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名目。


    一個說得過去的道理,讓人無法反駁,再根據這個道理去辦事,這就是朝堂上的規則。


    而道理掌握在誰的手裏,是朝臣還是皇帝,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在安慶帝眼裏,鬼王教也好,互助會也好,都不過是疥癬之疾,動搖不了大周的根本。


    大周的最大禍患,就在這朝堂之上。


    能夠借助外患,處理朝堂的內憂,這也算是個不錯的買賣。


    鬼王教爆改互助會,對朝廷的威脅極大地增強了,所以派兵去圍剿很合理吧?


    安慶帝宣布了第一道旨意,調派西嶺軍鎮守黃風城,防備互助會的鬼以此進攻大周。


    正好,西嶺軍和鬼王教有些恩怨,讓他們去報仇,這很合理。


    就為了這一條調令,朝堂上便開始了爭論。


    吵了一個時辰,從文鬥演變到了武鬥,最後才在安慶帝的調停之下,勉強通過了一半。


    即西嶺軍不動,西嶺軍的統帥調任黃風城,統帥一支新軍。


    其實朝堂上的人都看得清楚,安慶帝看似磨刀霍霍對準鬼王教,實際上他要動的是西嶺軍。


    從一開始,他也沒打算讓李家帶著西嶺軍赴任黃風城。


    萬一人家帶著兵馬直奔京師怎麽辦?


    所以反對派裏麵也有好幾個人是安慶帝安排的串子,他們看似為李家說話,實際上是安慶帝的授意。


    而其中不是串子的人,成分就很可疑了。


    不管怎麽說,決策還是在朝堂上通過了。


    一紙調令赴西南,但消息比調令更快地到了李家手中。


    李家雄踞西南,鎮守西嶺,已經超過了五代。


    第一代李家老祖憑借著斬殺異族人立功,成了西嶺將軍,自此李家人開始在西嶺生根發芽,至今,已經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


    五代人的守望,漸漸的也從抵禦外敵,變成了擁兵自重。


    在西嶺,李家和皇族也沒什麽區別了。


    消息傳到西嶺,當代李家家主李承嗣便召集了重要的族人,開始了密談。


    “朝中傳來消息,陛下要將我等調任黃風城,對付鬼王教。”


    鬼王教雖然改名了,但其他人還是更習慣性地叫他們原來的名字。


    朝廷的調令,當然不是隻調遣一個李承嗣,李家在軍中任職的,都在調令之列。


    安慶帝刀鋒所指,一目了然。


    李承嗣二弟李承宗怒道:“狗皇帝一直懷疑我們李家的忠心,既然都到了這個地步,不如直接反了!”


    “二哥說得對。”


    眾人議論紛紛,角落裏,一個少年卻是險些翻白眼。


    他叫李繼軍,明麵上是李承嗣的第三子。


    當然,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繡衣使中一個不在冊的錦繡衣使似嬰。


    他隻聽命於皇帝。


    潛伏在西嶺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在李繼軍還年幼的時候,似嬰便替代了對方。


    因其不是嫡長子,受到的盤查力度會小很多。


    而嫡子的身份,又能讓他行事更加便利。


    在似嬰眼裏,這幫人都是逆賊,絕對的大逆不道。


    他們反抗朝廷的理由也很搞笑,朝廷懷疑李家的忠心。


    哪個大將手握重兵能不被懷疑?


    但朝廷也隻是懷疑,從來沒有苛待西嶺軍。


    然而李家就開始了他們的操作,在西嶺當土皇帝隻是最輕的罪,他們吃空餉,走私朝廷明令禁止販賣給異族的鹽鐵。


    最過分的還是跟異族打默契局。


    異族來犯,殺一批人,李家再出去平定,又是一波功勞。


    整個西嶺,但凡有人不聽李家的話,肯定活不過第二天。


    他們李家幹著謀反的事情,還不許朝廷懷疑了?


    隻可惜,李家的那些事情,沒有任何證據留存,如果西嶺不認罪,到時候來一個清君側,朝廷也要麻爪。


    幸運的是這一次有鬼王教的事情,朝廷的調令下來了,現在著急的就是李家了。


    李家敢明著造反嗎?


    朝廷沒說你有罪,隻是讓你李家發光發熱。


    那你李家是赴任還是造反?


    赴任,就是丟了西嶺根基。


    造反,沒有大義支持,很難成事。


    見李家眾人都嚷嚷著要造反,似嬰也開口道:“父親,孩兒認為此事並非起事的良機,倉促之間,很多事情都難以考慮周全。


    依孩兒愚見,父親可以先拖延時間,比如稱病,不去赴任,在此期間,厲兵秣馬,等一切準備就緒,再動手不遲。”


    似嬰的這一個建議非常優秀,李承嗣聽了,連連點頭,對這個孩子的才華,他是認可的。


    “繼軍說得有道理,咱們就算要反,也不是馬上就能反的。


    咱們需要萬事俱備之後,再起兵戈。”


    眾人紛紛應和,也算是定下了基調,然後謀劃起了細節。


    殊不知,造反最好的準備,就是沒有準備。一聲不吭,忽然起兵,才能叫人防不勝防。


    似嬰勸李承嗣好好準備,實際上是在消磨所有人的心氣。


    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腦子一熱造反,這時候是最有幹勁的。


    但你若是去思考怎麽造反,那麽憂慮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有了憂慮,氣勢自然就弱了下去。


    除非李家是早就開始謀劃造反,然後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不斷謀劃,這樣一來,戰鬥意誌才會更加堅定,因為這就意味著造反的心經過了千錘百煉。


    眼下的情況顯然不是。


    李家前麵兩代還是忠君愛國的,三代開始叛逆,四代越發誇張,五代也隻是有了擁兵自重的野心。


    再給他們一兩代人的傳承,他們說不定真能仔細謀劃好。


    不說造反成功,也必定能成為一方諸侯。


    可惜,他們現在是等不到了。


    李家的人很快忙了起來,開始聯絡各方豪傑,準備共謀大業。


    朝廷的一紙調令,讓整個江湖都活躍了起來。


    然而,這造反的活動,沒有人邀請互助會。


    不是他們不想邀請,在絕對的利益麵前,一點點私怨不算什麽。


    但是……互助會是真能藏。


    自從林安發現沒有人響應鬼王教的造反之後,他就決定轉地下活動了。


    明麵上的鬼都在荒寂戈壁,暗地裏的鬼都藏得死死的,根本找不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伏魔聖體,老婆全是頂級妖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不吃梨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不吃梨子並收藏我伏魔聖體,老婆全是頂級妖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