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殿。
賈瑛照常參加朝會,果然不出賈瑛所料。
慶隆帝的招賢令一頒布。
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說起來是招賢令,目的廣納天下能人誌士,但是實際上不過是在籠絡世家子弟罷了。
文武百官盡皆上奏,舉薦各自宗親好友。
其中大都是門閥子弟。
密密麻麻的舉薦名冊上,所謂的寒門士子更是少之又少,多是沾親帶故。
慶隆帝看著花名冊。
不由得眉頭緊皺。
雖然達到了他籠絡世家的目的,但是實際上,能夠對北伐有重要作用的人才卻是少之又少。
“水溶!”
“這南安郡王世子是怎麽回事?你為何要舉薦吳熊?”
慶隆帝想要稍稍敲打一下這些人。
不要讓文武百官過於放肆。
所以先拿北靜王水溶以及南安郡王開刀。
北靜王水溶則是上前半步,舔著臉喊道:
“回陛下!”
“這南安郡王世子吳熊,自幼飽讀兵書,又是出身將門,小時候便跟隨南安王爺在軍營裏摸爬滾打,弓馬嫻熟,於馬背上能雙手開弓,能征善戰。”
“又兼有滿腹經綸,無論是整軍備戰收拾北境殘局,亦或者是指揮將士作戰,都揮之如臂,得心應手!”
“若是陛下能夠重用南王世子,定然是馬到功成!”
北靜王看著年紀不大,但是口若懸河,誇人的時候頭頭是道。
舌綻蓮花!
要不是賈瑛在河間見過吳熊,還真就被北靜王水溶給忽悠到了。
那家夥長得白白胖胖。
還能弓馬嫻熟?
我看他能自己上馬就不錯了!
“哼!”
“臣不以為然!”
平日裏極少參與朝會議論的賈瑛,這一次終於是忍不住出聲了。
吳熊當初挨了自己的一鞭子。
現在要是讓吳熊出任北軍統帥。
不要說賈瑛自己不答應。
就是慶隆帝自己都不答應。
南安郡王本就在江州一帶執掌兵馬以及大量水師艦隊,又和粵海將軍關係不淺。
如果再讓這些人把手伸到北軍。
除非是慶隆帝腦袋瓜子壞掉了。
這時候。
本來出來唱紅臉的戲份是馮唐日常幹的事情,但是今天賈瑛實在是忍無可忍,索性上前搶了馮唐的紅臉角色。
馮唐本來已經跨出去的步子,又悄悄退了回去。
隻見賈瑛轟然抱拳怒吼:
“啟稟陛下!”
“臣以為北靜王爺此言差矣,世子吳熊臣有幸在河間見過一麵,其人身形肥碩,出行時如同女子一般乘車坐轎,從未見過其騎馬。”
“而且世子吳熊手掌光滑細嫩如同女子手掌一般,陛下也練過騎射劍術,自然是知道常年習武之人,必然手掌粗糙,虎口生繭,可見這位世子根本就不是習武之人。”
“若是讓這樣的無能之輩,以次充好率軍北伐,豈不是成了笑話?”
一時間。
水溶臉色鐵青,咬著牙喊道:
“陛下休要聽此人瘋言瘋語,朝堂上誰不知道賈瑛瘋子一般,說話語無倫次!”
“你僅僅見過世子一麵,怎能就胡亂斷定?”
“你這是公然不把南安王爺放在眼裏,誹謗世子的名聲!”
“狗屁!”賈瑛冷聲斷喝道,“你們這些人滿嘴的仁義道德,還不就是為了舉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出任北軍將領?”
直來直去,這才是他的風格。
賈瑛上前一步。
瞬間讓水溶啞口無言。
畢竟。
賈瑛可是說揍人就揍人的,毫無顧忌,哪怕是水溶也有些發惜。
水溶長得白白淨淨,細皮嫩肉。
遠不及賈瑛這高大英武。
休要說打架了。
就是被賈瑛給輕輕碰一下估計都要命了。
“好,好!”
“你說世子吳熊是無用之人,那你有能耐,倒是給陛下舉薦一名能夠解決北境邊患的人才!”
“本王倒是要看看,侯爺舉薦的人才是不是無用之人?”
水溶不敢硬剛。
隻能是曲線救國。
他算準了賈瑛是單門獨戶,勢單力薄,隻有皇帝撐腰罷了。
官場人脈更是幾乎為零。
沒有宗親支持、沒有家族關係支持、沒有門生故吏
想要讓他推薦人才出來?
還不如從大街上隨便拉個人來靠譜。
水溶昂著小白臉。
似乎很是得意自己的聰明才智。
隻要動動嘴皮子就能把賈瑛給鎮住了,從而找回麵子,找回氣場!
慶隆帝也看不下去了。
但是又想看看賈瑛作何反應,又會如何應對?
眾人都看向賈瑛。
“呼呼!”
賈瑛深吸了兩口氣,沉聲大喝道:
“啟稟陛下!”
“臣還真的就碰到了一名擁有蓋世之才的能人!”
眾人全都覺得好奇。
賈瑛如此高傲之人,堪稱氣衝鬥牛,竟然也有他看得上眼的人?
慶隆帝一時來了興趣。
“愛卿所言乃是何人?”
“朕著實是好奇不已!”
賈瑛也是沒辦法。
本來還想著讓辛棄疾私下裏好好準備一番,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看來今天就要直接站出來幫幫場子了。
當然。
賈瑛是絕對相信辛棄疾的才華的。
不說比之武聖、中興四將之流。
但是絕對能夠將吳熊這種草包狗熊統統按在地上摩擦!
“啟稟陛下!”
“吏部辛棄疾,當國士無雙!”
此話一出。
頓時引起朝堂上水溶等人捧腹大笑。
《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秦朝末年,蕭何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後劉邦拜其為大將軍。
由此典故。
賈瑛的一句“國士無雙”,雖然有誇張成分。
但是瞬間將檔次拉滿。
當然是令人難以置信。
“區區吏部小官,能有國士之才?”
“笑話!”
“侯爺當真是會開玩笑!”
“如果吏部的無名之輩都有國士之才,那我等豈不是成聖人了?”
霎時間。
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嗤之以鼻。
饒是如此。
賈瑛還是義無反顧,朗聲道:
“啟稟陛下!”
“臣曾有幸聽聞辛棄疾此人對於北伐之事的看法,隻覺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突然間恍如醍醐灌頂,神智清明!”
“臣願意用項上人頭擔保,此人絕對有國士之才!”
“望陛下明鑒!”
本來還覺得賈瑛就是隨口一說。
現在。
見到賈瑛這般認真嚴肅,不像是在開玩笑。
慶隆帝頓時坐不住了。
水溶等人又在附和起哄。
“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將此人速速召來殿上對質,本王倒是要看看,如何個醍醐灌頂之法?”
“王爺說的對,不妨將此人請來給吾等看看。”
“我們都想瞧一瞧國士之才,乃是何等本事?”
“吏部小官,也不過是半刻鍾的功夫便知真假!”
見狀。
慶隆帝朝身後的夏公公點了點頭,後者趕緊去吏部喊人。
賈瑛心中暗道。
以辛棄疾之才,堵住這些蠢貨的悠悠之口,還不是信手拈來。
就讓你們看看。
本侯舉薦的人是不是稱得上有國士之才!
“吏部少侍郎辛棄疾,進殿~”
伴隨著一聲高呼。
隻見身穿青衣官服的辛棄疾被宦官引入德陽殿。
在古代衣服的顏色是很有講究的。
大多數高品大官的服飾都是以紫色、黑色這種深顏色為主,一來是這等顏色的絲綢昂貴,二來則是需要顯示出一品官員的沉穩。
而低級官員、小吏,則是隻能穿青、灰白之色的服飾。
甚至於衣服在多次清洗之後會逐漸泛白。
但是小官多拮據,沒有多餘的錢再去更換新的服飾,所以都是偏青白之色。
眾人看到辛棄疾一身青袍,微微泛白。
不由得心生蔑視。
不用想就知道是寒門弟子,甚至於連寒門都算不上的那種讀書人。
就這種人也能夠平定北疆?
收複燕雲十六郡?
“吏部少侍郎辛棄疾,參見陛下!!!”
辛棄疾乃是習武之人。
這一聲淩厲十足,好似雄氣堂堂貫鬥牛!
旋即令人不再敢輕視於他。
普通小官小吏。
突然毫無準備覲見天子,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不聲音發顫都難得了,更何況是這般從容不迫處之泰然?
眾人暗暗稱奇。
收起了輕視之意。
隻見辛棄疾雖然衣著簡單樸素,但是年過三十,依舊保持者強健有力的身體,儒生內襯頗為溫和,但是袖口下寬大的骨節,又顯示此人乃是驍勇善戰之輩。
整個人站定如鬆不卑不亢。
不是尋常之人!
難道當真有國士之才?
賈瑛在一旁冷笑一聲,已經做好了看戲的準備。
“朕的大將軍說你有國士之才,對於北伐之事更是頗有見地,不如同在場的大臣們討論討論,若有才,朕必采納!”
慶隆帝一時間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也隱約覺得辛棄疾不是泛泛之輩。
“啟稟陛下!”
“臣確實有滿腔策略,隻是字字珍重,篇幅逾越萬字之多,還請陛下請宮人當場記錄於冊,要求一句不落,一字不差!”
“日後修訂編冊,當供文武百官時時翻看,反複揣摩!”
嘶~
“好大的口氣!”
“萬字篇幅全部口述?”
“還要登記在冊,讓我等反複揣摩?”
“笑話笑話~”
一時間。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家夥不過是大放厥詞、口出狂言之人。
已然有了不好的主觀印象。
賈瑛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暗道這家夥果然是詞中之龍,夠狂!當得上這個牛逼的稱號!
敢這麽和天子百官說話。
怪不得人家宋孝宗對你的建議不理不睬,實在是太狂傲了。
賈瑛見氣氛有些不對勁。
趕緊抱拳道。
“陛下!不如讓這位小官試一試!”
有賈瑛請求。
慶隆帝自然是要給麵子的,當即朝著身後的太監揮手道:
“準備紙墨筆硯!”
慶隆帝以為辛棄疾臨時起意,不可能出口成章,所以隻需要夏公公一人抄寫便足夠了。
畢竟才思敏捷的天才,不常有。
昔日曹植七步成詩已然被傳為佳話,更何況是臨場於朝堂發揮?
然而。
事實證明慶隆帝等人的想法全都是錯的。
太小看辛棄疾了!
“這位大人,可以開始了~”
夏公公擺好紙墨筆硯,遂即出聲提醒。
辛棄疾頭也不回,當即負手而立,引吭高喊:
“臣今日獻《禦戎十論》,助陛下平地邊疆,收複燕雲十六郡,徹底剿滅金人賊寇之危!”
“首論,審勢第一!用兵之道,形與勢二。不知而一之,則沮於形、眩於勢,而勝不可圖,且坐受斃矣。何謂形?小大是也。何謂勢?虛實是也。土地之廣,財賦之多,士馬之眾,此形也,非勢也。形可舉以示威,不可用以必勝…”
“次論,察情第二!兩敵相持,無以得其情則疑,疑故易駭,駭而應之必不能詳;有以得其情則定……”
“觀釁第三!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係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實基於喜怒。喜怒之方形,視之若未有休戚…”
“……”
辛棄疾言辭慷慨,鏗鏘有力,就像是戰場上指揮作戰的統帥一般。
一詞一句都擲地有聲!
振聾發聵!
洋洋灑灑數千字一氣嗬成,累得夏公公麵色鐵青,一時間手指幾近抽筋,片刻都不敢耽誤。
辛棄疾故意停頓下來。
慢悠悠道:“再不找些宮人來幫忙抄寫,豈不是要浪費陛下的時間?”
言下之意。
你抄寫的太慢了,根本就跟不上我的才思敏捷!
慶隆帝則是大為震撼。
又是喊了十幾名識字的宦官同時加入抄錄大軍的隊伍中。
辛棄疾見狀,便再無顧忌。
字字珠璣!
思如泉湧!
好似奔流到海不複回的江河之水,一發不可收拾!
“自治第四!臣聞今之論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於中原。’臣之說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穢不可以久安……”
其餘六論,盡皆詳細完善。
直叫人在場的人文武百官聽得瞠目結舌。
語速之快。
直接讓在場負責抄錄的宦官頭皮發麻,汗流浹背!
洋洋灑灑將近萬字的《禦戎十論》
直接讓水溶等人破了大防,
堪稱當眾打臉!
“愛卿可是說完了?
慶隆帝意猶未盡。
辛棄疾隻是淡淡道:“禦戎十論,已然有定!”
聽說總算是完了。
手指幾近抽筋的夏公公總算是鬆了口氣,暗道要是還沒說完,自己就得直接喊禦醫來救命了。
無地自容的水溶也是鬆了口氣。
再說下去。
自己就得找個坑把自個兒埋起來了。
和辛棄疾一比。
狗熊世子簡直就是一無是處。
兩人堪稱雲泥之別,毫無可比性。
作為舉薦人。
水溶表示自己很尷尬。
“快端茶給愛卿潤喉漱口!”
慶隆帝已經頗受震撼,趕緊讓人給辛棄疾端茶送水。
心中暗道:不愧是冠軍侯推薦的人才!當為國士無雙!
這些臣子都不安好心。
以舉賢不避親的借口來糊弄朕。
隻有冠軍侯才是一片赤誠啊!
辛棄疾猛灌了一壺涼茶,又是負手而立,鏗然高呼:
“方才臣隻是分析雙方的形勢,以及提出了周密詳盡的恢複大計和克敵製勝的方法。”
“接下來,臣再獻《九議》來陳述我中原豪傑的求勝之心!”
“執筆!”
辛棄疾好似是故意在報複剛才這些宦官的輕視之意,現在支棱起來後,更是不放過這些宦官,又是上萬字的長篇大論,差點沒讓夏公公當吐血暈過去。
“還不執筆,爾等宦官,是想忤逆陛下的旨意嗎?”
可憐的夏公公隻能是再次執筆。
奮筆疾書!
這一早上的朝會,幾乎是把他這一輩子的字都給寫完了。
欲哭無淚!
而文武百官則是感慨。
賈瑛是從哪發現這麽一個天縱奇才的?
賈瑛照常參加朝會,果然不出賈瑛所料。
慶隆帝的招賢令一頒布。
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說起來是招賢令,目的廣納天下能人誌士,但是實際上不過是在籠絡世家子弟罷了。
文武百官盡皆上奏,舉薦各自宗親好友。
其中大都是門閥子弟。
密密麻麻的舉薦名冊上,所謂的寒門士子更是少之又少,多是沾親帶故。
慶隆帝看著花名冊。
不由得眉頭緊皺。
雖然達到了他籠絡世家的目的,但是實際上,能夠對北伐有重要作用的人才卻是少之又少。
“水溶!”
“這南安郡王世子是怎麽回事?你為何要舉薦吳熊?”
慶隆帝想要稍稍敲打一下這些人。
不要讓文武百官過於放肆。
所以先拿北靜王水溶以及南安郡王開刀。
北靜王水溶則是上前半步,舔著臉喊道:
“回陛下!”
“這南安郡王世子吳熊,自幼飽讀兵書,又是出身將門,小時候便跟隨南安王爺在軍營裏摸爬滾打,弓馬嫻熟,於馬背上能雙手開弓,能征善戰。”
“又兼有滿腹經綸,無論是整軍備戰收拾北境殘局,亦或者是指揮將士作戰,都揮之如臂,得心應手!”
“若是陛下能夠重用南王世子,定然是馬到功成!”
北靜王看著年紀不大,但是口若懸河,誇人的時候頭頭是道。
舌綻蓮花!
要不是賈瑛在河間見過吳熊,還真就被北靜王水溶給忽悠到了。
那家夥長得白白胖胖。
還能弓馬嫻熟?
我看他能自己上馬就不錯了!
“哼!”
“臣不以為然!”
平日裏極少參與朝會議論的賈瑛,這一次終於是忍不住出聲了。
吳熊當初挨了自己的一鞭子。
現在要是讓吳熊出任北軍統帥。
不要說賈瑛自己不答應。
就是慶隆帝自己都不答應。
南安郡王本就在江州一帶執掌兵馬以及大量水師艦隊,又和粵海將軍關係不淺。
如果再讓這些人把手伸到北軍。
除非是慶隆帝腦袋瓜子壞掉了。
這時候。
本來出來唱紅臉的戲份是馮唐日常幹的事情,但是今天賈瑛實在是忍無可忍,索性上前搶了馮唐的紅臉角色。
馮唐本來已經跨出去的步子,又悄悄退了回去。
隻見賈瑛轟然抱拳怒吼:
“啟稟陛下!”
“臣以為北靜王爺此言差矣,世子吳熊臣有幸在河間見過一麵,其人身形肥碩,出行時如同女子一般乘車坐轎,從未見過其騎馬。”
“而且世子吳熊手掌光滑細嫩如同女子手掌一般,陛下也練過騎射劍術,自然是知道常年習武之人,必然手掌粗糙,虎口生繭,可見這位世子根本就不是習武之人。”
“若是讓這樣的無能之輩,以次充好率軍北伐,豈不是成了笑話?”
一時間。
水溶臉色鐵青,咬著牙喊道:
“陛下休要聽此人瘋言瘋語,朝堂上誰不知道賈瑛瘋子一般,說話語無倫次!”
“你僅僅見過世子一麵,怎能就胡亂斷定?”
“你這是公然不把南安王爺放在眼裏,誹謗世子的名聲!”
“狗屁!”賈瑛冷聲斷喝道,“你們這些人滿嘴的仁義道德,還不就是為了舉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出任北軍將領?”
直來直去,這才是他的風格。
賈瑛上前一步。
瞬間讓水溶啞口無言。
畢竟。
賈瑛可是說揍人就揍人的,毫無顧忌,哪怕是水溶也有些發惜。
水溶長得白白淨淨,細皮嫩肉。
遠不及賈瑛這高大英武。
休要說打架了。
就是被賈瑛給輕輕碰一下估計都要命了。
“好,好!”
“你說世子吳熊是無用之人,那你有能耐,倒是給陛下舉薦一名能夠解決北境邊患的人才!”
“本王倒是要看看,侯爺舉薦的人才是不是無用之人?”
水溶不敢硬剛。
隻能是曲線救國。
他算準了賈瑛是單門獨戶,勢單力薄,隻有皇帝撐腰罷了。
官場人脈更是幾乎為零。
沒有宗親支持、沒有家族關係支持、沒有門生故吏
想要讓他推薦人才出來?
還不如從大街上隨便拉個人來靠譜。
水溶昂著小白臉。
似乎很是得意自己的聰明才智。
隻要動動嘴皮子就能把賈瑛給鎮住了,從而找回麵子,找回氣場!
慶隆帝也看不下去了。
但是又想看看賈瑛作何反應,又會如何應對?
眾人都看向賈瑛。
“呼呼!”
賈瑛深吸了兩口氣,沉聲大喝道:
“啟稟陛下!”
“臣還真的就碰到了一名擁有蓋世之才的能人!”
眾人全都覺得好奇。
賈瑛如此高傲之人,堪稱氣衝鬥牛,竟然也有他看得上眼的人?
慶隆帝一時來了興趣。
“愛卿所言乃是何人?”
“朕著實是好奇不已!”
賈瑛也是沒辦法。
本來還想著讓辛棄疾私下裏好好準備一番,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看來今天就要直接站出來幫幫場子了。
當然。
賈瑛是絕對相信辛棄疾的才華的。
不說比之武聖、中興四將之流。
但是絕對能夠將吳熊這種草包狗熊統統按在地上摩擦!
“啟稟陛下!”
“吏部辛棄疾,當國士無雙!”
此話一出。
頓時引起朝堂上水溶等人捧腹大笑。
《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秦朝末年,蕭何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後劉邦拜其為大將軍。
由此典故。
賈瑛的一句“國士無雙”,雖然有誇張成分。
但是瞬間將檔次拉滿。
當然是令人難以置信。
“區區吏部小官,能有國士之才?”
“笑話!”
“侯爺當真是會開玩笑!”
“如果吏部的無名之輩都有國士之才,那我等豈不是成聖人了?”
霎時間。
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嗤之以鼻。
饒是如此。
賈瑛還是義無反顧,朗聲道:
“啟稟陛下!”
“臣曾有幸聽聞辛棄疾此人對於北伐之事的看法,隻覺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突然間恍如醍醐灌頂,神智清明!”
“臣願意用項上人頭擔保,此人絕對有國士之才!”
“望陛下明鑒!”
本來還覺得賈瑛就是隨口一說。
現在。
見到賈瑛這般認真嚴肅,不像是在開玩笑。
慶隆帝頓時坐不住了。
水溶等人又在附和起哄。
“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將此人速速召來殿上對質,本王倒是要看看,如何個醍醐灌頂之法?”
“王爺說的對,不妨將此人請來給吾等看看。”
“我們都想瞧一瞧國士之才,乃是何等本事?”
“吏部小官,也不過是半刻鍾的功夫便知真假!”
見狀。
慶隆帝朝身後的夏公公點了點頭,後者趕緊去吏部喊人。
賈瑛心中暗道。
以辛棄疾之才,堵住這些蠢貨的悠悠之口,還不是信手拈來。
就讓你們看看。
本侯舉薦的人是不是稱得上有國士之才!
“吏部少侍郎辛棄疾,進殿~”
伴隨著一聲高呼。
隻見身穿青衣官服的辛棄疾被宦官引入德陽殿。
在古代衣服的顏色是很有講究的。
大多數高品大官的服飾都是以紫色、黑色這種深顏色為主,一來是這等顏色的絲綢昂貴,二來則是需要顯示出一品官員的沉穩。
而低級官員、小吏,則是隻能穿青、灰白之色的服飾。
甚至於衣服在多次清洗之後會逐漸泛白。
但是小官多拮據,沒有多餘的錢再去更換新的服飾,所以都是偏青白之色。
眾人看到辛棄疾一身青袍,微微泛白。
不由得心生蔑視。
不用想就知道是寒門弟子,甚至於連寒門都算不上的那種讀書人。
就這種人也能夠平定北疆?
收複燕雲十六郡?
“吏部少侍郎辛棄疾,參見陛下!!!”
辛棄疾乃是習武之人。
這一聲淩厲十足,好似雄氣堂堂貫鬥牛!
旋即令人不再敢輕視於他。
普通小官小吏。
突然毫無準備覲見天子,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不聲音發顫都難得了,更何況是這般從容不迫處之泰然?
眾人暗暗稱奇。
收起了輕視之意。
隻見辛棄疾雖然衣著簡單樸素,但是年過三十,依舊保持者強健有力的身體,儒生內襯頗為溫和,但是袖口下寬大的骨節,又顯示此人乃是驍勇善戰之輩。
整個人站定如鬆不卑不亢。
不是尋常之人!
難道當真有國士之才?
賈瑛在一旁冷笑一聲,已經做好了看戲的準備。
“朕的大將軍說你有國士之才,對於北伐之事更是頗有見地,不如同在場的大臣們討論討論,若有才,朕必采納!”
慶隆帝一時間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也隱約覺得辛棄疾不是泛泛之輩。
“啟稟陛下!”
“臣確實有滿腔策略,隻是字字珍重,篇幅逾越萬字之多,還請陛下請宮人當場記錄於冊,要求一句不落,一字不差!”
“日後修訂編冊,當供文武百官時時翻看,反複揣摩!”
嘶~
“好大的口氣!”
“萬字篇幅全部口述?”
“還要登記在冊,讓我等反複揣摩?”
“笑話笑話~”
一時間。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家夥不過是大放厥詞、口出狂言之人。
已然有了不好的主觀印象。
賈瑛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暗道這家夥果然是詞中之龍,夠狂!當得上這個牛逼的稱號!
敢這麽和天子百官說話。
怪不得人家宋孝宗對你的建議不理不睬,實在是太狂傲了。
賈瑛見氣氛有些不對勁。
趕緊抱拳道。
“陛下!不如讓這位小官試一試!”
有賈瑛請求。
慶隆帝自然是要給麵子的,當即朝著身後的太監揮手道:
“準備紙墨筆硯!”
慶隆帝以為辛棄疾臨時起意,不可能出口成章,所以隻需要夏公公一人抄寫便足夠了。
畢竟才思敏捷的天才,不常有。
昔日曹植七步成詩已然被傳為佳話,更何況是臨場於朝堂發揮?
然而。
事實證明慶隆帝等人的想法全都是錯的。
太小看辛棄疾了!
“這位大人,可以開始了~”
夏公公擺好紙墨筆硯,遂即出聲提醒。
辛棄疾頭也不回,當即負手而立,引吭高喊:
“臣今日獻《禦戎十論》,助陛下平地邊疆,收複燕雲十六郡,徹底剿滅金人賊寇之危!”
“首論,審勢第一!用兵之道,形與勢二。不知而一之,則沮於形、眩於勢,而勝不可圖,且坐受斃矣。何謂形?小大是也。何謂勢?虛實是也。土地之廣,財賦之多,士馬之眾,此形也,非勢也。形可舉以示威,不可用以必勝…”
“次論,察情第二!兩敵相持,無以得其情則疑,疑故易駭,駭而應之必不能詳;有以得其情則定……”
“觀釁第三!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係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實基於喜怒。喜怒之方形,視之若未有休戚…”
“……”
辛棄疾言辭慷慨,鏗鏘有力,就像是戰場上指揮作戰的統帥一般。
一詞一句都擲地有聲!
振聾發聵!
洋洋灑灑數千字一氣嗬成,累得夏公公麵色鐵青,一時間手指幾近抽筋,片刻都不敢耽誤。
辛棄疾故意停頓下來。
慢悠悠道:“再不找些宮人來幫忙抄寫,豈不是要浪費陛下的時間?”
言下之意。
你抄寫的太慢了,根本就跟不上我的才思敏捷!
慶隆帝則是大為震撼。
又是喊了十幾名識字的宦官同時加入抄錄大軍的隊伍中。
辛棄疾見狀,便再無顧忌。
字字珠璣!
思如泉湧!
好似奔流到海不複回的江河之水,一發不可收拾!
“自治第四!臣聞今之論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於中原。’臣之說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穢不可以久安……”
其餘六論,盡皆詳細完善。
直叫人在場的人文武百官聽得瞠目結舌。
語速之快。
直接讓在場負責抄錄的宦官頭皮發麻,汗流浹背!
洋洋灑灑將近萬字的《禦戎十論》
直接讓水溶等人破了大防,
堪稱當眾打臉!
“愛卿可是說完了?
慶隆帝意猶未盡。
辛棄疾隻是淡淡道:“禦戎十論,已然有定!”
聽說總算是完了。
手指幾近抽筋的夏公公總算是鬆了口氣,暗道要是還沒說完,自己就得直接喊禦醫來救命了。
無地自容的水溶也是鬆了口氣。
再說下去。
自己就得找個坑把自個兒埋起來了。
和辛棄疾一比。
狗熊世子簡直就是一無是處。
兩人堪稱雲泥之別,毫無可比性。
作為舉薦人。
水溶表示自己很尷尬。
“快端茶給愛卿潤喉漱口!”
慶隆帝已經頗受震撼,趕緊讓人給辛棄疾端茶送水。
心中暗道:不愧是冠軍侯推薦的人才!當為國士無雙!
這些臣子都不安好心。
以舉賢不避親的借口來糊弄朕。
隻有冠軍侯才是一片赤誠啊!
辛棄疾猛灌了一壺涼茶,又是負手而立,鏗然高呼:
“方才臣隻是分析雙方的形勢,以及提出了周密詳盡的恢複大計和克敵製勝的方法。”
“接下來,臣再獻《九議》來陳述我中原豪傑的求勝之心!”
“執筆!”
辛棄疾好似是故意在報複剛才這些宦官的輕視之意,現在支棱起來後,更是不放過這些宦官,又是上萬字的長篇大論,差點沒讓夏公公當吐血暈過去。
“還不執筆,爾等宦官,是想忤逆陛下的旨意嗎?”
可憐的夏公公隻能是再次執筆。
奮筆疾書!
這一早上的朝會,幾乎是把他這一輩子的字都給寫完了。
欲哭無淚!
而文武百官則是感慨。
賈瑛是從哪發現這麽一個天縱奇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