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雙重人格?
我一堂堂演員綁定個曲庫有啥用? 作者:忙裏半日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蕭不是沒有準備好說辭,而是他準備的說辭糊弄一般人還好,但是根本糊弄不過去胡金秋,更何況他的旁邊還站著自己的老師林青夏,所以此刻的他大腦轉的飛快,瘋狂的思考著要如何回答胡金秋的問題。
就在這緊急關頭沒想到一道女聲打斷了葉蕭的思路:“爺爺,胡爺爺,孔老來了。”
林瑾萱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客廳裏,而她的身後跟著孔三話劇社社長孔壬。
孔壬來之前並不知道今天還有其他人,他和胡金秋因為林青夏的關係也見過幾次,雖然交往不深但還算熟悉,見了麵不由得互相寒暄一番。
林瑾萱見此走到葉蕭身邊,朝著葉蕭眨了眨眼睛,那表情說不出的得意,似乎在說這下你遇到麻煩了吧!這幾個老頭可不是好應付的。
可林瑾萱不知道的是當葉蕭見到孔壬的那一刻,突然一個念頭湧上了他的心頭,雖然這個法子說出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他稍微一細想竟然驚訝的發現自己身上的一切似乎都解釋的通了。
林瑾萱有些奇怪的看著葉蕭,本以為他會因為孔壬的到來而感到頭疼,怎麽現在的表情卻變得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幾位老人相互寒暄一下後,胡金秋將目光重新望向葉蕭,他還在等著葉蕭的答案!
此時的葉蕭恢複了鎮靜,向著胡金秋的方向露出一抹謙虛的笑容,一字一句的說道:“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是來自我之前看過的一段曆史,對那位英雄般的人物充滿了敬意,但是也不免對他悲涼的結局感到唏噓,因此才以那段曆史為背景創作出這樣一首歌曲。”
胡金秋聞言點了點頭,這種說法似乎也比較合理,他沒有過多糾結,因為這個問題其實隻是一個鋪墊,這並不是他真正想問的問題,於是繼續問道:“我想知道的是你是專門研究過這段曆史嗎?為什麽對於當時的事情會如此的了解,更別說不過短短幾句歌詞就將那時的景象完美的呈現了出來?”
葉蕭聞言一本正經的回答道:“沒錯,那段曆史我很熟悉,也對其做過專門的研究,《虞兮歎》這首歌我下的功夫很足,所以可以更好的把我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至於最後的那段戲曲的加入也是我早早就計劃好了的,我接下來的創作可能也會有這方麵的嚐試。”
葉蕭的話十分的坦蕩,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但是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真正難解釋的不是這首歌曲的靈感,而是他是如何將那些傳統文化完美的融入到歌曲中並且能做到如此渾然天成的,這一點才是胡金秋這位曲神真正難以理解的地方。
果然如葉蕭所想,胡金秋的目光變得有些尖銳,而後他沉聲問道:“小葉,我真正不能理解的是你是如何做到如此完美的將戲曲融進你的歌曲之中的,再別說之前那首《少年說》對於那些古語的運用也實在是有些太過專業了,說句有些不尊重人的話,以你目前的水平我不認為你能創作出這樣的歌曲來!”
說到這,胡金秋的表情也有些無奈,畢竟自己現在是當著人家老師的麵質疑他學生的作品,甚至是葉蕭這個人,但是他就是想知道這小子到底是怎麽做到的!於是他咬了咬牙,開口問道:“我想知道你究竟是如何能寫出這幾首歌曲的,要知道天賦是無法解釋你身上發生的一切的!”
這話其實說的已經有些過分了,可是胡金秋不想葉蕭糊弄他,今天在老友家他想把自己的疑慮全部都打消掉,畢竟作為曲神他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這次協會的突然動作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一種趨勢。
胡金秋清楚的知道接下來整個夏國樂壇將要麵對的是什麽,而葉蕭目前展示出的天賦注定會在這場動蕩中扮演起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其到時候被其他人抓著不放,還不如由自己來說!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葉蕭接下來的話直接讓他有些哭笑不得,隻見葉蕭沉思片刻後一本正經的說道:“不瞞您說,我在創作過程中會陷入一種十分玄妙的狀態,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就好像有另一個自己操縱著我的身體,而當我再次清醒過來時我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歌曲的旋律以及部分主要歌詞,而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再一次加以完善。”
胡金秋聞言眉頭皺的老高,他不知道是不是葉蕭在忽悠自己,葉蕭此刻的表情非常的認真,絲毫沒有作假的樣子,但問題是這個說法就像是耍無賴一般,按照葉蕭的意思是自己在創作歌曲時被別人奪舍了?然後那人又將歌曲強行灌進葉蕭的大腦中?
一旁的林青夏也有些發懵,他沒想到葉蕭會這般回答,雖然不像是在敷衍胡金秋,可問題是這種回答根本就和沒回答差不多。
在場的眾人在葉蕭回答完都陷入了沉思,而一旁的林瑾萱卻突然插嘴道:“這很難理解嗎?作為演員這樣的事就經常發生啊!我們行業中的前輩有很多都遇到過沉浸在角色中無法脫離的情況,而有些前輩甚至會覺得那就是另一個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裏,這種狀態還有個學術性的叫法叫做精神分裂,說好聽點就是雙重人格!”
她看向葉蕭,微微朝著他眨了眨眼,而後對眾人接著說道:“不過我看葉蕭似乎還沒到這種程度,估計就是在靈感突然迸發時那種人格才會出現,他也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唄!”
在場的幾位老人雖然不是很懂林瑾萱說的精神分裂,但是經過她的介紹大致也了解了所謂的雙重人格,一時間雖然覺得有些荒謬但是不知為何卻又覺得多少有些合理。
畢竟葉蕭是“突然”學會的作曲,而且他對於作曲的了解確實也不能支撐他創作出這些歌曲,這是林青夏接觸過葉蕭幾次後得出的結論,可問題是這些歌曲似乎又都是葉蕭本人創作出來的,這一點就連胡金秋也十分的篤定,這才會讓在場的林青夏和胡金秋如此疑惑。
可現在葉蕭這個第二人格的“說法”似乎一切都解釋的通了,在葉蕭主體意識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還有另一個“葉蕭”,這個“葉蕭”才是能創作出這些作品的源頭。
此刻的胡金秋一臉的尷尬,雖然得到了所謂的“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他還想再多問幾句,可就在此時一旁看熱鬧的孔壬卻突然開口道:“我看了半天才弄明白,感情這孩子天賦高還是錯了?”
就在這緊急關頭沒想到一道女聲打斷了葉蕭的思路:“爺爺,胡爺爺,孔老來了。”
林瑾萱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客廳裏,而她的身後跟著孔三話劇社社長孔壬。
孔壬來之前並不知道今天還有其他人,他和胡金秋因為林青夏的關係也見過幾次,雖然交往不深但還算熟悉,見了麵不由得互相寒暄一番。
林瑾萱見此走到葉蕭身邊,朝著葉蕭眨了眨眼睛,那表情說不出的得意,似乎在說這下你遇到麻煩了吧!這幾個老頭可不是好應付的。
可林瑾萱不知道的是當葉蕭見到孔壬的那一刻,突然一個念頭湧上了他的心頭,雖然這個法子說出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他稍微一細想竟然驚訝的發現自己身上的一切似乎都解釋的通了。
林瑾萱有些奇怪的看著葉蕭,本以為他會因為孔壬的到來而感到頭疼,怎麽現在的表情卻變得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幾位老人相互寒暄一下後,胡金秋將目光重新望向葉蕭,他還在等著葉蕭的答案!
此時的葉蕭恢複了鎮靜,向著胡金秋的方向露出一抹謙虛的笑容,一字一句的說道:“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是來自我之前看過的一段曆史,對那位英雄般的人物充滿了敬意,但是也不免對他悲涼的結局感到唏噓,因此才以那段曆史為背景創作出這樣一首歌曲。”
胡金秋聞言點了點頭,這種說法似乎也比較合理,他沒有過多糾結,因為這個問題其實隻是一個鋪墊,這並不是他真正想問的問題,於是繼續問道:“我想知道的是你是專門研究過這段曆史嗎?為什麽對於當時的事情會如此的了解,更別說不過短短幾句歌詞就將那時的景象完美的呈現了出來?”
葉蕭聞言一本正經的回答道:“沒錯,那段曆史我很熟悉,也對其做過專門的研究,《虞兮歎》這首歌我下的功夫很足,所以可以更好的把我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至於最後的那段戲曲的加入也是我早早就計劃好了的,我接下來的創作可能也會有這方麵的嚐試。”
葉蕭的話十分的坦蕩,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但是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真正難解釋的不是這首歌曲的靈感,而是他是如何將那些傳統文化完美的融入到歌曲中並且能做到如此渾然天成的,這一點才是胡金秋這位曲神真正難以理解的地方。
果然如葉蕭所想,胡金秋的目光變得有些尖銳,而後他沉聲問道:“小葉,我真正不能理解的是你是如何做到如此完美的將戲曲融進你的歌曲之中的,再別說之前那首《少年說》對於那些古語的運用也實在是有些太過專業了,說句有些不尊重人的話,以你目前的水平我不認為你能創作出這樣的歌曲來!”
說到這,胡金秋的表情也有些無奈,畢竟自己現在是當著人家老師的麵質疑他學生的作品,甚至是葉蕭這個人,但是他就是想知道這小子到底是怎麽做到的!於是他咬了咬牙,開口問道:“我想知道你究竟是如何能寫出這幾首歌曲的,要知道天賦是無法解釋你身上發生的一切的!”
這話其實說的已經有些過分了,可是胡金秋不想葉蕭糊弄他,今天在老友家他想把自己的疑慮全部都打消掉,畢竟作為曲神他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這次協會的突然動作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一種趨勢。
胡金秋清楚的知道接下來整個夏國樂壇將要麵對的是什麽,而葉蕭目前展示出的天賦注定會在這場動蕩中扮演起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其到時候被其他人抓著不放,還不如由自己來說!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葉蕭接下來的話直接讓他有些哭笑不得,隻見葉蕭沉思片刻後一本正經的說道:“不瞞您說,我在創作過程中會陷入一種十分玄妙的狀態,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就好像有另一個自己操縱著我的身體,而當我再次清醒過來時我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歌曲的旋律以及部分主要歌詞,而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再一次加以完善。”
胡金秋聞言眉頭皺的老高,他不知道是不是葉蕭在忽悠自己,葉蕭此刻的表情非常的認真,絲毫沒有作假的樣子,但問題是這個說法就像是耍無賴一般,按照葉蕭的意思是自己在創作歌曲時被別人奪舍了?然後那人又將歌曲強行灌進葉蕭的大腦中?
一旁的林青夏也有些發懵,他沒想到葉蕭會這般回答,雖然不像是在敷衍胡金秋,可問題是這種回答根本就和沒回答差不多。
在場的眾人在葉蕭回答完都陷入了沉思,而一旁的林瑾萱卻突然插嘴道:“這很難理解嗎?作為演員這樣的事就經常發生啊!我們行業中的前輩有很多都遇到過沉浸在角色中無法脫離的情況,而有些前輩甚至會覺得那就是另一個自己在自己的身體裏,這種狀態還有個學術性的叫法叫做精神分裂,說好聽點就是雙重人格!”
她看向葉蕭,微微朝著他眨了眨眼,而後對眾人接著說道:“不過我看葉蕭似乎還沒到這種程度,估計就是在靈感突然迸發時那種人格才會出現,他也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唄!”
在場的幾位老人雖然不是很懂林瑾萱說的精神分裂,但是經過她的介紹大致也了解了所謂的雙重人格,一時間雖然覺得有些荒謬但是不知為何卻又覺得多少有些合理。
畢竟葉蕭是“突然”學會的作曲,而且他對於作曲的了解確實也不能支撐他創作出這些歌曲,這是林青夏接觸過葉蕭幾次後得出的結論,可問題是這些歌曲似乎又都是葉蕭本人創作出來的,這一點就連胡金秋也十分的篤定,這才會讓在場的林青夏和胡金秋如此疑惑。
可現在葉蕭這個第二人格的“說法”似乎一切都解釋的通了,在葉蕭主體意識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還有另一個“葉蕭”,這個“葉蕭”才是能創作出這些作品的源頭。
此刻的胡金秋一臉的尷尬,雖然得到了所謂的“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他還想再多問幾句,可就在此時一旁看熱鬧的孔壬卻突然開口道:“我看了半天才弄明白,感情這孩子天賦高還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