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烽火連天、諸侯紛爭的大乾國,閬州仿若一顆鑲嵌在大地之上的戰略明珠,憑借其獨特而關鍵的地理位置,傲然成為連接山南西道與劍南道的交通要衝。其治所閬中,更是猶如巨龍的咽喉,戰略意義非凡,因而成為了全國範圍內屈指可數的駐軍達三萬人的州府重鎮。這座古老的城池,城牆高大厚實,猶如堅固無比的巨獸盤踞一方,每一塊磚石都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曆史的厚重。城內的守軍,皆是經過嚴格訓練、紀律嚴明之輩,他們身著精良的鎧甲,手持閃爍著凜冽寒光的刀槍劍戟,在陽光的映照下,那寒光仿佛是他們不屈意誌的象征,無聲地宣告著其強大的防禦力量。


    李賢,這位心懷壯誌、欲在亂世中成就一番霸業的人物,猶如一位洞察全局的棋手,深知閬中的重要性。他此前精心謀劃,派遣了眾多國民黨黨員如隱秘的潛行者一般潛入閬中,期望能夠如庖丁解牛般從內部瓦解敵軍。這些黨員們肩負著重大使命,不辭辛勞,日夜奔走於大街小巷。他們或是與當地的豪強密談,在幽靜的密室之中,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李賢的宏偉藍圖與美好願景為畫筆,描繪出一幅未來的盛世畫卷;或是在市井之間悄悄傳播著李賢的仁政理念與開明思想,似春風化雨般,試圖贏得民心,為後續的行動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現實卻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冰山,讓他們屢屢碰壁,收效甚微。那些被拉攏的對象,或是出於對朝廷根深蒂固的忠誠,仿若被傳統的枷鎖束縛;或是忌憚閬中守軍那如虎狼般的強大勢力,猶如驚弓之鳥;或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似被迷霧遮擋了雙眼,始終未能給予積極的回應。


    麵對如此困境,李賢猶如一位果敢的統帥,審時度勢,果斷做出了一個大膽而又冒險的決定——武力攻打閬中。他仿若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迅速調集兵力,從各地召集了六萬人馬。這些士兵們來自不同的郡縣,他們聽聞李賢的號召,仿若被點燃了心中的熱血之火,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與事務,背上行囊,拿起武器,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對李賢的信任,如潮水般踏上了征程。在巴州的三縣以及蒼溪等地,李賢分別留下了一萬人駐守,他們猶如堅固的釘子,深深紮根於各自的防區,以警惕的目光守護著後方的安全與穩定,確保糧草物資能夠如涓涓細流般源源不斷地供應前線,同時也如忠誠的衛士,防止敵軍從側翼或後方進行偷襲。


    而在出征的隊伍之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李賢精心組建的五千人的火器營。這支火器營可謂是李賢手中的王牌利器,他們拉著百十門威風凜凜的大炮,那黑洞洞的炮口猶如惡魔的巨口,仿佛能夠吞噬一切阻擋在前方的敵人。馬車上還裝載著大量的手榴彈、炸藥包以及火銃。這些先進的火器,在那個冷兵器為主流的時代,無疑是降維打擊般的存在,它們蘊含著巨大的殺傷力與破壞力,是李賢攻破閬中堅固防線的關鍵所在。


    李賢在戰前對整個作戰計劃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他的腦海中仿若有一幅巨大的作戰地圖,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他深知,此次攻打閬中,不僅需要強大的武力,更需要巧妙的策略與內應的配合。於是,他秘密傳令給閬中城內的人民黨黨員,那傳令猶如一道隱秘的閃電,劃破黑暗。讓他們務必見機行事,在關鍵時刻裏應外合,接應大軍攻打閬中。這些黨員們接到命令後,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們明白,這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戰鬥,成功則有望改變閬中的局勢,為李賢的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失敗則可能麵臨滅頂之災。但他們毫不退縮,堅定地潛伏在城中的各個角落,仿若隱匿於黑暗中的獵豹,默默地等待著那決定勝負的一刻到來。


    隨著出征的號角聲在巴州大地吹響,那號角聲猶如雷霆萬鈞,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李賢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閬中進發。一路上,塵土飛揚,腳步聲與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一曲激昂的戰歌。士兵們士氣高昂,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武器,心中懷揣著對勝利的渴望。而李賢則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他凝視著前方的道路,心中默默謀劃著攻打閬中的每一個細節,這場戰役,不僅關乎著巴州的未來,更關乎著他逐鹿天下的宏偉誌向能否得以實現。


    當大軍抵達閬中城外,李賢並未急於下令進攻,而是先讓士兵們安營紮寨,構築防禦工事,以防守軍出城突襲。同時,他派出多支偵察小隊,喬裝打扮後接近城牆,仔細觀察守軍的動靜與城防布置的細微變化。


    火器營則在離城一段安全距離處,有條不紊地調整大炮的角度與位置,將炮口對準城牆的關鍵部位,如城門、了望塔以及防禦較為薄弱的城牆段落。裝填手們熟練地將炮彈填入炮膛,炮手們則緊張地計算著射程與角度,他們深知這第一輪炮擊的重要性,必須要給守軍以強大的威懾。


    城內的守軍發現城外大軍壓境,也迅速進入備戰狀態。城牆上的士兵們嚴陣以待,弓箭手們搭弓引箭,將箭頭對準城外的營地。城門處更是重兵把守,巨大的城門被緩緩關閉,並用粗壯的木梁加固。


    李賢見準備工作就緒,大手一揮,下達了炮擊的命令。刹那間,百十門大炮齊聲怒吼,炮口噴出的火焰與濃煙瞬間將天空遮蔽。炮彈如雨點般砸向閬中城,城牆上頓時火光四濺,磚石橫飛。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擊打得措手不及,不少士兵在爆炸中喪生或受傷,城牆上的防禦設施也被嚴重破壞。


    在這一輪炮擊之中,火器營的優勢展露無遺。那威力巨大的炮彈,每一顆都似死神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守軍的生命。城牆上原本嚴陣以待的士兵們,在炮彈的衝擊下,像脆弱的螻蟻般被輕易地擊飛,肢體殘肢伴隨著破碎的磚石四處散落。了望塔在炮火的洗禮下,瞬間崩塌,化作一堆廢墟,揚起的塵土彌漫在空中,仿佛是為這慘烈的戰場蒙上了一層灰色的紗幕。


    而此時,李賢再次指揮火器營調整攻擊策略。他讓一部分大炮持續對城牆進行轟擊,以製造更大的突破口,另一部分則將炮口轉向城內的關鍵區域,如守軍的兵營、糧草庫等。隨著幾聲巨響,兵營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營帳被掀翻,士兵們在火光與硝煙中四處奔逃,許多人還未明白發生了什麽,便已倒在了血泊之中。糧草庫也被炮彈擊中,熊熊大火迅速燃起,火光衝天,滾滾濃煙彌漫在整個城市上空,那刺鼻的氣味讓城內的守軍們人心惶惶。


    在火器營持續不斷的炮擊下,閬中城的守軍逐漸陷入了絕望。他們原本堅固的防線在這前所未有的強大火力麵前,如同紙糊的一般脆弱。盡管他們奮力抵抗,用弓箭進行還擊,但那稀疏的箭雨在炮彈的威力麵前,顯得如此無力,根本無法對李賢的大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就在這硝煙彌漫、戰火紛飛之際,李賢心生一念,他不願見這閬中城化作一片血海屍山,更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勝利。於是,他命人暫停攻擊,隨後,一位身材魁梧、聲音洪亮的士兵在戰友們的掩護下,緩緩走向城牆。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城內的官兵們,你們已親眼目睹我軍火器之威,無謂的抵抗隻會讓更多的生靈塗炭。我家李賢殿下心懷仁慈,不忍見這城中百姓受苦,也不想與諸位同袍生死相搏。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李賢殿下必能給予你們公正的待遇,保你們性命無憂,日後還可在這巴州之地共享太平。莫要再執迷不悟,讓這大好城池毀於戰火之中!”這喊話聲在戰場上回蕩,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守軍的耳中。


    城內的守軍們聽了這喊話,心中不禁泛起了波瀾。一些士兵開始動搖,他們望著那被炮火摧毀得千瘡百孔的城牆,想著城外那強大的火器營,再看看城中因戰亂而惶恐不安的百姓,心中的鬥誌漸漸消散。然而,仍有部分將領和士兵出於對朝廷的忠誠,或是對投降後命運的擔憂,試圖繼續堅守。


    李賢見喊話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守軍猶豫不決,便決定繼續施加軍事壓力與心理攻勢雙管齊下。他指揮火器營再次發動一輪炮擊,但此次炮擊特意避開了平民聚居區,隻針對守軍的剩餘防禦工事和軍事設施,進一步摧毀他們的抵抗意誌。同時,讓士兵們繼續喊話:“城內的官兵們,機會稍縱即逝。李賢殿下一向言出必行,如今放下武器,尚可保全性命與榮譽;若繼續頑抗,城破之日,便是玉石俱焚之時,你們的家人也將受此牽連,悔之晚矣!”


    在這一輪輪的炮擊與喊話交替進行之下,守軍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一些原本堅定抵抗的士兵開始紛紛放下武器,向城外走去,表示願意投降。而那些仍在猶豫的將領們,看著自己的士兵逐漸散去,也深知大勢已去,最終無奈地選擇了投降。


    趁著城內守軍陣腳大亂之際,李賢果斷下令步兵發起衝鋒。士兵們呐喊著,如洶湧的潮水般衝向閬中城。他們推著雲梯,扛著攻城槌,在炮火的掩護下,迅速逼近城牆。雲梯一架架地搭在城牆上,士兵們奮勇攀爬,盡管守軍仍有零星抵抗,不斷地用石塊、油水等往下砸,但在火器營強大火力的壓製下,他們的抵抗已變得越來越微弱。攻城槌則在士兵們的齊心協力下,一次次地撞擊著城門,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沉悶的響聲,仿佛是敲響在守軍心頭的喪鍾。


    而城內的人民黨黨員們也抓住時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在城中製造各種混亂,有的偷偷潛入守軍的後方,破壞他們傳令設施,使得守軍之間無法有效地傳遞信息,指揮係統陷入癱瘓;有的在城中的大街小巷四處奔走,散布謠言,說李賢的大軍已經攻破了城池的多處防線,援軍也已被擊退,讓守軍們軍心大亂,士氣低落。還有的黨員趁亂暗殺了一些守軍的重要將領,使得守軍群龍無首,更加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


    在裏應外合之下,李賢大軍的攻勢愈發猛烈。城門終於在攻城槌的猛烈撞擊下,緩緩地被打開,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城中,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此時的守軍,已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他們在李賢大軍的前後夾擊下,紛紛潰敗投降。最終,李賢成功攻占閬中,為他逐鹿天下的征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場戰役,也讓大乾國的各方勢力深刻地認識到了李賢火器營的強大威力,以及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領導風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中九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中九靈並收藏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