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這位年輕卻果敢的將領,於風雨飄搖之際臨危受命,肩負起扭轉乾坤的重任。他麾下統禦著八萬熱血兒郎,其中那支僅兩千人的特種兵,宛如藏於鞘中的利刃,堪稱軍中精銳中的精銳。


    然而,他們此次麵臨的對手,是坐擁四十萬大軍的河東道節度使王孝傑。在黑風穀一戰,楊淩憑借出色的指揮與特種兵的勇猛,成功擊敗王孝傑。但王孝傑佯裝逃跑,在通往晉州城的青龍山設下了重重埋伏。當楊淩率軍進入青龍山,刹那間喊殺聲四起,王孝傑的伏兵從四麵八方湧出,楊淩的軍隊瞬間陷入絕境。


    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轟鳴聲,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顫抖。楊淩心中一凜,不知是何方變故。他立馬勒住韁繩,警惕地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塵土飛揚處,一支隊伍如疾風般迅速逼近。原來是袁剛帶領著他的火炮部隊,火急火燎地趕來了,隊伍後麵還緊跟著從絳州帶來的五萬人馬。


    袁剛滿臉焦急與疲憊,一路疾馳讓他的盔甲沾滿灰塵,發絲淩亂地貼在臉上,但眼神中透著堅定。他老遠就大喊:“楊將軍,援軍來啦!”聲音在嘈雜的戰場上顯得有些沙啞,卻透著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楊淩看到這一幕,原本凝重的臉上閃過一絲驚喜與希望,他大聲回應:“來得好!”袁剛的火炮部隊,那可是軍中利器,一門門火炮在陽光下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炮口威嚴地指向敵人,仿佛在向敵軍宣告著即將到來的毀滅。


    楊淩深知此刻絕不能慌亂,他深吸一口氣,迅速振臂高呼:“兄弟們,援軍已到,莫要慌亂!聽我指揮,定能破敵!”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四周。他一邊穩住陣腳,一邊飛速思索應對之策。楊淩迅速派出傳令兵,在嘈雜的戰場上艱難地穿梭,向各部傳達指令。傳令兵們在槍林彈雨中冒著生命危險,奮力奔跑,將楊淩的命令準確傳達給每一處的將士。


    士兵們聽聞援軍趕到,原本有些萎靡的士氣瞬間大振,原本有些頹勢的防線瞬間穩固了許多。大家的眼中重新燃起了鬥誌,握緊手中的武器,準備迎接新的戰鬥。楊淩先安排袁剛的火炮部隊尋得有利地勢,迅速架起火炮。袁剛親自指揮,他大聲呼喊著口令,聲音因為焦急而有些變調:“快,動作麻利點!尋找最佳位置,別讓兄弟們等太久!”炮手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熟練地推動著沉重的火炮,在崎嶇的山地上尋找著最合適的發射點。


    隨著袁剛一聲令下:“裝填彈藥,瞄準,發射!”第一枚炮彈如流星般呼嘯著衝向王孝傑的軍隊,在敵陣中轟然炸開,瞬間騰起一股巨大的黑煙,伴隨著淒厲的慘叫,敵人被炸得血肉橫飛,一片混亂。炮彈落地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將周圍的士兵掀飛,有的士兵直接被氣浪震暈,倒在地上生死不知。緊接著,後續炮彈如雨點般落下,王孝傑的軍隊陣腳大亂。士兵們四處逃竄,原本整齊的陣型變得七零八落。


    趁著這個間隙,楊淩親自帶領著重新整頓好的隊伍,如猛虎下山般向敵人衝去。他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大聲喊道:“兄弟們,跟我衝!殺退敵軍!”從絳州帶來的五萬人也呐喊著加入戰鬥,他們的加入,如同給這場殘酷的戰鬥注入了一股新的強大力量。士兵們喊著口號,揮舞著武器,義無反顧地衝向敵人。


    王孝傑見勢不妙,卻也不甘示弱,他騎在高頭大馬上,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大聲吼道:“穩住,都給我穩住!不要慌亂!”他立即調整部署,組織軍隊頑強抵抗。他派出傳令兵迅速傳達指令,讓各個方陣重新集結,組成防禦陣型。雙方在青龍山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一時間,喊殺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山穀。


    楊淩的軍隊憑借火炮的威力,一次次突破敵人的防線。火炮的轟鳴聲不斷,每一次爆炸都在敵陣中撕開一道口子,楊淩抓住這些機會,指揮士兵們奮勇向前。而王孝傑則憑借人數優勢,一次次組織反擊,奪回失地。他的士兵們在他的激勵下,不顧生死地衝上前去,與楊淩的軍隊展開近身肉搏。戰場上硝煙彌漫,刺鼻的火藥味與濃重的血腥味混雜在一起,鮮血染紅了每一寸土地,雙方士兵都殺紅了眼,戰況慘烈至極。


    楊淩身先士卒,在戰場上左衝右突。他的長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落下都帶走一個敵人的生命。但敵人如潮水般湧來,一波接著一波。楊淩的手臂漸漸有些發酸,汗水濕透了他的後背,但他深知,這場戰鬥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關乎著天下局勢的走向,他咬著牙,帶領著士兵們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廝殺,毫不退縮。


    在火炮部隊的後方,袁剛緊張地指揮著炮手們調整射擊角度和頻率。他密切關注著戰場局勢,根據敵軍的動向及時下達指令。“那邊敵軍集結,往那邊開炮!快!”袁剛大聲喊道。炮手們全神貫注,按照他的指示操作著火炮。一枚枚炮彈精準地落在敵軍集結處,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在楊淩身邊,特種兵們發揮出了他們超強的戰鬥力。他們憑借著精湛的射擊技巧和靈活的身手,在近身肉搏中占據上風。一名特種兵手持連發槍,在敵群中穿梭,每一次扣動扳機,都有敵人倒下。但敵人實在太多,他的彈藥很快見底。就在這時,一名敵人揮舞著長刀向他砍來,他迅速側身躲避,然後抽出腰間的匕首,與敵人展開近身搏鬥。最終,他成功將敵人製服,但自己也受了傷。


    從絳州帶來的五萬人中,有一位名叫李虎的年輕將領。他帶領著自己的部下,勇猛無比。李虎身材魁梧,力大無窮,他揮舞著一把大斧頭,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敵人的刀劍砍在他的盔甲上,隻留下一道道痕跡。他看準王孝傑所在的位置,帶領著部下奮力衝過去,想要擒賊先擒王。


    王孝傑看到李虎等人衝過來,冷笑一聲:“不知死活的東西!”他指揮身邊的親衛迎上去,與李虎等人展開激戰。王孝傑的親衛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精銳,他們武藝高強,配合默契。李虎等人雖然勇猛,但一時之間難以突破防線。


    戰場上,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楊淩深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他必須想出一個計策來打破僵局。他一邊戰鬥,一邊觀察著戰場形勢。突然,他發現王孝傑軍隊的左翼防守相對薄弱,而且後方有一片樹林。楊淩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形成。


    楊淩迅速召集將領們,簡短而有力地說道:“敵軍左翼薄弱,我們集中火炮轟擊那裏,然後派一支精銳部隊從樹林迂回包抄,前後夾擊,定能大破敵軍!”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楊淩立即安排袁剛集中火炮向敵軍左翼開火,同時挑選了一千名特種兵和兩千名絳州士兵組成突擊部隊,由自己親自帶領,悄悄潛入樹林。


    袁剛接到命令後,大聲喊道:“集中火力,向敵軍左翼開炮!”火炮部隊迅速調整,一枚枚炮彈如雨點般落在敵軍左翼。一時間,火光衝天,煙霧彌漫,敵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王孝傑看到左翼告急,急忙調兵增援。


    就在這時,楊淩帶領著突擊部隊從樹林中殺出。他們如神兵天降,迅速突破了敵人防守薄弱的左翼。楊淩大喊:“兄弟們,殺!”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王孝傑的軍隊腹背受敵,頓時大亂。


    在混亂中,李虎終於找到了機會。他趁著王孝傑指揮軍隊抵抗楊淩的突擊部隊時,帶領部下衝破了親衛的防線,直逼王孝傑。王孝傑見狀,心中大驚,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很快鎮定下來,舉槍迎戰李虎。


    兩人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決。李虎揮舞著大斧頭,每一擊都帶著千鈞之力;王孝傑則槍法精湛,巧妙地化解著李虎的攻擊。周圍的士兵們都被他們的戰鬥吸引,暫時停止了廝殺,圍在一旁觀看。


    李虎越戰越勇,他看準時機,一斧頭砍向王孝傑的馬頭。王孝傑的戰馬受驚,前蹄揚起,將王孝傑甩落下來。李虎趁機舉起斧頭,準備給王孝傑致命一擊。就在這時,一名王孝傑的親衛衝過來,用身體擋住了李虎的斧頭。李虎憤怒地一腳踢開親衛,再次舉起斧頭。


    王孝傑趁機爬起來,想要逃跑。但楊淩已經帶領著部隊殺了過來,將他團團圍住。王孝傑環顧四周,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他仰天長歎一聲:“罷了!”扔下手中的長槍,束手就擒。


    隨著王孝傑的被俘,他的軍隊徹底失去了鬥誌,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這場在青龍山的激烈拉鋸戰終於以楊淩的勝利而告終。戰場上,硝煙漸漸散去,陽光灑在滿是鮮血和屍體的土地上。楊淩望著這片慘烈的戰場,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無數將士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同時,他也明白,這隻是平息戰亂的一小步,前方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百姓等待他去拯救。他握緊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天下恢複太平,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隨後,楊淩下令清理戰場,安葬陣亡將士,帶著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繼續踏上征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中九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中九靈並收藏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