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龍朔三年,春日的長安,暖陽傾灑在朱雀大街,街頭巷尾熱鬧非凡,販夫走卒的叫賣聲、孩童的嬉鬧聲交織回蕩。然而,皇宮太極殿內,氣氛卻凝重得仿若能凝出水來。


    皇帝李賢身著華麗龍袍,身姿筆挺地端坐在龍椅之上,頭戴冕旒,那十二串玉珠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更襯出他眉眼間的威嚴。他目光如炬,仿若能穿透層層宮牆,俯瞰著殿下那肅立的群臣。


    “諸位愛卿,如今我大唐國力昌盛,疆域遼闊,四方蠻夷雖大多臣服,可仍有不安定之處。琉球群島、澎湖列島與夷州諸島,經我大唐將士浴血奮戰,已牢牢掌控在我朝手中。但南方的安南,局勢動蕩不安,時常侵擾我邊境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朕決意對其用兵,諸位意下如何?”李賢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若帶著千鈞之力,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回蕩。


    宰相陳平,身著紫色朝服,腰係玉帶,率先邁出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聖明,安南之地,自秦漢以來便與我華夏淵源頗深。其地物產豐饒,戰略位置更是極為重要。如今局勢不穩,確實該加以整治。隻是興兵動武,乃是關乎國家興衰、百姓生死的大事,還需謹慎考慮。戰爭一起,勞民傷財,無數家庭將支離破碎,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李賢微微點頭,目光轉而投向一旁的南國公劉幽求,眼神中帶著幾分探尋:“劉愛卿,依你之見呢?”


    劉幽求身著金色蟒袍,英姿颯爽,他上前一步,單膝跪地,神色堅定:“陛下,臣以為此時正是出兵安南的絕佳時機。我大唐軍隊,曆經多年磨礪,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剛剛在諸島戰事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戰與登陸作戰經驗。將士們士氣高昂,戰意正濃。若能一鼓作氣拿下安南,不僅可消除南方邊陲的隱患,保我邊境百姓太平,還能彰顯我大唐國威,讓四方蠻夷不敢再有覬覦之心。”


    李賢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這時,工部尚書袁剛也站了出來,他身著緋色官服,神情自信:“陛下,臣的火器部隊,經過多年夜以繼日的研發與嚴苛訓練,如今已頗具規模。此次若出征安南,我火器部隊定能發揮巨大作用。那連發槍,可連續射擊,火力迅猛;手榴彈威力驚人,能在敵群中造成大麵積殺傷;迫擊炮射程較遠,可在敵軍射程之外發動攻擊,精準打擊敵軍要害。有我火器部隊相助,我軍定能如虎添翼,增添勝算。”


    殿內群臣聽聞,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有人麵露擔憂之色,仍覺得戰爭風險太大;有人則被劉幽求和袁剛的話鼓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賢沉思片刻,目光緩緩掃過每一位大臣的臉龐,最終下定決心,沉聲道:“此事就這麽定了。派南國公劉幽求為帥,調集三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同時,工部尚書袁剛的火器部隊,派出五萬人,攜連發槍、手榴彈、迫擊炮等先進火器,一同出征。務必一舉拿下安南,揚我大唐軍威!”


    “臣等遵旨!”群臣跪地,齊聲領命,聲音響徹大殿。


    數月後,長安城的南門外,大軍集結。三十萬大軍,軍容整齊,軍旗獵獵作響,盔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冰冷的光芒。士兵們昂首挺胸,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無畏。火器部隊的馬車中,裝載著一箱箱威力巨大的火器,每一輛馬車都由精壯的馬匹牽拉,引得沿途百姓紛紛側目,驚歎不已。


    劉幽求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身披銀色鎧甲,手持長槍,在陣前巡視。他目光如電,掃視著每一位士兵,高聲喊道:“將士們,此次出征安南,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我大唐的榮耀,為了邊境百姓的安寧。大家可有信心?”


    “有!有!有!”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震天動地,仿若能衝破雲霄。


    在一片激昂的呼喊聲中,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安南進發。一路上,塵土飛揚,馬蹄聲、腳步聲交織成一曲雄渾的戰歌。所經之處,百姓們夾道相送,獻上酒水和幹糧,眼中滿是期待與信任。


    當大軍抵達安南邊境時,安南守軍遠遠望見這遮天蔽日的強大陣容,頓時嚇得驚慌失措。安南的將領們匆忙召集士兵,在各個關隘布置防線,試圖抵擋大唐軍隊的進攻。


    劉幽求並未急於進攻,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於是先派出精銳斥候,身著輕便的黑衣,趁著夜色,悄然深入安南境內。這些斥候猶如暗夜中的幽靈,躲過一道道崗哨,探查敵軍的布防情況。


    數日後,斥候回報,安南軍隊在各個關隘都設有重兵把守,且在險要之處設置了大量的拒馬和陷阱。但他們的武器裝備,不過是些長刀、弓箭,與大唐的先進火器相比,差距猶如雲泥。


    劉幽求得知後,立刻與袁剛在中軍大帳中商議作戰計劃。大帳內,燭光搖曳,兩人站在巨大的沙盤前,神情專注。


    “袁尚書,此次我軍有你這火器部隊相助,定能事半功倍。依我之見,我們可先集中火力,攻打敵軍防守最為薄弱的側翼。那裏山勢險峻,敵軍防守雖有,但相對鬆懈。我們用迫擊炮先轟開他們的防線,打開一個突破口,然後步兵和騎兵再長驅直入,一舉衝垮他們的防線。”劉幽求指著沙盤說道,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袁剛點頭表示讚同,他輕撫著胡須,說道:“國公所言極是。我這火器部隊中,迫擊炮射程較遠,可在敵軍射程之外發動攻擊,先打亂他們的陣腳。待敵軍混亂之時,連發槍和手榴彈便可在近戰中發揮巨大威力。我還可安排一部分火器部隊,隱藏在步兵和騎兵之中,關鍵時刻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兩人又仔細商討了行軍路線、進攻時間以及各部隊的配合等細節,直到深夜才敲定最終計劃。


    於是,按照既定計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清晨,大唐軍隊如蟄伏的猛獸,向安南軍隊發起了進攻。袁剛站在高處,手中令旗一揮,大聲喊道:“開火!”


    火器部隊的迫擊炮率先開火,一顆顆炮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飛向安南軍隊的陣地。瞬間,安南軍隊的陣地上火光衝天,爆炸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安南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士兵們四處逃竄,哭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趁著敵軍混亂之際,劉幽求手持長刀,騎著戰馬,率領著步兵和騎兵,如潮水般衝向敵軍側翼。士兵們呐喊著,奮勇向前,眼中燃燒著熊熊戰意。火器部隊的士兵則手持連發槍,隱藏在隊伍之中,不斷向敵軍射擊。每一次扣動扳機,都有敵軍倒下。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開,血肉橫飛,炸出一個個巨大的彈坑。


    在大唐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安南軍隊的防線迅速崩潰。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竄。劉幽求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安南的多座城池。每到一處,百姓們紛紛出城迎接,獻上牛羊美酒,感激大唐軍隊將他們從安南的殘暴統治下解救出來。


    經過數月的激戰,大唐軍隊攻打下了安南的大部分地區。捷報傳回長安,李賢得知喜訊後,龍顏大悅,當即下令在安南地區設立安南都護府,其管轄範圍大致包括現在的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都護府治所在宋平,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河內。


    安南都護府設立後,劉幽求被任命為第一任都護使。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鞏固大唐在安南統治的重任,絲毫不敢懈怠,於是開始著手進行一係列的治理工作。


    首先,劉幽求在都護府下設立了九個州,分別是交州、愛州、驩州、峰州、陸州、湯州、芝州、武峨州和演州。這交州呢,大約在如今越南的河內市及周邊地區;愛州在今天越南清化省一帶;驩州相當於現在越南乂安省;峰州就在今天的越南永富省白鶴縣;陸州位於今天越南廣寧省芒街一帶;湯州在今天越南諒山省;芝州大約在今天越南高平省;武峨州在今天越南河江省;演州則在今天越南乂安省演州縣。每個州都任命了當地有威望且忠於大唐的官員進行管理,以穩定地方局勢。這些官員們走街串巷,安撫百姓,宣傳大唐的政策,讓百姓們逐漸了解並接受大唐的統治。


    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劉幽求還采取了恩威並施的政策。他一方麵組織軍隊對一些不服管束的部落進行軍事打擊。那些部落,時常侵擾周邊百姓,搶劫財物,破壞村莊。大唐軍隊的到來,如狂風暴雨般,迅速鎮壓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另一方麵,他又派遣使者前往各部落,宣揚大唐的文化和政策。使者們帶著精美的絲綢、瓷器等禮物,向部落首領們講述大唐的繁榮昌盛,給予他們一定的自治權利,鼓勵他們與漢族進行交流和融合。慢慢地,一些部落開始主動學習大唐的文化和禮儀,與漢族互通婚姻,貿易往來也日益頻繁。


    在經濟方麵,劉幽求積極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他組織士兵和百姓開墾荒地,那些原本荒蕪的土地,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變成了肥沃的良田。他還興修水利,帶領百姓挖掘溝渠,引河水灌溉農田。同時,引進大唐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工具,如曲轅犁、筒車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農閑時,他還組織百姓種植茶樹、桑樹等經濟作物,發展副業。


    為了促進商業貿易,劉幽求在各個州設立集市。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不僅有本地的商人,還有來自大唐內地的商販,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如絲綢、茶葉、瓷器、鐵器等。安南的特產,如香料、珍珠、象牙等,也通過這些集市,遠銷大唐內地。一時間,安南地區的經濟蓬勃發展,一片繁榮景象。


    然而,劉幽求的治理並非一帆風順。一些安南的舊貴族和地方勢力,對大唐的統治心懷不滿。他們習慣了過去的特權和統治方式,不願意接受大唐的製度和文化。於是,他們暗中勾結,企圖發動叛亂,推翻都護府的統治。


    一天深夜,交州城外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喊殺聲震天。原來是舊貴族阮氏家族聯合了幾個部落,趁著夜色發動了襲擊。駐守交州的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一時間陷入了混亂。敵軍如潮水般湧來,試圖攻破城門。


    劉幽求得知消息後,立刻率領著一支精銳部隊,快馬加鞭地趕往交州。他一邊指揮士兵們進行抵抗,一邊派人通知其他各州的軍隊前來支援。在城牆上,劉幽求手持長刀,身先士卒,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他的身影在火光中穿梭,每一次揮刀,都有敵軍倒下。他的勇猛激勵著士兵們,大家齊心協力,奮勇殺敵。


    就在戰鬥陷入膠著狀態時,袁剛率領著火器部隊趕到了。袁剛站在高處,觀察著戰場局勢,大聲下令:“瞄準敵軍,開火!”


    火器部隊立刻向敵軍發動了攻擊。連發槍的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群,手榴彈在敵陣中接二連三地爆炸,敵軍頓時死傷慘重。在大唐軍隊的前後夾擊下,叛亂的軍隊終於被徹底擊敗。阮氏家族的首領被當場斬殺,其餘叛亂分子紛紛投降。


    經過這場叛亂,劉幽求意識到,僅僅依靠軍事力量和行政管理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文化教育,讓安南百姓真正從心底接受大唐的統治。於是,他在安南各地興辦學校。那些學校,有的建在繁華的城鎮,有的建在偏遠的鄉村。他聘請大唐的學者和教師前來授課,教授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讓安南的孩子們學習仁、義、禮、智、信的道理。同時,還教授大唐的文化禮儀,如禮儀規範、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南地區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百姓們在大唐的統治下,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安南都護府成為了唐朝在南方的重要軍事和行政中心,不僅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也加強了大唐與東南亞各國的對外交往。周邊國家的使者紛紛前來,學習大唐的文化和製度,與大唐建立友好的貿易關係。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劉幽求站在都護府的城樓上,俯瞰著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華的景象。街道上,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在街頭巷尾嬉笑玩耍,老人們坐在門口,悠閑地曬著太陽。遠處的農田裏,麥浪滾滾,一片豐收的景象。劉幽求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這一切的繁榮與穩定,都離不開皇帝的英明決策和大唐軍民的共同努力。而他,作為安南都護府的第一任都護使,將繼續為守護這片土地,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後,安南都護府在唐朝的曆史長河中,書寫著一段又一段波瀾壯闊的故事。它見證了大唐的輝煌與榮耀,也成為了中原文化與東南亞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在歲月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中九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中九靈並收藏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