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歡嗎?”文辰堯問道。
蕭白笑著搖了搖頭:“喜歡。”
複又補上一句:“自然,與朋友一起看時,會更喜歡。”
文辰堯似懂非懂,他隻覺得把宋琛送回房之後,蕭白好像也沒那麽高興了。
過了亥時(21:00-23:00),煙會漸漸散去,路上的行人也都差不多沒影了。
文辰堯已經開始打瞌睡,被蕭白抱回了房間。
等天破曉時,文辰堯從床上轉醒,他夢見皇甫恪在走廊的柱子邊上枯坐了一天,在哭哭啼啼地罵自己。
文辰堯望著窗簾發呆,有些不是滋味。
他仿佛回到了之前在家裏等父母與兄長回來的日子,幾乎每天都能夢見親人。
文辰堯不知道這是為什麽,明明皇甫恪……應該隻是他的好朋友。
蕭白推開門進去時,就看見小孩的背影有些孤寂,問道:“世子在想什麽?”
“沒什麽。”文辰堯回過神,“要出發了嗎?”
蕭白搖搖頭:“先去吃飯。宋琛一時半會兒還清醒不過來。”
文辰堯便和蕭白下樓去,客棧提供一日三餐,早上是白麵饃饃與包子,還有豆漿和粥。
若是要喝粥,店家還會提供一碗鹹菜。
蕭白咬了幾口包子就食之無味地放下了,這些菜包裏麵的菜都是他不怎麽喜歡的:“下次宋琛也不許喝酒。”
文辰堯笑一下:“侯爺被他嚇到了?”
“誰知道他酒量這麽差。就喝了幾口……糟了!”蕭白突然想起什麽,趕緊往樓上跑去。
“怎麽了?”文辰堯不解。
蕭白已經跑到了樓上,隻傳來一句話:“我忘記酒葫蘆裏是烈酒了!”
文辰堯明白了,宋琛肯定是喝了許多酒葫蘆中的烈酒,才導致他很快喝醉了。
而一般店家準備的都是米酒,度數不高,拿來當水喝都行。
蕭白昨晚買酒葫蘆時,讓酒家加滿了白酒,還被酒家提醒這是他們店裏最烈的酒,結果被他忘記告訴宋琛了。
宋琛此時正靠在床頭,隻覺得有些頭疼惡心,幹嘔了幾聲,卻怎麽也吐不出來。
蕭白找小二拿了碗醒酒湯,送到宋琛房裏:“宋大人,感覺怎麽樣?”
宋琛看了他一眼,語氣裏聽不出起伏:“昨晚侯爺可不是這麽叫我的。”
蕭白用勺子舀了一勺醒酒湯,塞進宋琛嘴裏:“你別得寸進尺啊。叫過一聲就得了。”
宋琛喝完醒酒湯,感覺好受了一點,下床穿上鞋子。
並沒有告訴蕭白,他其實想說,蕭白昨晚叫了他一聲“宋琛”。
和以往蕭白喊他名字時不同,那一聲“宋琛”裏,似乎包含了一絲溫柔。
也許真是他喝醉了之後出現的幻覺吧。
“早膳呢?”宋琛問道。
“樓下,世子已經在吃了。”蕭白將他的紙扇遞過去。
宋琛接過來,跟著蕭白下樓去。
樓下人還很少,宋琛揉了揉額角,坐下盛了碗豆漿。
“頭還疼嗎?”蕭白見到他的動作,問道。
“還好,能忍。”宋琛吃了兩個包子,就感到喉嚨處一股酸意湧上來,喝了一大口豆漿壓下去,便不再吃了。
蕭白皺著眉,讓他再吃一個:“就吃這麽點?”
文辰堯都吃得比他多。
蕭白沒說出這句話,隻是往他碗裏又夾了個包子。
宋琛擦了擦嘴角,搖頭:“不要了,想吐。”
文辰堯跑過去拿了碗粥過來:“宋琛哥哥,我聽說宿醉之後喝點粥會好受一點。”
宋琛喝了幾口粥,感覺胃裏舒服了一點:“多謝世子。”
蕭白問道:“世子怎麽會有經驗?”
“我爹和哥哥以前在家裏有時候會喝醉,鄭伯就是這樣說的。”文辰堯現在說起家人,倒是沒那麽悲傷了。
隻是會想起那時候,蕭安追著文河清與文路遠父子倆罵的場景。
幾人吃完早膳,就收拾了行李繼續趕路。
路遇樊城時,蕭白放慢了些速度,似乎在想什麽。
宋琛掀起簾子,問道:“怎麽了?”
蕭白回答:“我記得……越王爺就在此處?”
越王皇甫代瑄,即為三皇子,三年前於戰場上遭人暗算,被挑斷腳筋,從此再也站不起來。回來後,天熙帝封其為越王,在樊城建越王府。
文辰堯聽皇甫恪說起過越王,以前皇甫代瑄還在京城時,時常入宮來找他。
他會帶皇甫恪上樹掏鳥窩,教皇甫恪練習箭術,雖然當時的皇甫恪過於年幼,什麽也學不會,還差點因此受傷。然後天熙帝就會罰皇甫代瑄閉門思過。
隻是三年前落得殘疾後,他就再也沒有回過京城。聽說每日悶在府上,也不要仆從伺候,沒人知道他如今的狀況。
天熙帝倒是派人前來問候過,被皇甫代瑄搪塞過去,什麽也不肯說。
文辰堯很想見見這位越王,問道:“侯爺和他認識嗎?”
蕭白點頭:“小時候,我還跟他一起逃學去外麵遊船來著。”
當然,還跟他一起被蕭禪教訓,蕭白沒好意思說出來。
宋琛問道:“越王與侯爺一同上的學?”
“嗯,他就比我小一歲。”蕭白繼續往前趕車。
很快,馬車停在了越王府前。
越王府門外的兩個石獅子上沾滿灰塵,門口也沒有守衛,大門緊閉著,鐵環已經生鏽。
“要進去嗎?”蕭白朝身後二人看去。
文辰堯看著滿地的灰塵,裏麵聽不到一點聲音,像是死寂的空房一樣。他想起皇甫恪的話。
“三哥如今像是心死了一樣,對什麽事都提不起興趣。”
文辰堯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算了。”
宋琛倒是無所謂,看向蕭白:“侯爺覺得呢?”
蕭白歎口氣:“他怕是也不願我去見他。走吧,繼續趕路。”
馬車很快駛過去,揚起一地的塵埃。
越王府內,寥寥幾個下人在打掃庭院,雪堆積得有些厚,將路麵都凍住了。
在庭院的角落,有一個獨坐在輪椅上的身影。
少年不過弱冠之年,眼神卻似乎被鍍上一層夕陽的餘暉,他靜靜地坐在簷下,看下人們打掃。
他手裏有一方軟玉做的掛墜,上麵雕刻著他的名字。
少年手指輕輕摩挲著掛墜,如同冬日裏消融的雪水一般,毫無生氣。
蕭白笑著搖了搖頭:“喜歡。”
複又補上一句:“自然,與朋友一起看時,會更喜歡。”
文辰堯似懂非懂,他隻覺得把宋琛送回房之後,蕭白好像也沒那麽高興了。
過了亥時(21:00-23:00),煙會漸漸散去,路上的行人也都差不多沒影了。
文辰堯已經開始打瞌睡,被蕭白抱回了房間。
等天破曉時,文辰堯從床上轉醒,他夢見皇甫恪在走廊的柱子邊上枯坐了一天,在哭哭啼啼地罵自己。
文辰堯望著窗簾發呆,有些不是滋味。
他仿佛回到了之前在家裏等父母與兄長回來的日子,幾乎每天都能夢見親人。
文辰堯不知道這是為什麽,明明皇甫恪……應該隻是他的好朋友。
蕭白推開門進去時,就看見小孩的背影有些孤寂,問道:“世子在想什麽?”
“沒什麽。”文辰堯回過神,“要出發了嗎?”
蕭白搖搖頭:“先去吃飯。宋琛一時半會兒還清醒不過來。”
文辰堯便和蕭白下樓去,客棧提供一日三餐,早上是白麵饃饃與包子,還有豆漿和粥。
若是要喝粥,店家還會提供一碗鹹菜。
蕭白咬了幾口包子就食之無味地放下了,這些菜包裏麵的菜都是他不怎麽喜歡的:“下次宋琛也不許喝酒。”
文辰堯笑一下:“侯爺被他嚇到了?”
“誰知道他酒量這麽差。就喝了幾口……糟了!”蕭白突然想起什麽,趕緊往樓上跑去。
“怎麽了?”文辰堯不解。
蕭白已經跑到了樓上,隻傳來一句話:“我忘記酒葫蘆裏是烈酒了!”
文辰堯明白了,宋琛肯定是喝了許多酒葫蘆中的烈酒,才導致他很快喝醉了。
而一般店家準備的都是米酒,度數不高,拿來當水喝都行。
蕭白昨晚買酒葫蘆時,讓酒家加滿了白酒,還被酒家提醒這是他們店裏最烈的酒,結果被他忘記告訴宋琛了。
宋琛此時正靠在床頭,隻覺得有些頭疼惡心,幹嘔了幾聲,卻怎麽也吐不出來。
蕭白找小二拿了碗醒酒湯,送到宋琛房裏:“宋大人,感覺怎麽樣?”
宋琛看了他一眼,語氣裏聽不出起伏:“昨晚侯爺可不是這麽叫我的。”
蕭白用勺子舀了一勺醒酒湯,塞進宋琛嘴裏:“你別得寸進尺啊。叫過一聲就得了。”
宋琛喝完醒酒湯,感覺好受了一點,下床穿上鞋子。
並沒有告訴蕭白,他其實想說,蕭白昨晚叫了他一聲“宋琛”。
和以往蕭白喊他名字時不同,那一聲“宋琛”裏,似乎包含了一絲溫柔。
也許真是他喝醉了之後出現的幻覺吧。
“早膳呢?”宋琛問道。
“樓下,世子已經在吃了。”蕭白將他的紙扇遞過去。
宋琛接過來,跟著蕭白下樓去。
樓下人還很少,宋琛揉了揉額角,坐下盛了碗豆漿。
“頭還疼嗎?”蕭白見到他的動作,問道。
“還好,能忍。”宋琛吃了兩個包子,就感到喉嚨處一股酸意湧上來,喝了一大口豆漿壓下去,便不再吃了。
蕭白皺著眉,讓他再吃一個:“就吃這麽點?”
文辰堯都吃得比他多。
蕭白沒說出這句話,隻是往他碗裏又夾了個包子。
宋琛擦了擦嘴角,搖頭:“不要了,想吐。”
文辰堯跑過去拿了碗粥過來:“宋琛哥哥,我聽說宿醉之後喝點粥會好受一點。”
宋琛喝了幾口粥,感覺胃裏舒服了一點:“多謝世子。”
蕭白問道:“世子怎麽會有經驗?”
“我爹和哥哥以前在家裏有時候會喝醉,鄭伯就是這樣說的。”文辰堯現在說起家人,倒是沒那麽悲傷了。
隻是會想起那時候,蕭安追著文河清與文路遠父子倆罵的場景。
幾人吃完早膳,就收拾了行李繼續趕路。
路遇樊城時,蕭白放慢了些速度,似乎在想什麽。
宋琛掀起簾子,問道:“怎麽了?”
蕭白回答:“我記得……越王爺就在此處?”
越王皇甫代瑄,即為三皇子,三年前於戰場上遭人暗算,被挑斷腳筋,從此再也站不起來。回來後,天熙帝封其為越王,在樊城建越王府。
文辰堯聽皇甫恪說起過越王,以前皇甫代瑄還在京城時,時常入宮來找他。
他會帶皇甫恪上樹掏鳥窩,教皇甫恪練習箭術,雖然當時的皇甫恪過於年幼,什麽也學不會,還差點因此受傷。然後天熙帝就會罰皇甫代瑄閉門思過。
隻是三年前落得殘疾後,他就再也沒有回過京城。聽說每日悶在府上,也不要仆從伺候,沒人知道他如今的狀況。
天熙帝倒是派人前來問候過,被皇甫代瑄搪塞過去,什麽也不肯說。
文辰堯很想見見這位越王,問道:“侯爺和他認識嗎?”
蕭白點頭:“小時候,我還跟他一起逃學去外麵遊船來著。”
當然,還跟他一起被蕭禪教訓,蕭白沒好意思說出來。
宋琛問道:“越王與侯爺一同上的學?”
“嗯,他就比我小一歲。”蕭白繼續往前趕車。
很快,馬車停在了越王府前。
越王府門外的兩個石獅子上沾滿灰塵,門口也沒有守衛,大門緊閉著,鐵環已經生鏽。
“要進去嗎?”蕭白朝身後二人看去。
文辰堯看著滿地的灰塵,裏麵聽不到一點聲音,像是死寂的空房一樣。他想起皇甫恪的話。
“三哥如今像是心死了一樣,對什麽事都提不起興趣。”
文辰堯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算了。”
宋琛倒是無所謂,看向蕭白:“侯爺覺得呢?”
蕭白歎口氣:“他怕是也不願我去見他。走吧,繼續趕路。”
馬車很快駛過去,揚起一地的塵埃。
越王府內,寥寥幾個下人在打掃庭院,雪堆積得有些厚,將路麵都凍住了。
在庭院的角落,有一個獨坐在輪椅上的身影。
少年不過弱冠之年,眼神卻似乎被鍍上一層夕陽的餘暉,他靜靜地坐在簷下,看下人們打掃。
他手裏有一方軟玉做的掛墜,上麵雕刻著他的名字。
少年手指輕輕摩挲著掛墜,如同冬日裏消融的雪水一般,毫無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