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不是寫小說,不可能柳意派兵去將山民們嚇了嚇,展示了一下拳頭,他們就乖乖巧巧的聽從官府安排,讓幹什麽就幹什麽了。


    兵丁們路過各個山民村落,隻是給他們堅固無比的內心打開了一條口子而已。


    要想解決掉山民問題,還得看雲縣官府。


    也就是朱慶雲。


    這注定是一件短期內做不到的事,除非強勢攻打,但這樣做,也隻是兩敗俱傷。


    但時間太長也不行,一來會顯得他這個人很沒有能力,二來,今年大旱,再拖一點時間,整個雲縣就要一起去死了。


    為了這件事,他點燈熬蠟的召集雲縣官吏出主意。


    集思廣益,然後掉頭發。


    妙計橫生,然後掉頭發。


    一往無前,然後掉頭發。


    朱慶雲十分懷疑,是不是等到山民歸順的那天,他會變成一個禿子。


    但掉的那些頭發也不是白掉的,還真讓他想出了個一二三四五出來。


    要說山民抱團,那也確實抱團。


    但要說山民窮困,那也是真的很窮。


    而朱慶雲,就打算從這個窮困上麵下手。


    身為一個窮縣令,他太能理解一個人若是窮苦的話,會有多麽想要賺錢了。


    尤其今年是旱年,雲縣耕民的土地大片大片幹旱,難道山民的土地就不會幹旱了嗎?


    他們就算是再怎麽抱團,也不可能憑借著抱團讓天上下雨吧。


    山民雖說住在山裏,但也是看天吃飯的,隻不過是因為山區地形崎嶇,土壤不如平原地區肥沃而已。


    而且,山區的水源可比平原更緊張,再加上土地本就不算肥沃,哪怕是風調雨順的年份,收獲也要比山下百姓更少。


    朱慶雲敢拿縣尉的腦袋作保,山民們如今已經進入饑荒期了。


    他胡縣雲縣兩頭跑,又是找人協調,又是賭咒發誓,總算是擠出來二十幾個臨時工份額。


    臨時工一說,自然也是胡縣傳出來的。


    胡縣新鮮東西多,往來行商也多,還有工廠,基本上能幹活的隻要願意幹活,都能找著活幹。


    但就算是村莊裏麵五十多歲的奶奶輩人物都出來做工了,胡縣在各行各業上也依舊極度缺人。


    而同時,一些靠著做工賺到錢的人家,也麵臨了家中雜活無人去做的情況。


    以往胡縣的百姓們生活就和普通大安朝百姓一樣,男人賺錢,女人操持家中。


    這操持家中說的可不是現代那種,掃地拖地做飯洗碗就大差不差了。


    對於古代普通人家來說,光是做飯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比如粟米,它也不可能是糧食豐收後,自己就變成了粟米。


    穀物豐收後,需要經過晾曬,然後女人們將幹燥的穀子放進一個叫做“臼”的容器中,接著用一個叫做“杵”的木棒或石錘敲打稻穀。


    稻穀因為敲打外殼破裂,脫落出來的就是米粒。


    這還沒有完,稻穀外殼是會因為敲打碎掉的,碎片和米粒會混在一起,於是人們還要篩選出米粒。


    這個過程就叫做舂米,非常費時費力,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勞力。


    因此舂米也被當做一種刑罰,而這樣的“刑罰”,曾經的胡縣幾乎每個女人都要做。


    這還隻是其中一項家務活而已,之前女人們要做的還包括了撿柴,洗衣,縫補,打掃,照顧孩子老人,紡織布料換取錢財,收集野果改善夥食。


    進階版的還有養殖牲畜,編製手工,如果家裏男丁不中用或者沒有男丁,她們也要負擔起下地勞作。


    而當她們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工錢之後,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再讓她們做這些活,就十分不合理且根本沒時間了。


    因此,胡縣出現了一些需要做以上夥計的職業。


    像是舂米這種,出現了石磨工坊,人們將稻穀送來工坊,工人們帶著牲畜碾壓石磨進行脫殼。


    而洗衣也出現了洗衣坊,經常會招收洗衣工。


    至於一日三餐,胡縣多了許多賣吃食的小攤子,若是嫌那小攤子上麵的吃食賣的貴,也可以找專門做吃食的人家定飯菜。


    有那專門蒸米的,也有專門做粟米粥的,還有專門做菜食肉食的,一般一個小作坊隻做一樣菜,可以日訂,也能月訂,年訂的優惠就更多了,隻是如今大家日子才剛剛好過一點,因此年訂的少,月訂的多。


    其實真要說,大安朝以前也有類似的活,什麽洗衣婦,小食館,石磨坊也有,但一般都是出現在繁華郡州。


    像是胡縣這種窮鄉僻壤,以前就算是有人操持這個行業,當地百姓也沒錢啊。


    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有工資,收入上來了,自然也願意花一些銀錢將這些雜活包出去。


    這些雜活讓人幹呢,那當然是外縣人了。


    胡縣在重要工作上招人是很明確隻要本縣人的,一些人覺得這是胡縣排外。


    可朱慶雲卻看得很清楚,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規定,雲縣許多百姓才對歸入胡縣十分期待。


    因為若是雲縣歸入胡縣,他們也就是胡縣人了,如今胡縣百姓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他們也都能享受到。


    而山民們固守原來的想法,是因為他們從不肯下山去胡縣做工。


    朱慶雲如今做的,就是將山民中的年輕人挑出一些來,打著做工的旗號,讓他們去胡縣看一看。


    不需要人太多,隻要他們見過胡縣,朱慶雲就不信這些人還想一輩子待在山裏。


    而後續的繁瑣事務,自然就是朱慶雲他們這些雲縣官吏來操心了。


    他作為縣令,親自跑遍山中的這些小村子,不需要太費口舌。


    如今四處幹旱,山中許多人都沒了活路,出山做活雖然讓人害怕,卻有工錢拿,實在不行,也能吃飽飯。


    哪怕是那些年長的長輩想要攔著,他們也不可能接濟每個吃不飽飯的族中子弟。


    朱慶雲前前後後忙了十幾天,才算是招到了二十一個山民,就差沒拿縣尉的項上人頭擔保他們定然能平安歸來,才得了那些長輩們的鬆口。


    但他們依舊不願意山中女孩下山做工,怕她們去了就不回來,自己嫁給縣裏人。


    隻有一個回到白氏村落居住的寡婦沒人攔得住,她丈夫父母都沒了,自己是女孩也沒有地可以耕種,以前還能靠打獵賺取一些錢財,自從幹旱之後,去山中尋摸野味的人多了許多,打獵也打不到什麽東西了。


    親戚們自己都要吃不飽了,也不能接濟她。


    若說用婚姻來換取食物,她死了兩任丈夫,旁人都說她克夫,再加上她嫁了兩任男人都沒孩子,大家都默認她不能生孩子,雖說有一把子力氣,可她性格並不懦弱好拿捏,甚至還稱得上是勇猛,因此更沒人敢娶了。


    這位白氏女連個大名都沒有,就叫白四娘。


    白四娘前麵應該要有三位姐姐的,但都沒養活,弟弟倒是養活了,也算是個有良心的,偶爾會接濟一下她,但弟弟也窮,也管不了她幾頓。


    她留在山裏,是沒有活路的,這誰都知道。


    因此她要跟著官府走,白豹作為族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白四娘收拾行禮,也就一個扁扁的小包往身上一背,便跟著差役們下山了。


    村中有許多人湊熱鬧,站在山上看著她離開的背影。


    “你們說,四娘還回來嗎?”


    “不是說隻是臨時工嗎?隻幹兩個月活的,幹完活肯定要回來。”


    “說不定她在縣裏能找個好人家嫁了,縣裏人又不知道她克夫,嫁個有孩子的鰥夫不就行了。”


    也有人有些豔羨:


    “我也想去縣裏,聽說胡縣特別熱鬧,可我爹不讓我去,怕我到了那被人欺負。”


    便有人笑話他:


    “你爹說的對,咱們又不是胡縣人,去了那身邊沒有族人撐腰,人家揍你都是順手的。”


    對於他們來說,山下的世界是危險的,官府是不可靠的。


    也不能說他們愚昧,因為以前真的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山民們大字不識容易被騙,又都住在山裏沒有城市的戶籍,幾乎不受官府庇佑,因此一些奴隸販子最喜歡抓他們去做奴隸。


    像是那種自願賣身的奴隸還有賣身錢的,而被強行抓去做奴隸,不光失去了人生自由,會被帶往條件極度差的各種礦中做礦奴,還連一文錢都拿不到。


    許多山民從小就會被身邊長輩灌輸千萬不要下山,否則容易被抓去做奴隸的話。


    他們此刻便站在高處,看著那漸漸走遠,幾乎像是螞蟻一樣小的人群。


    壓下了心中豔羨,隻告訴自己。


    說不定,這些下山去做工的人,一下山就會被賣成奴隸,去做礦奴呢。


    而這些出來做臨時工的山民們心裏也忐忑的很,甚至連他們自己都開始擔心,會不會這是一個騙局,騙他們去做礦奴。


    但都快要活不下去了,他們也顧不上這些,隻能希望如果真的是被抓去做礦奴,飯食上麵一天能有一餐。


    雲縣負責帶他們去胡縣的小吏們得過朱慶雲的囑咐,路上便帶著酸味各種酸言酸語。


    “胡縣的臨時工名額可搶手的很,許多人想去都難得去,偏偏朱大人說你們山民也是雲縣百姓,也該給你們名額,要不然這種好事,哪裏輪得上你們。”


    原本還惴惴不安的山民們聽到這話,心底安心了許多。


    他們或許不認字,但也知道一個道理,旁人都搶的事,那肯定是好事。


    有機靈的賠著笑:“是,多謝官爺們照顧,小的們十分感激,還要辛勞官爺跑這一趟。”


    別看山民整體對著官府很強勢的樣子,單個拎出來,也不過都是一些窮困百姓罷了。


    如今自己都在別人手裏,說話當然是要多乖順有多乖順。


    那說話的小吏見他乖覺,心氣這才順了一些。


    他冷哼一聲:“知道記恩就好,你們到了胡縣可要好好幹活,別丟了我們雲縣人的臉。”


    他還是酸溜溜的:“聽說這批臨時工都要做正兒八經的工人,真是便宜你們了。”


    雖說是得了朱慶雲的囑咐,但這酸話倒是真心的。


    哪個小吏還沒有幾個親人了,好事自然希望自家人去。


    那機靈的山民連忙又奉承了幾句,接著趁著小吏被奉承好了,連忙問道:


    “官爺您是有大見識的,我們這些人都不聰明,也沒怎麽下過山,還請您發發善心,跟我們說說在胡縣是個什麽樣子吧,也讓我們有個準備。”


    “要不然我們這樣蠢笨,活幹不好被趕回去事小,可不好丟了我們雲縣人的臉。”


    說起這個,那小吏臉上便忍不住露出了羨慕與向往之色。


    “胡縣呐,真要說起來,往日裏胡縣可比我們雲縣窮多了。”


    他說著,忍不住對著胡縣方向拱拱手以示崇拜。


    “可自從柳大人來了……這胡縣,就與以前大不相同了,可讓我說,我實在是也說不上來。”


    “你們呐,到了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軍醫,你們讓我當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超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超餓並收藏我隻想當軍醫,你們讓我當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