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並不讚同把生意遷回上京城,主要是因為,上京城就這麽大地方。世家門閥貴族又多,想要在多如牛毛的門閥貴族中的上京城,站穩腳跟,實屬不易。
她覺得,就算現在江南天災人禍,生意慘淡。但和上京城比起來,富庶的江南,才是一塊金疙瘩。無論他們怎麽挖,總能挖一點金子出來。
況且,他們謝府在江南多年,這些掌櫃的又熟諳江南,有他們在江南,謝氏的庶務就不會出大問題。
“若是太太不想把生意遷回來,也可將將一部分的鋪子,改成別的買賣。”
其中的一位管事,習慣性地摸著下巴上的胡子,說話慢吞吞的:
“依小的看,咱們的鋪子,可以做一些北地或者是上京城才有的吃食或者是好酒。”
“江南人多文雅,好酒好茶。”
“若是改成酒館和茶室,小的覺得生意肯定不錯。”
謝氏在江南大部分的生意,都是茶葉和布莊,還有一小部分裝修華麗的客棧。
如今,江南的災禍嚴重,生存尚且困難,誰還能顧得上風雅?
他們這些人覺得,趁著江南災禍嚴重,好好籌謀一番才是。
“沒錯。”
有人附和著:
“江南那邊,留下幾個鋪子。其餘的鋪子,就改成一些適合平民的小館子或者是布莊什麽的,也能賺一些銀子。”
其餘幾人附和著:
“對,沒錯。”
“我們此時也可弄個商隊。江南、北地、京城之間,每半月互來一次。”
他們趁著此次江南之禍,可以用很低的價錢招人。車馬費,也貴不到哪裏去。
如此一算,他們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氏並未仔細地聽他們說話,極其敷衍地點了下頭,“嗯。”
坐在她身側的人,接著往下說:“小的也覺得雲嶺兄說的對。聽聞,嶺南的荔枝,運到京城要賣到百兩。若是用我們自己的商隊,日進鬥金也不是不可能。”
“你們說的都對。”
她有些急躁地點點頭:
“我有些乏了,今日事就到這裏吧。”
“是。”眾位管事起身告辭。
王氏看著他們要把賬本帶走,又急急忙忙地說道:
“你們把賬本留下吧。”
“是。”
眾位管事將賬本放到了青萍的手中,朝著王氏行了禮,躬身退了下去。
管事們一離開,王氏就迫不及待地搶過了青萍手裏的賬本,一頁一頁的翻看,嘴裏嘟囔著:“夠了,夠了。有了這些銀子,就夠了。”
這上麵還有萬兩銀子。
一分為二。
一半送去給二姑娘,這樣她的日子就以後會過的舒心。
二處,是要托人送去給邊疆的景哥兒送去。
出門在外,他一個什麽苦都沒吃過的公子哥,身上帶一些銀子總沒錯的。
青萍看了眼王氏的神色。
看她神色還算是正常,眉宇間還隱隱帶有幾分歡喜之色,她才說話:“太太,那外麵咱們借的銀子,也到時候還了。還有,李太太和王太太已經請人遞了口信過來。咱們下個月給的銀子,要在漲一點。還有,大公子臨離開前,欠下的那麽多的銀子,也是要還的。”
青萍沒說一句話,王氏的臉色就沉下去一分。
到最後,已經比鍋底還黑:
“兩位嫂子那邊不能拖。”
景哥兒還要托哥哥照顧,這銀子是萬萬不能少:
“那就將給二姑娘的那份銀子,在減少一些,添到她們那份上。”
“在從二姑娘那裏,分出來一些,替大公子還賬。”
青萍道:“那姑娘這裏的銀子,就不怎麽多了。日後,怕是還要來和您討要。”
“那就是謝六的事情了。”
王氏煩躁地合上了已經看了一半兒的賬本,扔回了青萍的手裏,“這事兒就先這樣吧,以後的事情,就全都交給六姑娘去處理。”
“是。”青萍抱著賬本往外走,才走了沒幾步,就被王氏喊住了,“等一下。”
青萍轉身身來“太太還有什麽事情需要吩咐奴婢嗎?”
王氏冷著臉:“他們從未來過咱們這兒,我也從未見過他們。他們送來的銀子,我也不知道。清楚了嗎?”
青萍點點頭,“奴婢知道的。”
試著,朝著王氏福了福身子,抱著賬本離開了。
青萍的速度很快,幾乎是一炷香的時間內,將王氏交代的事情都辦完了。
與正院的距離遠了些,幾位管事才開口說話:
“太太是什麽意思?”
“估摸著太太都沒聽進去咱們說的話。”
“那咱們怎麽辦?”
給主家交不上銀子,日後受罪的還是他們。
“我之前聽聞,如今謝府的當家人,是六姑娘。要不,咱們看過了六姑娘的意思,在決定之後如何?”
“這六姑娘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姑娘,怕是見識有限,做不出什麽決定。我們聽她所說,怕是難上加難。”
“聽說,這位六姑娘是爺親自所選的掌家人,做事也有幾分爺的狠辣和果斷。我想著把事情和六姑娘說一說,若是姑娘不同意,我們就去老家找爺,和爺說說吧。”
“這件事,要小心處理。我們斷斷不可把露了什麽禮數,到時,到了太太或者是六姑娘的耳中,就成了咱們的不是。咱們也不想,因為一句話,就斷了咱們的前程吧。”
“徐管事提醒的是。”
又有人說道:
“隻是,咱們方才說的事情,六姑娘會同意嗎?”
如今這般好的機會,可是十分難得。
“我想,六姑娘應該會同意。”
“哦,為何?”
“六姑娘聰慧,隻是稍稍一想,便明白其中意思了。我們組建了商隊,不僅賺了銀子,還給謝氏賺了名聲。一舉兩得的機會,六姑娘怎麽可能會錯過?”
如此一想,這事就成了大半。
到了末時末,熱鬧了一天的梅園,才漸漸恢複了平靜。停在梅園門口的馬車,一輛接著一輛駛離梅園,朝著熱鬧的街道,飛快地跑了過去。
謝府的馬車停在門口,六姑娘扶著玉奴的手,才要上馬車,身後就傳來了裴二姑娘的聲音:
“六妹妹。”
六姑娘轉頭看著裴二姑娘:
“二姑娘。”
裴二姑娘上前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你什麽時候還出來找我玩兒啊,你別總是一個人悶在家裏,也時常出來溜達溜達。”
她覺得,就算現在江南天災人禍,生意慘淡。但和上京城比起來,富庶的江南,才是一塊金疙瘩。無論他們怎麽挖,總能挖一點金子出來。
況且,他們謝府在江南多年,這些掌櫃的又熟諳江南,有他們在江南,謝氏的庶務就不會出大問題。
“若是太太不想把生意遷回來,也可將將一部分的鋪子,改成別的買賣。”
其中的一位管事,習慣性地摸著下巴上的胡子,說話慢吞吞的:
“依小的看,咱們的鋪子,可以做一些北地或者是上京城才有的吃食或者是好酒。”
“江南人多文雅,好酒好茶。”
“若是改成酒館和茶室,小的覺得生意肯定不錯。”
謝氏在江南大部分的生意,都是茶葉和布莊,還有一小部分裝修華麗的客棧。
如今,江南的災禍嚴重,生存尚且困難,誰還能顧得上風雅?
他們這些人覺得,趁著江南災禍嚴重,好好籌謀一番才是。
“沒錯。”
有人附和著:
“江南那邊,留下幾個鋪子。其餘的鋪子,就改成一些適合平民的小館子或者是布莊什麽的,也能賺一些銀子。”
其餘幾人附和著:
“對,沒錯。”
“我們此時也可弄個商隊。江南、北地、京城之間,每半月互來一次。”
他們趁著此次江南之禍,可以用很低的價錢招人。車馬費,也貴不到哪裏去。
如此一算,他們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氏並未仔細地聽他們說話,極其敷衍地點了下頭,“嗯。”
坐在她身側的人,接著往下說:“小的也覺得雲嶺兄說的對。聽聞,嶺南的荔枝,運到京城要賣到百兩。若是用我們自己的商隊,日進鬥金也不是不可能。”
“你們說的都對。”
她有些急躁地點點頭:
“我有些乏了,今日事就到這裏吧。”
“是。”眾位管事起身告辭。
王氏看著他們要把賬本帶走,又急急忙忙地說道:
“你們把賬本留下吧。”
“是。”
眾位管事將賬本放到了青萍的手中,朝著王氏行了禮,躬身退了下去。
管事們一離開,王氏就迫不及待地搶過了青萍手裏的賬本,一頁一頁的翻看,嘴裏嘟囔著:“夠了,夠了。有了這些銀子,就夠了。”
這上麵還有萬兩銀子。
一分為二。
一半送去給二姑娘,這樣她的日子就以後會過的舒心。
二處,是要托人送去給邊疆的景哥兒送去。
出門在外,他一個什麽苦都沒吃過的公子哥,身上帶一些銀子總沒錯的。
青萍看了眼王氏的神色。
看她神色還算是正常,眉宇間還隱隱帶有幾分歡喜之色,她才說話:“太太,那外麵咱們借的銀子,也到時候還了。還有,李太太和王太太已經請人遞了口信過來。咱們下個月給的銀子,要在漲一點。還有,大公子臨離開前,欠下的那麽多的銀子,也是要還的。”
青萍沒說一句話,王氏的臉色就沉下去一分。
到最後,已經比鍋底還黑:
“兩位嫂子那邊不能拖。”
景哥兒還要托哥哥照顧,這銀子是萬萬不能少:
“那就將給二姑娘的那份銀子,在減少一些,添到她們那份上。”
“在從二姑娘那裏,分出來一些,替大公子還賬。”
青萍道:“那姑娘這裏的銀子,就不怎麽多了。日後,怕是還要來和您討要。”
“那就是謝六的事情了。”
王氏煩躁地合上了已經看了一半兒的賬本,扔回了青萍的手裏,“這事兒就先這樣吧,以後的事情,就全都交給六姑娘去處理。”
“是。”青萍抱著賬本往外走,才走了沒幾步,就被王氏喊住了,“等一下。”
青萍轉身身來“太太還有什麽事情需要吩咐奴婢嗎?”
王氏冷著臉:“他們從未來過咱們這兒,我也從未見過他們。他們送來的銀子,我也不知道。清楚了嗎?”
青萍點點頭,“奴婢知道的。”
試著,朝著王氏福了福身子,抱著賬本離開了。
青萍的速度很快,幾乎是一炷香的時間內,將王氏交代的事情都辦完了。
與正院的距離遠了些,幾位管事才開口說話:
“太太是什麽意思?”
“估摸著太太都沒聽進去咱們說的話。”
“那咱們怎麽辦?”
給主家交不上銀子,日後受罪的還是他們。
“我之前聽聞,如今謝府的當家人,是六姑娘。要不,咱們看過了六姑娘的意思,在決定之後如何?”
“這六姑娘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姑娘,怕是見識有限,做不出什麽決定。我們聽她所說,怕是難上加難。”
“聽說,這位六姑娘是爺親自所選的掌家人,做事也有幾分爺的狠辣和果斷。我想著把事情和六姑娘說一說,若是姑娘不同意,我們就去老家找爺,和爺說說吧。”
“這件事,要小心處理。我們斷斷不可把露了什麽禮數,到時,到了太太或者是六姑娘的耳中,就成了咱們的不是。咱們也不想,因為一句話,就斷了咱們的前程吧。”
“徐管事提醒的是。”
又有人說道:
“隻是,咱們方才說的事情,六姑娘會同意嗎?”
如今這般好的機會,可是十分難得。
“我想,六姑娘應該會同意。”
“哦,為何?”
“六姑娘聰慧,隻是稍稍一想,便明白其中意思了。我們組建了商隊,不僅賺了銀子,還給謝氏賺了名聲。一舉兩得的機會,六姑娘怎麽可能會錯過?”
如此一想,這事就成了大半。
到了末時末,熱鬧了一天的梅園,才漸漸恢複了平靜。停在梅園門口的馬車,一輛接著一輛駛離梅園,朝著熱鬧的街道,飛快地跑了過去。
謝府的馬車停在門口,六姑娘扶著玉奴的手,才要上馬車,身後就傳來了裴二姑娘的聲音:
“六妹妹。”
六姑娘轉頭看著裴二姑娘:
“二姑娘。”
裴二姑娘上前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你什麽時候還出來找我玩兒啊,你別總是一個人悶在家裏,也時常出來溜達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