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已完成黎明行動計劃
家裏有礦了不起?月球都是俺家滴 作者:櫻桃小包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已經在安全區域了,沒必要把降噪數值調到最高。
否則即使離附近的唐邵核潛艇很近,對方的聲呐和雷達也探測不到自己。
那樣的話,靠肉眼判斷位置會有一定的危險。
隨著吳罡調整降噪數值,他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立刻出現在大家的聲呐雷達上。
一號唐級核潛艇:“卒,已在聲呐雷達上發現你,一號唐級為你開路!”
二號唐級核潛艇:“卒,已在聲呐雷達上……!”
緊接著,吳罡看到最近的兩艘唐級核潛艇開始轉向,向前行駛。
後麵的十多艘邵級潛艇也轉向,形成了一個o字形隊列,將他護在中間。
同時,通過聲呐和雷達反饋的信息,吳罡還發現,在海麵上方數百米處,一艘航母和幾十艘軍艦以平鋪的方式覆蓋了整個海域。
看著周圍唐邵核潛艇的陣型和海麵上的航母及軍艦的位置,吳罡立刻明白了,這是在用自己的命保護他。
這種陣型下,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吳罡所在的位置會是最安全的。
就這樣,吳罡在重重保護下,駕著俄亥俄級核潛艇向廣東省海軍總部駛去。
半小時後,吳罡在嚴密保護下抵達了廣西省海軍總部的一個內部港口。
此時,廣西省海軍內部港口已經擠滿了人。
這些人以吳老為首,都在緊張和激動地看著海麵。
終於,在吳老等人的緊張注視下,吳罡駕駛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浮出水麵。
艙門打開,吳罡穿著能量戰甲走了出來。
吳老等人見到吳罡,立刻敬了一個禮,表達對他的敬意。
吳罡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不禁想起了自己駕駛b2轟炸機在沙漠中的場景。
雖然時間並不久遠,但此刻他依舊感到非常感慨和激動。
於是,吳罡也抬起手回敬了一個禮。
接著,他說:“卒已完成黎明行動計劃。”
“請安排一艘潛艇,把我送到境外海域,我的同伴在那裏等我!”
吳老本來還想好好感謝一下吳罡的可是聽了吳罡的話後,他馬上放棄了原本的打算,並迅速讓薑文軒負責的一號唐級核潛艇,根據吳罡的要求,把他送到指定的地方!
薑文軒立即敬禮並執行命令,一號唐級核潛艇靠在吳罡旁邊,並打開了艙門。
唐級核潛艇的高度與俄亥俄級相差無幾,所以吳罡就像是走平地一樣輕鬆地上到了核潛艇上。
隨後,在吳老等人的注視下,吳罡走進了唐級核潛艇內部。
“敬禮!”
啪!
一進入核潛艇,就傳來了整齊劃一的聲音。
接著吳罡發現兩邊排站著軍人們,每個人都尊敬地看著自己並向自己致敬。
看到這情景,吳罡也立刻還了一個禮,跟著喊話的薑文軒繼續前行。
隨著吳罡登上核潛艇,這艘巨大的船隻隨即沉入海底。
而吳罡則從核潛艇指揮室的特別窗戶外望出去,可以看到吳老等人再次對他揮手表示感謝。
見狀,他也緩緩抬手回應了一個軍禮。
半小時多後。
在一處國際海域裏,龍國的唐級核潛艇突然浮出水麵打開艙門,並釋放了一條小型救生艇在海上。
吳罡走出核潛艇後直接登上小艇,轉身向身後還在敬禮的百餘位軍人敬了一個軍禮。
隨後,核潛艇艙門關閉,慢慢地潛回水中直至完全隱去於波浪之下。
等到核潛艇消失在視野中,吳罡收起了自己的手,坐在小船上啟動馬達,隨意地駕駛著船隻航行在茫茫大海上。
不久,使用1個能量點進行檢測後,確定附近並無其他監視設備存在,吳罡便縱身躍入大海之中。
因為水下的隱蔽性很好,能夠避免來自太空中的衛星監視。
一旦身處水中,他立刻讓自己的智能係統發動瞬移能力,將他瞬間轉移到預定的位置——他的新家裏的臥室。
搬到新居所之後,他已經修改了之前的老坐標設定,改為現在的房間地址。
幾乎是在一瞬間,吳罡就回到了家中。
“呼~”
“全身都濕透了,得趕緊換件衣服。”
回到家,吳罡首先卸下了防護服,換掉了身上那身已經被海水浸透的衣服。
忙碌了一會兒之後,穿上幹淨睡衣的吳罡放鬆地躺在床上休息。
雖然這次駕駛俄亥俄級核潛艇時主要依靠自動航行並沒有消耗太多體力,但是精神上的疲倦感依舊存在。
很快,他就陷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晨
吳罡再次自然醒了過來。
看了下時間,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快到上午十點了。
起床後來到外麵,家裏人又都開始了各自忙碌的生活。
熱了些冰箱裏的食物吃過後,他在用手機瀏覽短視頻平台。
剛好一上來,就有條關於俞城市的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市政府宣布將開始建設高速鐵路及新建機場項目】。
一看這個消息就知道這是政府為他的核聚變研究設施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的動作。
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有大量工人開始在這片區域忙碌起來了。
以龍國驚人的工程效率來看,要不了多久整個工程就都會完成的吧?
“國家的工作效率真高!”
“有了強大後盾就是不一樣。”
看完新聞內容後簡單地點了個讚就準備接著刷接下來的內容。
這時他又看到了另一則關於天氣預警的信息。
【全球多地遭遇罕見幹旱與高溫,我國也不例外。】
該報道底下有許多留言討論:
“近期的氣溫的確異常炎熱。”
“連帶蚊蟲數量似乎都有減少的趨勢呢!”
“問一下專家們有沒有技術可以人工製造降水緩解現狀?”
對於上述問題,有網友給出了回複:
“實際上要想做到大規模改變自然氣候狀況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還不夠,隻有當雲層內含有足夠水分的情況下才能通過發射增雨彈達到局部增加降水量的效果;反之如果大氣太過幹燥再多嚐試也沒有意義。”
“對呀,現階段我們確實還沒有掌握徹底操控氣候變化的能力,隻能依靠修建水利設施等傳統手段加以應對。”
否則即使離附近的唐邵核潛艇很近,對方的聲呐和雷達也探測不到自己。
那樣的話,靠肉眼判斷位置會有一定的危險。
隨著吳罡調整降噪數值,他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立刻出現在大家的聲呐雷達上。
一號唐級核潛艇:“卒,已在聲呐雷達上發現你,一號唐級為你開路!”
二號唐級核潛艇:“卒,已在聲呐雷達上……!”
緊接著,吳罡看到最近的兩艘唐級核潛艇開始轉向,向前行駛。
後麵的十多艘邵級潛艇也轉向,形成了一個o字形隊列,將他護在中間。
同時,通過聲呐和雷達反饋的信息,吳罡還發現,在海麵上方數百米處,一艘航母和幾十艘軍艦以平鋪的方式覆蓋了整個海域。
看著周圍唐邵核潛艇的陣型和海麵上的航母及軍艦的位置,吳罡立刻明白了,這是在用自己的命保護他。
這種陣型下,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吳罡所在的位置會是最安全的。
就這樣,吳罡在重重保護下,駕著俄亥俄級核潛艇向廣東省海軍總部駛去。
半小時後,吳罡在嚴密保護下抵達了廣西省海軍總部的一個內部港口。
此時,廣西省海軍內部港口已經擠滿了人。
這些人以吳老為首,都在緊張和激動地看著海麵。
終於,在吳老等人的緊張注視下,吳罡駕駛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浮出水麵。
艙門打開,吳罡穿著能量戰甲走了出來。
吳老等人見到吳罡,立刻敬了一個禮,表達對他的敬意。
吳罡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不禁想起了自己駕駛b2轟炸機在沙漠中的場景。
雖然時間並不久遠,但此刻他依舊感到非常感慨和激動。
於是,吳罡也抬起手回敬了一個禮。
接著,他說:“卒已完成黎明行動計劃。”
“請安排一艘潛艇,把我送到境外海域,我的同伴在那裏等我!”
吳老本來還想好好感謝一下吳罡的可是聽了吳罡的話後,他馬上放棄了原本的打算,並迅速讓薑文軒負責的一號唐級核潛艇,根據吳罡的要求,把他送到指定的地方!
薑文軒立即敬禮並執行命令,一號唐級核潛艇靠在吳罡旁邊,並打開了艙門。
唐級核潛艇的高度與俄亥俄級相差無幾,所以吳罡就像是走平地一樣輕鬆地上到了核潛艇上。
隨後,在吳老等人的注視下,吳罡走進了唐級核潛艇內部。
“敬禮!”
啪!
一進入核潛艇,就傳來了整齊劃一的聲音。
接著吳罡發現兩邊排站著軍人們,每個人都尊敬地看著自己並向自己致敬。
看到這情景,吳罡也立刻還了一個禮,跟著喊話的薑文軒繼續前行。
隨著吳罡登上核潛艇,這艘巨大的船隻隨即沉入海底。
而吳罡則從核潛艇指揮室的特別窗戶外望出去,可以看到吳老等人再次對他揮手表示感謝。
見狀,他也緩緩抬手回應了一個軍禮。
半小時多後。
在一處國際海域裏,龍國的唐級核潛艇突然浮出水麵打開艙門,並釋放了一條小型救生艇在海上。
吳罡走出核潛艇後直接登上小艇,轉身向身後還在敬禮的百餘位軍人敬了一個軍禮。
隨後,核潛艇艙門關閉,慢慢地潛回水中直至完全隱去於波浪之下。
等到核潛艇消失在視野中,吳罡收起了自己的手,坐在小船上啟動馬達,隨意地駕駛著船隻航行在茫茫大海上。
不久,使用1個能量點進行檢測後,確定附近並無其他監視設備存在,吳罡便縱身躍入大海之中。
因為水下的隱蔽性很好,能夠避免來自太空中的衛星監視。
一旦身處水中,他立刻讓自己的智能係統發動瞬移能力,將他瞬間轉移到預定的位置——他的新家裏的臥室。
搬到新居所之後,他已經修改了之前的老坐標設定,改為現在的房間地址。
幾乎是在一瞬間,吳罡就回到了家中。
“呼~”
“全身都濕透了,得趕緊換件衣服。”
回到家,吳罡首先卸下了防護服,換掉了身上那身已經被海水浸透的衣服。
忙碌了一會兒之後,穿上幹淨睡衣的吳罡放鬆地躺在床上休息。
雖然這次駕駛俄亥俄級核潛艇時主要依靠自動航行並沒有消耗太多體力,但是精神上的疲倦感依舊存在。
很快,他就陷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晨
吳罡再次自然醒了過來。
看了下時間,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快到上午十點了。
起床後來到外麵,家裏人又都開始了各自忙碌的生活。
熱了些冰箱裏的食物吃過後,他在用手機瀏覽短視頻平台。
剛好一上來,就有條關於俞城市的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市政府宣布將開始建設高速鐵路及新建機場項目】。
一看這個消息就知道這是政府為他的核聚變研究設施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的動作。
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有大量工人開始在這片區域忙碌起來了。
以龍國驚人的工程效率來看,要不了多久整個工程就都會完成的吧?
“國家的工作效率真高!”
“有了強大後盾就是不一樣。”
看完新聞內容後簡單地點了個讚就準備接著刷接下來的內容。
這時他又看到了另一則關於天氣預警的信息。
【全球多地遭遇罕見幹旱與高溫,我國也不例外。】
該報道底下有許多留言討論:
“近期的氣溫的確異常炎熱。”
“連帶蚊蟲數量似乎都有減少的趨勢呢!”
“問一下專家們有沒有技術可以人工製造降水緩解現狀?”
對於上述問題,有網友給出了回複:
“實際上要想做到大規模改變自然氣候狀況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還不夠,隻有當雲層內含有足夠水分的情況下才能通過發射增雨彈達到局部增加降水量的效果;反之如果大氣太過幹燥再多嚐試也沒有意義。”
“對呀,現階段我們確實還沒有掌握徹底操控氣候變化的能力,隻能依靠修建水利設施等傳統手段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