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每天都是狂風亂舞,世界一片狼藉,殘肢摔得到處都是,而小區用活動板材搭建的通道,被徹底摧毀,板材有的在屋頂,有的在樹杈上,有的在別人屋裏。
是的,有兩個屋子運氣很差,活動板材恰好衝撞到窗戶,其中一個由於動能太大,直接竄入進屋裏;另一個先插在窗戶上,最後連板帶窗框一起被帶飛。竄進屋子的那戶是空房子,但是另一戶家裏是有人的,由於窗戶被帶走,屋裏的人被活活凍死在家裏。
這種情況下,王成哪裏都去不了,隻能在家裏。所有還活著的人都一樣,連門都不出,雖然樓梯過道也是封閉的,但是哪有家裏火堆旁的溫暖和有安全感呢?
所以好幾天了,王成都沒見到兩個小弟,當然,王成沒有虧待自己小弟,給了他們倆足夠的物資,所以不必擔心。
而薑瑗由於王成經常送去食物,加上她本人年輕柔弱、孤身一人,又有未亡人身份加持,所以有許多人上門騷擾,有的貪食,有的貪色,有的兩則皆貪。使得薑瑗心神不寧,不堪其擾。所以經過戴千柔的勸說,薑瑗順理成章地被接到了305室,和王成暫住一戶。
本來段惜兒也有此意,她的情況更糟,畢竟之前做過相關工作,所以成為了許多人明目張膽欺負的對象,就像是段惜兒天生該被唾棄一樣,後來段惜兒精神恍惚地找到王成,希望王成收留她,但是戴千柔認出了她的聲音,嫌棄她之前不正經,勾引過王成,所以非常幹脆地拒絕了。
王成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寵著兩姐妹呢?當然,王成現在從內心上接受了末日的事實,所以他開始刻意控製自己的同情心,讀了那麽多小說,每本書上都寫著“亂世先殺聖母”這句話。
原本的他,是個內向的人,所以跟別人很有距離感,但不妨礙他同情別人,以一種近乎公平的方式,給別人提供著食物;他也很容易原諒別人,魯呈文、朱剛宇一夥人,曾經差點殺死他,但是他終究不再計較了。可以說他大度,但是不智,因為他現在沒有應對這群人的有效措施。如果這群人發難,王成難逃一死。
究其根源,就是王成有末日求生手段,卻沒有末日心態,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他們還沒有認識到末日的殘酷,以為隻是簡單的自然災害,以為隻是人與自然的爭鬥,以為人與人之間的隻是局部小摩擦。
所以當王成之前轉變心態後,他對末日的認識更加清晰。所以非常認同戴千柔的做法,因為如果接受了段惜兒,那接不接受她的孩子?接不接受其他女人?
段惜兒失魂落魄的走了,王成也沒有做絕,對她說:“也許你可以去26棟202試試看。”如果卓思源和陸陽洲願意接納她,那麽就是她的造化,如果不願意,那麽就隻能認命了。
......
這幾天待在家裏,王成和戴千柔的感情迅速升溫,但是仍舊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男方是有顧慮而且悶騷得很,女方是矜持。當然還有客觀條件不允許,總不能無視戴瑩瑩這小姑娘吧?畢竟王成和戴瑩瑩的感情也不能算低溫。
王成對薑瑗沒什麽想法,雖然她林妹妹似的嬌弱,又有些梨花帶雨的味道,但是王成對這個每天都要陷入回憶裏發呆的女人不太感冒,因為她目前比較邋遢,恩,因為悅她的人走了,她也就不太在乎形象了。
戴千柔和戴瑩瑩就不同了,悅她們的人就在一個房子裏,加上現在有條件,不但各類沐浴乳齊全,還有浴缸,所以每天都會洗澡沐浴,把自己打理得香噴噴的,引得王成心猿意馬,偷拿了好幾次戴千柔的貼身衣物,用來發泄身體的怒火。
戴千柔每次發現之後都會偷偷地給王城一個大白眼,或者偷擰王成腰間的軟肉,然後紅著臉把自己的貼身衣物清洗幹淨。就有一種地下戀情的感覺,令人著迷。可事實上,戴瑩瑩有一天無意中發現了王成和戴千柔之間的一些特殊的勾勾搭搭。
當然王成這段時間也沒有放棄鍛煉,因為他內心的緊迫感越來越強烈。帶動著戴氏兩姐妹跟著王成一起鍛煉,一起揮刀,一起訓練精準度。一般這個時候薑瑗就在一旁發呆,根本不想融入。
訓練結束之後,王成就會獨自思考,這還是,戴氏兩姐妹也不會去打擾王成。
由於王成心態的轉變,他之前複盤過多次的事情,又再次浮現在心頭,而今得到了更多教訓和經驗。
首先他沒讓何承悅和管七安撤離是沒問題的,不用為此內疚。因為王大海看到值守多日的人突然不見了,肯定會疑神疑鬼,就有可能放棄夜襲計劃,隱而不發才最危險,拖著就是風險。
他獨守在屋內也是沒問題的,雖然有被封堵的風險,但是如果他不在家,會立馬引起王大海的警覺,到時候王大海有了準備或直接撤退,王成就很難突襲成功,所以不必因為遭受到的風險而否定自己。
但是接待魯呈文是個大問題,當時王成已經把戴氏兩姐妹安置到305了,把室內所有可燃物品都清理掉了,王成通過魯呈文能判斷出王大海的襲擊日期,同樣,魯呈文也能看出王成的布置,但是王成後來一點都沒有控製魯呈文,這是巨大的失誤。
還有,其實可以不用處決石東升的,先給予石東升物資,再進行宣傳,分化效果不亞於威脅,而且還沒什麽後遺症。可惜當時耍心機上頭了,給自己平白添了一筆業障不說,還留下了不小的後遺症,比如魯呈文第二次上門就是後遺症的一個體現。
還有,當時就不應該讓王大海說那麽多廢話,現在所有人知道王成手裏的槍是個擺設了,王成相信,如果不是這幾日狂風阻斷了道路,王成的日子肯定不會那麽好過,總有快餓死的人串聯許多人不斷來找王成拚命,就為了一口吃的。
當然,王成還反思了很多,包括那天晚上的搏鬥細節,王成每個動作都反複思考、琢磨。什麽時候上前,什麽時候側身,什麽時候格擋,這些東西都在他思考的範圍內,在腦海裏反複演練當時的場景,不斷地尋找最優方案和最佳動作。
除此之外,王成還會琢磨與別人說話,是否表達清楚意思?是否誤解別人?是否讓別人產生了誤會?怎麽說更好?
還有,以後怎麽辦?還有那些訓練方式?麵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思考多種應對措施。
這些思考對王成來說其實不累,更像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他以前是個i人,並不意味著不思考,反而思維更活躍,會經常剖析自己的行為和內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直到許多問題都掰扯碎了,徹底想清楚了,王成才退出這種思考模式。當然這種模式不是連續的,而是獨處時自然而然出現的,非獨處時自然是極為正常的。所以和薑瑗這種時時刻刻都在發呆的人不同,王成不會因此整日都沉默寡言。
......
是的,有兩個屋子運氣很差,活動板材恰好衝撞到窗戶,其中一個由於動能太大,直接竄入進屋裏;另一個先插在窗戶上,最後連板帶窗框一起被帶飛。竄進屋子的那戶是空房子,但是另一戶家裏是有人的,由於窗戶被帶走,屋裏的人被活活凍死在家裏。
這種情況下,王成哪裏都去不了,隻能在家裏。所有還活著的人都一樣,連門都不出,雖然樓梯過道也是封閉的,但是哪有家裏火堆旁的溫暖和有安全感呢?
所以好幾天了,王成都沒見到兩個小弟,當然,王成沒有虧待自己小弟,給了他們倆足夠的物資,所以不必擔心。
而薑瑗由於王成經常送去食物,加上她本人年輕柔弱、孤身一人,又有未亡人身份加持,所以有許多人上門騷擾,有的貪食,有的貪色,有的兩則皆貪。使得薑瑗心神不寧,不堪其擾。所以經過戴千柔的勸說,薑瑗順理成章地被接到了305室,和王成暫住一戶。
本來段惜兒也有此意,她的情況更糟,畢竟之前做過相關工作,所以成為了許多人明目張膽欺負的對象,就像是段惜兒天生該被唾棄一樣,後來段惜兒精神恍惚地找到王成,希望王成收留她,但是戴千柔認出了她的聲音,嫌棄她之前不正經,勾引過王成,所以非常幹脆地拒絕了。
王成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寵著兩姐妹呢?當然,王成現在從內心上接受了末日的事實,所以他開始刻意控製自己的同情心,讀了那麽多小說,每本書上都寫著“亂世先殺聖母”這句話。
原本的他,是個內向的人,所以跟別人很有距離感,但不妨礙他同情別人,以一種近乎公平的方式,給別人提供著食物;他也很容易原諒別人,魯呈文、朱剛宇一夥人,曾經差點殺死他,但是他終究不再計較了。可以說他大度,但是不智,因為他現在沒有應對這群人的有效措施。如果這群人發難,王成難逃一死。
究其根源,就是王成有末日求生手段,卻沒有末日心態,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他們還沒有認識到末日的殘酷,以為隻是簡單的自然災害,以為隻是人與自然的爭鬥,以為人與人之間的隻是局部小摩擦。
所以當王成之前轉變心態後,他對末日的認識更加清晰。所以非常認同戴千柔的做法,因為如果接受了段惜兒,那接不接受她的孩子?接不接受其他女人?
段惜兒失魂落魄的走了,王成也沒有做絕,對她說:“也許你可以去26棟202試試看。”如果卓思源和陸陽洲願意接納她,那麽就是她的造化,如果不願意,那麽就隻能認命了。
......
這幾天待在家裏,王成和戴千柔的感情迅速升溫,但是仍舊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男方是有顧慮而且悶騷得很,女方是矜持。當然還有客觀條件不允許,總不能無視戴瑩瑩這小姑娘吧?畢竟王成和戴瑩瑩的感情也不能算低溫。
王成對薑瑗沒什麽想法,雖然她林妹妹似的嬌弱,又有些梨花帶雨的味道,但是王成對這個每天都要陷入回憶裏發呆的女人不太感冒,因為她目前比較邋遢,恩,因為悅她的人走了,她也就不太在乎形象了。
戴千柔和戴瑩瑩就不同了,悅她們的人就在一個房子裏,加上現在有條件,不但各類沐浴乳齊全,還有浴缸,所以每天都會洗澡沐浴,把自己打理得香噴噴的,引得王成心猿意馬,偷拿了好幾次戴千柔的貼身衣物,用來發泄身體的怒火。
戴千柔每次發現之後都會偷偷地給王城一個大白眼,或者偷擰王成腰間的軟肉,然後紅著臉把自己的貼身衣物清洗幹淨。就有一種地下戀情的感覺,令人著迷。可事實上,戴瑩瑩有一天無意中發現了王成和戴千柔之間的一些特殊的勾勾搭搭。
當然王成這段時間也沒有放棄鍛煉,因為他內心的緊迫感越來越強烈。帶動著戴氏兩姐妹跟著王成一起鍛煉,一起揮刀,一起訓練精準度。一般這個時候薑瑗就在一旁發呆,根本不想融入。
訓練結束之後,王成就會獨自思考,這還是,戴氏兩姐妹也不會去打擾王成。
由於王成心態的轉變,他之前複盤過多次的事情,又再次浮現在心頭,而今得到了更多教訓和經驗。
首先他沒讓何承悅和管七安撤離是沒問題的,不用為此內疚。因為王大海看到值守多日的人突然不見了,肯定會疑神疑鬼,就有可能放棄夜襲計劃,隱而不發才最危險,拖著就是風險。
他獨守在屋內也是沒問題的,雖然有被封堵的風險,但是如果他不在家,會立馬引起王大海的警覺,到時候王大海有了準備或直接撤退,王成就很難突襲成功,所以不必因為遭受到的風險而否定自己。
但是接待魯呈文是個大問題,當時王成已經把戴氏兩姐妹安置到305了,把室內所有可燃物品都清理掉了,王成通過魯呈文能判斷出王大海的襲擊日期,同樣,魯呈文也能看出王成的布置,但是王成後來一點都沒有控製魯呈文,這是巨大的失誤。
還有,其實可以不用處決石東升的,先給予石東升物資,再進行宣傳,分化效果不亞於威脅,而且還沒什麽後遺症。可惜當時耍心機上頭了,給自己平白添了一筆業障不說,還留下了不小的後遺症,比如魯呈文第二次上門就是後遺症的一個體現。
還有,當時就不應該讓王大海說那麽多廢話,現在所有人知道王成手裏的槍是個擺設了,王成相信,如果不是這幾日狂風阻斷了道路,王成的日子肯定不會那麽好過,總有快餓死的人串聯許多人不斷來找王成拚命,就為了一口吃的。
當然,王成還反思了很多,包括那天晚上的搏鬥細節,王成每個動作都反複思考、琢磨。什麽時候上前,什麽時候側身,什麽時候格擋,這些東西都在他思考的範圍內,在腦海裏反複演練當時的場景,不斷地尋找最優方案和最佳動作。
除此之外,王成還會琢磨與別人說話,是否表達清楚意思?是否誤解別人?是否讓別人產生了誤會?怎麽說更好?
還有,以後怎麽辦?還有那些訓練方式?麵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思考多種應對措施。
這些思考對王成來說其實不累,更像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他以前是個i人,並不意味著不思考,反而思維更活躍,會經常剖析自己的行為和內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直到許多問題都掰扯碎了,徹底想清楚了,王成才退出這種思考模式。當然這種模式不是連續的,而是獨處時自然而然出現的,非獨處時自然是極為正常的。所以和薑瑗這種時時刻刻都在發呆的人不同,王成不會因此整日都沉默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