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帝後要親征
新婚夜,替嫁王妃醫好了戰王蠱毒 作者:璿璣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朝會,帝後共同上朝聽朝臣上奏。
除了昨日出現蠱人這種意外,炎國境內並無大事,百姓安居樂業,帝後甚悅。
兵部尚書主動問:“皇上要攻打南疆和東烏國,是否已定下先鋒軍,需要安排多少兵馬,何時發兵,需要備多少糧草?”
蕭鼎道:“無需先鋒軍,朕與皇後親征,也無需備糧草,我們會在邊境調兵遣將,在當地征糧。”
聞言,百官擔憂,懇切勸諫:“南疆遍地蠱毒,皇上皇後龍體貴重,萬萬不可親征,還是派其他大將去討伐為好。”
立即有幾位護國大將軍主動出列,自告奮勇,願意替帝後分憂。
“諸位愛卿莫要憂慮,朕當年帶兵打仗時都是先身士卒,正因為討伐南疆艱險,朕與皇後才會親征,直接在當地調兵遣將也能避免異地軍士長途奔襲,水土不服,降低損傷。”
蕭鼎說完親征理由,百官更是跪地勸諫,不希望皇帝以身涉險。
“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皇上三思,請皇後勸諫。”
寧絡道:“皇上與皇後討伐南疆是為了天下永無蠱毒,百姓長久平安,是我們多年的夙願。”
“明日起,你們二十位內閣大臣共同處理國事,若是我們不能及時歸來,你們輔佐三位殿下治理天下。”
這次蠱人出現,或許又是天道安排的考驗,逼得他們不得不去清理南疆蠱師,此行未必順利,所以,將來的事也要先交代清楚。
蕭鼎托付道:“這天下不止是皇室的天下, 也是諸位大臣和百姓的天下,希望你們齊心協力,為百姓謀福祉。”
他並不貪戀凡間的皇權,隻想與寧絡做長久夫妻。
隱約可知,如果能除去南疆毒害,是可以為寧絡積攢功德的。
若是功德無量,或有反天道之力。
隻要能減輕寧絡以後的輪回之苦,他都要試一試。
百官聞言崇敬不舍,高呼萬歲,祝帝後早日凱旋。
下朝後,二人去上文華殿看三個孩子上學的情況。
在殿外就聽到太師授課的內容。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深意?”
話落,便有個女孩兒的聲音清亮響起。
“太師,我知道。”
“好,請公主殿下回答。”
蕭鼎和寧絡相視一笑,走在門外聽她回答。
蕭妍妍朗聲道:“孟子這是希望上行下效,提醒君王做仁義之君,他的臣民才會效仿成為仁義之人,如此天下大治。”
太師讚賞點頭,“公主聰慧,實乃炎國之幸。”
“舉一反三,有沒有其他人想發表看法?”
接著好幾個伴讀踴躍起身回答。
雖然不一定口齒伶俐,但都悟性不錯。
蕭鼎臉上浮起欣慰笑容,這些東宮伴讀加以用心栽培,以後三個皇子治國時也有人才可用。
寧絡不見兩個兒子起身回答,有些意外,難道他們對治國不感興趣?
蕭鼎似乎猜中她的心思,輕聲道:“絡兒莫要擔心,奕雲和奕塵或許另有深思。”
太師見到帝後立於殿外旁聽,十分上道地點名提問大皇子,請他對孟子這句話發表看法。
蕭奕雲起身,從容道:“本殿下看來,君王的品行雖然重要,但國家的法令也一樣重要,以法治人需要與以德治人並重。”
“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是善類,我在宮外見聞有的大臣為官清廉,而他的子女卻瞞著父母做欺男霸女之事的也有,還有的貧苦百姓之家,父母本分厚道,子女卻揮霍無度,懶惰成性,時常對人惡言惡語。”
太師點點頭:“聖賢確實以為人之初性本善,這一點,有失偏頗,不知殿下可知為何有的人出生就不善?”
太師深以為三個殿下都是仙童下凡,所也想了解仙者如何看眾生。
“這個問題讓奕塵回答吧。”蕭奕雲謙讓指了指弟弟。
太師請道:“請三殿下為我等解惑。”
蕭奕塵起身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投胎為人者,雖然出生後都是肉體凡胎,但有的人前世並不是人,或是野獸或是花草樹木初次為人,本就不太通人性,無根無性,無情無義,這種人隻能教化,教化不動, 便隻能以法治之。”
“原來如此。”太師捋著胡子,大有所悟。
其他學童好奇起來。
“不知殿下可否辨別我們前世是什麽轉世的?”
“天機不可泄露。”三個異口同聲。
蕭鼎和寧絡微微一笑,悄然離去。
三個娃娃下學歸來,和父母共餐時嘰嘰喳喳說今日學堂上的事,蕭鼎和寧絡耐心聽完,親自給他們喂飯。
喂飽後才說,明日就要去南疆,希望他們三個坐鎮皇宮,臨朝聽政。
三個孩子可不願意當留守兒童。
“爹爹娘親,我們要和你們一起去,遇到壞人,我們也能出力。”
“爹爹娘親不要拋棄我們呀。”
“我不要離開爹爹和娘親。”
“……”
他們哭著撒嬌,蕭鼎也心軟了。
“好吧,帶你們一同去。”
得到允諾,三個娃娃開開心心收拾行裝,蕭妍妍更是到禦膳房預訂了十桌飯菜,這些她要打包進空間裏,到了南疆也能保證吃得好。
除了昨日出現蠱人這種意外,炎國境內並無大事,百姓安居樂業,帝後甚悅。
兵部尚書主動問:“皇上要攻打南疆和東烏國,是否已定下先鋒軍,需要安排多少兵馬,何時發兵,需要備多少糧草?”
蕭鼎道:“無需先鋒軍,朕與皇後親征,也無需備糧草,我們會在邊境調兵遣將,在當地征糧。”
聞言,百官擔憂,懇切勸諫:“南疆遍地蠱毒,皇上皇後龍體貴重,萬萬不可親征,還是派其他大將去討伐為好。”
立即有幾位護國大將軍主動出列,自告奮勇,願意替帝後分憂。
“諸位愛卿莫要憂慮,朕當年帶兵打仗時都是先身士卒,正因為討伐南疆艱險,朕與皇後才會親征,直接在當地調兵遣將也能避免異地軍士長途奔襲,水土不服,降低損傷。”
蕭鼎說完親征理由,百官更是跪地勸諫,不希望皇帝以身涉險。
“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皇上三思,請皇後勸諫。”
寧絡道:“皇上與皇後討伐南疆是為了天下永無蠱毒,百姓長久平安,是我們多年的夙願。”
“明日起,你們二十位內閣大臣共同處理國事,若是我們不能及時歸來,你們輔佐三位殿下治理天下。”
這次蠱人出現,或許又是天道安排的考驗,逼得他們不得不去清理南疆蠱師,此行未必順利,所以,將來的事也要先交代清楚。
蕭鼎托付道:“這天下不止是皇室的天下, 也是諸位大臣和百姓的天下,希望你們齊心協力,為百姓謀福祉。”
他並不貪戀凡間的皇權,隻想與寧絡做長久夫妻。
隱約可知,如果能除去南疆毒害,是可以為寧絡積攢功德的。
若是功德無量,或有反天道之力。
隻要能減輕寧絡以後的輪回之苦,他都要試一試。
百官聞言崇敬不舍,高呼萬歲,祝帝後早日凱旋。
下朝後,二人去上文華殿看三個孩子上學的情況。
在殿外就聽到太師授課的內容。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深意?”
話落,便有個女孩兒的聲音清亮響起。
“太師,我知道。”
“好,請公主殿下回答。”
蕭鼎和寧絡相視一笑,走在門外聽她回答。
蕭妍妍朗聲道:“孟子這是希望上行下效,提醒君王做仁義之君,他的臣民才會效仿成為仁義之人,如此天下大治。”
太師讚賞點頭,“公主聰慧,實乃炎國之幸。”
“舉一反三,有沒有其他人想發表看法?”
接著好幾個伴讀踴躍起身回答。
雖然不一定口齒伶俐,但都悟性不錯。
蕭鼎臉上浮起欣慰笑容,這些東宮伴讀加以用心栽培,以後三個皇子治國時也有人才可用。
寧絡不見兩個兒子起身回答,有些意外,難道他們對治國不感興趣?
蕭鼎似乎猜中她的心思,輕聲道:“絡兒莫要擔心,奕雲和奕塵或許另有深思。”
太師見到帝後立於殿外旁聽,十分上道地點名提問大皇子,請他對孟子這句話發表看法。
蕭奕雲起身,從容道:“本殿下看來,君王的品行雖然重要,但國家的法令也一樣重要,以法治人需要與以德治人並重。”
“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是善類,我在宮外見聞有的大臣為官清廉,而他的子女卻瞞著父母做欺男霸女之事的也有,還有的貧苦百姓之家,父母本分厚道,子女卻揮霍無度,懶惰成性,時常對人惡言惡語。”
太師點點頭:“聖賢確實以為人之初性本善,這一點,有失偏頗,不知殿下可知為何有的人出生就不善?”
太師深以為三個殿下都是仙童下凡,所也想了解仙者如何看眾生。
“這個問題讓奕塵回答吧。”蕭奕雲謙讓指了指弟弟。
太師請道:“請三殿下為我等解惑。”
蕭奕塵起身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投胎為人者,雖然出生後都是肉體凡胎,但有的人前世並不是人,或是野獸或是花草樹木初次為人,本就不太通人性,無根無性,無情無義,這種人隻能教化,教化不動, 便隻能以法治之。”
“原來如此。”太師捋著胡子,大有所悟。
其他學童好奇起來。
“不知殿下可否辨別我們前世是什麽轉世的?”
“天機不可泄露。”三個異口同聲。
蕭鼎和寧絡微微一笑,悄然離去。
三個娃娃下學歸來,和父母共餐時嘰嘰喳喳說今日學堂上的事,蕭鼎和寧絡耐心聽完,親自給他們喂飯。
喂飽後才說,明日就要去南疆,希望他們三個坐鎮皇宮,臨朝聽政。
三個孩子可不願意當留守兒童。
“爹爹娘親,我們要和你們一起去,遇到壞人,我們也能出力。”
“爹爹娘親不要拋棄我們呀。”
“我不要離開爹爹和娘親。”
“……”
他們哭著撒嬌,蕭鼎也心軟了。
“好吧,帶你們一同去。”
得到允諾,三個娃娃開開心心收拾行裝,蕭妍妍更是到禦膳房預訂了十桌飯菜,這些她要打包進空間裏,到了南疆也能保證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