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公元 1127 年,風雲突變,靖康之恥如一道晴天霹靂,震碎了北宋往昔的繁華昌盛。金兵鐵蹄踐踏,徽欽二帝蒙塵,戰火迅速蔓延,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吳興,這座曾如詩畫般的江南名城,亦被硝煙重重籠罩,往昔的綺麗風光、市井喧鬧,皆化為斷壁殘垣與死寂哀號。


    蘇禦,正值二十三歲的青春韶華,卻被這亂世的霜寒過早侵襲。他出身將門世家,蘇家祖上蘇毅,在太祖趙匡胤開國之際,便赤膽忠心,躍馬橫刀,隨其南征北戰。每一場戰役,蘇毅都衝鋒在前,憑借非凡的謀略與果敢,立下赫赫戰功,獲封鎮遠將軍,自此開啟蘇家百年榮耀之路。


    蘇家府邸位於吳興城的中心,占地方圓數裏,朱漆大門巍峨聳立,門環上的銅獸栩栩如生,彰顯著家族的威嚴。府內庭院深深,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曲徑通幽處,繁花似錦,佳木蔥蘢。正堂之中,高懸著曆任皇帝禦賜的匾額,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昭示著蘇家累世的功勳。蘇禦之父蘇鎮淵,身形魁梧挺拔,麵容剛毅冷峻,透著久經沙場的滄桑與果敢,是軍中威名赫赫的統帥。他精通兵法,作戰勇猛,對麾下將士恩威並施,深受愛戴。蘇鎮淵娶了書香名門的柳依蘭為妻,柳家世代以文墨傳家,家中藏書樓仿若浩渺書海,曆代文人雅士輩出。柳依蘭自幼受書香熏陶,才情卓絕,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為蘇鎮淵的軍旅生涯添了一抹柔情。夫妻二人共育四子一女,蘇禦排行第二。


    長子蘇禦霖,沉穩堅毅,早早追隨父親投身軍旅,戍守邊關,在朔風凜冽、黃沙漫天之地,屢立戰功,成為蘇家新一代的脊梁;三子蘇禦琛,尚在弱冠之年,在老家由祖母悉心教導,埋首於經史子集,心懷壯誌,眼中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四子蘇禦珩,年幼活潑,對武學癡迷,常纏著兄長們比劃招式;小妹蘇禦瑤,天真爛漫,擅長女紅刺繡,繡品精美靈動,在母親熏陶下亦能吟詩作詞。蘇禦的祖母沈氏,前朝名門閨秀,雖年逾古稀,卻精神矍鑠,常以先輩故事激勵晚輩,對蘇禦寄予厚望。


    奈何北宋傾頹,朝堂奸佞當道,蘇家秉持忠義,仿若傲雪寒梅,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汙,慘遭傾軋陷害。蘇鎮淵在一場慘烈的抗金戰役中,因奸人克扣糧草、援兵不至,陷入絕境,最終血灑疆場。


    蘇禦聞此噩耗,悲憤填膺,匆忙趕回吳興。隻見昔日恢宏壯麗的蘇宅,如今大門緊閉,門上的朱漆剝落,銅獸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踏入府內,往昔熱鬧的庭院雜草叢生,繁花凋零,亭台樓閣有的已坍塌半邊,殘垣斷壁間,唯有風聲呼嘯。正堂內,禦賜的匾額歪斜在地,滿是灰塵,似在無聲訴說著家族的興衰榮辱。


    蘇禦眼見家族榮耀如夢幻泡影,隻得背負簡單行囊,混跡於逃難人群之中,如孤鴻飄零。幸而蘇禦自幼受母親教導,飽讀詩書,文學素養頗高,能詩善文,內心堅守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為人正直、堅毅。此時,他與親人離散,唯有遠嫁蜀地的姑姑蘇錦瑤,偶爾有書信傳來,聊以慰藉。


    逃難途中,蘇禦隨著人流湧入一座廢棄閣樓。閣內昏暗陰森,腐朽之氣彌漫,斷梁殘柱影影綽綽,似在低訴往昔繁華與如今破敗。蘇禦一眼瞧見坐在樓梯上的林婉兮,她身著素色羅裙,發絲略顯淩亂,卻難掩清麗容顏,目光呆滯地凝視前方,手中緊攥著裝有珍貴畫譜、細軟及家族賬冊的包裹,那是她於亂世的心靈寄托。


    蘇禦定了定神,穩步走向她,輕咳一聲,禮貌問道:“姑娘,瞧您這模樣,想必也是逃難至此,不知您從何處而來?”林婉兮微微抬眸,瞥了他一眼,輕聲答:“城東。”聲音清冷,透著疏離。蘇禦微微點頭,又關切問道:“這一路兵荒馬亂的,姑娘獨自一人,家人呢?”林婉兮眼神閃過一絲落寞,簡短回道:“走散了。”蘇禦心有不忍,目光落在她手中畫譜,便尋了話頭:“姑娘手中畫譜看著頗為精致,想來您對丹青很是在行。如今這亂世,畫筆下的山水怕也失了顏色,隻是不知姑娘可有想過,換種方式,用丹青背後的意蘊,記錄下這亂世的滄桑百態?”林婉兮眼眸微動,似有觸動卻未言語。


    蘇禦見狀,斟酌一番,輕聲說道:“實不相瞞,在下出身將門,自幼也受家中文學熏陶,如今有個想法,欲寫一本名為《墨韻千秋》的書,想把華夏古今的文化珍寶、逸聞趣事都收攏其中。可眼下這亂世,資料難尋,框架構思也千頭萬緒。方才見姑娘似精通丹青,又聽聞您走南闖北,見識不凡,便鬥膽想請教一二。”林婉兮原本清冷的眼眸瞬間閃過一絲光亮,仿若幽暗中透進一束光,她不禁微微前傾身子,脫口而出:“《墨韻千秋》?這書名倒是新奇有趣。”


    見林婉兮來了興致,蘇禦心中一喜,忙不迭地詳述起來:“是啊,在下想從曆史典故、文學佳作、丹青墨寶等諸多方麵入手,隻是工程浩大,資料收集、布局謀劃皆非易事。”林婉兮輕輕點頭,目光中有了思索之色,片刻後,緩緩開口:“公子既有此大誌,不妨從古籍入手,旁征博引,再結合當下百姓的生活見聞,或可讓此書更接地氣。”


    蘇禦聽得眼睛一亮,連連稱是,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先前的尷尬仿若被春風吹散。林婉兮越說越起勁兒,竟主動提出:“公子,若不嫌棄,我願幫您一起完成此書。我雖不懂行軍打仗,可自幼跟著父親走南闖北,見識不少,於這構思上或能添些助力。”


    蘇禦又驚又喜,忙起身拱手道謝:“姑娘大義,蘇某感激不盡。有姑娘相助,此書必能增色不少。”林婉兮亦起身,回以一禮,此刻,他們眼中都多了一份對未來的期許,仿若在這亂世的閣樓上,攜手踏出了書寫《墨韻千秋》的第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寫書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恒的沙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恒的沙粒並收藏寫書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