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快被抱了出來。


    這是一個細弱到完全看不出是足月生下的嬰孩,小小一隻包在繈褓中,與弱小的身體相比,哭聲倒是十分尖銳淒厲。


    簡直像是用盡了全身力量在掙紮求救一般。


    【這就是本能的求生欲啊,連小小一個嬰兒都懂。】柳意感慨著。


    係統表示同意,見柳意不動作,催促道:【宿主,上啊,體格檢查!】


    柳意表麵依舊沒有動作,隻是用著一種高深莫測的眼神,盯著在祖母懷中哭泣的嬰幼兒。


    【我也想上,但我從來沒有抱過真孩子。】她很誠實:【有點露怯。】


    她上課的時候,抱的嬰兒都是嬰兒模型來著,有一次學校得了一批矽膠仿真嬰兒,因為太過真實,價格也相當昂貴。


    有時候模型少學生多,老師還會把模型拆成一條條胳膊腿分給大家。


    對,就是那種你拿著一條手臂,我拿著一截屁股的情況。


    柳意平時天不怕地不怕,但麵對這個脆弱到她輕輕一個動作都能把對方胳膊擰下來的小嬰兒,她難免謹慎起來。


    當然,心裏無論怎麽想,麵上,柳醫師依舊很平靜的樣子,看上去十分胸有成竹。


    她對著裏長妻子道:“你抱好孩子,我檢查檢查。”


    裏長妻子連忙抱穩孩子,帶點期待,又帶點小心的將嬰兒湊到柳意麵前。


    柳意同樣放輕了動作,小心抬起嬰兒的頭,仔仔細細給他做了個全身體格檢查。


    因為儀器不足,加上孩子太小,柳意隻能弱化一些步驟。


    檢查完,她不合時宜的想起來曾經一位授課老師講的事例。


    曾經老師去到某個非洲小國家援外,那邊各種資源稀缺,缺少醫療資源的同時,也阻絕了新醫生向老醫生學習的希望。


    但她在那認識了一位中年醫生,沒有老師,沒有教材,更沒有醫師資格證。


    但他是他們村落最出名的醫生,還有其他村落的人遠道而來,柳意的老師旁觀著中年醫生治療,發現他雖然不懂很多知識,但憑借著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經驗,真的可以解決大部分普通病症,和小部分疑難病症。


    達成這樣的結果一方麵是因為中年醫生始終在記錄學習,另一方麵,也因為那個小國家的人民太過窮困。


    因為貧窮,沒有錢去看收費更昂貴的醫生,於是去找這種收費更便宜的村落醫生,就算是沒有治療好,或者治療出了事故,貧窮的生活也讓他們無力追責。


    中年醫生也治死過人,但病人家屬不怪他,村落的人也不因此而不找他看病,因為中年醫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於是,那位醫生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堆積了大量的病人資源與試錯機會,因此雖然沒有理論知識,但通過實踐,依舊得到了醫術上的不斷鍛煉與提升。


    柳意當時聽故事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也會變成和那位中年醫生一樣的處境。


    但她和中年醫生不一樣,她有金手指。


    【等攢夠一波積分,我要提升體格檢查相關。】


    柳意說著,再次小心打開嬰兒的嘴,確認了一下。


    “他是不是一直哭鬧不肯吃奶?”


    裏長妻子連忙瘋狂點頭:“正是正是,這孩子才生下來兩個月,從前都是好好的,突然有一日便不肯喝奶了,我們用粟米熬了湯,也還是不肯喝。”


    她說著說著,麵上便有了焦急之色:“總不肯吃東西又怎麽得了,眼看這孩子一天比一天虛弱,哭聲也一天比一天小,他母親是日也哭,夜也哭,卻是半點法子都沒有。”


    柳意和兵士們聽著這孩子尖利的嚎啕大哭:“……”


    這聲音還算小?


    難以想象他吃飽飯之後聲量得有多大。


    柳意盡量讓自己聲音提高,在嬰孩哭聲中對著裏長夫妻說道:


    “這是口生瘡,小心掰開孩子的嘴,就能看到了,你們之前沒有看過孩子的嘴嗎?”


    裏長訥訥:“倒是也看過,但是我們是在屋裏看的,沒看出什麽來,這孩子不足月就生下來了,我們也不敢將他抱出來吹風。”


    要不是他們實在是沒辦法了,柳意又是“貴人”,且聽到孩子哭聲就篤定孩子有疾,裏長也不會讓孩子出來。


    柳意就懂了。


    要知道,古代是沒有玻璃做窗戶的,大多用木頭做框架,然後糊上窗戶紙,有的平民家庭,甚至連個窗都沒有。


    人進到屋內,那光線是真昏暗,再加上老百姓舍不得點蠟燭,營養大概率也沒到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在屋內就更加看不清了。


    柳意:又有種我變成非洲小國村落醫生的感覺呢。


    她檢查了一下嬰孩身上裹得繈褓,畢竟是裏長家的孩子,繈褓還是比較嚴實的。


    “他除了口中生瘡,其餘都還算健壯,也不用太過小心,尋一些陽光不錯的日子,上午抱著孩子出來曬曬,隻曬一會,大約燒完一鍋水的時間,不能多曬,也不能在正午曬。”


    “曬太陽的時候,蒙住孩子的眼睛,這樣做對他身體好,可以盡可能避免背僂。”


    裏長夫妻原本還隻是安靜聽著,等聽到“避免背僂”,眼睛頓時大亮,連聲應下。


    說背僂,可能現代有些人會不知道是什麽,但要說佝僂病,那就很出名了。


    得了佝僂病的人很難治愈,一般發作於早產兒,或日照和攝入不足的嬰幼兒。


    佝僂病患者長大後會外形異常,智力異常,呈現給外界的就是一個或肢體扭曲,或身高停止在幼童時期的狀態。


    這還隻是外在,更要命的是佝僂病患者會發生肌肉無力,肢體疼痛。


    哪怕是現代的佝僂病患者,身心靈都飽受摧殘,更別提生活起來要更艱難的古代了。


    見裏長夫妻一副恨不得全家都來曬太陽的樣子,柳意怕他們讓孩子曬太陽過度,聲音重下來,重申道:


    “記住,最近隻能讓孩子曬燒開一鍋水的時間,如果你們想多曬又拿不準時間,來軍營找我。”


    說完,她也不等兩人道謝,隻說:“說回口生瘡,這病不難治,你去藥鋪買些黃連與大青回來。”


    黃連與大青算得上是很常見的藥材了,價格也不算昂貴,一般藥鋪裏都有,以裏長的家庭條件還是買得起的。


    “是,是,我這就叫娃娃他爹去買,多謝醫師!”


    裏長趕緊到屋裏,叫出來一個二十出頭的壯年男人。


    見男人慌裏慌張就要出去,柳意喊住他:“你也不知道該買什麽份量的,我寫一副方子,讓藥鋪的夥計照方抓藥。”


    大安朝的裏長是被要求需要識字的,以方便讀懂朝廷下發下來的各種律令政策,裏長趕忙就回屋裏,小心翼翼拿了紙筆出來。


    紙是最普通的糙紙,筆是最便宜的雞毛筆,被裏長小心的鋪在院內石板桌上,還很殷勤的自己在旁邊研磨。


    問題出現了,柳意並不會寫繁體字。


    好在這也難不倒她,她隻需要保持著淡定神色,用著一種隨意的語氣,對著身後的王在道:


    “徒兒,我說,你來寫。”


    王在立刻超激動的上前,對於他來說,這就是老師在給他學習的機會了。


    又是一個新方子啊!


    裏長夫妻看著外表完全是個小老頭模樣的王在,竟對著十幾歲的柳意畢恭畢敬,甚至口稱老師。


    此刻就算是再傻,他們也對柳意的醫術毫無懷疑了,裏長更是暗自懊惱,自己之前竟然還懷疑對方。


    能憑哭聲便看出小兒有疾,還有個年歲這麽大徒弟的醫師,那醫術該有多高超啊。


    柳意並不奇怪裏長突變的態度。


    治療小兒口生瘡不能喝奶的方子很簡單,在《千金方》中就有,柳意現在隻能慶幸她是個卷王,早早就將整本《千金方》背了下來,不用去找係統花積分買學習資料。


    誰說卷沒有意義的,看,隻要足夠卷,有了金手指之後,還能多省下一些積分呢。


    係統:【宿主,我提醒你一下,你們今晚的住處還沒找到呢。】


    “黃連十二株,大青十八株。”柳意毫不受影響。


    說完需要的藥材,她又對裏長說:“等藥材到了,將之碾碎,用水三升煮取藥汁一升二合,白天兩次,夜間一次,每次一合。”


    裏長連忙記下,生怕遺漏了半點,操作失誤害的自家孫兒治療不好。


    “這,醫師大人,能否煩勞您再說一次,我寫在紙上,便不會忘了。”


    柳意露出恍然神情:“是了,你們不通醫術,恐有遺漏。”


    她仿佛思考了幾秒,隨後做下決定:“罷了,救人救到底,今夜我們便留在此處,待這孩子病症好轉再回軍營。”


    隻是他們人數太多,百姓們對兵丁又多為懼怕,恐怕是找不到地方住的。


    就算是裏長,估計也不會歡迎這麽多高壯的兵丁住進自己家。


    但現在,形勢反轉。


    不是柳意他們非要住裏長家,而是裏長家需要他們住進來。


    裏長夫妻果然大喜,感激道:“多謝醫師!多謝您!勞煩諸位住在家中,我等必定用心招待!”


    柳意:【看,住處。】


    係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軍醫,你們讓我當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超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超餓並收藏我隻想當軍醫,你們讓我當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