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一天任職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官上任前,需要帶著聖旨去吏部登記入冊,寧絕出了四皇子府,坐上馬車,便往烏馬巷而去。
臨近家門,車夫突然說道:“公子,門口有個婦人。”
寧絕掀開車簾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個中年婦人站在簷下,她穿著一身栗色窄袖衫裙,梳著簡單的發髻,在看到馬車上的人時,滄桑的雙眼一亮,嘴角一彎笑了起來。
寧絕下了馬車,快步跑過去,行至跟前,他駐足深深行了一禮,隨後喊道:“母親。”
元氏欣慰的看著兒子,幾月不見,他變了好多,不似以前的沉默寡言,多了幾分鮮活的生氣。
“寧兒,近來可好?”她問。
寧絕垂首點頭:“孩兒一切安順,勞母親掛懷。”
元氏笑著:“來時聽說,你中了一甲探花,可是真事?”
“是。”
寧絕如實回答,又有些疑惑:“母親是一個人來的京都嗎?為何不寫信告訴孩兒,讓我去接您?”
元氏淺笑不語,伸手撫著他披在肩頭的長發:“你有你的事要忙,而且,我也不是一個人來的。”
這話讓寧絕心頭一震,他皺了皺眉。
“母親,進屋說吧。”
他說著,就想上前去開門。
然而,還沒走出兩步,元氏拉住了他的衣袖:“寧兒,你父親說,你不願回府?”
果然,又是寧遼。
寧絕看向元氏:“那他有跟您說,我為何不願回嗎?”
元氏垂眸,有些失落:“說了,他有他的顧慮,我不怪他。”
“母親,您的大度,能不能不要用在這方麵上?”
寧絕實在恨鐵不成鋼,他正色道:“寧大人不值得您如此,他憐惜自己的家庭,卻完全把我們排除在外,若非此次我中了探花,他連看都不會看我一眼……”
“怎麽會,他是你父親啊。”
元氏急急打斷他的話:“縱使以前忽視了,可在見過你以後,他怎麽可能忍心不要你,寧兒,你是他的孩子,此生不可更改,不管他有什麽條件,你都要光明正大的成為寧府公子,這是母親……這輩子最大的心願。”
這些話,寧絕聽了十七年。
他已經無心再與她爭辯什麽,隻道:“母親,沒有您的寧府,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他握住元氏的手:“母親,我不是孩子了,我有自己的想法,我的人生,並不一定需要父親。”
“那你需要母親嗎?”
元氏雙眼含淚,脫口而出的話讓寧絕心裏一窒,雙唇囁嚅半天沒吐出一個字。
看到兒子臉上血色漸褪,元氏心一疼,立馬將人抱住:“寧兒,對不起,母親話重了。”
話重嗎?可她一向如此啊。
寧絕有些無奈,元氏鬆開手,再次說道:“可你也不能怨母親啊,我隻是太希望你們父子相認,這十多年,我日日盼,夜夜盼……”
盼他來看自己一眼,盼他別那麽狠心。
盼他,把當年的少年郎還給自己。
多少癡情錯付,誤了佳人一生。
寧絕歎氣,滿心無奈。
正在此時,寧遼從轉角處走了出來,他穿著便服,直接走到元氏身邊,隨後,看著寧絕說:“我答應你的要求,接你母親回府,傾心相待,給她名正言順的身份。”
寧絕盯著寧遼沒說話,元氏扯著他的衣袖,語氣催促:“寧兒,還不快謝過你父親?”
謝他什麽?謝他為了籠絡自己,不惜利用他母親?
還是謝他滿心算計,不把任何人放眼裏?
寧絕心中不屑,但觸及到元氏看寧遼那溫柔似水的眼神時,他又隻能暗自歎息。
許久,他才說了一句:“這是你欠我母親的。”
“自然,我會償還給她。”
寧遼說得坦然,他牽起元氏略粗糙了手,輕輕拍了拍,道:“阿惠,辛苦你了。”
元氏滿臉感動,元惠,是她閨名,她以為,他早已經忘了。
兩人眼神纏綿,好一幅情深意切的畫麵。
在母親的麵前,寧絕永遠是低頭那一個,所以最後他們連門都沒進,就直接拉著他進了寧府的馬車。
寧府大門前,站了三四排人,為首的婦人一身貴氣,錦衣華服,滿頭珠翠,身後跟著一群丫鬟小廝,寧文正衣冠楚楚立在左邊扶著婦人的手,右邊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滿臉好奇的看著正前方。
馬車自眾人麵前停下,寧遼先下車,隨後扶著元氏走出去,寧絕跟在後麵。
三人一落地,大門前那一群人就齊齊行禮:“恭迎老爺、公子回府。”
沒有提及元氏。
元氏臉色不好,寧遼安撫的拍拍她的手背,前方的貴婦人噙著笑上前,屈膝朝寧遼行一禮,隨即看著元氏說道:“想必這就是元惠妹妹了,鄞州路遠,這一路辛苦了。”
寧遼在一旁提醒:“這是我的妻子,映秋。”
元氏淺笑回禮:“元惠見過姐姐。”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寧夫人看了眼一旁的寧絕,笑道:“府裏備了酒菜給妹妹接風,我們進去吧?”
“好。”
元氏應著,與寧夫人一左一右伴在寧遼兩側,三人同行,一齊往府中走去。
寧絕跟隨其後,在路過寧文正身邊時,一個小姑娘跑上來牽住了他的手,側頭望過去,小姑娘一身粉裙,生得嬌小玲瓏,活潑可愛。
“小哥哥!”
小姑娘開口,嬌嬌柔柔的女聲十分悅耳:“你真好看。”
寧絕麵無表情,甚至皺了皺眉,就在他想抽手的時候,寧文正先一步抓住小姑娘的手,將人扯到了身後。
見他目光順著動作看向自己,寧文正不情不願解釋了一句:“他是我妹妹,寧玉芙。”
看他一副護犢子的模樣,寧絕沒有任何表示,轉頭跟著前麵的人走進府內。
與之前不同,這一次,寧遼沒有讓他們走後門,也沒有直接把他們丟到小院子裏不聞不問,相反,他這次在正廳大肆設宴,不僅準備了好酒好菜,還讓所有下人管事上前,一一給元氏見禮。
寧絕知道,他這是做給自己看的。
最後,他們一家六口坐在桌上,寧遼宣布:“自今日起,阿惠就是寧府二夫人,你們要像尊重大夫人一樣尊重她,若被我知曉誰陽奉陰違,不敬主上,那就莫怪我不留情麵,嚴懲不貸。”
“小的見過二夫人!”眾人低頭,拱手應答。
寧遼唇角一揚,又看向寧絕:“這是二公子寧絕,為二夫人所生,日後,你們也要尊他敬他,就像大公子一樣,不得苛待,不得輕慢。”
“小的給二公子請安!”又是一陣高呼。
下人行完禮退下,桌上,元氏嬌羞難掩,寧遼滿臉笑容,寧夫人淺笑吟吟,就連寧文正也扯著嘴角沒有露出半點不滿,唯有寧絕麵容不改,依舊是冷淡至極的德行。
哦,還有最小的寧玉芙,看著身旁大人喜笑顏開,她眼裏滿是好奇和探究,似乎在疑惑,這兩個陌生人是誰?
飯桌上,寧遼給元氏盛了碗湯,適時開口道:“阿惠啊,下月十五,我想在壽宴上,請一些同僚好友入府小聚,順便跟他們介紹一下寧絕,你覺得如何?”
“一切聽老爺的!”元氏低頭笑著。
寧遼滿意點頭,握住她的手:“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也別那麽見外,平日有什麽欠缺的,隻管跟我提。”
元氏受寵若驚,抬頭看了眼另一側的寧夫人,見對方也點了點頭,她才嬌羞答應:“是。”
“嗯,來,吃這個。”
寧遼笑著給她夾菜,照顧這邊的同時,還不忘另一邊的寧夫人,轉頭也給夾了一筷子:“夫人也吃,辛苦了。”
看著他們其樂融融,寧文正扒了兩口飯,站起身就想走。
“爹,娘,我吃好了。”
寧遼瞥了他一眼:“坐下,等你弟弟吃完,帶他去府裏熟悉熟悉環境。”
寧文正低頭坐下,寧絕明顯感覺到他的抗拒,但他沒在意,自顧自吃了兩口,在寧玉芙悄悄戳他手臂時,抬眼看過去,輕聲問:“怎麽了?”
“小哥哥,你是我哥哥嗎?”
她問得天真,寧絕也不好太過冷漠,便笑了笑:“算是吧。”
小姑娘眼睛一亮:“太好了,桑兒姐姐要是知道我多了個這麽漂亮的哥哥,肯定得羨慕死我。”
她抓著寧絕的手搖了搖:“哥哥,下次能和我一起出去玩嗎?我想讓我的朋友們見見你。”
寧絕張嘴,正要回答,卻聽得寧遼開口:“芙兒,你二哥哥剛入仕,還有很多事要忙,你想玩,讓大哥陪你。”
並不嚴肅的語氣,讓寧玉芙手指一縮,她“哦”了一聲,坐正了身體,而一旁的寧文正,牙齒咬著嘴唇,臉漲得通紅,愣是一句話沒說。
是了,寧絕已經入仕,而他,連個三甲都沒進。
午飯過後,寧絕隨寧文正逛起了寧府,從正門至後院,一路行過三門四洞、長廊庭院,足足繞了兩圈。
一路上,兩人一前一後誰都沒有說話,第二次走到花苑時,寧絕看到一株異常出眾的千年鬆,它枝繁葉茂、長勢喜人,周圍被打理得幹幹淨淨,苑中其餘的花草樹木都離它遠遠的,看起來像被分離成了兩個不同的區域。
寧絕站在那裏多看了兩眼,寧文正走上前來,總算說了第一句話:“那棵樹,叫登天,極得父親愛護。”
給一棵樹取名登天,真是好大的口氣。
寧絕移開視線,正要走時,卻見寧文正駐足未動,依舊自顧自說著:“知道它周圍為什麽都沒有其他花草樹木嗎?因為在父親眼裏,那些不夠好的東西,不配與登天並立。”
他轉過頭,看向寧絕,眼裏有幾分悲切之色:“正如你我,你未出現時,我是父親眼裏的登天,而你出現後,你成了登天,我則落為了那些被摒棄一旁的花草。”
他指著那一群被隨意擺放、枝葉都不曾修剪過的殘花,眼裏有怨恨,有不甘,也有落寞和痛楚。
而反觀寧絕,對他這一番傷春悲秋並未有太多感觸,他隻是看了一眼,隨後就不再理會。
“你所希冀的,於我輕如鴻毛,你想做你父親眼裏的登天,而我隻想做自己眼裏的登天。”
寧遼於他不重要,父親於他也不重要,所以,他不在意寧遼如何待他,更不屑於為了那所謂的父愛,去與寧家兄妹爭什麽搶什麽。
然而,寧文正是不相信的,他隻當對方故作清高,佯裝寡欲罷了。
“其實我有時候挺羨慕你的,生得聰明幾分,就能獲得所有人的青睞!”他譏笑一聲,扭頭就走。
寧絕覺得莫名其妙。
羨慕他?
他知道自己的這十七年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嗎?
他知道那種除了去書院,就隻能待在家裏,十多年與書本為伴,沒有朋友,沒有玩伴,沒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傾訴的孤寂感嗎?
還真以為他的文采都是天生的啊,有誰知道他熬盡了多少盞油燈,寫壞了多少筆杆,耗費了多少心神?
羨慕他?他還羨慕別人呢。
出了花苑,倆人撞上李管事。
“大公子。”
先給走在前麵的寧文正行了禮,看到身後的寧絕,李管事再次揖手,道:“小公子,您的東西都給帶回來了,可要去看看缺了什麽?”
寧絕點頭,跟著李管事離開。
與先前的客房不同,這一次,寧遼給他安排到了麟上院,一個距離嵩間院最近的院子,內裏裝潢講究,共有大大小小十個房間,院子裏剛搬來的鮮花開得璀璨,抬眼望去是青磚碧瓦,紅木雕花,涼亭山石,一應俱全。
這還真是,不惜工本啊。
烏馬巷小院裏的定西都放在正屋裏,寧絕打開箱子,從最裏麵取出一個檀木盒,盒子裏,是那枚青魚石。
手指輕撫,他微微一笑。
“公子,這些東西要放哪裏啊?”
阿七抱著幾卷書畫從屋外走進來,自寧絕進府後,李管事就將他調到了麟上院,美其名曰,熟悉的更好伺候。
“放那兒吧。”
寧絕隨便指了個位置,然後翻看箱子,親自歸置了幾樣比較重要的東西。
除了阿七,麟上院還有五個丫鬟和四個小廝,丫鬟負責端茶遞水,小廝負責日常跟隨,寧絕不喜歡走到哪兒都跟著一群人,所以讓小廝和丫鬟都隻在院中打掃,而房裏,隻留了阿七,和一個叫阿九的小廝。
元氏的院子在裏麟上院不遠的鶯歌院,許久未見,寧絕從吏部登記回來後,本想去看看母親,但一聽到寧遼在那兒,他就沒了心思。
酉時,下人來請寧絕去前廳用膳,他也拒絕了,一個人在麟上院吃過後,元氏走了進來,見他正在看書,她沒有打擾,隻是坐在一旁靜靜待著。
元氏操勞半生,臉上已經刻滿了歲月的磨難,盡管穿上錦緞華裳,抹了脂粉紅妝,也遮不住那滄桑的痕跡。
寧絕歎口氣,放下書,走到她身邊坐下。
“母親想說什麽?”他淡淡開口,大約猜到了來意。
果然,元氏道:“寧兒,既然進了寧府,就不要跟你父親置氣,不要讓他覺得,是母親沒有教好你,好嗎?”
“母親,我沒有跟誰置氣,我的性子您應該明白,我隻是不喜歡跟不熟的人虛與委蛇。”
“可他不是旁人,是你父親。”
“於我來說,都一樣。”
寧絕看著元氏,認真說道:“我答應母親的事已經做到了,也希望母親遵守承諾,日後不管我做什麽,都不要過多插手。”
原先,他是不願來京都的,元氏逼迫不成,便說了,隻要他回到寧府,就再也不逼著他做不喜歡的事。
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也為了這個承諾,寧絕答應入京,而現在,進入寧府的任務他完成了,母親的承諾,也該兌現了。
“你……”
看著他一臉堅定,元氏張嘴語塞,許久,才說出一句:“你長大了。”
他確實不是孩子了,見了自由天地,便再也關不住。
“母親,我會如您所願待在寧府,也盡量不跟他們發生衝突,讓您難堪!”他平靜說著:“但也僅限於此,別要求我太多,否則物極必反……”
到時落個不得安生的結局,誰都不好過。
雖然兒子從小聽話懂事,但元氏知道,他不是在開玩笑,他是真的會說到做到。
“好,我不逼你。”
她輕歎:“你父親那裏,我會去說,以後你想做什麽,就自己去做吧,不用太顧慮我。”
終歸是親生的孩子,相依為伴十多年,她又怎麽舍得跟他反目呢?
寧絕勉強笑了笑:“多謝母親。”
兩邊各退一步,方能各自歡喜。
翌日,寧絕早早起身,沐浴更衣,換上官服,戴好腰牌,拿著任職文書出了門。
寧府門口,寧遼的馬車等在那裏,寧絕一跨出門,便被車夫叫住:“小公子,請上車吧。”
寧絕沒動,站在那裏等阿七牽來靈夙,瀟灑跨上馬背後,他說:“下官與寧大人不同路,先行告辭了。”
話落,他“駕”的一聲,直接縱馬而去。
說是不同路,其實都是前往午門,隻是進了宮後,一個去太和殿上朝,而另一個則是要去門下省任職。
卯時正,午門準時打開,一幹朝臣有序進入,在人群中,寧絕看到了安崇鄴,兩人對望不過三息,便心照不宣的轉過了頭。
門下省置於皇宮政議殿旁,日常負責審核、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違誤,和糾核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諸事。
寧絕被小太監帶著往裏走,行至官署門口時,小太監止步說道:“奴才非門下官員,不能入內,便隻能送大人到此了。”
“有勞公公。”
寧絕頷首,獨自跨入大殿門口。
門下省官員不多,大大小小算下來,也不過十幾人,其中以二品侍中為主,領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諫議大夫等職位。
寧絕現今隻是一個七品司諫,算是門下省最低之位,所以當他走進大殿之中時,裏麵忙碌的一群人,誰都沒理他。
早朝未下,寧絕便坐在一旁等著,直到一個時辰後,一群穿著緋色官服、手裏端著奏折的官員走進來,他才站起身,上前行了一禮:“下官寧絕,見過諸位大人。”
“寧絕?”
一個略發福的中年男人看了他幾眼:“哦,那個新科探花,新封的左司諫。”
他把手裏的奏折遞給一旁的人,接著說:“文書帶了嗎?”
“是,都帶了!”寧絕取出巴掌大的文書遞上去。
男人看了幾眼,確定無誤,便招手喚他跟著自己:“跟我來吧,去登記入冊。”
兩人一前一後往裏走,閑談之中,寧絕得知,眼前之人為散騎常侍,名叫吳龐,是門下省中,除侍中、給事中、黃門侍郎外的第四人。
他給寧絕登記完名冊,就吩咐一旁的右司諫帶他去熟悉政務。
第一天任職,寧絕要做的事不多,主要是了解一些宮裏的規矩,和殿前的禮儀,以防冒犯貴人,丟了命不說,還得連累旁人。
臨近家門,車夫突然說道:“公子,門口有個婦人。”
寧絕掀開車簾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個中年婦人站在簷下,她穿著一身栗色窄袖衫裙,梳著簡單的發髻,在看到馬車上的人時,滄桑的雙眼一亮,嘴角一彎笑了起來。
寧絕下了馬車,快步跑過去,行至跟前,他駐足深深行了一禮,隨後喊道:“母親。”
元氏欣慰的看著兒子,幾月不見,他變了好多,不似以前的沉默寡言,多了幾分鮮活的生氣。
“寧兒,近來可好?”她問。
寧絕垂首點頭:“孩兒一切安順,勞母親掛懷。”
元氏笑著:“來時聽說,你中了一甲探花,可是真事?”
“是。”
寧絕如實回答,又有些疑惑:“母親是一個人來的京都嗎?為何不寫信告訴孩兒,讓我去接您?”
元氏淺笑不語,伸手撫著他披在肩頭的長發:“你有你的事要忙,而且,我也不是一個人來的。”
這話讓寧絕心頭一震,他皺了皺眉。
“母親,進屋說吧。”
他說著,就想上前去開門。
然而,還沒走出兩步,元氏拉住了他的衣袖:“寧兒,你父親說,你不願回府?”
果然,又是寧遼。
寧絕看向元氏:“那他有跟您說,我為何不願回嗎?”
元氏垂眸,有些失落:“說了,他有他的顧慮,我不怪他。”
“母親,您的大度,能不能不要用在這方麵上?”
寧絕實在恨鐵不成鋼,他正色道:“寧大人不值得您如此,他憐惜自己的家庭,卻完全把我們排除在外,若非此次我中了探花,他連看都不會看我一眼……”
“怎麽會,他是你父親啊。”
元氏急急打斷他的話:“縱使以前忽視了,可在見過你以後,他怎麽可能忍心不要你,寧兒,你是他的孩子,此生不可更改,不管他有什麽條件,你都要光明正大的成為寧府公子,這是母親……這輩子最大的心願。”
這些話,寧絕聽了十七年。
他已經無心再與她爭辯什麽,隻道:“母親,沒有您的寧府,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他握住元氏的手:“母親,我不是孩子了,我有自己的想法,我的人生,並不一定需要父親。”
“那你需要母親嗎?”
元氏雙眼含淚,脫口而出的話讓寧絕心裏一窒,雙唇囁嚅半天沒吐出一個字。
看到兒子臉上血色漸褪,元氏心一疼,立馬將人抱住:“寧兒,對不起,母親話重了。”
話重嗎?可她一向如此啊。
寧絕有些無奈,元氏鬆開手,再次說道:“可你也不能怨母親啊,我隻是太希望你們父子相認,這十多年,我日日盼,夜夜盼……”
盼他來看自己一眼,盼他別那麽狠心。
盼他,把當年的少年郎還給自己。
多少癡情錯付,誤了佳人一生。
寧絕歎氣,滿心無奈。
正在此時,寧遼從轉角處走了出來,他穿著便服,直接走到元氏身邊,隨後,看著寧絕說:“我答應你的要求,接你母親回府,傾心相待,給她名正言順的身份。”
寧絕盯著寧遼沒說話,元氏扯著他的衣袖,語氣催促:“寧兒,還不快謝過你父親?”
謝他什麽?謝他為了籠絡自己,不惜利用他母親?
還是謝他滿心算計,不把任何人放眼裏?
寧絕心中不屑,但觸及到元氏看寧遼那溫柔似水的眼神時,他又隻能暗自歎息。
許久,他才說了一句:“這是你欠我母親的。”
“自然,我會償還給她。”
寧遼說得坦然,他牽起元氏略粗糙了手,輕輕拍了拍,道:“阿惠,辛苦你了。”
元氏滿臉感動,元惠,是她閨名,她以為,他早已經忘了。
兩人眼神纏綿,好一幅情深意切的畫麵。
在母親的麵前,寧絕永遠是低頭那一個,所以最後他們連門都沒進,就直接拉著他進了寧府的馬車。
寧府大門前,站了三四排人,為首的婦人一身貴氣,錦衣華服,滿頭珠翠,身後跟著一群丫鬟小廝,寧文正衣冠楚楚立在左邊扶著婦人的手,右邊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滿臉好奇的看著正前方。
馬車自眾人麵前停下,寧遼先下車,隨後扶著元氏走出去,寧絕跟在後麵。
三人一落地,大門前那一群人就齊齊行禮:“恭迎老爺、公子回府。”
沒有提及元氏。
元氏臉色不好,寧遼安撫的拍拍她的手背,前方的貴婦人噙著笑上前,屈膝朝寧遼行一禮,隨即看著元氏說道:“想必這就是元惠妹妹了,鄞州路遠,這一路辛苦了。”
寧遼在一旁提醒:“這是我的妻子,映秋。”
元氏淺笑回禮:“元惠見過姐姐。”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寧夫人看了眼一旁的寧絕,笑道:“府裏備了酒菜給妹妹接風,我們進去吧?”
“好。”
元氏應著,與寧夫人一左一右伴在寧遼兩側,三人同行,一齊往府中走去。
寧絕跟隨其後,在路過寧文正身邊時,一個小姑娘跑上來牽住了他的手,側頭望過去,小姑娘一身粉裙,生得嬌小玲瓏,活潑可愛。
“小哥哥!”
小姑娘開口,嬌嬌柔柔的女聲十分悅耳:“你真好看。”
寧絕麵無表情,甚至皺了皺眉,就在他想抽手的時候,寧文正先一步抓住小姑娘的手,將人扯到了身後。
見他目光順著動作看向自己,寧文正不情不願解釋了一句:“他是我妹妹,寧玉芙。”
看他一副護犢子的模樣,寧絕沒有任何表示,轉頭跟著前麵的人走進府內。
與之前不同,這一次,寧遼沒有讓他們走後門,也沒有直接把他們丟到小院子裏不聞不問,相反,他這次在正廳大肆設宴,不僅準備了好酒好菜,還讓所有下人管事上前,一一給元氏見禮。
寧絕知道,他這是做給自己看的。
最後,他們一家六口坐在桌上,寧遼宣布:“自今日起,阿惠就是寧府二夫人,你們要像尊重大夫人一樣尊重她,若被我知曉誰陽奉陰違,不敬主上,那就莫怪我不留情麵,嚴懲不貸。”
“小的見過二夫人!”眾人低頭,拱手應答。
寧遼唇角一揚,又看向寧絕:“這是二公子寧絕,為二夫人所生,日後,你們也要尊他敬他,就像大公子一樣,不得苛待,不得輕慢。”
“小的給二公子請安!”又是一陣高呼。
下人行完禮退下,桌上,元氏嬌羞難掩,寧遼滿臉笑容,寧夫人淺笑吟吟,就連寧文正也扯著嘴角沒有露出半點不滿,唯有寧絕麵容不改,依舊是冷淡至極的德行。
哦,還有最小的寧玉芙,看著身旁大人喜笑顏開,她眼裏滿是好奇和探究,似乎在疑惑,這兩個陌生人是誰?
飯桌上,寧遼給元氏盛了碗湯,適時開口道:“阿惠啊,下月十五,我想在壽宴上,請一些同僚好友入府小聚,順便跟他們介紹一下寧絕,你覺得如何?”
“一切聽老爺的!”元氏低頭笑著。
寧遼滿意點頭,握住她的手:“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也別那麽見外,平日有什麽欠缺的,隻管跟我提。”
元氏受寵若驚,抬頭看了眼另一側的寧夫人,見對方也點了點頭,她才嬌羞答應:“是。”
“嗯,來,吃這個。”
寧遼笑著給她夾菜,照顧這邊的同時,還不忘另一邊的寧夫人,轉頭也給夾了一筷子:“夫人也吃,辛苦了。”
看著他們其樂融融,寧文正扒了兩口飯,站起身就想走。
“爹,娘,我吃好了。”
寧遼瞥了他一眼:“坐下,等你弟弟吃完,帶他去府裏熟悉熟悉環境。”
寧文正低頭坐下,寧絕明顯感覺到他的抗拒,但他沒在意,自顧自吃了兩口,在寧玉芙悄悄戳他手臂時,抬眼看過去,輕聲問:“怎麽了?”
“小哥哥,你是我哥哥嗎?”
她問得天真,寧絕也不好太過冷漠,便笑了笑:“算是吧。”
小姑娘眼睛一亮:“太好了,桑兒姐姐要是知道我多了個這麽漂亮的哥哥,肯定得羨慕死我。”
她抓著寧絕的手搖了搖:“哥哥,下次能和我一起出去玩嗎?我想讓我的朋友們見見你。”
寧絕張嘴,正要回答,卻聽得寧遼開口:“芙兒,你二哥哥剛入仕,還有很多事要忙,你想玩,讓大哥陪你。”
並不嚴肅的語氣,讓寧玉芙手指一縮,她“哦”了一聲,坐正了身體,而一旁的寧文正,牙齒咬著嘴唇,臉漲得通紅,愣是一句話沒說。
是了,寧絕已經入仕,而他,連個三甲都沒進。
午飯過後,寧絕隨寧文正逛起了寧府,從正門至後院,一路行過三門四洞、長廊庭院,足足繞了兩圈。
一路上,兩人一前一後誰都沒有說話,第二次走到花苑時,寧絕看到一株異常出眾的千年鬆,它枝繁葉茂、長勢喜人,周圍被打理得幹幹淨淨,苑中其餘的花草樹木都離它遠遠的,看起來像被分離成了兩個不同的區域。
寧絕站在那裏多看了兩眼,寧文正走上前來,總算說了第一句話:“那棵樹,叫登天,極得父親愛護。”
給一棵樹取名登天,真是好大的口氣。
寧絕移開視線,正要走時,卻見寧文正駐足未動,依舊自顧自說著:“知道它周圍為什麽都沒有其他花草樹木嗎?因為在父親眼裏,那些不夠好的東西,不配與登天並立。”
他轉過頭,看向寧絕,眼裏有幾分悲切之色:“正如你我,你未出現時,我是父親眼裏的登天,而你出現後,你成了登天,我則落為了那些被摒棄一旁的花草。”
他指著那一群被隨意擺放、枝葉都不曾修剪過的殘花,眼裏有怨恨,有不甘,也有落寞和痛楚。
而反觀寧絕,對他這一番傷春悲秋並未有太多感觸,他隻是看了一眼,隨後就不再理會。
“你所希冀的,於我輕如鴻毛,你想做你父親眼裏的登天,而我隻想做自己眼裏的登天。”
寧遼於他不重要,父親於他也不重要,所以,他不在意寧遼如何待他,更不屑於為了那所謂的父愛,去與寧家兄妹爭什麽搶什麽。
然而,寧文正是不相信的,他隻當對方故作清高,佯裝寡欲罷了。
“其實我有時候挺羨慕你的,生得聰明幾分,就能獲得所有人的青睞!”他譏笑一聲,扭頭就走。
寧絕覺得莫名其妙。
羨慕他?
他知道自己的這十七年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嗎?
他知道那種除了去書院,就隻能待在家裏,十多年與書本為伴,沒有朋友,沒有玩伴,沒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傾訴的孤寂感嗎?
還真以為他的文采都是天生的啊,有誰知道他熬盡了多少盞油燈,寫壞了多少筆杆,耗費了多少心神?
羨慕他?他還羨慕別人呢。
出了花苑,倆人撞上李管事。
“大公子。”
先給走在前麵的寧文正行了禮,看到身後的寧絕,李管事再次揖手,道:“小公子,您的東西都給帶回來了,可要去看看缺了什麽?”
寧絕點頭,跟著李管事離開。
與先前的客房不同,這一次,寧遼給他安排到了麟上院,一個距離嵩間院最近的院子,內裏裝潢講究,共有大大小小十個房間,院子裏剛搬來的鮮花開得璀璨,抬眼望去是青磚碧瓦,紅木雕花,涼亭山石,一應俱全。
這還真是,不惜工本啊。
烏馬巷小院裏的定西都放在正屋裏,寧絕打開箱子,從最裏麵取出一個檀木盒,盒子裏,是那枚青魚石。
手指輕撫,他微微一笑。
“公子,這些東西要放哪裏啊?”
阿七抱著幾卷書畫從屋外走進來,自寧絕進府後,李管事就將他調到了麟上院,美其名曰,熟悉的更好伺候。
“放那兒吧。”
寧絕隨便指了個位置,然後翻看箱子,親自歸置了幾樣比較重要的東西。
除了阿七,麟上院還有五個丫鬟和四個小廝,丫鬟負責端茶遞水,小廝負責日常跟隨,寧絕不喜歡走到哪兒都跟著一群人,所以讓小廝和丫鬟都隻在院中打掃,而房裏,隻留了阿七,和一個叫阿九的小廝。
元氏的院子在裏麟上院不遠的鶯歌院,許久未見,寧絕從吏部登記回來後,本想去看看母親,但一聽到寧遼在那兒,他就沒了心思。
酉時,下人來請寧絕去前廳用膳,他也拒絕了,一個人在麟上院吃過後,元氏走了進來,見他正在看書,她沒有打擾,隻是坐在一旁靜靜待著。
元氏操勞半生,臉上已經刻滿了歲月的磨難,盡管穿上錦緞華裳,抹了脂粉紅妝,也遮不住那滄桑的痕跡。
寧絕歎口氣,放下書,走到她身邊坐下。
“母親想說什麽?”他淡淡開口,大約猜到了來意。
果然,元氏道:“寧兒,既然進了寧府,就不要跟你父親置氣,不要讓他覺得,是母親沒有教好你,好嗎?”
“母親,我沒有跟誰置氣,我的性子您應該明白,我隻是不喜歡跟不熟的人虛與委蛇。”
“可他不是旁人,是你父親。”
“於我來說,都一樣。”
寧絕看著元氏,認真說道:“我答應母親的事已經做到了,也希望母親遵守承諾,日後不管我做什麽,都不要過多插手。”
原先,他是不願來京都的,元氏逼迫不成,便說了,隻要他回到寧府,就再也不逼著他做不喜歡的事。
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也為了這個承諾,寧絕答應入京,而現在,進入寧府的任務他完成了,母親的承諾,也該兌現了。
“你……”
看著他一臉堅定,元氏張嘴語塞,許久,才說出一句:“你長大了。”
他確實不是孩子了,見了自由天地,便再也關不住。
“母親,我會如您所願待在寧府,也盡量不跟他們發生衝突,讓您難堪!”他平靜說著:“但也僅限於此,別要求我太多,否則物極必反……”
到時落個不得安生的結局,誰都不好過。
雖然兒子從小聽話懂事,但元氏知道,他不是在開玩笑,他是真的會說到做到。
“好,我不逼你。”
她輕歎:“你父親那裏,我會去說,以後你想做什麽,就自己去做吧,不用太顧慮我。”
終歸是親生的孩子,相依為伴十多年,她又怎麽舍得跟他反目呢?
寧絕勉強笑了笑:“多謝母親。”
兩邊各退一步,方能各自歡喜。
翌日,寧絕早早起身,沐浴更衣,換上官服,戴好腰牌,拿著任職文書出了門。
寧府門口,寧遼的馬車等在那裏,寧絕一跨出門,便被車夫叫住:“小公子,請上車吧。”
寧絕沒動,站在那裏等阿七牽來靈夙,瀟灑跨上馬背後,他說:“下官與寧大人不同路,先行告辭了。”
話落,他“駕”的一聲,直接縱馬而去。
說是不同路,其實都是前往午門,隻是進了宮後,一個去太和殿上朝,而另一個則是要去門下省任職。
卯時正,午門準時打開,一幹朝臣有序進入,在人群中,寧絕看到了安崇鄴,兩人對望不過三息,便心照不宣的轉過了頭。
門下省置於皇宮政議殿旁,日常負責審核、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違誤,和糾核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諸事。
寧絕被小太監帶著往裏走,行至官署門口時,小太監止步說道:“奴才非門下官員,不能入內,便隻能送大人到此了。”
“有勞公公。”
寧絕頷首,獨自跨入大殿門口。
門下省官員不多,大大小小算下來,也不過十幾人,其中以二品侍中為主,領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諫議大夫等職位。
寧絕現今隻是一個七品司諫,算是門下省最低之位,所以當他走進大殿之中時,裏麵忙碌的一群人,誰都沒理他。
早朝未下,寧絕便坐在一旁等著,直到一個時辰後,一群穿著緋色官服、手裏端著奏折的官員走進來,他才站起身,上前行了一禮:“下官寧絕,見過諸位大人。”
“寧絕?”
一個略發福的中年男人看了他幾眼:“哦,那個新科探花,新封的左司諫。”
他把手裏的奏折遞給一旁的人,接著說:“文書帶了嗎?”
“是,都帶了!”寧絕取出巴掌大的文書遞上去。
男人看了幾眼,確定無誤,便招手喚他跟著自己:“跟我來吧,去登記入冊。”
兩人一前一後往裏走,閑談之中,寧絕得知,眼前之人為散騎常侍,名叫吳龐,是門下省中,除侍中、給事中、黃門侍郎外的第四人。
他給寧絕登記完名冊,就吩咐一旁的右司諫帶他去熟悉政務。
第一天任職,寧絕要做的事不多,主要是了解一些宮裏的規矩,和殿前的禮儀,以防冒犯貴人,丟了命不說,還得連累旁人。