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塵拉了拉拴著棺材的繩子,望著大殿裏閃著火光,有些遲疑。
“師尊,還請稍等幾日。待弟子辦好私事,再送您最後一程。”
趙飛塵對著黑暗中喃喃兩句,抬腳走進大殿,就見香案前對坐著的阿四和寧紅妝兩人正用著好奇的目光看了過來。
趙飛塵左右瞧了一眼,找了一個昏暗且幹淨的角落,將棺材輕輕放下,隨後點上三柱清香,虔誠恭敬地拜了三拜。隨後斜靠在牆角,一邊擦拭著油光鋥亮的木槍,一邊從包袱裏拿出已經發酸的硬饅頭,吃的津津有味。
阿四一眼認出趙飛塵便是當日救下淩謠的男子,眉頭輕微一皺,此人不是在豔群芳嚒,為何這麽晚來這破城隍廟。
一人一棺一木槍,難叫人不好奇。
寧紅妝與阿四對視了一眼,朗聲道:“兄台深夜風塵,想必同是天涯人,不如一起吃些酒食吧。”
說著,一個酒壺飛向了西南角。
趙飛塵目光一凝,一道黑影從身邊劃過,隻見那酒壺穩穩地落在槍頭之上。
“無功不受祿,某深夜擾了兩位興致,望莫要怪罪。”
槍頭一縮,酒壺落下,電光火石之間,槍身抽在壺身,隻聽“波”的一身悶響,便見酒壺又飛向了寧紅妝。
緊接著,趙飛塵將包袱裏僅剩的兩塊饅頭又送了出去,“小小心意,莫要推辭。”
酒壺以一個優美的拋物線落在火堆旁,壺身晃了兩下便停了下來,滴酒未曾灑落。
阿四和寧紅妝接過發著酸味的饅頭,望了一眼地上的酒壺,兩人眼中均是露出了驚豔的神情。
好厲害的槍法!
方才寧紅妝有意試趙飛塵的深淺,送出去的酒壺暗中帶了一道氣勁,雖然說接住容易,也傷不了人,但要保證滴酒不灑,沒有十數年的內力修為,卻也輕鬆不得。
然而趙飛塵用槍頭接住不說,隨手將酒壺抽掃了回來,酒壺穩穩落地,未曾傷及分毫,單就是這份輕鬆寫意和對勁力的掌控,足見其槍法造詣之厲害。
槍乃百兵之王,舞動起來靈活迅速,神出鬼沒,故又稱“百兵之賊”,往往能練到此等對勁力掌控遊刃有餘境界,非是經過沙場千錘百煉而不得。
然而怪就怪在趙飛塵身上沒有半點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那種血煞之氣,唯一的解釋是教他槍法之人,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的沙場名宿。
“兄台曾出手搭救淩謠,在下銘感五內。何況江湖中人,不拘小節。同在江寧,我等卻能在此地相遇,便是緣分,兄台何必辜負這大好的夜色。”
阿四咬了一口發酸的饅頭,笑著又將酒壺推了出去。
夜黑風高殺人夜,鬼泣森森破廟頭,這也算好夜色?
這小騙子信口胡謅的本事、比城牆還厚的臉皮,當真叫人佩服。
見阿四與趙飛塵認識,寧紅妝收起了戒備之心,她行走江湖慣了,一個發酸的饅頭也算不得什麽,欣然地吃了起來。
趙飛塵見狀,眼中閃過一縷難以察覺的驚訝之色。
“好!快哉!”
趙飛塵爽朗地笑了笑,大馬金刀地走來,舉著酒壺對阿四和寧紅妝說道:“江湖茫茫,匆匆過客。有幸在此破廟之中,與兩位飲酒,實屬人生快事。我趙飛塵先幹為敬!”
“幹!”
阿四長於市井,身上天然有股對抗世俗的江湖氣,這般瞧著趙飛塵豪邁飲酒,大為暢懷,接過趙飛塵手中的酒壺,猛灌了兩口。
隨後將一隻燒雞遞給趙飛塵,笑道:“來來來,飛塵兄,你我一同分享。”
寧紅妝默默地陪著兩人吃喝,不時地打量著西南牆角落裏的那口棺材,以及旁邊的那杆木槍。
不知過了多久,隱隱聽見打更的報時,趙飛塵和阿四兩人已經酒過三巡。
“阿四兄弟,寧姑娘,你們難道就不對我的身份和那口棺材好奇嚒?”
趙飛塵有些微醺,隻不過他一直暗中留意著寧紅妝和阿四兩人。
酒是麵鏡子,能照的出妖魔鬼怪,亦能顯現出真君子。
他斷定阿四和寧紅妝兩人身份來曆怕是不俗,既然能坐在一起飲酒,連酸饅頭也能咂麽出滋味,足見不是什麽惡人。
江湖人,江湖事,各有各的規矩。胡亂打聽他人事,容易犯人忌諱。
阿四深諳此道,本來對趙飛塵和那口棺材無甚興趣,但趙飛塵主動問起來,反倒讓人好奇。
人性就是如此。
阿四還未開口,寧紅妝搶先一步問道:“背棺回故裏入土,飛塵兄,你這一路怕是吃了不少苦吧?”
趙飛塵笑了笑,回首望著那口漆黑的棺材看了兩眼,隨後搖搖頭,淡淡地說道:“故裏談不上。隻是想帶家師回到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果然那棺中之人不是凡人。
“原來是令師尊,失禮失禮。”
阿四瞥了一眼那黑暗角落,起身便要拜,趙飛塵伸手阻攔,淡然道:“人死如燈滅,老頭子一輩子最是不喜繁文縟節,阿四兄弟有心便可,不必多禮。”
“這……”
阿四微微一愣,轉即便釋然了。是啊,徒弟是徒弟,自然還要講些禮數,至於旁人嘛,倒是無關緊要了。
寧紅妝問:“我觀兄台槍法頗有神龍之姿,敢問令師尊號?”
“寧姑娘好眼力。家師少年成名,孤身闖蕩江湖,快意恩仇。二十歲縱橫沙場,屍山血海中掙得一個白衣神將之名。”
想起師尊在世時的長籲嗟歎,趙飛塵有些黯然神傷,長歎一聲,“唉……奈何造化弄人,老頭子黯然避世,鬱鬱而終。這些事也是老頭子臨走之時交代身後事,我才知道的。”
寧紅妝瞪大眼睛看著趙飛塵,久久說不出話來。
白衣神將?那可是戰神一般的人物!
少年探花郎目睹北莽在侵占的幽雲十六州巧取豪奪,踐踏華人,萌生起義反抗之心。當時,傳言雲州牧賣國求榮,與敵軍將領在營帳中密探入侵中原一事。
少年探花郎一氣之下,單槍匹馬殺入敵軍營帳,在五萬北莽兵擒獲前朝賣國賊張定北,擺脫敵兵追擊,疾馳返回雲州將張定北斬首示眾。
少年探花郎智勇之行引得中原各路藩鎮極為震動。
正所謂,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
少探花郎名噪一時,中原各路諸侯紛紛伸來橄欖枝,想要將其引入帳下聽用。
然而在那個藩鎮割據,門閥混戰的年代,梟雄如過江之鯽,卻鮮有心懷天下蒼生的英明之主。
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明主而侍。少年探花郎又豈願與那些禍亂中原的梟雄為伍,一人一槍一馬行走江湖,閱盡山河大川,誓要尋出一個濟世救民的辦法。
四年江湖生涯,行俠仗義,結識了一群綠林好漢,還闖出了一個銀雪獅子的江湖威名。
寧紅妝望著趙飛塵,激動地問:“敢問令師尊可是銀雪獅子辛坦夫,辛將軍?”
“辛將軍?哈哈……”
趙飛塵點點頭,笑的有些悲涼,他轉身望著辛坦夫的棺材,撒下酒水,沉吟道:“老頭子,你聽見了嚒,這麽多年過去,即便朝廷將你如敝履一般拋棄,但這支離破碎的江湖裏,依舊還有人記得你。”
寧紅妝微微歎了一口氣,當年若非辛坦夫率領武林豪傑組建義軍投靠朝廷,武帝又豈會輕易收服各地江湖力量為其所用。
若非辛坦夫驍勇無匹,又善於用兵,屢屢出奇兵替武帝破局,否則就憑武帝所掌握的力量,想要平定各路諸侯,抵住外敵的趁虛而入,建立大炎王朝豈會如此順利。
以辛坦夫的功勳,封一個異姓王都不為過,奈何朝廷決心清剿江湖武林這股難以掌控的力量,而與江湖武林牽涉甚深的辛坦夫,能夠解甲歸田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朝廷的秘辛寧紅妝無興趣知道,也不敢深入打聽,她對辛坦夫鬱鬱而終的下場感到惋惜,如果辛坦夫當年沒有解甲歸田,而是鎮守邊疆,鄰國又豈敢虎視眈眈。
阿四撥弄著地上的酒壇子,趙飛塵的話就像一把刀子紮在他的胸口。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當年的真相,究竟何故以致於朝廷一定要摧毀江湖武林。
武林人士不光大炎有,青木、西岐、北莽這些鄰國朝廷都不曾對武林人士出手,為何唯獨大炎會如此,當真是忌憚江湖這股很難以掌控的力量嚒?
鬼瞎子說的話,阿四尚且有所保留,他相信一個開國帝王不會不顧史家的口誅筆伐,濫殺功臣,可辛坦夫一事又當作何解釋。
難道自己的父親當真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
像他這樣的人,還值得天下人擁戴嚒?這樣的王朝,還值得天下人守護嚒?
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了武帝南宮炎,阿四甚至懷疑如今高高在上的南宮義並沒有做過弑兄奪位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即便做過,也未嚐不是一件義舉。
如此想來,他一直憎恨的人,豈非過於冤枉,而他現在一心想要做的事豈非也失去了意義。
思來想去,阿四的心裏堵得慌,有怒火卻不知該如何發。
寧紅妝察覺出異樣,小聲問道:“你也在為辛坦夫感到不公?嗬……別胡思亂想了,朝堂上的事哪是你我能看得清楚的。”
阿四搖頭笑了笑。
趙飛塵將壇中酒一口幹了,目光灼灼地直視著阿四,說出了此行來城隍廟的目的,“阿四兄弟,我要帶淩謠走。你是她在江寧最珍視的人,事先來問下你的意思。”
“你要帶她走?”阿四錯愕,轉瞬臉就陰沉了下來,手摸向了身邊的太陰,“你若以為救了她一命,便可強行帶她走……”
“她幽夜族的身份已經暴露,若再留在江寧,隻會招來禍端,以你現在的修為,根本就護不了她。”
趙飛塵打斷了阿四的話,摘下寬大的帽兜,嘴上囁嚅幾句,周身黑氣環繞,古銅色的臉龐出現數道玄色印記,雙目泛起了猩紅的光芒。
阿四驚呼道:“你也是幽夜族人!”
“我算是半個幽夜族人,她不同,她身體內流淌的是幽夜族的血液。隻有將她帶回西荒幽夜族祖地,修煉幽夜族秘法,她才能控製得住身體內的力量。”趙飛塵說。
“此事重大,我做不了她的主。”阿四沉默半晌,心情忽然有些低落。
雖然趙飛塵給人感覺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但也隻是兩麵之緣而已,阿四怎會放心將淩謠交給他。何況淩謠是他在江寧為數不多的至親之人,回到江寧這些日子裏,兩人相處也頗為短暫,阿四實是不忍兩人就此分別。
不過,他也知道,淩謠去留不是他該做決定的。
“她就在門口的馬車裏。”
趙飛塵戴了上寬大的帽兜,轉身走到了棺材旁坐了下來,“你若真為她著想,就該讓她回幽夜族祖地。”
說罷,趙飛塵倚著棺材發出了鼾聲。
“臭小子,別忘了你答應我的事。”寧紅妝借機出了城隍廟,騎上馬後,朝著不遠處的馬車看了一眼,便消失在黑夜中。
阿四腳步沉重地走到了馬車前,掀開了馬車簾子,就見淩謠柔情似水的望著自己。
淩謠伸手將阿四拉進了馬車,溫柔地說:“你若不願,我便留下來。”
“你想好了嗎?”阿四握著淩謠有些冰涼地手,心裏一陣發疼。
大晚上的跟著趙飛塵來城隍廟巡自己,淩謠的心意不言而喻。
淩謠努了努嘴,將一卷羊皮卷遞給了阿四,說:“這是幽夜族的秘法,當年我的族人交給義父的。隻有修煉了上麵的秘法,才能控製那股奇詭的力量。”
阿四翻開羊皮卷,上麵描繪的都是些星辰圖案,旁邊的文字似是蝌蚪文一般,叫人摸不著頭腦。
“義父說,幽夜族祖地已經被西荒的大漠吞噬,隻有幽夜族人才能找得到。義父知道趙大哥的來意,所以將這卷秘法教給了我。”
淩謠小心翼翼地將羊皮卷手進了匣子中,隨後拿出手絹溫柔地擦起阿四臉龐的血點,眼眶泛紅,“你呀,這輩子怕是混世魔王投的胎,性子又倔又硬。以前望著你出去惹事生非的背影,總覺得能護得了你,有我的地方便有的棲身之地。”
“如今,我隻能望著你的背影,可我不願一直站在你的身後,不願一輩子都在豔群芳那個地方等著你。”
說著說著,淩謠的淚水如斷線的珍珠似的落了下來,她多麽想告訴眼前人,當初見他的第一眼,便喜歡上了這個脾氣倔強的臭弟弟。
“既然決定了,那……便去吧。”
阿四情難自抑,同意淩謠離開的那一刹,心如刀絞,眼眶蒙上了一層水霧,他溫柔地將淩謠攬進了懷中,腦海裏不斷浮現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那些隻有疼痛和屈辱的歲月裏,是淩謠給了他溫暖和陽光。
這個傻女人,又當姐姐,又當娘親的給了自己太多的愛。趙飛塵說的沒錯,淩謠不該困於豔群芳那種煙花之地,她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去幽夜族祖地才是正確的決定。
淩謠身子微微一顫,雖然早已知道阿四會作出這個決定,但心還是難免的刺痛了一下,無比的失落,自此一別,兩人再見不知是何時。
“瑤兒,你若跟趙飛塵一去不歸,便是天涯海角,我也會將你找回來。”
聽到耳邊響起阿四溫柔的嗓音,淩謠抱得更緊了,帶著些許哭腔道:“你不必擔心我的安危,義父已經有了安排。”
鬼瞎子若是靠得住,你也不會被翟榮那廝強擄了去。
說起鬼瞎子,阿四心裏便有了怨氣,但也不想煞了風景。
不過想到自己麵對的危險,也許與淩謠這一麵便是永別,內心莫名生出一種渴望,人終有一死,但想清白的被至親記住。
“瑤兒,阿四並非我的本名,我叫南宮玄,武帝的第四子,別忘了我。”
阿四悵然若失,心裏補了一句,你若不回來也好,否則說不定會受到我的牽連。
得知阿四的真實身份,淩謠神色一怔,更覺得阿四活得比自己還要苦,眼淚簌簌直下。
天涯作別,不能相伴,淩謠想的便是用最好的溫柔,來撫慰阿四心中的傷痛,給彼此留一絲惦念。
她緊抱著阿四,溫柔說:“你……要了我吧。”
情到濃時,無需多言,幹柴烈火,繞指綿柔。
“師尊,還請稍等幾日。待弟子辦好私事,再送您最後一程。”
趙飛塵對著黑暗中喃喃兩句,抬腳走進大殿,就見香案前對坐著的阿四和寧紅妝兩人正用著好奇的目光看了過來。
趙飛塵左右瞧了一眼,找了一個昏暗且幹淨的角落,將棺材輕輕放下,隨後點上三柱清香,虔誠恭敬地拜了三拜。隨後斜靠在牆角,一邊擦拭著油光鋥亮的木槍,一邊從包袱裏拿出已經發酸的硬饅頭,吃的津津有味。
阿四一眼認出趙飛塵便是當日救下淩謠的男子,眉頭輕微一皺,此人不是在豔群芳嚒,為何這麽晚來這破城隍廟。
一人一棺一木槍,難叫人不好奇。
寧紅妝與阿四對視了一眼,朗聲道:“兄台深夜風塵,想必同是天涯人,不如一起吃些酒食吧。”
說著,一個酒壺飛向了西南角。
趙飛塵目光一凝,一道黑影從身邊劃過,隻見那酒壺穩穩地落在槍頭之上。
“無功不受祿,某深夜擾了兩位興致,望莫要怪罪。”
槍頭一縮,酒壺落下,電光火石之間,槍身抽在壺身,隻聽“波”的一身悶響,便見酒壺又飛向了寧紅妝。
緊接著,趙飛塵將包袱裏僅剩的兩塊饅頭又送了出去,“小小心意,莫要推辭。”
酒壺以一個優美的拋物線落在火堆旁,壺身晃了兩下便停了下來,滴酒未曾灑落。
阿四和寧紅妝接過發著酸味的饅頭,望了一眼地上的酒壺,兩人眼中均是露出了驚豔的神情。
好厲害的槍法!
方才寧紅妝有意試趙飛塵的深淺,送出去的酒壺暗中帶了一道氣勁,雖然說接住容易,也傷不了人,但要保證滴酒不灑,沒有十數年的內力修為,卻也輕鬆不得。
然而趙飛塵用槍頭接住不說,隨手將酒壺抽掃了回來,酒壺穩穩落地,未曾傷及分毫,單就是這份輕鬆寫意和對勁力的掌控,足見其槍法造詣之厲害。
槍乃百兵之王,舞動起來靈活迅速,神出鬼沒,故又稱“百兵之賊”,往往能練到此等對勁力掌控遊刃有餘境界,非是經過沙場千錘百煉而不得。
然而怪就怪在趙飛塵身上沒有半點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那種血煞之氣,唯一的解釋是教他槍法之人,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的沙場名宿。
“兄台曾出手搭救淩謠,在下銘感五內。何況江湖中人,不拘小節。同在江寧,我等卻能在此地相遇,便是緣分,兄台何必辜負這大好的夜色。”
阿四咬了一口發酸的饅頭,笑著又將酒壺推了出去。
夜黑風高殺人夜,鬼泣森森破廟頭,這也算好夜色?
這小騙子信口胡謅的本事、比城牆還厚的臉皮,當真叫人佩服。
見阿四與趙飛塵認識,寧紅妝收起了戒備之心,她行走江湖慣了,一個發酸的饅頭也算不得什麽,欣然地吃了起來。
趙飛塵見狀,眼中閃過一縷難以察覺的驚訝之色。
“好!快哉!”
趙飛塵爽朗地笑了笑,大馬金刀地走來,舉著酒壺對阿四和寧紅妝說道:“江湖茫茫,匆匆過客。有幸在此破廟之中,與兩位飲酒,實屬人生快事。我趙飛塵先幹為敬!”
“幹!”
阿四長於市井,身上天然有股對抗世俗的江湖氣,這般瞧著趙飛塵豪邁飲酒,大為暢懷,接過趙飛塵手中的酒壺,猛灌了兩口。
隨後將一隻燒雞遞給趙飛塵,笑道:“來來來,飛塵兄,你我一同分享。”
寧紅妝默默地陪著兩人吃喝,不時地打量著西南牆角落裏的那口棺材,以及旁邊的那杆木槍。
不知過了多久,隱隱聽見打更的報時,趙飛塵和阿四兩人已經酒過三巡。
“阿四兄弟,寧姑娘,你們難道就不對我的身份和那口棺材好奇嚒?”
趙飛塵有些微醺,隻不過他一直暗中留意著寧紅妝和阿四兩人。
酒是麵鏡子,能照的出妖魔鬼怪,亦能顯現出真君子。
他斷定阿四和寧紅妝兩人身份來曆怕是不俗,既然能坐在一起飲酒,連酸饅頭也能咂麽出滋味,足見不是什麽惡人。
江湖人,江湖事,各有各的規矩。胡亂打聽他人事,容易犯人忌諱。
阿四深諳此道,本來對趙飛塵和那口棺材無甚興趣,但趙飛塵主動問起來,反倒讓人好奇。
人性就是如此。
阿四還未開口,寧紅妝搶先一步問道:“背棺回故裏入土,飛塵兄,你這一路怕是吃了不少苦吧?”
趙飛塵笑了笑,回首望著那口漆黑的棺材看了兩眼,隨後搖搖頭,淡淡地說道:“故裏談不上。隻是想帶家師回到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果然那棺中之人不是凡人。
“原來是令師尊,失禮失禮。”
阿四瞥了一眼那黑暗角落,起身便要拜,趙飛塵伸手阻攔,淡然道:“人死如燈滅,老頭子一輩子最是不喜繁文縟節,阿四兄弟有心便可,不必多禮。”
“這……”
阿四微微一愣,轉即便釋然了。是啊,徒弟是徒弟,自然還要講些禮數,至於旁人嘛,倒是無關緊要了。
寧紅妝問:“我觀兄台槍法頗有神龍之姿,敢問令師尊號?”
“寧姑娘好眼力。家師少年成名,孤身闖蕩江湖,快意恩仇。二十歲縱橫沙場,屍山血海中掙得一個白衣神將之名。”
想起師尊在世時的長籲嗟歎,趙飛塵有些黯然神傷,長歎一聲,“唉……奈何造化弄人,老頭子黯然避世,鬱鬱而終。這些事也是老頭子臨走之時交代身後事,我才知道的。”
寧紅妝瞪大眼睛看著趙飛塵,久久說不出話來。
白衣神將?那可是戰神一般的人物!
少年探花郎目睹北莽在侵占的幽雲十六州巧取豪奪,踐踏華人,萌生起義反抗之心。當時,傳言雲州牧賣國求榮,與敵軍將領在營帳中密探入侵中原一事。
少年探花郎一氣之下,單槍匹馬殺入敵軍營帳,在五萬北莽兵擒獲前朝賣國賊張定北,擺脫敵兵追擊,疾馳返回雲州將張定北斬首示眾。
少年探花郎智勇之行引得中原各路藩鎮極為震動。
正所謂,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
少探花郎名噪一時,中原各路諸侯紛紛伸來橄欖枝,想要將其引入帳下聽用。
然而在那個藩鎮割據,門閥混戰的年代,梟雄如過江之鯽,卻鮮有心懷天下蒼生的英明之主。
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明主而侍。少年探花郎又豈願與那些禍亂中原的梟雄為伍,一人一槍一馬行走江湖,閱盡山河大川,誓要尋出一個濟世救民的辦法。
四年江湖生涯,行俠仗義,結識了一群綠林好漢,還闖出了一個銀雪獅子的江湖威名。
寧紅妝望著趙飛塵,激動地問:“敢問令師尊可是銀雪獅子辛坦夫,辛將軍?”
“辛將軍?哈哈……”
趙飛塵點點頭,笑的有些悲涼,他轉身望著辛坦夫的棺材,撒下酒水,沉吟道:“老頭子,你聽見了嚒,這麽多年過去,即便朝廷將你如敝履一般拋棄,但這支離破碎的江湖裏,依舊還有人記得你。”
寧紅妝微微歎了一口氣,當年若非辛坦夫率領武林豪傑組建義軍投靠朝廷,武帝又豈會輕易收服各地江湖力量為其所用。
若非辛坦夫驍勇無匹,又善於用兵,屢屢出奇兵替武帝破局,否則就憑武帝所掌握的力量,想要平定各路諸侯,抵住外敵的趁虛而入,建立大炎王朝豈會如此順利。
以辛坦夫的功勳,封一個異姓王都不為過,奈何朝廷決心清剿江湖武林這股難以掌控的力量,而與江湖武林牽涉甚深的辛坦夫,能夠解甲歸田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朝廷的秘辛寧紅妝無興趣知道,也不敢深入打聽,她對辛坦夫鬱鬱而終的下場感到惋惜,如果辛坦夫當年沒有解甲歸田,而是鎮守邊疆,鄰國又豈敢虎視眈眈。
阿四撥弄著地上的酒壇子,趙飛塵的話就像一把刀子紮在他的胸口。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當年的真相,究竟何故以致於朝廷一定要摧毀江湖武林。
武林人士不光大炎有,青木、西岐、北莽這些鄰國朝廷都不曾對武林人士出手,為何唯獨大炎會如此,當真是忌憚江湖這股很難以掌控的力量嚒?
鬼瞎子說的話,阿四尚且有所保留,他相信一個開國帝王不會不顧史家的口誅筆伐,濫殺功臣,可辛坦夫一事又當作何解釋。
難道自己的父親當真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
像他這樣的人,還值得天下人擁戴嚒?這樣的王朝,還值得天下人守護嚒?
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了武帝南宮炎,阿四甚至懷疑如今高高在上的南宮義並沒有做過弑兄奪位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即便做過,也未嚐不是一件義舉。
如此想來,他一直憎恨的人,豈非過於冤枉,而他現在一心想要做的事豈非也失去了意義。
思來想去,阿四的心裏堵得慌,有怒火卻不知該如何發。
寧紅妝察覺出異樣,小聲問道:“你也在為辛坦夫感到不公?嗬……別胡思亂想了,朝堂上的事哪是你我能看得清楚的。”
阿四搖頭笑了笑。
趙飛塵將壇中酒一口幹了,目光灼灼地直視著阿四,說出了此行來城隍廟的目的,“阿四兄弟,我要帶淩謠走。你是她在江寧最珍視的人,事先來問下你的意思。”
“你要帶她走?”阿四錯愕,轉瞬臉就陰沉了下來,手摸向了身邊的太陰,“你若以為救了她一命,便可強行帶她走……”
“她幽夜族的身份已經暴露,若再留在江寧,隻會招來禍端,以你現在的修為,根本就護不了她。”
趙飛塵打斷了阿四的話,摘下寬大的帽兜,嘴上囁嚅幾句,周身黑氣環繞,古銅色的臉龐出現數道玄色印記,雙目泛起了猩紅的光芒。
阿四驚呼道:“你也是幽夜族人!”
“我算是半個幽夜族人,她不同,她身體內流淌的是幽夜族的血液。隻有將她帶回西荒幽夜族祖地,修煉幽夜族秘法,她才能控製得住身體內的力量。”趙飛塵說。
“此事重大,我做不了她的主。”阿四沉默半晌,心情忽然有些低落。
雖然趙飛塵給人感覺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但也隻是兩麵之緣而已,阿四怎會放心將淩謠交給他。何況淩謠是他在江寧為數不多的至親之人,回到江寧這些日子裏,兩人相處也頗為短暫,阿四實是不忍兩人就此分別。
不過,他也知道,淩謠去留不是他該做決定的。
“她就在門口的馬車裏。”
趙飛塵戴了上寬大的帽兜,轉身走到了棺材旁坐了下來,“你若真為她著想,就該讓她回幽夜族祖地。”
說罷,趙飛塵倚著棺材發出了鼾聲。
“臭小子,別忘了你答應我的事。”寧紅妝借機出了城隍廟,騎上馬後,朝著不遠處的馬車看了一眼,便消失在黑夜中。
阿四腳步沉重地走到了馬車前,掀開了馬車簾子,就見淩謠柔情似水的望著自己。
淩謠伸手將阿四拉進了馬車,溫柔地說:“你若不願,我便留下來。”
“你想好了嗎?”阿四握著淩謠有些冰涼地手,心裏一陣發疼。
大晚上的跟著趙飛塵來城隍廟巡自己,淩謠的心意不言而喻。
淩謠努了努嘴,將一卷羊皮卷遞給了阿四,說:“這是幽夜族的秘法,當年我的族人交給義父的。隻有修煉了上麵的秘法,才能控製那股奇詭的力量。”
阿四翻開羊皮卷,上麵描繪的都是些星辰圖案,旁邊的文字似是蝌蚪文一般,叫人摸不著頭腦。
“義父說,幽夜族祖地已經被西荒的大漠吞噬,隻有幽夜族人才能找得到。義父知道趙大哥的來意,所以將這卷秘法教給了我。”
淩謠小心翼翼地將羊皮卷手進了匣子中,隨後拿出手絹溫柔地擦起阿四臉龐的血點,眼眶泛紅,“你呀,這輩子怕是混世魔王投的胎,性子又倔又硬。以前望著你出去惹事生非的背影,總覺得能護得了你,有我的地方便有的棲身之地。”
“如今,我隻能望著你的背影,可我不願一直站在你的身後,不願一輩子都在豔群芳那個地方等著你。”
說著說著,淩謠的淚水如斷線的珍珠似的落了下來,她多麽想告訴眼前人,當初見他的第一眼,便喜歡上了這個脾氣倔強的臭弟弟。
“既然決定了,那……便去吧。”
阿四情難自抑,同意淩謠離開的那一刹,心如刀絞,眼眶蒙上了一層水霧,他溫柔地將淩謠攬進了懷中,腦海裏不斷浮現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那些隻有疼痛和屈辱的歲月裏,是淩謠給了他溫暖和陽光。
這個傻女人,又當姐姐,又當娘親的給了自己太多的愛。趙飛塵說的沒錯,淩謠不該困於豔群芳那種煙花之地,她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去幽夜族祖地才是正確的決定。
淩謠身子微微一顫,雖然早已知道阿四會作出這個決定,但心還是難免的刺痛了一下,無比的失落,自此一別,兩人再見不知是何時。
“瑤兒,你若跟趙飛塵一去不歸,便是天涯海角,我也會將你找回來。”
聽到耳邊響起阿四溫柔的嗓音,淩謠抱得更緊了,帶著些許哭腔道:“你不必擔心我的安危,義父已經有了安排。”
鬼瞎子若是靠得住,你也不會被翟榮那廝強擄了去。
說起鬼瞎子,阿四心裏便有了怨氣,但也不想煞了風景。
不過想到自己麵對的危險,也許與淩謠這一麵便是永別,內心莫名生出一種渴望,人終有一死,但想清白的被至親記住。
“瑤兒,阿四並非我的本名,我叫南宮玄,武帝的第四子,別忘了我。”
阿四悵然若失,心裏補了一句,你若不回來也好,否則說不定會受到我的牽連。
得知阿四的真實身份,淩謠神色一怔,更覺得阿四活得比自己還要苦,眼淚簌簌直下。
天涯作別,不能相伴,淩謠想的便是用最好的溫柔,來撫慰阿四心中的傷痛,給彼此留一絲惦念。
她緊抱著阿四,溫柔說:“你……要了我吧。”
情到濃時,無需多言,幹柴烈火,繞指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