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行歌去東夷蓬萊取來了傳說中的仙果,將其入藥。
巫折柳逐漸好起來,沒再像以前那樣虛弱了。
隻是木行歌似乎有話想單獨和巫折柳說說。
趁著巫寧熬藥之際,木行歌也沒賣關子,直接問道:“國師怕是……不是人類吧?”
巫折柳沒有否認,反問道:“木姑娘既然知道,不害怕嗎?”
木行歌笑道:“你現在是病人,我怕什麽。”
而後她沒再深入追問,出去看巫寧熬藥去了。
去時留下一句話給巫折柳。
“今後,國師將與普通人沒有兩樣,無法再得長生。”
話語隨著風散開在窗外,巫折柳看向外麵的風景。
他明白木行歌沒有說完的話,不僅無法長生,怕是已經沒有幾年日子了。
不過,至少接下來,他可以健康地活著。
初秋來臨的時候,皇甫代瑄離開皇宮回樊城去了。走時帶了幾顆巫折柳送的山果,種在越王府的庭院裏。
……
天熙十九年(兩年後)。
謩朝暫時和平了幾年,沒有再起戰爭,而周遭的諸侯國之間大戰不起,小戰不斷,邊境一直不得安寧。
當然除了東夷。畢竟隔著大海,沒什麽人吃飽了撐的去和東夷打仗。
文辰堯已經練會了文家槍法,現在拿著兵器也能挑翻太保了。
在又一次被文辰堯一槍打飛兵器後,太保幹脆讓他去教其他學生,然後再也不肯和文辰堯比試。
說是其他學生,文辰堯也隻會去教皇甫恪,至於其他人,他甚至名字都叫不全。
那些小孩稍微讓他們蹲久一點馬步,就叫苦不迭,文辰堯懶得去哄。
還是他的四殿下比較好,從來沒有在上課的時候抱怨。
皇甫恪倒也不是特別能吃苦,隻是他聽說,好好習武可以長得高一點,於是就很努力地學習。
皇甫恪的身高線已經比兩人剛認識的時候高出了二十多公分,但還是比文辰堯矮了一個頭。
今年的正月初三一到,他就迫不及待地拉著文辰堯去劃線,結果發現自己還是得踮著腳尖才能幫文辰堯劃。
皇甫恪不高興地嘟囔著文辰堯聽不清的話,然後不講理地對文辰堯說:“你不許比我高!”
文辰堯於是半蹲下來,比皇甫恪的身高線矮了幾公分:“怎麽樣,這樣殿下就比我高了。”
皇甫恪瞬間開心了,站得筆直,在文辰堯的頭頂劃了一道線。
文辰堯笑笑,把瓶子裏的紅梅換了一束。
也許是看兩個孩子在這裏麵玩得高興,天熙帝也沒再安排其他嬪妃來嫻貴人的寢殿居住,這裏倒成了他們兩人的秘密基地。
之前的秋千也被皇甫恪命人挪到了這裏的小院子裏,這下是真的沒人打擾了。
四月初的時候,文辰堯感覺皇甫恪好像在刻意躲著自己。
也不怎麽來他的院子裏坐了,平日裏與皇甫恪聊天,小孩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
文辰堯問起時,皇甫恪就胡亂糊弄過去,說什麽最近天氣轉熱,不願意出去走動。
然而窗外一片溫暖的春色,並沒有皇甫恪說的“炎熱”。
直到四月十六那天,皇甫恪主動找上他:“辰堯哥哥,今天晚上來我寢殿裏哦。”
文辰堯不明所以,還是去赴約了。
等他一踏進皇甫恪的寢殿宮門,皇甫恪就跑過來:“辰堯哥哥,快進來。”
文辰堯便跟著他往裏麵走,或許就能知道這幾天皇甫恪躲著他的原因。
皇甫恪將文辰堯帶到正廳,裏麵燈火通明,燭光閃爍,文辰堯一走進去,就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盞孔明燈:“堯兒,生辰快樂。”
文辰堯愣了一下,低頭看著手裏未點燃的孔明燈,回頭望見皇甫恪在朝他笑。
“……姑姑。”文辰堯輕聲開口,仿佛在夢中一般。
文海晏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好久不見,當年那個還不會走路的小朋友已經這麽大了呀。”
文海晏是文河清的姐姐,當年遠嫁賀蘭,後來賀蘭國被西戎吞並,不準賀蘭人與外界來往,並且封鎖了賀蘭的邊境。
文海晏也就再也沒回過京城。
文辰堯抱著孔明燈,眼裏閃著淚花:“姑姑,你終於回來了!”
“姑姑這回還能在京城待上幾天。”文海晏帶著文辰堯走出正廳,示意他點燃孔明燈。
皇甫恪跑過來遞上火折子,文辰堯笑了笑,拉過他的手點燃手裏的燈。
今夜天上沒有太多星星,那盞孔明燈仿佛一顆明亮的北鬥,漸漸飄上夜空,直至和那些星星的大小一般無二。
正廳裏擺著文海晏親自下廚做的飯菜,還有一道皇甫恪學了好多天才做出來的紅燒排骨。
至於為什麽不是糖醋排骨,肯定不是因為皇甫恪在做菜時把鹽看成了糖,然後索性懶得再去找糖了。
“辰堯哥哥生辰快樂。”皇甫恪湊到文辰堯跟前,拉住他的袖子說道。
文辰堯笑道:“所以殿下這幾日不理我,就是因為這個?”
“才不是呢。”皇甫恪搖搖頭,“是因為辰堯哥哥的姑姑回來了,要給你驚喜!”
文辰堯沒有告訴過皇甫恪他的生辰,也就是因為這次文海晏回來,皇甫恪才知道。
皇甫恪就幹脆讓文海晏在文辰堯生辰這天進宮慶祝,正好喜上加喜。
文辰堯把皇甫恪拉到邊上的椅子坐好,給他夾了點菜,然後問文海晏:“姑姑是怎麽回來的?”
文海晏歎口氣,簡述了一遍經過。
自從賀蘭被滅,她的一家就困在一座小城裏,而西戎要抓賀蘭的男丁服兵役,文海晏的丈夫也在其中。
丈夫戰死之後,家中兩位老人傷心過度,服藥自盡了。
文海晏沒有子女,孤身一人也沒有地方可去。
好在她自幼學習文家槍法,給一家西戎的商人千金當護衛。
商人要出遠門,小姐也想跟著去,便帶著文海晏一起去了南蠻。
結果正巧,他們剛到南蠻,南蠻就與西戎開始打仗,南蠻不同意西戎商人入境,商人就轉而來了中原。
如今商人一家暫時住在京城的一家客棧,文海晏也便跟著來到了京城。
她曾回過文家,卻發現裏麵的人皆已不在,一番打聽之後,才知道兄長一家隻剩下文辰堯一人。
巫折柳逐漸好起來,沒再像以前那樣虛弱了。
隻是木行歌似乎有話想單獨和巫折柳說說。
趁著巫寧熬藥之際,木行歌也沒賣關子,直接問道:“國師怕是……不是人類吧?”
巫折柳沒有否認,反問道:“木姑娘既然知道,不害怕嗎?”
木行歌笑道:“你現在是病人,我怕什麽。”
而後她沒再深入追問,出去看巫寧熬藥去了。
去時留下一句話給巫折柳。
“今後,國師將與普通人沒有兩樣,無法再得長生。”
話語隨著風散開在窗外,巫折柳看向外麵的風景。
他明白木行歌沒有說完的話,不僅無法長生,怕是已經沒有幾年日子了。
不過,至少接下來,他可以健康地活著。
初秋來臨的時候,皇甫代瑄離開皇宮回樊城去了。走時帶了幾顆巫折柳送的山果,種在越王府的庭院裏。
……
天熙十九年(兩年後)。
謩朝暫時和平了幾年,沒有再起戰爭,而周遭的諸侯國之間大戰不起,小戰不斷,邊境一直不得安寧。
當然除了東夷。畢竟隔著大海,沒什麽人吃飽了撐的去和東夷打仗。
文辰堯已經練會了文家槍法,現在拿著兵器也能挑翻太保了。
在又一次被文辰堯一槍打飛兵器後,太保幹脆讓他去教其他學生,然後再也不肯和文辰堯比試。
說是其他學生,文辰堯也隻會去教皇甫恪,至於其他人,他甚至名字都叫不全。
那些小孩稍微讓他們蹲久一點馬步,就叫苦不迭,文辰堯懶得去哄。
還是他的四殿下比較好,從來沒有在上課的時候抱怨。
皇甫恪倒也不是特別能吃苦,隻是他聽說,好好習武可以長得高一點,於是就很努力地學習。
皇甫恪的身高線已經比兩人剛認識的時候高出了二十多公分,但還是比文辰堯矮了一個頭。
今年的正月初三一到,他就迫不及待地拉著文辰堯去劃線,結果發現自己還是得踮著腳尖才能幫文辰堯劃。
皇甫恪不高興地嘟囔著文辰堯聽不清的話,然後不講理地對文辰堯說:“你不許比我高!”
文辰堯於是半蹲下來,比皇甫恪的身高線矮了幾公分:“怎麽樣,這樣殿下就比我高了。”
皇甫恪瞬間開心了,站得筆直,在文辰堯的頭頂劃了一道線。
文辰堯笑笑,把瓶子裏的紅梅換了一束。
也許是看兩個孩子在這裏麵玩得高興,天熙帝也沒再安排其他嬪妃來嫻貴人的寢殿居住,這裏倒成了他們兩人的秘密基地。
之前的秋千也被皇甫恪命人挪到了這裏的小院子裏,這下是真的沒人打擾了。
四月初的時候,文辰堯感覺皇甫恪好像在刻意躲著自己。
也不怎麽來他的院子裏坐了,平日裏與皇甫恪聊天,小孩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
文辰堯問起時,皇甫恪就胡亂糊弄過去,說什麽最近天氣轉熱,不願意出去走動。
然而窗外一片溫暖的春色,並沒有皇甫恪說的“炎熱”。
直到四月十六那天,皇甫恪主動找上他:“辰堯哥哥,今天晚上來我寢殿裏哦。”
文辰堯不明所以,還是去赴約了。
等他一踏進皇甫恪的寢殿宮門,皇甫恪就跑過來:“辰堯哥哥,快進來。”
文辰堯便跟著他往裏麵走,或許就能知道這幾天皇甫恪躲著他的原因。
皇甫恪將文辰堯帶到正廳,裏麵燈火通明,燭光閃爍,文辰堯一走進去,就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盞孔明燈:“堯兒,生辰快樂。”
文辰堯愣了一下,低頭看著手裏未點燃的孔明燈,回頭望見皇甫恪在朝他笑。
“……姑姑。”文辰堯輕聲開口,仿佛在夢中一般。
文海晏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好久不見,當年那個還不會走路的小朋友已經這麽大了呀。”
文海晏是文河清的姐姐,當年遠嫁賀蘭,後來賀蘭國被西戎吞並,不準賀蘭人與外界來往,並且封鎖了賀蘭的邊境。
文海晏也就再也沒回過京城。
文辰堯抱著孔明燈,眼裏閃著淚花:“姑姑,你終於回來了!”
“姑姑這回還能在京城待上幾天。”文海晏帶著文辰堯走出正廳,示意他點燃孔明燈。
皇甫恪跑過來遞上火折子,文辰堯笑了笑,拉過他的手點燃手裏的燈。
今夜天上沒有太多星星,那盞孔明燈仿佛一顆明亮的北鬥,漸漸飄上夜空,直至和那些星星的大小一般無二。
正廳裏擺著文海晏親自下廚做的飯菜,還有一道皇甫恪學了好多天才做出來的紅燒排骨。
至於為什麽不是糖醋排骨,肯定不是因為皇甫恪在做菜時把鹽看成了糖,然後索性懶得再去找糖了。
“辰堯哥哥生辰快樂。”皇甫恪湊到文辰堯跟前,拉住他的袖子說道。
文辰堯笑道:“所以殿下這幾日不理我,就是因為這個?”
“才不是呢。”皇甫恪搖搖頭,“是因為辰堯哥哥的姑姑回來了,要給你驚喜!”
文辰堯沒有告訴過皇甫恪他的生辰,也就是因為這次文海晏回來,皇甫恪才知道。
皇甫恪就幹脆讓文海晏在文辰堯生辰這天進宮慶祝,正好喜上加喜。
文辰堯把皇甫恪拉到邊上的椅子坐好,給他夾了點菜,然後問文海晏:“姑姑是怎麽回來的?”
文海晏歎口氣,簡述了一遍經過。
自從賀蘭被滅,她的一家就困在一座小城裏,而西戎要抓賀蘭的男丁服兵役,文海晏的丈夫也在其中。
丈夫戰死之後,家中兩位老人傷心過度,服藥自盡了。
文海晏沒有子女,孤身一人也沒有地方可去。
好在她自幼學習文家槍法,給一家西戎的商人千金當護衛。
商人要出遠門,小姐也想跟著去,便帶著文海晏一起去了南蠻。
結果正巧,他們剛到南蠻,南蠻就與西戎開始打仗,南蠻不同意西戎商人入境,商人就轉而來了中原。
如今商人一家暫時住在京城的一家客棧,文海晏也便跟著來到了京城。
她曾回過文家,卻發現裏麵的人皆已不在,一番打聽之後,才知道兄長一家隻剩下文辰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