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線透過廢棄書院的窗欞,灑在屋內眾人忙碌的身影上。蘇禦、林婉兮與新加入的陳學究、周崇、唐寅、陸文齊聚一堂,雖身處亂世,衣衫簡樸,卻難掩眼中的熠熠光輝,他們深知,此刻便是《墨韻千秋》創作新征程的起點。


    蘇禦率先起身,環顧眾人,神色莊重而堅定,抱拳行禮道:“諸位,承蒙不棄,相聚於此。如今我等身負傳承華夏文化之重任,雖前路艱難,但有各位賢能襄助,必能披荊斬棘。”說罷,他展開一張詳盡的分工圖,置於桌案中央,“這是我與林姑娘商議後的分工安排,還望各位斟酌,若有不妥,咱們再行商討。”


    眾人目光齊聚圖上,隻見上麵清晰標注著各自負責的板塊。陳學究負責先秦部分,憑借他深厚的古籍研讀功底,深挖諸子百家思想精髓,旁征博引,還原那個思想碰撞、火花四濺的時代;周崇主攻曆史脈絡梳理,從秦漢大一統到唐宋元明清的更迭,將各朝各代的政治、軍事、經濟關鍵節點串聯,使全書曆史進程一氣嗬成;唐寅則專注於配圖繪製,他需穿梭於市井街巷、山川湖泊,捕捉百姓日常、自然風光,用畫筆定格瞬間,為文字注入鮮活生命力;陸文承擔文字雕琢重任,在史實基礎上,運用精妙修辭、恰當詩詞,讓書稿文采斐然,讀來如品佳釀;林婉兮發揮她的多才多藝,既協助陳學究整理古籍資料,又與唐寅交流繪畫創意,同時為陸文提供文字潤色建議,堪稱團隊的“黏合劑”;蘇禦統籌全局,把控書稿主旨、風格走向,協調各方矛盾,確保萬無一失。


    陳學究輕撫胡須,微微點頭:“如此安排,甚合老夫心意。先秦諸子思想繁雜,需耗費大量心力甄別梳理,我定當竭盡所能,讓後人領略百家爭鳴之盛。”周崇亦是摩拳擦掌:“梳理曆史脈絡正合我專長,必使各朝銜接緊密,風雲變幻盡在掌握。”唐寅咧嘴笑道:“我早就手癢了,這就去外麵尋摸些好景致,畫出最帶勁的圖來!”陸文也拱手應道:“雕琢文字,我必不負所望,讓咱們這本書字字珠璣。”林婉兮溫婉一笑:“願為大家助力,共成此書。”


    分工既定,眾人立刻行動起來。陳學究一頭紮進先秦古籍堆裏,那些泛黃的書卷在他手中如同稀世珍寶。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口中喃喃自語:“孔孟之道,仁義為先,此乃華夏精神之基……老莊哲學,無為而治,為心靈尋一解脫……”他不僅要將諸子思想準確闡述,還要分析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遇到晦澀難懂之處,便與蘇禦、林婉兮反複研討,直至清晰明了。


    周崇則背上行囊,踏上探尋曆史遺跡之路。他風餐露宿,走訪各地古城牆、古戰場、名人故居。每到一處,他都仔細觀察、記錄,與當地老者攀談,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曆史細節。一回,他在一處廢棄的軍塞中,發現了幾塊刻有行軍布陣圖的殘碑,經考證,竟是南宋時期抗擊金兵的珍貴史料。他興奮不已,星夜趕回書院,向眾人分享:“此圖可補南宋軍事之缺,讓書中戰役描述更精準詳實!”


    唐寅帶著畫具,整日流連於市井。他畫喧鬧集市上百姓討價還價、孩童嬉戲玩鬧;畫街邊藝人表演雜耍、說唱,表情動作惟妙惟肖;畫郊外山水,春有繁花似錦,秋有紅葉滿山。為畫好一幅雨中吳興城景,他在細雨中佇立街頭數小時,任憑雨水打濕衣衫,隻為捕捉那朦朧詩意。他的畫稿堆滿房間,張張都傾注心血,每一筆都飽含對生活與創作的熱愛。


    陸文獨坐書齋,麵對初稿,逐字逐句推敲。他斟酌詩詞引用,既要貼合情境,又要新穎獨到。如描寫大唐盛世,他選用“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展現繁華,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體現豪邁氣魄;修辭運用上,他巧用比喻、擬人、排比,使文章增色。他常為一詞一句與眾人商討,力求完美。


    林婉兮宛如靈動的紐帶,穿梭於眾人之間。她幫陳學究整理雜亂的資料,分類標注,方便查閱;與唐寅探討畫麵構圖,建議如何突出主題,使畫與書相得益彰;給陸文讀稿,憑細膩感知指出文字生硬、情感不足處,提出修改建議。她的溫柔、才情,為緊張創作注入溫情。


    蘇禦則時刻關注全局。他每日穿梭於各個房間,查看進度,協調問題。當陳學究與周崇就秦朝“焚書坑儒”對文化傳承影響看法不同時,他組織研討,引導雙方從多方麵分析,得出客觀結論;唐寅畫作風格與陸文文字風格偶爾衝突,他從中斡旋,讓二者相互理解、融合。他還定期召集會議,匯總成果,調整方向,確保書稿按計劃推進。


    然而,困難接踵而至。一日,周崇外出歸來,神色沮喪,原來他千辛萬苦尋得的一些關鍵資料,在途中遭遇金兵劫掠,散落遺失。眾人聽聞,心情沉重。陳學究長歎:“這可如何是好,那些資料對完善秦漢章節至關重要。”蘇禦卻鎮定自若,鼓舞士氣:“諸位莫慌,資料雖失,咱們智慧尚在。周崇兄一路見聞亦是財富,咱們重新梳理線索,定能補救。”


    在創作過程中,眾人對書稿受眾也有分歧。陳學究認為應側重文人雅士,傳承高雅文化;陸文覺得要兼顧普通百姓,讓文化普及。爭論激烈,蘇禦思索後道:“咱們寫書,既要傳承文化精髓,又要讓其紮根民間。不妨在內容上分層,既有深度剖析供學者鑽研,又有通俗故事引百姓共鳴。”眾人稱善,矛盾化解。


    隨著時間推移,書院裏書稿漸漸有了雛形。從先秦開篇,諸子思想如璀璨星辰照亮開篇;秦漢風雲變幻,政治、軍事、文化跌宕起伏;唐宋元明清各有華章,文學、藝術、科技交相輝映;穿插當下亂世見聞,百姓堅韌、文人抗爭躍然紙上。文字與配圖相輔相成,每一頁都承載希望。


    夜晚,書院燭火通明。眾人圍坐,審閱新成章節,雖疲憊卻難掩興奮。蘇禦舉杯:“諸位,今日成果,皆因大家同心協力。前路漫漫,仍有艱辛,但隻要我們攜手,《墨韻千秋》必成傳世佳作,為華夏文化傳承添彩!”眾人舉杯響應,豪情滿懷,在亂世微光中,向著夢想大步邁進,堅信他們的心血定能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寫書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恒的沙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恒的沙粒並收藏寫書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