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韻千秋》項目組憑借新式印刷技術初嚐成功的甜蜜之後,作為核心成員之一的蘇誠,卻並未沉浸在短暫的喜悅中。他深知,這僅僅是古籍傳承漫漫長路上的一個小小驛站,前方等待著他們的,依舊是重重艱難險阻。


    新式印刷技術的應用,固然大幅提升了書籍的印製效率,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古籍的風貌。然而,古籍所蘊含的工藝複雜性,絕非輕易能夠徹底攻克。那些隱藏在細微之處的瑕疵,猶如隱匿在華麗錦緞紋理中的暗刺,時不時地刺痛著蘇誠以及整個團隊追求極致完美的心。


    就拿古籍中頻繁出現的特殊材質紙張來說,像桑皮紙、麻紙,它們承載著歲月的滄桑,曆經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光洗禮,紙張的纖維早已受損嚴重。在新式印刷的流程中,當油墨觸碰到這些脆弱的紙張時,滲透不均的問題便暴露無遺,進而導致印刷出來的字跡模糊不清,圖案也出現洇染現象,這嚴重破壞了古籍原本應有的閱讀與觀賞體驗,仿佛將一場精心籌備的文化盛宴變成了一場混亂無序的鬧劇。


    再看古籍中的彩色插畫部分,由於傳統顏料的配方隨著時光的流逝而失傳,如今市麵上通用的顏料,即便經過精心調配,印刷後依然與古籍原作存在著較大的色彩偏差。那些原本應該鮮活亮麗、散發著古韻魅力的插畫,在現有的印刷條件下,變得黯淡無光、色彩失真,就好似將古籍中的珍饈美味硬生生地換成了平淡無奇的粗茶淡飯,讓人扼腕歎息。


    麵對這一係列棘手的問題,蘇誠迅速召集團隊中的核心骨幹成員,齊聚在那間充滿書香與希望的會議室裏,展開了一場激烈而又沉重的研討。會上,技術骨幹陳大明皺著眉頭,將一疊滿是問題的樣本紙張“啪”地一聲重重攤在會議桌上,滿臉的無奈與焦慮:“這油墨滲透的問題,我幾乎把噴頭的壓力、墨滴的大小調整了個遍,可每次都隻是治標不治本。還有這色彩偏差,我和團隊試過了市麵上各種商用顏料的配比,可就是沒辦法找回古籍插畫原本的原汁原味,這可如何是好啊!”負責質量檢測的林曉妍也憂心忡忡地接過話茬:“是啊,現在的次品率實在是太高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讀者們可不會買賬,咱們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可就都白費了。”一時間,會議室裏陷入了沉默,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蘇誠身上,都在等待著他拿定主意,指明方向。


    蘇誠微微低頭,沉思良久,片刻之後,他緩緩抬起頭,目光中透著一股堅定與決絕:“大家說得都對,古籍傳承這件事,本就容不得半點馬虎,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咱們就沒有退路,隻能迎難而上。現成的技術既然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那咱們就從零開始,深入鑽研古籍工藝,想盡一切辦法還原其本真麵貌。”蘇誠的一番話擲地有聲,團隊成員們聽後,紛紛點頭,眼中重新燃起了熾熱的鬥誌。


    說幹就幹,蘇誠帶著陳大明一頭紮進了古籍資料室。這裏仿若一座知識的寶庫,收藏著海量有關古籍修複與印刷的曆史文獻。他們一本本地仔細查閱,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著古人智慧、有助於解決當下難題的蛛絲馬跡。


    一日,陳大明在一本泛黃且散發著陳舊氣息的線裝古籍中,偶然發現了一段關於桑皮紙處理的珍貴記載。書中提及,可用一種特殊植物的汁液浸泡桑皮紙,以此修複紙張纖維,改善油墨的附著效果。蘇誠得知這個消息後,頓時大喜過望,兩人二話不說,立即著手準備實驗。


    他們不辭辛勞,深入深山老林,四處尋覓記載中的那種特殊植物。曆經波折,終於有所收獲,隨後便馬不停蹄地將采集來的植物熬製成汁液,小心翼翼地將桑皮紙樣本浸泡其中。待紙張幹燥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其放上印刷機進行測試。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沉重的打擊,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油墨滲透問題雖稍有改善,但紙張卻變得異常脆弱,輕輕一碰便有破損的風險。蘇誠望著那失敗的樣本,心中雖然失落,但眼神卻愈發堅定,他知道,科研之路本就充滿了波折與坎坷:“大家別灰心,有進步就是好事,咱們調整一下汁液的濃度、浸泡的時間,再試一次,我相信咱們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方法。”


    與此同時,為了攻克顏料難題,林曉妍主動請纓,憑借著自己在行業內積累的人脈資源,積極聯係高校化學係的專家學者,誠摯地邀請他們一同參與到這場意義非凡的研發工作中來。專家們帶來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對古籍顏料的成分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發現古籍顏料中含有多種如今已極為罕見的礦物質與植物提取物。


    得到這個關鍵信息後,團隊成員們依據分析結果,四處奔波,八方尋覓所需的原料,嚐試進行複配。一次,他們費盡周折找到了一種與古籍中藍色顏料頗為相似的礦石,滿心歡喜地將其研磨後加入到顏料配方中,隨後滿懷期待地將新調配的顏料上機進行測試。然而,命運似乎又跟他們開了個玩笑,印刷出來的顏色過於暗沉,與古籍插畫中那明亮湛藍的色彩相差甚遠。


    在這反複試錯的艱難過程中,團隊所麵臨的資金壓力也逐漸凸顯出來。購買特殊原料、租用實驗設備,每一項開支都如同流水一般,迅速消耗著團隊有限的資金儲備。與此同時,外界也不時傳來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冷嘲熱諷地說他們放著安穩日子不過,非要瞎折騰,純粹是在浪費資源。


    但蘇誠和他的團隊成員們並未因此而動搖初心。他們一方麵積極向文化部門申請專項扶持資金,詳細闡述項目的文化價值與當前所麵臨的困境,爭取得到官方的支持;另一方麵,團隊內部開始全麵精簡開支,從辦公用品的節約使用,到差旅費用的嚴格控製,每一個環節都精打細算,力求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月堅持不懈的鑽研,轉機終於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嚐試中悄然降臨。在一次紙張處理實驗中,蘇誠望著那依舊不盡人意的樣本,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在植物汁液浸泡之後,增加一道用古法蒸汽熏蒸的工序,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懷著這樣的期待,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當經過這道新工序處理後的桑皮紙再次上機印刷時,奇跡發生了!紙張不僅油墨滲透均勻,而且韌性也得到了顯著增強。陳大明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蘇誠,成了!咱們終於找到解決紙張問題的‘金鑰匙’了!”


    而在顏料研發方麵,林曉妍帶領的團隊同樣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在複配顏料時,經過無數次的嚐試,偶然發現加入一種從古籍修複中常用草藥提取的特殊成分後,成功還原出了古籍插畫那種鮮亮而又不失古韻的色彩。當用新顏料印刷出的古籍插畫第一次完整地擺在眾人麵前時,那鮮豔欲滴的色彩、細膩自然的過渡,與古籍原貌幾近一致,大家激動得忍不住歡呼雀躍。


    為確保新研發的工藝具備穩定的可重複性,蘇誠組織團隊進行了大規模的試驗。他們日夜堅守在印刷機旁,密切監控每一個參數的變化,細致記錄每一次試驗的結果。曆經上百次艱苦卓絕的試驗,新工藝的次品率從最初令人揪心的 30%,成功降至 5%以內,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當第一批采用新工藝印刷的《墨韻千秋》精美書籍完美問世時,團隊成員們齊聚一堂,百感交集。蘇誠輕輕撫摸著那嶄新的書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咱們這一路走得太不容易了,但為了古籍傳承這份偉大的事業,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這些書籍一經推向市場,便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迅速引起了轟動。讀者們驚歎於古籍工藝的精湛還原,收藏家們紛紛下單珍藏,各類文化機構也紛紛向團隊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夠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墨韻千秋》憑借著這一關鍵的工藝突破,再次擦亮了自己的文化招牌,向著更深更遠的傳承之路昂首邁進。


    而蘇誠和他的團隊,依然懷揣著那顆熾熱的初心,在古籍的世界裏默默耕耘,守護著華夏墨韻這一片璀璨星河,繼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寫書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恒的沙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恒的沙粒並收藏寫書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