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兩個五兩銀錠
我隻想當軍醫,你們讓我當女皇? 作者:我超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意也沒去找那個躲在人群裏的大夫是誰,反正聲望值到位就行。
她起身,對著徒弟說:“我去活動活動,這裏先交給你。”
王在連忙也跟著站起來,恭敬行禮:“是。”
他已經漸漸熟練了老師的做事方式,義診時老師會專心對待病人,但每當坐半個時辰,她都會起來走動一番,再回來繼續義診。
柳意:工作一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對身體好。
她每天早上醒了還會做廣播體操呢,如今的身體年齡才不過十四歲,做這個正正好。
病人們也習慣了柳意隔半個時辰就休息一會,此刻那些還沒有登記的便紛紛到王在麵前排隊。
王在不急不緩詢問著他們的姓名年齡病情症狀,然後根據輕重緩急來為之排序。
老師說這叫分診,可以節省許多時間,王在便認真照做,且下一次再有多人診斷的情況出現時,他也會自動自發的率先分診。
“叫什麽,多大歲數了?哪裏不舒服?”
他一個一個問著,等下一個人上前時,問完了沒得到名字,倒是聽到對方喊他:“王醫師。”
王在疑惑抬頭,見到麵前人身著長袍,正對著自己拱手行禮,連忙也站起來回了個禮:
“周醫師,您怎麽來這了?”
周醫師嗬嗬笑:“我去藥鋪抓藥時,聽聞了此處正在義診,便想著來瞧一瞧。”
現代的古裝劇裏,在病人治病抓藥情節時,往往將之混為一談。
劇情畫麵總是有大夫坐診,確診了疾病之後,大夫開方,病人到旁邊抓藥。
但實際上,古代看病大部分情況是醫藥分離的,大夫看診隻管開方,病人拿著方子去藥鋪買藥。
有那些底蘊深厚的藥鋪,可能會為了生意請來坐堂大夫,但顯然在胡縣這個小地方,藥鋪隻是藥鋪而已。
周醫師便是一位簡簡單單的看診大夫,他甚至沒有自己的醫館,平時就在家中,有人若是生了病,自然會去他家中找他。
此刻瞧著周圍這些一看就窮苦,甚至還有許多是從遠方村子趕來看病的百姓,心中更加敬佩,對著王在又是一個大拜:
“諸位當真是醫者仁心,周某自愧不如。”
這個自愧不如,一方麵是因為他從來沒想過給百姓義診,另一方麵,他就算是義診,估計也看不來這麽多的病患。
王在連忙將人扶起來:“可當不得,我啊,是跟著老師來的,這診治百姓不收一文,那也是老師的仁德。”
周醫師剛剛就看出來王在對柳意畢恭畢敬,又聽了百姓們說的兩人是師生關係,原本還有些疑慮,但等站著看了一會柳意開方後,這疑慮也皆消散了。
這樣高超的醫術,別說是王在了,他要是沒有老師,他也想拜師。
“還要恭喜王醫師,拜得如此大才的老師,我方才瞧著,尊師當真是事無巨細的教導啊。”
說著說著,這語氣裏就透出了一些羨慕。
他老師弟子多,除了兩個被老師偏愛的師兄,其餘弟子壓根沒有這種被帶在身邊,遇到病症細心講解的待遇。
真是沒想到,王在這小老兒,一大把年紀了,竟還能拜到這樣一位老師。
王在笑容更盛,雖說當日拜師時,他是有些衝動在身上的,但拜師後的時間越長,他越覺得自己之前真是機智無比。
笑出了一臉褶子後,他幹咳一聲,讓自己不要顯得太得意:“是老師慈愛於我。”
看看麵前的五十歲滿頭花白小老頭,再想想方才那位年歲不過十幾的少女,聽到慈愛這個詞的周醫師忍不住抽了抽眼角。
“隻是不知,尊師如此風範,這師承是?”
王在立刻對著遠方拱了拱手,語氣尊敬:“老師師承醫大。”
醫大?
周醫師倒是沒聽聞過,但天下醫家凋零,他也不知道有沒有叫做醫大的醫家,見王在滿臉恭敬,連忙也跟著遙遙一拜。
在大安朝,或許其他職業的人區分地位還要看家世,年歲,經驗等。
但醫師的地位區分卻十分簡單明了,隻要你醫術比我高,那我就要對你表達尊敬。
而比起其他很難區分功勞的職業,醫師看功勞隻用看治好病,還是沒治好病,就這麽簡單。
柳意如此厲害,遠超了周醫師這樣一個縣裏小醫師,那麽對著她的師門,就算是從來沒有聽過,他也要表現出足夠的尊敬。
柳意一出來,就看見這兩個人正對著空氣下拜,她上前去,正對著空氣下拜的周醫師趕緊又對著她下拜。
“見過柳醫師,在下周賀。”
一旁的王在給柳意介紹:“老師,周醫師是縣裏的醫師,縣中病人患病後,大多是來尋他診治的。”
柳意點頭,對著周賀行了個平輩禮,周賀哪裏敢受,連忙身子更往下了一些。
“周醫師到此來是為了?”
周賀臉一僵,他總不能說自己來這裏是抓柳意錯漏,結果反而被折服吧。
這聽上去未免有些太打臉了。
當下組織語言:“周某聽聞了柳醫師的義舉,心中敬佩,特來此拜見。”
拜見?現在是拜見,之前估計是來看她有沒有真本事的吧?
柳意心裏一猜就中,但也沒表現出來,隻笑著和周醫師客氣了兩句,也不忌諱他在場,依舊一邊問診,一邊教授王在。
她沒有要保密方子的意思,一來這些病人得的都是常見病,來來去去方子也差不多,這些方子她多的是,也就不稀罕了。
二來嘛,王在畢竟是軍醫,常年在軍中並不出來走動,她想揚名,還要靠周賀這個在縣中常駐的醫師。
周賀不知道柳意心裏打算,見對方竟然完全沒有要在自己麵前遮掩開方的意思,心中更加慚愧。
他疑心人家是招搖撞騙,結果對方不光有真本事,還絲毫不藏私,果真世人說的對,勿以貌取人。
雖然柳意不介意他看,但周醫師也不好意思一直看著,免得有偷師嫌疑,他站了一會就離開了,找附近住著的百姓打聽了一番,知道果真柳意開的藥能藥到病除,這才回到縣裏。
柳意見他離開,心中知道穩了。
這種長期駐紮在縣裏的醫師,總有幾個治不好的病例,放在心上,卻又無計可施吧?
果然,第二日,便有小廝丫頭來請她,說是縣中的劉員外有請。
重點,他們請人的時候,捧上了兩個五兩銀錠。
她起身,對著徒弟說:“我去活動活動,這裏先交給你。”
王在連忙也跟著站起來,恭敬行禮:“是。”
他已經漸漸熟練了老師的做事方式,義診時老師會專心對待病人,但每當坐半個時辰,她都會起來走動一番,再回來繼續義診。
柳意:工作一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對身體好。
她每天早上醒了還會做廣播體操呢,如今的身體年齡才不過十四歲,做這個正正好。
病人們也習慣了柳意隔半個時辰就休息一會,此刻那些還沒有登記的便紛紛到王在麵前排隊。
王在不急不緩詢問著他們的姓名年齡病情症狀,然後根據輕重緩急來為之排序。
老師說這叫分診,可以節省許多時間,王在便認真照做,且下一次再有多人診斷的情況出現時,他也會自動自發的率先分診。
“叫什麽,多大歲數了?哪裏不舒服?”
他一個一個問著,等下一個人上前時,問完了沒得到名字,倒是聽到對方喊他:“王醫師。”
王在疑惑抬頭,見到麵前人身著長袍,正對著自己拱手行禮,連忙也站起來回了個禮:
“周醫師,您怎麽來這了?”
周醫師嗬嗬笑:“我去藥鋪抓藥時,聽聞了此處正在義診,便想著來瞧一瞧。”
現代的古裝劇裏,在病人治病抓藥情節時,往往將之混為一談。
劇情畫麵總是有大夫坐診,確診了疾病之後,大夫開方,病人到旁邊抓藥。
但實際上,古代看病大部分情況是醫藥分離的,大夫看診隻管開方,病人拿著方子去藥鋪買藥。
有那些底蘊深厚的藥鋪,可能會為了生意請來坐堂大夫,但顯然在胡縣這個小地方,藥鋪隻是藥鋪而已。
周醫師便是一位簡簡單單的看診大夫,他甚至沒有自己的醫館,平時就在家中,有人若是生了病,自然會去他家中找他。
此刻瞧著周圍這些一看就窮苦,甚至還有許多是從遠方村子趕來看病的百姓,心中更加敬佩,對著王在又是一個大拜:
“諸位當真是醫者仁心,周某自愧不如。”
這個自愧不如,一方麵是因為他從來沒想過給百姓義診,另一方麵,他就算是義診,估計也看不來這麽多的病患。
王在連忙將人扶起來:“可當不得,我啊,是跟著老師來的,這診治百姓不收一文,那也是老師的仁德。”
周醫師剛剛就看出來王在對柳意畢恭畢敬,又聽了百姓們說的兩人是師生關係,原本還有些疑慮,但等站著看了一會柳意開方後,這疑慮也皆消散了。
這樣高超的醫術,別說是王在了,他要是沒有老師,他也想拜師。
“還要恭喜王醫師,拜得如此大才的老師,我方才瞧著,尊師當真是事無巨細的教導啊。”
說著說著,這語氣裏就透出了一些羨慕。
他老師弟子多,除了兩個被老師偏愛的師兄,其餘弟子壓根沒有這種被帶在身邊,遇到病症細心講解的待遇。
真是沒想到,王在這小老兒,一大把年紀了,竟還能拜到這樣一位老師。
王在笑容更盛,雖說當日拜師時,他是有些衝動在身上的,但拜師後的時間越長,他越覺得自己之前真是機智無比。
笑出了一臉褶子後,他幹咳一聲,讓自己不要顯得太得意:“是老師慈愛於我。”
看看麵前的五十歲滿頭花白小老頭,再想想方才那位年歲不過十幾的少女,聽到慈愛這個詞的周醫師忍不住抽了抽眼角。
“隻是不知,尊師如此風範,這師承是?”
王在立刻對著遠方拱了拱手,語氣尊敬:“老師師承醫大。”
醫大?
周醫師倒是沒聽聞過,但天下醫家凋零,他也不知道有沒有叫做醫大的醫家,見王在滿臉恭敬,連忙也跟著遙遙一拜。
在大安朝,或許其他職業的人區分地位還要看家世,年歲,經驗等。
但醫師的地位區分卻十分簡單明了,隻要你醫術比我高,那我就要對你表達尊敬。
而比起其他很難區分功勞的職業,醫師看功勞隻用看治好病,還是沒治好病,就這麽簡單。
柳意如此厲害,遠超了周醫師這樣一個縣裏小醫師,那麽對著她的師門,就算是從來沒有聽過,他也要表現出足夠的尊敬。
柳意一出來,就看見這兩個人正對著空氣下拜,她上前去,正對著空氣下拜的周醫師趕緊又對著她下拜。
“見過柳醫師,在下周賀。”
一旁的王在給柳意介紹:“老師,周醫師是縣裏的醫師,縣中病人患病後,大多是來尋他診治的。”
柳意點頭,對著周賀行了個平輩禮,周賀哪裏敢受,連忙身子更往下了一些。
“周醫師到此來是為了?”
周賀臉一僵,他總不能說自己來這裏是抓柳意錯漏,結果反而被折服吧。
這聽上去未免有些太打臉了。
當下組織語言:“周某聽聞了柳醫師的義舉,心中敬佩,特來此拜見。”
拜見?現在是拜見,之前估計是來看她有沒有真本事的吧?
柳意心裏一猜就中,但也沒表現出來,隻笑著和周醫師客氣了兩句,也不忌諱他在場,依舊一邊問診,一邊教授王在。
她沒有要保密方子的意思,一來這些病人得的都是常見病,來來去去方子也差不多,這些方子她多的是,也就不稀罕了。
二來嘛,王在畢竟是軍醫,常年在軍中並不出來走動,她想揚名,還要靠周賀這個在縣中常駐的醫師。
周賀不知道柳意心裏打算,見對方竟然完全沒有要在自己麵前遮掩開方的意思,心中更加慚愧。
他疑心人家是招搖撞騙,結果對方不光有真本事,還絲毫不藏私,果真世人說的對,勿以貌取人。
雖然柳意不介意他看,但周醫師也不好意思一直看著,免得有偷師嫌疑,他站了一會就離開了,找附近住著的百姓打聽了一番,知道果真柳意開的藥能藥到病除,這才回到縣裏。
柳意見他離開,心中知道穩了。
這種長期駐紮在縣裏的醫師,總有幾個治不好的病例,放在心上,卻又無計可施吧?
果然,第二日,便有小廝丫頭來請她,說是縣中的劉員外有請。
重點,他們請人的時候,捧上了兩個五兩銀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