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籠罩著廢棄書院,仿若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將這方天地緊緊裹住,唯有書院內的幾間屋子透出昏黃的光亮,宛如黑暗中閃爍的希望之星。在其中一間屋內,燭火搖曳生姿,光影在牆壁上晃蕩,陸文獨坐於書桌前,仿若被一層靜謐的光暈籠罩,全身心沉浸在《墨韻千秋》初稿開篇的創作之中。


    陸文身前的書案上,堆滿了層層疊疊的古籍典冊、手抄劄記,那些紙張泛黃,帶著歲月的滄桑,卻承載著無盡的知識寶藏。一支毛筆穩穩地架在筆擱上,筆尖飽蘸濃墨,墨汁在燭光下泛著幽光,似在靜靜等待著一場文字的狂歡。陸文的雙手微微顫抖,並非緊張,而是被心中那股噴薄欲出的創作激情所激蕩,仿佛有千軍萬馬在他指尖蓄勢待發,即將奔赴那沒有硝煙卻意義非凡的紙墨戰場。


    他深知,這開篇恰似一場大戲的序幕,一座巍峨宮殿的大門,一扇通往神秘寶藏洞穴的入口,要以磅礴雄渾之勢,將讀者瞬間引入那個浩瀚無垠、精彩紛呈的華夏文化世界。陸文的腦海中,如走馬燈般閃過無數畫麵,從遠古鴻蒙初辟的混沌蒼茫,到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激蕩,每一個片段都承載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與精神,熠熠生輝。


    沉思良久,陸文終於提起筆,手腕輕抖,毛筆似靈動的蛟龍,在潔白的宣紙上遊走。墨汁暈染開來,一行古樸蒼勁的大字躍然紙上:“鴻蒙初辟,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於其中,持斧而怒,奮力撐開乾坤,清濁始分,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簡單的筆觸,勾勒出的卻是震撼天地的創世壯舉,文字簡潔有力,如洪鍾大呂,瞬間將讀者的思緒拉回到那個蒙昧卻又充滿無限創造力的遠古時代。盤古那頂天立地的偉岸身影,仿若就在眼前,他堅毅的麵龐、緊繃的肌肉,每一個細節都在陸文的筆下鮮活起來,讓人為之動容。


    緊接著,陸文筆鋒一轉,引入女媧造人的傳說:“女媧摶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自此,世間始有生靈,煙火漸盛……”細膩入微的描寫,賦予了女媧慈愛、勤勞的母性光輝。讀者仿若能看到女媧在荒野之上,不辭辛勞地用黃土塑造人形,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期許,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生命的珍視。隨著她手中泥人的逐漸成型,世間也漸漸有了歡聲笑語,煙火氣息彌漫開來。


    為了讓開篇更加引人入勝,陸文巧妙地引用經典詩詞,為文字增添了一抹濃鬱的文學韻味。在描述遠古天地景象時,他筆鋒一頓,寫道:“恰似《天問》所雲:‘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那無盡的未知,激發著先民們探索的欲望,他們以質樸的想象,構築起華夏神話的巍峨殿堂。”這幾句詩詞的引用,仿若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讓讀者不禁對遠古的神秘產生更深的遐想。屈原那穿越時空的叩問,與先民們對世界起源的探索遙相呼應,更凸顯出華夏文化一脈相承的深邃內涵。


    陸文正寫得入神,房門“吱呀”一聲被輕輕推開,唐寅手持幾幅畫卷,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他的目光落在陸文的書稿上,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讚歎:“陸兄,我瞧你正寫到此處,便趕忙將這幾幅剛完成的配圖初稿送來,看看是否合用。”說著,他將畫卷在案上緩緩展開。


    隻見畫中,盤古開天辟地的場景氣勢恢宏,盤古身形巨大,肌肉隆起,雙手高高舉起斧頭,向著混沌奮力劈去。周圍的混沌之氣被撕裂,光芒從裂縫中透出,似在宣告新世界的誕生。線條粗獷豪放,墨色濃淡相宜,將天地開辟時的震撼與壯闊展現得淋漓盡致。另一幅女媧補天圖同樣精彩絕倫,女媧身姿婀娜,麵容堅毅,手捧五彩石,飛向天際去修補那破碎的蒼穹。五彩石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個畫麵,寓意著希望與重生。


    陸文抬眼望去,眼中頓時閃過驚喜之色:“唐兄,你這畫來得正是時候!與我文中意境契合至極,簡直是天作之合。有了這些配圖,開篇定能牢牢抓住讀者眼球,讓人仿若身臨其境。”


    唐寅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謙遜的笑容:“陸兄過獎了,你的文字精妙絕倫,為我的畫賦予了靈魂,讓我作畫時靈感源源不斷。咱們這一文一圖,相輔相成,定能讓讀者領略到華夏文化的無窮魅力。”


    二人就著畫與文,興致勃勃地探討起來。陸文指著女媧補天的畫,建議道:“唐兄,你瞧這五彩石的光芒,若是再突出些,便能更好地象征希望與重生,讓畫麵的感染力更強。”唐寅仔細端詳畫作,頻頻點頭:“陸兄所言極是,從繪畫角度看,我還覺得你文中在描述天地開辟時,可強化光影對比,如此場景會更加逼真,仿若讀者親眼目睹一般。”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彼此的交流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使得開篇內容愈發精彩奪目。


    與此同時,書院的其他房間亦是燈火通明,仿若夜空中璀璨的星群。陳學究與周崇相對而坐,在另一間屋內就書稿中先秦諸子百家部分的邏輯結構展開深入研討。屋內彌漫著緊張而熱烈的氣息,兩人的聲音時而激昂,時而低沉,爭論得麵紅耳赤。


    陳學究輕撫胡須,目光堅定,緩緩說道:“我以為應先從儒家講起,儒家思想自孔子創立以來,對後世社會秩序、道德規範影響深遠。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貫穿了華夏曆史數千年,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根本,當為開篇之首。”說著,他拿起一本《論語》,輕輕拍了拍封麵,似在強調其重要性。


    周崇卻微微皺眉,反駁道:“陳老,我倒覺得應以道家開篇。道家思想蘊含著對宇宙自然的深刻洞察,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開啟了華夏哲學對宇宙本源的探尋之門。道家主張的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為華夏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哲學根基,更為諸子百家思想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他一邊說,一邊在桌上的竹簡上比劃著,試圖用文字軌跡闡述自己的觀點。


    二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皆為追求書稿的完美而據理力爭。這場爭論,並非意氣之爭,而是對文化傳承的敬畏與執著。他們深知,先秦諸子百家思想是華夏文化的瑰寶,稍有不慎,便可能誤導讀者,辜負這千古傳承的智慧結晶。


    蘇禦在屋外聽到屋內激烈的爭論聲,心中一動,快步走了進來。他目光掃過兩人漲紅的臉龐,微微一笑,輕聲說道:“二位莫急,咱們寫書旨在全麵展現華夏文化精髓,不妨換個思路,以時代背景為切入點,先闡述春秋戰國的亂世紛爭,引出諸子百家爭鳴的緣由,再依次詳述各家思想,如此既能讓讀者理解思想誕生的土壤,又能凸顯其價值。”


    陳學究與周崇聽了蘇禦的話,相視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恍然,連連點頭:“蘇兄高見,如此安排,甚為妥當。既兼顧了曆史脈絡,又能讓讀者循序漸進地領略諸子百家的魅力。”兩人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剛才的劍拔弩張瞬間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對後續創作的期待與激情。


    而在書院的資料室裏,林婉兮正埋首於一堆古籍之中,仿若一隻勤勞的蜜蜂,在知識的花叢中忙碌穿梭。她纖細的手指輕輕翻動著泛黃的書頁,眼神專注而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身邊的桌上堆滿了尚未整理的文獻,雜亂無章卻又蘊含著無盡的可能。


    林婉兮深知這些資料是書稿的根基,猶如大廈的基石,容不得半點馬虎。遇到一些字跡模糊、難以辨認的古籍殘頁,她便從袖中取出一個放大鏡,將臉湊近書頁,逐字甄別。她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口中喃喃自語,仿佛在與古人對話,試圖還原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文字信息。每確認一個字,她的眼中都會閃過一絲欣喜,隨即又投入到下一個字符的辨認之中。


    隨著陸文的奮筆疾書,窗外夜色漸深,萬籟俱寂,唯有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不知不覺間,初稿開篇逐漸豐滿起來。從遠古神話過渡到先秦時期,陸文巧妙地引入《詩經》的《國風》部分,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展現古代男女純真的愛情,讓讀者仿若能看到那河畔雎鳩鳥的相互和鳴,青年男女羞澀的眼神交匯,愛情的芬芳在字裏行間彌漫;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體現當時的尚武精神與團結力量,仿佛能聽到戰場上戰士們激昂的呐喊,同仇敵愾的熱血豪情撲麵而來。這些經典詩句的引用,讓先秦文化的多元與活力透過文字噴薄而出,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同時,陸文結合唐寅所畫的先秦雅集、講學配圖,將諸子百家的風采、文人墨客的交流場景描繪得活靈活現。畫麵中,孔子與弟子們圍坐講學,弟子們眼神專注,或若有所思,或點頭稱是,孔子的諄諄教誨仿佛穿越時空,在耳邊回響;莊子逍遙而坐,手揮蒲扇,講述著天地之間的大自由,聽者無不為之神往。文字與配圖相互呼應,仿若一部精彩絕倫的曆史短劇,在讀者眼前上演。


    數日後,陸文終於擱筆起身,長舒一口氣。他的麵容略顯疲憊,雙眼卻布滿血絲,可眼中的興奮與自豪卻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輝。此時,晨曦透過窗欞,灑在案上的書稿上,墨香與陽光交織,仿佛為這開篇鍍上一層神聖的光輝,仿若在宣告一個偉大作品的初步誕生。


    蘇禦聽聞陸文完成初稿開篇,欣喜萬分,立即召集眾人齊聚堂屋。眾人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快步走向堂屋,腳步輕快,仿佛踩在雲端。堂屋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塵埃在光柱中飛舞,仿若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陸文略帶緊張地將書稿攤開在桌上,雙手微微顫抖。眾人圍攏上前,目光急切地落在紙上,仿若饑餓的旅人看到了豐盛的美食。隨著閱讀的深入,驚歎聲此起彼伏,打破了堂屋原有的寧靜。


    陳學究輕撫胡須,眼中滿是讚歎之色,率先開口:“陸文啊,開篇寫得大氣磅礴又細膩入微,將華夏文明起源與先秦風貌完美呈現,實乃佳作!文字如行雲流水,詩詞引用恰到好處,為全書開了個好頭。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生命,跳動著華夏文化的脈搏。”


    唐寅亦點頭稱讚:“是啊,配上我的畫,更是相得益彰。這開篇有圖有文,仿若打開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門,讓人身臨其境,迫不及待想深入閱讀後麵的內容。我的畫能遇上陸兄的文,真是三生有幸。”說著,他望向陸文,眼中滿是欽佩與感激。


    周崇、林婉兮也紛紛表達對初稿開篇的認可與喜愛,眾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欣慰。那是曆經艱辛後收獲成果的滿足,是對未來創作充滿信心的豪情。


    蘇禦拿起書稿,再次仔細端詳,眼中滿是欣慰與堅定:“諸位,今日我們見證了初稿開篇的誕生,這是大家齊心協力的成果。它承載著我們對華夏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誌,雖隻是開篇,卻已初綻光芒。但我們不能懈怠,後續的創作之路依舊漫長,還有諸多難題等待我們攻克。讓我們以這開篇為基石,砥礪奮進,繼續為《墨韻千秋》添磚加瓦,使其成為一部流芳百世的文化巨著!”


    眾人齊聲響應,聲音洪亮,仿若要衝破屋頂,直上雲霄。在這曙光初照的廢棄書院裏,他們仿佛看到了《墨韻千秋》完稿後的輝煌景象,信心滿滿地邁向新的創作征程。他們堅信,這部凝聚著心血與希望的書稿必將在亂世之中豎起一座不朽的文化豐碑,為華夏子孫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即便歲月流轉,其光芒也永不黯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寫書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恒的沙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恒的沙粒並收藏寫書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