相遇,交談起來。
“魯先生,我們這麽著恐怕不行,雖說收集各項資源也是任務的一部分,但人口才是主要任務。數天下來,也就你完成了搜救任務。”
“我送回一趟人口,你送回兩趟資源,我們有何不同?但你說得不錯,在沒實地考察之前,確實不曾想到海嘯影響範圍竟如此之深遠。道長,我想我們應該換換地方,以搜救更多幸存者。”
“這一點我們想法一致,我也琢磨過,不知道魯先生想去哪裏?”
“你南下珠江我北上長江如何?”
“好,以入海口島嶼為安置基地。”
“沒錯,幸存者太少,土地麵積太大,占領地盤毫無意義,人口與資源才是核心。”
“此事應該向首領報告,你我都將情況編入各隊伍的信雀筒內,無論首領召喚哪隻信雀,都能第一時間獲取信息。”
“合該如此。”
雙方來到嘉禾嶼,高景行已在臨時碼頭迎接。
都是相識之人,熱情地打著招呼。
“牛勇隊長呢?這次怎麽沒看到?”
王逸道長問道。
“隧道正在清理積水,他在那邊坐鎮指揮。”
高景行回答。
“怎麽沒看到遊輪?”
魯呈文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原來是海邊的遊輪。
這就是信息不通暢的壞處,如果沒有戴瑩瑩的召喚技能,恐怕一切都要靠猜。
“接到老大的命令,讓遊輪去長江入海口接人了,恰好是從嘉禾嶼出發第二天的下午。”
高景行回答道,因為出發雖然是夜晚,但時間上已經是新一天的淩晨。
“老大就是老大,效率是真的高啊。”
陸陽洲心中滿是欽佩,那時他和魯呈文還在指揮清理河道呢。
“是啊,老大如此,我們安能不盡全力?”
“行,這些人我就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對待,不能欺負了。”
魯呈文感歎一聲又叮囑高景行。
“那是自然,誰不知道老大對人口寶貝地很。”
高景行聞言笑道。
“康村長,那你們就先在這裏安置下來,一切聽從小高隊長的安排。”
魯呈文又對救下來的幸存者領頭人說道。
說是村長,其實是附近山民後來推舉出來的人,他們知道必須有個領頭的人才行,一切才不會亂糟糟。
“這......魯先生。”
康村長有些遲疑,原本他就對這次轉移就有些許顧慮,現在又要把他們丟在這裏。
“不必擔心,小高隊長也是我們金鱗的一員,放心好了。”
“唉,好吧。”
康村長無奈答應,因為他沒辦法。
“康村長,食物少不了你們的,安全也會有保證,隻需要你們在必要時提供一些勞力。”
高景行開口道。
聽聞此話,康村長的心稍微平和了些。
船上一切人口、物資在嘉禾嶼清空。
於是便又要起航。
“我這就出發南下了。”
王逸道長說道。
“我們也北上,去閩河,長江有老大在,就不去湊熱鬧了。讓朱剛宇隊長跟著你吧,你那邊可能會更需要。”
魯呈文說道,而後兩人對視一眼笑著告辭。
“保重。”
“保重。”
魯呈文帶著三支隊伍北上閩河。
王逸道長率領四支隊伍南下珠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